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性

2019-08-06舒怡然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7期
关键词:酷儿异性恋易性

舒怡然

[中图分类号]:J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165-02

酷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理论思潮。“酷儿”一词本是西方主流文化中对同性恋者的贬义称呼,后来被性的激进派借用来概括他们的理论,描述人类性别身份所表现出来的开通,流动,且不断富于变化的范畴和状态。“酷儿”这一概念指的是在文化中所有非常态的表达方式,酷儿理论是处在主流文化之外的立场:这些人和他们的理论在主流文化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不愿意在主流文化中为自己找位置。

酷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向异性恋和同性恋的两分结构挑战,向男性和女性的两分结构挑战,最终向一切严格的分类挑战,其主要批判目标是西方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法即两分思维方法。

2012年的电影《双面劳伦斯>是加拿大导演泽维尔·多兰自编自导的第三部长片。电影以极富有多兰个人特质的视听语言手法讲述了弗蕾德同她的变性男友劳伦斯之间的十年情缘。

影片中的故事开始于1989年,对劳伦斯来说,变性是生存的前提,然而劳伦斯没想过变性后的人生,他要用十年来验证和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恋人——弗蕾德的感情。本片中的劳伦斯正是一位走在时代先锋的“酷儿”。

福柯认为,性并非人类生活的天然特征或既定事实,而是一个被建构的经验范畴。它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根源,而非生物根源。影片的开始,为了符合作为教师的身份,劳伦斯每日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着自己并不认同的观念;劳伦斯每日和同事的相处也小心谨慎,不愿表露自己的不同寻常;劳伦斯所在的家庭,也是强势的父亲和精明的母亲所组成的最为常态的家庭关系。可以说劳伦斯对于性最基本的认知,是建构在日常知识和日常行为的灌输之中的。异性恋的常规生活是社会常态,他就去遵守着这些约束。但这一切不能改变人真正的天性,只是用各种条框压抑着人自身的可能性,反而加重了劳伦斯对于自我的怀疑,他更想要换上女装,想要真的认清自己。当劳伦斯终于下定决心向弗蕾德讲述自己的困惑时,弗蕾德的态度是“所有的过去都要被重新定义。”弗蕾德一直所认为的“我是女人,我爱的是一个男人。”这件事情也随着劳伦斯的改变,面临着挑战。劳伦斯迈出的步伐打破了二人以往所认知的生活常态,他们要携手而对一个新定义下的生活。

巴特勒的“表演”理论认为,人们的同性恋,异性恋或双性恋的行为都不是来自某种固定的身份,而是像演员一样,是一种不断变换的表演。劳伦斯之前和弗蕾德的爱情,未尝不可视作劳伦斯为了顺应社会常态而进行的表演,他的内心并不和他的外在身份与行动相匹配。在传统的性和性别观念中,异性恋机制的最强有力的基础在于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性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生理性别就决定了他的社会性别特征和异性恋的欲望。劳伦斯作为生理性别上的男性,在传统的社会观念模式之下,一直接受的观念便是“我是男人,我爱女人,我会和女性发生性关系。”酷儿理论的正是向社会的“常态”挑战。所谓常态指的是异性恋制度和异性恋霸权,也包括那种仅仅把婚内的性关系和以生殖为目的的性行为当作正常的,符合规范的性关系和性行为的观点。在影片中,劳伦斯的性别变化按照传统划分有三个阶段,男性,性别倒错者,女性。劳伦斯的性向流动也有三个阶段。未觉醒前,作为男性身体和男性内在与弗蕾德交往;觉醒后,男性身体和女性内在与弗蕾德交往;变性后,女性身体和女性内在与弗蕾德重逢。若按照传统对性别性向的定义,劳伦斯是从男性走向女性,从异性恋走向了同性恋,可劳伦斯又是一位被排斥在传统观念之外的变性人,他不能准确符合任何的传统定义。酷儿理论认为,人的性倾向是流动的,不存在同性恋者或异性恋者,只存在此一时的同性间的性行为,以及彼一时的异性间的性行为;甚至,不存在绝对的传统意义上的男人或女人,只存在着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无论哪一个阶段,劳伦斯都十分确定,“我是劳伦斯,弗蕾德是我唯一真正爱的人。”他并没有因性别性向改变自己的爱恋。

