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家堡村乡村旅游道路规划研究

2019-08-06郭晨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

郭晨阳

摘要:乡村旅游道路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旅游景点之间联通以及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在安全性、协调性及景观性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乡村旅游道路的服务对象和功能出发,明确总体要求,为师家堡村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出安全便利、体系完善的道路系统。同时,游线组织规划将旅游区内各景点以游客游览线路的方式串联起来,规划游客流向,以便更好的游览景区节点,布局服务设施,服务游客群众。做好道路规划及游线组织,将会为师家堡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乡村旅游;道路规划;游线组织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8-0277-03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乡村旅游逐渐走进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后“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愿望,乡村地区因其原生的自然环境、典型的乡土民俗、悠闲的生活节奏与城市难得一见的农耕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省经济新常态下,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致力于将其打造为我省继历史文化类、自然景观类之后第三大旅游产品。

道路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旅游景点之间及与外界联系的纽带,朱止波在《乡村旅游道路设计探析》中说明了做好道路规划对于旅游区对外交通和对内交通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合理完善的道路系统可组成景区的游览道路网,把整个游览区域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与景观区,继而引导游人以不同的路线、不同视角及不同方式来观赏体验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和自然景观。通过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安排错落有致、明暗互问、丰富多变的景致变换,可以调节心境,解决视觉疲劳,从而使游人身心愉悦。旅游区内部道路同时还决定了旅游区环境容量,对保护村庄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二、师家堡村乡村旅游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本次公益项目规划以现在清徐“宝源老醋坊景区”与周边师家堡、杨家堡、齐南安和车南安四村整合为一个大景区,定位为:醋文化生态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依托“宝源老醋坊景区”深厚的醋文化,辐射周边四个村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实现“一村一品”特色村,以优良生态资源为基础进行养生休闲体验,在田园中养生净心,享受乡村的宁静与安详,让心灵回归简单本真。而道路作为师家堡村乡村旅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全性、协调性、景观性上必须与规划主题及乡村环境相结合,并且组织好游线,巧妙连接村内景点与区域节点,为游客提供舒适方便的服务。

(二)道路现状

目前村庄道路现状基本良好,对外交通主要是238县道,区位通达性高。为省内外游客来访师家堡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对内交通,村庄有一条主干道,街道呈东西走向,由村口向东贯通至田间,道路宽6米,以水泥硬化为主;其余支路及街巷道路。支路宽3-5米,以水泥硬化为主;街巷道路宽2—3米,以沙石土路为主。村内道路基本便利,但卫生环境还需改善,这也是下一步规划的重点内容。

田间步道以沙石土路为主,会有崎岖泥泞的状况,后期规划也将重点着手于田间游步道的设计改善。

三、师家堡村乡村旅游道路规划

(一)乡村旅游道路规划的总体要求

乡村旅游道路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游人与乡村的主要联通方式,以游客和旅游车辆为主要服务对象,所以其在设计理念和服务功能上有别于一般道路。应当满足安全性、协调性及景观性三个方面,即首先保障游客游览与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其次是与乡村环境的协调统一,同时具有一定景观性要求。因此,乡村旅游道路规划的总体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乡村旅游的发展,伴随着大量的自驾车,旅游大巴,以及其他外来车辆的涌入,与普通乡村相比,交通量有很大幅的上升,现有乡村公路技术标准往往低,安全设施不到位,缺乏道路景观。这就要求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充分考虑道路安全和舒适,同时兼顾道路景观。(2)乡村旅游的资源主要是乡村特有的风土人情及自然景观,所以道路规划应当因地制宜,即处理好道路与乡村环境的关系,尽量保护原滋原味的乡村风貌。具体应做好路线规划、材质选择、景观设计等,保证乡村道路与乡村环境的和谐统一,使游人置身其中休闲恬静。(3)乡村旅游道路是联系人与乡村各景点的主要联通方式,也是沟通人与乡愁的纽带,既要满足人们通行的基本需要,又要体现乡村文化与氛围,与乡村环境和谐统一。应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处理好二者关系,将人与乡村的和谐统一作为乡村旅游道路的设计宗旨,使游人身处乡村能体会到浓浓的乡愁。

