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舞台表现力对舞蹈剧目表演的重要性

2019-08-06木合太尔·麦合木提阿米娜·玉素甫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舞蹈表演

木合太尔·麦合木提 阿米娜·玉素甫

摘要:舞台表现力在舞蹈表演中彰显着重要的地位,要想演好一台舞蹈表演,需要着重在舞台表现力下足功夫。本文分析舞台表现力的重要性,论述如何通过培养舞台表现力使舞蹈演出舞蹈演出获得成功进行,阐明舞台表现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舞台变现力;舞蹈表演;表现力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8-0097-01

一、舞台表现力的培养在舞蹈剧目表演中占据的重要性

起步晚发展缓慢是我国舞蹈教学事业现状,总体的教学水平目前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少之又少的高校能够达到国际舞蹈教学水准,造成舞蹈教育发展迟缓有诸多因素,最主要阻碍舞蹈教育事业发展原因是教育人士的不重视、学生家长对舞蹈艺术鉴赏力和认识相对匮乏。尽管当今许多高校在舞蹈专业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是舞蹈教学的质量并没有因为这些教育资源的大量投入产生实质性的提高。

舞台表现力在建立在表演者在从事舞蹈事业中长期地深入地理解舞蹈内容、深刻感悟对舞蹈的艺术美的前提下,有机的结合了肢体语言、情感色彩、作品的核心思想,通过其精湛的表演技能,把情感传递给观众,让观众体会到蕴含其中的艺术魅力,以期达到双方的情感共鸣。

舞蹈因自身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早已不再是一项单纯的表演技术。这说明,表演者不光要具备扎实的舞台表演基本功,较高的文化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较强的表现力等。“演”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舞蹈的艺术本质,在“演”的全过程“情”字贯穿于“演”。换句话说,表演者通过肢体语言将自身情感与作品中原有的情感相融合,通过夸张的表现形式加重作品的感情色彩,最大程度地传达给观众那些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具备较强的舞台表现力表演者是才能完成这样的表演效果。因此,至关重要的是要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加强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加强这项能力刻不容缓。要完成提升学生舞台表演水平的目标,一项基本的要求就是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二、培养学生舞蹈舞台表现力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中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舞台表现力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育的引导者是教师,同时教师还充当学生学习成长的辅助者的作用。为了实现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的目标,不断地提高自身对舞蹈的认识理解和舞蹈的专业水准对教师来说也很必要。教师在教导学生之要做到如下几点:正确的舞蹈育人理念被树立,自身专业综合素养的建设与加强,同时充分地深刻认识地舞蹈艺术,并且对舞蹈艺术本身的独特性及魅力也要有深刻领悟。另外,教师还需要重视舞台表现力培养。笔者经调研发现,高校目前阶段的舞蹈教学中,舞蹈的舞台表现力的重要作用经常被部分教师忽略,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把培养学生舞台表现力培养重要性给忽略了,再有部分教师把训练学生舞蹈基本功看得太重要了,认为衡量学生舞蹈水平的唯一标准就是扎实的基本功,这种思想误区导致了舞蹈教学原本的艺术价值和意义在如今的高校教学中逐渐丧失。此外,还有部分教师认为不需要浪费时间在课堂上对舞台表现力的训练,这是缺少对培养学生舞台表现力重要性的深刻认识的体现。简单地认为学生只要把舞蹈的技能掌握至炉火纯青,舞台表现力自然就会产生。学生的舞蹈学习沦为了一种机械化的肢体训练的现状源于上述这错误认识,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学习因为这种思想而停留在艺术表演的边缘,无法再进一步。当今影响学生舞蹈表演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学生在演出中缺失舞台的表现力。针对上述现象,教师应当转变以往的舞蹈教學理念,及时做出深刻全面的反思,转过头来重视对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摒弃过去这唯一评价舞蹈教学水平的教学理念:舞蹈技能。重视舞台表现力的教学理念要严格贯彻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来,实现学生舞蹈综合素养提升、舞台表现力提升的基础就是要转变舞蹈教师教学理念。

