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工艺初探

2019-08-06王艳敏李卓谦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耳饰面罩粘贴

王艳敏 李卓谦

摘要:中国青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雕刻技艺精湛,气势雄伟。本篇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的工艺方面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的艺术特点。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是古蜀青铜文明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反映的是古蜀文明浓郁的地域特色。

关键词:青铜;人头像

中图分类号:TG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8-0021-01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是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珍贵文物,主要是由青铜人头像和金面罩两个部分组成。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造型与没有贴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的造型大体相同。金面罩是把金块锤拓成一块金皮,然后按照人头像的造型,上至额头,下面包裹住下颌,左右两侧把耳朵罩住,在耳垂处穿孔,在眼眉处镂空。金面罩与青铜人头像的粘和方法,是用生漆与石灰两种材料调和,作为粘和剂,将金面罩粘贴在青铜人头像上。整件青铜人头像金光熠熠,闪耀着光芒,很灿烂的样子,尊严高贵,显示出尊贵的地位和身份,气度非凡,有一种非同凡响的宽容胸怀。在青铜人头像粘贴金面罩,耀眼夺目,说明当时的古蜀人已经把金作为尊贵的象征。青铜人头像作为神庙中的祭祀神像,在面部贴上金,其目的并非仅仅为了美观,而是与祭祀内容有着紧密的关系。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青铜人头像中,戴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数量非常稀少,没有几个,可能代表了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三星堆文化黄金制品中最重要的种类是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这种青铜制品的文化形式在商代中国的其他文化区域都没有发现,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整个古蜀文化区也是绝无仅有。这种情况应当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根据对金杖、金面罩的起源、形制、功能体系、象征系统和艺术风格等方面所做的比较研究,这几件金面罩是粘贴在青铜人头像面部之上的。

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的金杖、金面罩等文化形式,很有可能是通过古代印度地区和中亚的途径,从古代的西南夷道、滇缅道,经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区,采纳吸收了西亚近东文明的类似文化因素,由古代蜀人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加以改造创新而成的,它们反映了商代中国西南与南亚、中亚和西亚古代文化之间的交流关系。

学术界普遍认为,三星堆青铜人头像的脸部原来都可能覆有金面罩,只是时间太久大部分已损毁,只留存了几个被挖掘发现。这个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还无从分辨出它们各自原来粘贴在哪种型式的青铜人头像脸部,所以还无法判定是否每一型式每一尊青铜人头像脸部原来都被覆以金面罩。三星堆黄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在两只耳朵的耳垂部留有小孔,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以及其他各种青铜人头像、人面像和立人像,都在两耳垂留有小孔,显然是佩戴耳饰之用的,但耳饰的实物至今无人发现。由于这几种人像、人头像都是写实之作,所以它们佩戴的耳饰应该有实物存在,可惜已损毁无存,自然也无从知道原物是用黄金还是青铜或是其他金属材料制成。

学习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的相关知识,使我触动很深,收获很大!领略了前人的精神,物质生活的追求,更惊叹于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对美的追求。我们清楚,當今城市与城市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竞争的背后是其历史底蕴和由历史塑造而成的独特人文精神之间的竞争。失去城市精神和独特个性,城市就没有灵魂和活力,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就难有一席之地。所以,历史文化的保护发展、不可重复的人文遗迹和历史典故的永续承传,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各种独具特色的文物与创建城市艺术氛围并举,正是构成城市个性和城市精神最为重要、最无可替代的要素。对艺术的体验,其实就是一种经历。这就是为什么艺术的存在就如同我们的存在一般,艺术的价值将永存于艺术本身的创作之中。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去领略所积淀下来的深厚历史文化,以所学的专业知识思考所看到的文物和遗迹,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无限魅力,不仅要注重审美特征、造型规律等还要了解艺术品背后的传统文化背景,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耳饰面罩粘贴
LED面罩,创造有吸引力的面貌
花朵耳饰
华丽垂坠
线性耳饰
灵动耳环
LED矩阵面罩
忙忙碌碌的人们
身边的便携式火灾救生面罩
春天
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