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PPP模式的风险分配原则及框架

2019-08-06陈波徐成桂

时代金融 2019年18期
关键词:风险分担

陈波 徐成桂

摘要: PPP模式是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模式 ,风险分担是 PPP 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综合考虑了投资和风险因素,提出了合理的风险分配原则和分配框架,帮助公共部门和私人组织更好的理解承担风险,使PPP模式充分发挥公私合作的优势,为PPP项目融资风险分配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PPP融资模式 风险分配原则 风险分担 分配框架

PPP项目融资模式在全世界的应用己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由于PPP模式的特点和项目各方(特别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目标和出发点不同,在PPP模式的应用中,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前期谈判旷日持久,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

一、影响PPP项目风险分配的因素

影响PPP项目风险分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

(一)PPP项目本身的特点

由于PPP项目投资大、时间长、合同关系复杂等,使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对风险均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二)双方承担风险的意愿

双方承担风险的意愿将直接影响谈判的进程,有关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对风险的一般态度,即对风险的态度是厌恶还是偏好,这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意识和性格等;

第二,对项目风险的认识深度,如果一方对风险的诱因、发生概率、发生后的后果以及可采取的措施有足够的认识,则可能乐意承担较多的风险;

第三,风险发生时承担后果的能力,这主要取决于各方的经济实力等;

第四,管理风险的能力,这取决于各方管理风险的经验、技术、人才和资源等。

二、PPP项目的风险分配原则

风险的识别与合理分配是成功运用PPP模式的关键,在特许权协议及合同设计中应当权责对应,把风险分配给相对最有利承担的合作方。

合理的风险分配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必须具备两个功能:

第一,分配的结果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以及风险管理成本,使PPP项目對各方都具有吸引力,任何一方都不需要为另一方没解决好他应该承担的风险而付出代价;

第二,在项目周期内,分配的结果可以培养各方理性和谨慎的行为,这意味着各方要有能力控制分配给自己的风险,并为项目的成功而有效地工作。

综上所述,PPP项目的风险分配应该遵循四条主要原则:

(1)由对风险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控制相应的风险;

(2)承担的风险程度与所得回报相匹配;

(3)承担的风险要有上限;

(4)风险共担原则。

三、 PPP项目的风险分配框架

风险分配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贯穿项目的整个合同期,本文在上述风险分配原则的基础上,给出一个风险分配框架(见下图)。在此风险分配框架中,把PPP项目的风险分配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风险的初步分配阶段

风险的初步分配发生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通常这一阶段是由公共部门来主导的,因为公共部门最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最了解是否需要上马一个项目。公共部门首先进行风险识别,之后进行风险分析,主要是计算风险的发生概率和风险发生时带来的损害以及风险价值。风险价值=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生时带来的损害。

(二)风险的全面分配阶段(投标与谈判阶段)

第一,私人部门就第一阶段的初步风险分配结果进行自我评估1,主要评估其拥有的资源(包括经验、技术、人才等),据此判断其对公共部门转移给他的风险是否具有控制力。如果私人部门通过自我评估1确定对转移给他的风险最有控制力,则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反之,则返回风险分析阶段。双方控制力之内的风险主要根据风险分配原则1进行分配(见图左上方框部分)。

第二,分配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控制力之外的风险。双方经过谈判确定风险分配机制,之后私人部门计算风险价值并进行自我评估2,主要是评估其对风险的态度(厌恶或偏好)、拥有的资源(经验、技术、人才等),然后结合风险价值和自我评估2的结果提出风险补偿价格。如果公共部门接受,则双方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反之,则重新谈判,修改风险分配机制。如此循环,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双方控制能力之内的风险主要根据风险分配原则2进行分配(见图右上方框部分)在风险全面分配阶段,私人部门需要进行两次自我评估:自我评估1和自我评估2。其中自我评估1不能考虑私人部门对待风险的态度,因为自我评估1的目的是检验私人部门对风险的客观控制能力。按照风险分配原则1,无论其对待风险的态度如何,只要私人部门对风险最有控制力,就应该承担分配给他的风险。而自我评估2则需要考虑私人部门对待风险的态度,因为私人部门要承担其控制力之外的风险应该获得一定的补偿,而他对待风险的态度是决定其要求风险补偿价格的影响因素之一。

(三)风险的跟踪和再分配阶段(建设和运营阶段)

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签订合同后,项目的风险分配就进入了风险的跟踪和再分配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跟踪己经得到分配的风险是否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或者出现未曾识别的风险,然后进行风险的再分配。

如果出现了未识别的风险,则按照风险初步分配阶段的方法分析和初步分配风险。如果己经识别的风险发生了双方预料之外的变化,则需要判断这种变化对项目是否有害,如果这种变化是有害的,则根据风险分配原则3启动调整条款进行风险的再分配(见图左下方框部分);如果风险发生的变化对项目是有利的,则对项目进行“对称性风险分配”所谓“对称性风险分配”,就是合同在条款中规定,如果项目寿命期出现的变动(如原材料价格的下降时)带来正面的影响即带来收益时,允许双方共同分享该收益。PPP项目的风险分配是否合理是影响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分配项目的风险时,不仅应该遵从对风险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担相应的风险的原则,还应该遵从承担的风险程度与所得回报相匹配和承担的风险要有上限的原则。如何更好的分担风险,使项目的目标达到最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本质上私营企业与政府部门间如何分担风险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影响PPP项目风险分配的因素,提出了更为合理的风险分配原则,对指导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谈判PPP项目具有实际指导作用,使PPP模式充分发挥公私合作的优势。PPP项目的风险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每一个PPP项目都有它独特的特征,注定了风险的不一致性,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之间并非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也包括不完全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这些都需要在具体的PPP模式中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PPP:新型公私合作融资模式[J].中国投资,2005(4).

[2] 李秀辉、张世英.PPP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方式[J].中国软科学,2002 (2).

[3]孙黎,刘丰元,孙益斌.国际项目融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蔡玉萍.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都市快轨交通,2007(2):6-9.

[5]于九如.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6]王辰.基础设施融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7]孙章,何宗华,徐金祥.城市轨道交通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8]卢有杰,卢家仪.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

[9]朱会冲,张燎.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理论与实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0]Rosen, Dover Sten.Requirements of Successful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s-Risk Allocation between the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s. Seminar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PPP)-Global Experience and Challenges in Russia, Feb 10, 2005.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风险分担
基于PFI模式的高校融资风险管理研究
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问题研究
意外人身损害赔偿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项目组织间信任趋同及感知差异对风险分担的影响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