(二)舞蹈评价考核体系构建完善与课程结构的调整

教师应当将舞台表现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日常的舞蹈技能训练中来,让学生心中深刻理解提升舞台表现力的培训是为了提升舞台表现能力。为了提升教师对舞蹈表现能力的重视程度,舞蹈评价考核体系应当吸收舞台表现力的考核成分。靠精湛的舞蹈技能来增强舞台表现力和扎实学生的舞蹈功底是自身构建的两个方面。舞蹈表演的基础和前提是舞者拥有良好的肢体协调性和标准的舞蹈动作,在此基础上的提高与升华即为舞台表现力。靠着建立在舞蹈功底的基础的舞台表现力,建立在肢体演绎的基础上的舞蹈艺术的展现,灵动的舞者身体因此能挥洒出无限的艺术魅力。舞台表现力可以通过舞者细微的肢体动作体现,一根手指的屈伸、腰肢的摆动幅度、大腿伸展的高度,一个眼神、一丝微笑都会将舞者的舞台表现力展现出来。教师在辅导学生增强舞台表现力与舞蹈的感染力的时候,应当从细节观察学生技能练习或者模拟演绎的肢体语言,指出不到位之处并做出正确示范,教导学生每一个舞蹈动作的演绎都应当赋予舞蹈生命及灵性,通过注入自身的情感因素的手段,把该舞蹈艺术自身的内涵及意义深刻地传达出。

(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要演绎的舞蹈内容

在调研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舞蹈演绎不再是一门艺术,仅仅成为了一种表演形式。每一个舞蹈动作的设置、流程的编排都被舞蹈艺术自身独特的意义所赋予。经典的舞蹈作品在时间的推移中,其所蕴含的特定含义和情感从未褪色,每一部作品都保留着经久不衰的文化内涵。学生要想将舞蹈情感阐释得淋漓尽致,前提是务必要有着对这些经典作品一定程度的理解与感悟,进而水到渠成地达成了与创作者思想感情共鸣。传达舞蹈这种艺术深厚情感无非是以肢体语言的表达作为平台。舞蹈艺术中的情感表现与生活中的情感相比表现得更为浓烈、夸张、极端,带有独特之处。如果舞蹈表演者对舞蹈内涵领悟仅停留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的理解,那么想将每一个舞蹈动作演绎的很到位会变得很困难。舞蹈的舞台感染力在没有情感浇灌的情况下终究是单调苍白的。

(四)通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舞蹈创作的思想前提和主要推动力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舞蹈表演者可以对现有的舞蹈形式进行改编甚至于二次创作,而这样的创造需要借助于自身所掌握的舞蹈技巧及丰富的情感思绪,不能把自己束缚在当今已有的表演形式。作为一项来源于生活的艺术:舞蹈,最好的创作舞蹈的来源就来自于生活。例如著名民族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以孔雀为素材,其婀娜多姿的孔雀舞,给国内外的观众带来的十足的震撼与美的享受,引发了巨大的反响,获得了广泛好评。表演者的表演热情的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舞蹈着的想象力,这种热情增强了其在演出时的舞台表现力。所以说,教师应该在高校舞蹈的教学实践中着重注意把舞蹈教学课程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把学生想象力扩大的空间同时有利于实现舞蹈创造的目标。

三、结语

舞蹈剧目表演中一项重要的能力就是舞台表现力,要想在舞台表演中脱颖而出,重点是舞台表现力。舞台表现力不光在舞蹈剧目体现其重要性,在其他艺术形式的表演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舞蹈教学中表现力培养的若干手段中,重要的是将舞蹈教学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需要增强表演的活力才能使舞蹈剧目表演更具有舞台表现力。舞台表演是十分考验舞台表现力,表演者先把内在情感通过外在的舞蹈形式表现出来,观众在欣赏表演后会把舞蹈内容转化成欣赏者的内在情感,是一个先由内而外再内化的过程,表演者在演绎舞蹈作品时,呈现在舞台上的时候不可能百分百照搬前人和原作者意思,必然会加入自己的理解,理解的程度深浅取决于表演者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底蕴。表演者不能沉溺于以往的作品固步自封,需要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以便于将来的作品中展现出更加丰富的效果,所以舞台的表现力反而促进了表演者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舞蹈、音乐产生的现场效果不同原因在于截然不同的受众群体,而舞台表现力剖析作品使观众理解并欣赏这台舞蹈作品借助于一种让大家都能且易于接受的外在形式。

猜你喜欢

舞蹈表演
浅谈舞剧表演中人物塑造的特征
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的关系研究
浅析舞蹈表演中“想象力”的重要性
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浅谈舞台服装设计在舞蹈表演中的影响
浅谈舞蹈表演的身体表现力
论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
浅析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