APP下载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研究方法学习应用研究

2019-08-06李雄鹰金玉熙

教学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课程体系

李雄鹰 金玉熙

[摘 要]加强研究方法学习与教育是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某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研究方法学习应用现状调查分析发现,缺少系统的研究方法学习、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与学习效果不佳、部分导师指导能力有限、缺乏有效学习资源、跨学科考研、研究方法学习意识淡薄等是影响研究方法应用的主要因素。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研究方法应用中常见的问题是“想用不会用”“应用不规范”和“错误应用”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建构“1+2+X”的研究方法课程体系;优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内容与质量;整合校内师资力量,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研究方法学习资源。

[关键词]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研究方法;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9)03-0034-05

1 研究生培养与研究方法学习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发展,研究生培养规模日益扩大,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2017年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教研〔2017〕1号)的通知中提出:“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应全面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1]。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学位论文写作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对确保研究生科学、规范的完成论文写作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定性与定量是研究方法中的两大类,二者并无优劣之分,只是研究程序不同、研究工具不同、回答的问题不同。定量研究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现象的内部联系进行量的分析和验证。而定性分析是指对现象进行质的理论分析和探讨,对现象做出解释[2]。随着人文社科类研究课题的日益复杂化、综合化、具体化,越来越需要通过应用综合化的方法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系统分析[3]。因此,“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由单纯的定性分析研究发展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交叉融合,是学科综合化的一种表现,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学化的必然发展趋势。”[4]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而言,为了追求更加科学的研究结果,在面对大量可用的研究资料和数据信息时,系统学习并规范使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于提高研究生的研究素养和能力至关重要,对于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和论文写作水平也不可或缺。

2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研究方法学习应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研究方法学习现状

为了解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研究方法的学习现状、应用情况及学习需求,设计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研究方法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对某高校部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进行调查,并对32名研究生进行访谈。调查问卷主要围绕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研究方法学习基础、学习意识、研究方法应用情况等维度设计。调查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8份,有效率98.8%。

1)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研究方法学习基础。为了解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学习情况,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研究方法类课程开设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题目。调查结果显示,本科和硕士阶段均参加过相关研究方法课程学习的学生有27.7%,本科学习过、硕士阶段没有学习过的有24.5%,本科阶段没有学习过、硕士阶段学习过的有25.3%,本科和硕士阶段都没有学习过研究方法课程的有22.5%。即是说,77.5%的学生有一定程度研究方法学习的基础,但是还有22.5%的学生没有研究方法学习的任何经验。同时,由于研究生在不同学校完成研究方法类课程的学习,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容量、学习深度、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等参差不齐、程度不一,总体较为薄弱。

2)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研究方法学习意识与学习行为。有关研究方法学习意识的调查数据显示,无论在本科或硕士阶段有无研究方法类课程学习的经验,90%的研究生认为有必要系统学习研究方法类课程,认为对自身学业发展十分有用;80.5%的研究生表示希望进一步学习研究方法类课程,希望能够熟练掌握一种研究方法。三年级研究生研究方法学习意识强于一、二年级,66.8%的三年级研究生表示在设计和写作毕业论文时深感研究方法学习的不足和限制。另外,有45.2%的研究生在硕士阶段自学过研究方法,36.6%的研究生自学过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等数据统计工具,29.7%的研究生向教师和同学请教过研究方法问题,13.1%的研究生跨学院选修研究方法课程。由此可见,无论之前的学习经验和基础如何,多数研究生都深刻认识到研究方法学习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当然,还有部分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欠缺主动性,需进一步加强引导。

3)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研究方法应用现状。研究生指导教师在指导和评审论文时常发现研究生对于研究方法的使用存在“想用不会用”“应用不规范”“错误应用”的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3.3%的研究生认为他们能够严格按照规范科学使用研究方法,70.0%的研究生则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59.4%的研究生在写作论文时对于定量研究方法有“想用不会用”的困扰,在此情形下,55.3%的研究生选择放弃应用,44.7%的研究生选择边学边用。61.7%的三年级研究生反映在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中被指出研究方法应用问题,包括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完整性,研究方法应用的规范性,数据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的规范性、正确性等方面。对于研究方法应用困难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80.1%的研究生认为缺乏系統的研究方法学习和训练;67.2%的研究生认为日常科研活动中对研究方法的重视不够,应用较少;65.8%的研究生认为自身缺乏研究方法学习的意识;还有58.4%的研究生认为现有研究方法课程理论性太强,系统性、操作性较弱。

