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阿细支系弦子舞动作初探
2019-08-06谢玉
谢玉
摘要:文山州砚山县彝族阿细支系弦子舞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性舞蹈,它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较深的文化内涵以及较丰富舞蹈动作,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弦子舞的动作出发,对其进行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动作;弦子舞;两步弦;三步弦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8-0158-01
一、概况
文山州砚山县阿细支系弦子舞是境内少数民族中广泛性和群众基础较深厚的娱乐性舞蹈,在当地也称之为“跳弦”,具有祭祀、娱乐等多重社会功能。舞蹈时,男子手持月琴,边舞边弹;女子时而双手插腰,时而加之以拍手,时而右手挽着男伴左臂而舞,气氛高涨不已,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砚山县弦子舞蹈的动作及内涵
(一)砚山县弦子舞的动作
由于弦子舞来源与人民的劳动与生产生活,因此会模拟动物形态,如“蜻蜒点水”,以及生活中的动作和动律,比如“跺脚”的动作和在两步弦、三步弦、四步弦和抖抖弦当中由臀部带动腰部的前后摆动的舞蹈动律。它们动作丰富多样,功能也多样,可用于业余之后的娱乐、青年男女社交、庆典、婚丧嫁娶等多种场合,但不同场合弹奏的弦子曲目不一样,这使得弦子舞蹈动作的轻重缓急也随之改变,比如音乐节奏强时用“跺脚”,步子变大,弱时则“磋脚”,步子变轻。也正因这种灵活性,使得弦子舞的音乐和动作可以自由反复。它不分男女老幼,不限时间地点和人数,队形上可围成多个圆和横排、竖排等简单排面。这些都使砚山县阿细支系的弦子舞的感染力、传播能力和广泛性增强,从而拥有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据省级弦子舞传承人李志维所说,砚山县的弦子舞有其固定套路:自由步、两步弦、三步弦、四步弦、跑步弦和抖抖弦六套,除此之外,还有小鸡淘食、老牛擦背、老鹰展翅、蚂蚁搓脚,蜻蜒点水,龙摆尾。
首先,自由步,又称悠心弦或者“约伴”,弹奏的乐曲相当于阿细人民的情歌。它的风格很温柔,功能在于促进舞蹈参与者之间的言语交流和情感交流,利于男女之间谈情说爱。
其次,两步弦的音乐欢快热烈,节奏感强,通常是左脚先起,有一步一踢脚(由脚后跟擦地踢出)和一步一跺脚。并且据笔者实地考察时所见,舞蹈动作在弦子音乐节奏慢时跳一步一踢腳,在弦子音乐节奏而热烈时跳一步一跺脚。与此同时,三步弦主要由小三步、音乐节奏以“四六拍”的“前三后一(前三步后一步)”的步伐和音乐节奏为“四四拍”的“三步一跺脚”组成,“三步一跺脚”可往身前,身后行进,往身前行进时上身会上扬,往身后移动时,上身则前倾。另外,据砚山县文化馆前任馆长范培明所说,四步弦其实就是跑步弦,因为两者的曲调和步伐是一致的,但也是有差别的,因此做了不同命名,以便区分:在音乐节奏慢的时候,舞蹈动作也随之慢下来,而且仅走步配闪腰,带有胯部前后摆动的山地民族的动律,不跺脚,这时便称为四步弦,但如果音乐节奏快起来,舞蹈动作随之加快,幅度加大,四步弦由“走”变成“跑”则可称为“跑步弦”,曲调步伐与四步弦一模一样,左脚先起,并且四步弦或跑步弦都是男女配对,男右女左,女方右臂挽着男方左臂跳相同的舞步,行进时可前可后,上身体态同三步弦。
最后,“抖抖弦”的特点则重在每一步都会伴有由膝盖所带动的“抖动”,两脚绷紧有弹力,也含有由腰带动臀部牵动全身前后来回颤动。队形上为两队舞者相对而跳,每一队男女相互间隔,动律和上身体态和三步弦、四步弦一样。
(二)砚山县弦子舞动作内涵
砚山县弦子舞的男生动作粗犷、豪迈,女生动作欢快大方。动作多在脚上,主要以大腿带动小腿,小腿自然踢高,给人一种活泼、欢快、热情以及刚中带柔之感。这是因为部分地区长期与汉族频繁交往,逐渐汉化,也是因为弦子舞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在劳作之余,给人们释放压力,增添喜乐以及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一种娱乐方式,一种舞蹈文化。比如“自由步”,就是为了让舞者之间交流思想、增强情感的一类步伐,而“跑步弦”强调“跑”,节奏欢快,风格热烈。
一般情况下,“跑”都会使人情绪逐渐变得高昂起来,因此,“跑步弦”很容易使人放松身心,缓解人的精神压力,从侧面对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勇敢向前起着积极作用。
其次,彝族是山地民族,因此砚山阿细支系的弦子具有由腰和胯带动臀部牵动全身前后来回颤动或摆动的符合山地民族特征的舞蹈动律,这在两步弦、三步弦、四步弦上都得到了明显体现。
最后,像小鸡淘食、老牛擦背、老鹰展翅、蜻蜒点水等动作套路,则是由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所总结和模仿下来的成果,这体现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智慧以热爱生活的一种向上精神。
三、结语
总之,砚山县弦子舞丰富了阿细人民的业余生活,体现了砚山彝族阿细人民的精神世界,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同时也丰富了彝族的舞蹈内容。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和中华传统文化中都具有着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