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族史边缘研究理论

2019-08-06刘香格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7期
关键词:田野调查羌族创新型

刘香格

摘要:《羌在汉藏之间》一书是对羌族几千年生存与发展的解读。在书中,王明珂先生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想,运用了人类学的边缘视角和参与性田野调查手法,探讨了民族历史中的社会形势和历史变迁,并由此开辟了一条创新型的研究道路,对反思传统研究思想和路径的局限性及推动民族历史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羌族;创新型;边缘视角;田野调查

[中图分类号]:K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186-01

《羌在汉藏之间》是一本羌族的民族史,也是羌族的民族志,更是一个描述华夏边缘的历史民族志。这本书不仅描写了中国少数民族——羌族,还力图通过羌族及其历史来解釋汉藏民族与西南边缘民族的形成、变化和性质,并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诠释了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形成。《羌在汉藏之间》一书对笔者启发颇多,在此就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略作整理。

一、《羌在汉藏之间》的内容与结构

《羌在汉藏之间>旨在帮助人们了解羌族真正的生活环境。全书包括社会篇、文化篇和历史篇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社会篇”主要介绍了羌族的地理分布、社会环境、资源分享与竞争、社会认同与区分等;第二部分的“历史篇”运用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调查对象的口述资料,详细分析了羌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历史过程和历史记忆具有差异的原因,同时阐释了当代羌族历史中“英雄祖先历史”和“弟兄祖先故事”所蕴含的不同历史思想;第三部分的“文化篇”主要从事实、叙事与展演三个方而来解读“羌人文化”的内涵,并指出其始终处于不断建构和变迁的过程中,但也正是因为处于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才造就了如今的“羌族”和“羌族文化”。

二、《羌在汉藏之间》的影响与反思

(一)大胆质疑与理论创新

在这本书中,王明珂先生向人们提出了一些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对其中的“典范”历史进行了大胆质疑,并给人以启发。

1.关于“民族”

“民族”的概念一直以所谓的“历史实体论”为主导,即一个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共同体。但王明珂先生并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民族的共同祖源是大家的一种集体想象。在书中,王先生也指出了近代建构论的不足之处:其一是忽略了历史的延续性与真实性;其二则是忽略了对人类族群的现实关怀,常流于一种有文化偏见的表述。因此,民族是人的主观想象和建构,它的定义取决于与其他民族互动中边界的确立。

2.关于“历史”

王明珂先生在书中提出了“历史心性”这一文化概念,用以理解羌人历史。尽管“弟兄祖先故事”这一类阐述被许多传统历史学家认为荒诞不经,没有研究价值,但王明珂先生却肯定了这些故事是一种“历史”,是一种具有共同起源和血缘关系的“根基历史”,是与我们熟知的“英雄祖先历史”不同的历史心性的产物。王明珂先生提出把“历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指一些真实发生过的人类活动的过程;第二部分是通过口述内容、文字信息与图形图像来表达人们对于过去的选择与构建,从而确立自己在资源竞争以及社会分配体系中的地位。

3.关于“文化”

在书中,王明珂先生将有关“羌人文化”的描述进行了三个不同角度的解读。在事实层面,反映的是客观真实的习俗;在叙事层面,反映的是华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在学习与展演层面,反映的是“羌人”不断学习华夏习俗,在模仿的同时最终也成为了华夏。因此,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族群的延续和发展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是核心族群与其他边缘族群相互作用、融合和模仿的过程,是各族群间相互促进和发展的过程。

(二)避免典范与重新定位

在关于羌族历史的讨论中,羌族一直被视为一种具有共同文化特征和共同祖源的人群共同体,这种认知成为了“模范”的历史文本,且在学术界占据了主流地位。但王明珂先生认为由“羌人”到“羌族”至少经历了三个过程:一是“羌”为中国人观念中西方异族与族群边缘;二是受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历史和文化记忆中重新调整了华夏的边缘,并构建了一个新的民族(汉人成为民族的核心,“四蛮”成为边疆少数民族)。(三)录音转述与田野调查

1994年至2002年间,王明珂先生曾先后八次进入岷江上游和北川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在此处累计停留了十一个月的时间,足迹遍及羌族地区的每寸土地。让我们值得学习的是,为了保持数据的真实性,王明珂先生采用了录音转述的新式方法,将收集来的口头材料逐字、逐句转为文字信息,虽然有些语句存在不通顺、不完整的问题,却极大限度地保持了材料的原始性,也为自己的调研提供了材料支撑,增加其可信度。

三、结语

《羌在汉藏之间》是历史人类学的经典著作,同时王明珂先生的研究也是对传统历史的一种重新定义,它不仅引发我们的反思与共鸣,也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与途径,为我们树立了新的典范。正如王先生所说,羌族同所有民族一样,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被历史所创造。在当代,人们不仅需要“重新寻根”,从根源上寻找真正的自我,还需要勇敢而对未来——这个由我们创造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罗巧玲.浅论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一一以《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2.

[2]王述炜.民族史的边缘视角与主位研究——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读后[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

[3]谭玮一.王明珂历史人类学思想评析[J].文学教育(中),2015.

猜你喜欢

田野调查羌族创新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人格权平等的法人类学关怀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反思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