2.2 问题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目前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在研究方法学习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可概括为:学习意识强,实践能力弱;学习需要强,课程安排弱;学习不系统,使用不规范;重定性方法,轻定量方法。对比各年级学习情况后发现,随着学习与科研活动的深入,高年级研究生逐渐认识到熟练掌握研究方法对于自身学术能力成长和提高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与限制,致使研究生在实践中无法得心应手的使用研究方法(尤其是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大力加强研究方法教育是在现有机制和条件下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确保和提高培养质量的捷径[5]。有学者对国外高校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后发现,“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研究方法的教学与研究,是一所高校取得辉煌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6]对比国外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先进经验,反思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在研究方法学习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可发现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体系建构有待完善。通过研究哈佛大学社科类院系研究方法课程建构可发现,其课程体系设置要求各学院根据自身特色和学生发展需求开设与其专业相关的研究方法课程,内容涉及社会、心理、经济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模式。系统完善的研究方法课程体系对于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人文社科专业所开设的研究方法类课程仍止步于按国家要求开设指定课程的阶段,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与实践应用需求,且课程组织与设计的主要根据是师资力量而非课程内容内在联系或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其课程内容组织、开课顺序安排等缺乏严谨的设计。

高校针对研究生的研究方法教育主要分为课程学习和实践练习两部分。一年级由学校统一开设研究方法类选修课,随后由各院系自行组织具体研究方法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开课事宜。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01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专门要求为硕士研究生增设一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选修课(占1学分,18个学时)(以下简称《方法论》)。《意见》指出,《方法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对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硕士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帮助硕士生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方法论》在研究方法课程体系中处于顶层设计层面,在其指导下,应由学校和院系进一步对具体课程体系做出设计与规划。然而,由于部分院系对研究方法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度欠缺,出现了不开设课程或忽略课程组织规律随意开课等现象。不仅削减了《方法论》作为基础课程的指导作用,同时导致研究方法课程体系被切割为多门关联性极低的独立课程模块,致使学生无法系统、高效的学习研究方法,进而影响科学实践。具体见表1。

2) 课程教学与学习效果有待加强。通过对部分高校研究生进行《方法论》课程开设情况访谈后发现,尽管其所在高校按要求开设了《方法论》课程,但实际教学中并未能完全实现教学目标,且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具体影响因素如下:(1)教材内容丰富,教学课时少。《方法论》课程内容丰富,但受课时约束,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课程缩减为简单的“思想政治课”,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2)学生对课程重视度低。由于课程内容未能得到充分展示,加之学生对已经学习多年的“思想政治课”产生倦怠情绪,兴致不高,在课堂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抛锚等情况,导致课堂整体参与度低,学习效果不佳;(3)专题式授课方式缺乏连贯性。由于课程内容涉及知识面广,对任课教师教学水平要求较高,故多数高校选择将《方法论》课程设计为专题式讲座,或由同一位教师对教学内容按版块授课,或由多位教师依据各自专长以接力形式授课。专题式授课模块清晰、易于讲授,但存在课程内容缺乏连贯性、系统性等问题。尤其当多位教师接力授课时,教师单独备课使得授课内容可能出现重复、遗漏或衔接不当等情况,不利于学生系统、连贯的学习。

除《方法论》课程外,学校、院系或教师在设计更为具体的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时容易忽略实践的重要性,将课程设计为纯理论性课程,在教学中缺少案例应用讲解,导致学生难以用理论指导实践,学习效果不佳。

3) 导师指导能力有待提升。除系统的课程教学外,导师指导是帮助研究生提高研究方法学习能力与应用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学者指出,在国外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中,导师非常注重操作方案讲解,堪称细致入微,学生随时都可以得到导师的指点和启发,经过长期的方法训练,学生普遍具备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7]。由于部分人文社科专业导师在自身学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训练,只擅长进行理论研究或是惯用某种定性研究方法,而极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定量研究方法,以致当研究生使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时,经常出现导师无法提供有效指导或随意指导的尴尬情况。

4) 学生学习资源有待扩充。调查数据显示,在完全不会使用定量研究方法的研究生中,多数人缺乏定量研究方法学习意识,没有学习愿望。而在有着强烈学习愿望的学生中,36%的学生所在院系并未开设相关课程,学生缺乏学习资源,不具备学习条件。同时,虽然部分院系开设了研究方法课程,但由于课程形式刻板、内容单调、缺乏创新等原因,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之研究方法教育本不应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形式单一、资源有限的研究方法教育更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3 关于完善人文社科类研究方法课程的构想