酷儿理论向一切严格的分类挑战,在对各种身份分类的挑战中,超性别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所謂超性别包括易装和易性,还包括既不易装也不易性但是喜欢像另一个性别的人那样生活的人。易装行为是超性别中一个重要的形态。易装行为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对男性和女性这种两分简单概念的质疑。劳伦斯的改变从外在看便是从穿女装开始的,他化妆,戴假发,穿上裙子和高跟鞋,走在大街上,面对着众人怀疑和排斥的目光,他在终于找回自我感觉的时刻,却被学校,家人和弗蕾德所抛弃。

劳伦斯没有停下找寻自我的步伐,他进而又做了变性手术。易性者的定义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真实性别被装在了一个对立性别的身体中,由于精神不能改变,只好通过荷尔蒙治疗或者手术改变身体。易性者是性别角色的颠倒。巴特勒认为,不应当易性者划分为一个阶层或者“第三性别”,应当视之为一种风格,是一种可以建设性地解构两性结构的力量。易性倾向本质就是一种跨越边界的行动。劳伦斯变性后,弗蕾德回归家庭,结婚生子。但二人重逢后,却又旧情复燃。按照划分,弗蕾德是从异性恋走向了双性恋身份。双性恋占据了一个在各种身份之间暧昧不清的位置,它能够昭示出所有身份之间存在的缺陷和矛盾,表明了某种身份内部的差异,一方面是个人性行为和情感选择随时间不同的巨大不连续性,另一方面是个人政治身份的不连续性。弗蕾德可以面对自己对于劳伦斯的爱意,但她难以接受一种在她看来是逃避社会的变性情侣生活模式,最终选择离开。影片结尾,弗蕾德问劳伦斯是否后悔,劳伦斯表示自己到了一个高度后不会再下来了,他摆脱了社会条条框框对自己的束缚,坚定了要为自己而活的信心。

酷儿理论同样对于传统同性恋文化进行了挑战。酷儿理论家司德维克这样解释,“某种文化中两极对立的分类,比如异性恋和同性恋的划分,实际上处于一种不稳定和动态的关系之中。因此,仅仅争取对同性恋的正而评价是不够的,还要保护人们选择做酷儿的权利。”影片中“玫瑰家族”的人便是传统同性恋文化中的边缘人物。他们打扮浮夸,举止颓废,不会走上街头去为同性恋平权呐喊助威,同性恋文化也不会欢迎他们,因为无助于对于同性群体的正面评价。“玫瑰家族”是一群按照自己作为人的自然来而对生活的酷儿。在性少数群体的文化中,他们也理应获得平等的一席之地。近些年,同性恋运动从传统的同性恋走向LGBTQ就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酷儿理论反对两分方法,承认各种变化的可能性,电影英文名的“anyways”显然比中译名的“双面”要更为贴切和适合。对于边缘群体的关注,可以为伦理观念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提供契机和更为广阔的视野。

酷儿理论解构所有的分类和身份,开启了新的可能性,使得人们看到了获得一种摆脱现存僵化的社会文化机制的希望,因而在90年代提出以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银河;酷儿理论面面观;国外社会科学[J].2002年02期.

[2][英]塔姆辛·斯巴格/著,赵玉兰/译[M].《福柯与酷儿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3-01.

[3][美]葛尔·罗宾等/著,李银河/译[M].《酷儿理论——西方9()年代性思潮》;时事出版社;2000-02-01.

猜你喜欢

酷儿异性恋易性
玛瑞原油生产和易性高黏高弹沥青的研究
再论台湾的酷儿书写:颠覆或妖化
面孔吸引力认知偏好与动机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
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的同性性取向成因初探
北京市男同性恋生存状况调查及建议
我爱问编辑
美国“恐怖”影视作品的文化意义解构
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和易性研究
易性人会爱上同性还是异性?
变性手术及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