(二)师家堡村乡村旅游道路系统规划

根据乡村旅游道路规划的要求,对师家堡村乡村旅游道路进行规划分层,并从技术标准、路线设计、路面材质、交通设施、道路景观几个方面对师家堡村道路系统进行详细阐述:

l.区域道路

指区域主要对外交通道路,师家堡村地势平坦,238县道紧邻村西通过。规划区以238县道为对外交通转运的主要通道,道路宽阔,路况良好,同时,也是外来游客进入宝源老醋坊的主要通道,也是联系周围村庄,联动区域的主要道路。随着宝源老醋坊景区的开发,这一路线将会成为未来游客进入景区的主要通道。

由于238县道是现有且运行良好的主要道路,所以不对其进行大的改造,只对其道路景观进行改善,如种植多种农作物,形成丰富多彩的大田景觀,为去往宝源老醋坊的游客提供舒适、明快的视觉享受。

2.景区内部道路

(1)景区主干道。规划利用师家堡村主干道作为交通主干道路,并将其打造成民俗文化主题街,街道呈东西走向,由村口向东贯通至田间,主要经过水塔景观花园、养生文化馆,至趣味养生体验园,规划道路宽6米,从村口至村中80米以砖石铺装,美观大方,引导游客,增添意趣,剩余道路以水泥硬化为主,配以养生文化纹饰铺装,两侧种植行道树,搭配民俗装饰,于重要路段设置道路及景点指示牌,为游客提供方便的道路指示。

(2)村庄道路。主要指村庄内部道路系统,也是村民日常主要道路,以现有道路为基础,对其路面材质、交通设施、道路景观及排水系统几个方面进行改善,道路主要贯穿村庄中五行养生农家小院等重要节点。

根据现状规划二级道路系统:支路及街巷道路。支路宽3-5米,以水泥硬化为主,方便简洁,在交叉路段设置指示牌等基础设施,整治路面环境,配植景观植物;街巷道路宽2-3米,以乡土材料进行铺装,进行路面整治及路边绿化美化,满足村民日常进出需求的同时,兼顾景观效果;改善街道排水系统,主要为宅问砖砌排水沟,浆砌石排水沟,使路面整洁,适应环境,同时也要兼顾景观效果,美观大方。

(3)游步道。趣味养生体验园景观步道,包括玉米迷宫、景观廊道及园内游步道。玉米迷宫规划道路宽l.5米,以自然土地为基础,铺以砖石,改善泥泞崎岖的缺点,利用玉米高杆的遮蔽性,围合成趣味十足的迷宫;景观廊道用于串联各个活动项目,游览田园风光,为2米的木制廊道;园内游步道以现有田间园路为基础,进行夯实硬化,在可达性与观赏性的基础上,以不同线型步道有机组织,注重路边绿化美化,同时兼顾舒适性,沿途设置休闲座椅,为游客提供愉悦的项目体验。

桃花源养老小区游步道主要指桃花源养老小院、湖畔养生广场内道路。主道路宽3-4米,联系各景点,并划分功能区,次游路从主游路分出后直接联系各区和景点,主要起到分散人流的作用,宽2-3米;材质以原有田埂为主,采用自然土面夯实,铺以碎石或石板,保留大地原有的生态质感,进行道路绿化美化,同时在步道两边设置生态草沟,保证道路的排水功能。路线设计顺应地势,尽量利用荒地缓坡,以保护自然风貌为前提,保护农田水系避免大填大挖。同时,重视平纵组合设计,交错连横有节奏感。因保护环境而造成的个别平纵组合不当的路段,须通过合理的绿化、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及景观节点的塑造来改善诱导视线。

田问步道,指联系农田景观种植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园区与大田景观观光区三大农田景观游览区域的步道,以原有田间道路划分,主路宽3-5米,划分区域,分割农田景观,并联系各大景点;次路宽1-3米,便于游览丰富多彩的大田景观;路面采用自然土面夯实,铺以碎石或石板,保留农田原有的生态质感;合理安排休息的地方,在沿途设置座椅、休憩平台。

四、结语

乡村旅游道路与一般道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规划时应以方便游人游览,保护乡村自然环境、确保游览安全为宗旨,达到人与乡村环境的和谐统一。乡村旅游道路是景區的门户,是游人与乡村联系的纽带,将旅游区内各景点以游客游览线路的方式串联起来,规划游客流向,以更好的游览景区节点、布局服务设施。做好师家堡村乡村旅游道路规划及游线组织将会对大规划区旅游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新业态“亲子农场”发展研究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实践困境及对策
民族民间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理念研究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农家乐景观设计探析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