3.1 建构“1+2+X”的研究方法课程体系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对研究生研究素养和学习意识的训练至关重要。陈向明认为,“研究方法”是由方法论、研究方式或方法、具体技术和技巧3个层面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1)方法论,即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理论假定、原则、研究逻辑和思路等;(2)研究方法或方式,即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3)具体技术和技巧,即在研究的某一阶段使用的具體工具、手段和技巧等[8]。可进一步理解为,方法论是各学科总方法论;研究方法是各学科通用的具体研究方式,传统上划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具体技术和技巧是各学科专门的、特殊的研究方法。因此,唯有系统的安排研究方法类课程,才能将其作用最大化,从而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建构从学校到院系再到导师的“1+2+X”研究方法课程体系有着重要意义。“1”:学校统一开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作为各学科学习的方法论,将其列为学位必修课,要求全体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必须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思想基础;“2”:学校统一开设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必修课,从整体上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讲授研究方法,使其对研究方法形成较为详实的认识,以便进一步深入学习;“X”:各院系自行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研究方法课程。要求任课教师能够紧密把握学科前沿,在讲授本专业最具价值的研究方法时,加入对其他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培养研究生跨学科研究意识。但由于部分学科没有专属的研究方法,加之院系师资力量不足,故这一课程可设定为“自选动作”,视情况开设。在院系开课的同时,由导师负责研究生日常科研指导与解疑答惑,帮助研究生在实践中查漏补缺、快速成长。

3.2 优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内容与质量

《方法论》课程作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只有不断完善优化课程内容与质量,才能改变被视为“思想政治课”的现状,更好地发挥其作为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1) 明确课程定位。《方法论》是一门具有鲜明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的课程,有别于政治理论课和纯粹的方法论课程。在教学中要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地位,将其贯穿于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同时应通过实践帮助研究生掌握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基本方法,培养研究生在科研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意识和能力,改善研究生在论文写作、科学研究过程中“摸不清门路”的现状。

2) 完善课程内容。在《方法论》课程设计时,应结合当前研究生研究能力与学习特点进行内容完善。一方面要突出政治性,坚持从哲学方法论出发,系统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及应用的内容,舍去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基础内容,避免内容重复;另一方面要加强可操作性,从整体上介绍人文社科研究中常用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同时加入对论文写作与科学研究的简单指导,创造情景学习,在应用中巩固理论学习。

3) 保障課程质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决定着教学的内容与目标。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效果起直接作用。只有具备一流水平的教师,才能有一流水平的教学。”[9]提高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保障课程质量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增强教师责任感,提升教师教学积极性、主动性,使其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教学态度感染学生;二是要求教师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等途径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在授课时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同时,多名教师共同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应改变教师独自备课的现状,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遵循课程内容间逻辑关系进行内容划分与课程安排,以避免出现内容重复或遗漏的情况。

4) 优化考试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多元的考试评价机制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应该在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将学生的日常考勤、平时成绩、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期末答辩等多项内容综合起来,采取多元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亦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提升科研能力。

3.3 整合校内师资力量,提供丰富学习资源

1) 整合任课教师资源。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培养与培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10]。将能够熟练运用研究方法且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教师进行资源整合,成立“研究方法教学小组”,一方面为没有系统学习过研究方法的教师提供培训,帮助其提高研究方法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为开设研究方法课程能力不足的院系提供师资力量支持。同时,还可定期面向广大师生开展关于研究方法应用的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活动,通过将具体研究方法应用于专业研究的典型案例来使师生认识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激发师生学习兴趣。

2) 提高导师指导能力。完善研究方法课程体系是研究方法教育的横向环节,研究生导师指导则属于纵向环节,有助于优化研究生实际操作能力。但并非所有高校教师都接受过系统的科研方法训练,高校教师研究方法使用水平层次不齐、部分教师指导能力有限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导师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与研究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在提升自身研究方法学习与指导水平的同时,帮助研究生逐步提高科研能力。可在同一学科内成立由不同专业导师组成的“导师小组”,在为导师间学习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还可由擅长不同研究方法的导师为小组内分管研究生提供直接指导,以便优势互补,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

3) 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研究方法课程在本质上是一门实践课,其关键在于通过实际运用巩固理论学习。这对学校、院系和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1)要求学校和院系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提供更宽广的科研平台。在课堂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小组讨论、作业练习等多种方式创造实践机会,从而提升其科研能力;在课余生活中组织包括院级、校级在内不同层次的各类科研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科研过程和研究成果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方法的积极性。(2)要求学生个人主动提高研究方法学习意识和学习主动性,敢于使用研究方法,抓住实践锻炼机会,迎难而上主动出击,锤炼和提高研究方法应用能力,提升自身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 2017-01-17)[2018-08-21].http://www.ndrc.gov.cn/fzgggz/fzgh/ghwb/gjjgh/201706/t20170619_851190.html.

[2]田艳平,王梅.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定量分析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28( 6):97-102.

[3]范国睿.走进人文社科科学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 11):45-51.

[4]戴刚书.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量化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89( 4):40-42.

[5]张声海.浅谈社科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方法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 11):32-35.

[6]吴建南,郑烨,顾华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哈佛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分析与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 5):83-89.

[7]李新翔.哈佛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训练方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9]朱廷岚,吕学芳. 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 3):53-55.

[10]杨成平.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教育与训练的基本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 8):25-29.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新形势下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