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生得法,平安一夏

2019-08-06胡庆平

大众健康 2019年8期
关键词:阴气电扇暑热

胡庆平

夏季天气炎热,昼长夜短,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顺应四时,天人和一”是中医养生的指导理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要和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黄帝内经》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人体阴阳和自然界阴阳变化是相一致的,人应在春夏时节保护体内阳气的生长,在秋冬之时保养人体的阴气,使体内阴气得以收藏。

饮食:以温为宜,切忌贪凉

在谈到夏天如何养生时,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说:“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这里再清楚不过地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即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體阳气。夏季阳气散发于外,相对来说体内阳气反而不足,这时如果过于形寒饮冷,就容易伤害阳气,“冬吃萝卜,夏吃姜”,就是因为夏天人体阳气外泄,而五脏虚寒,脾胃虚弱导致胃口不开,不欲饮食。夏季人体 “心旺肾衰”,指的是阳气旺而阴气弱,食暖物,是为了助阳气,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因此,夏季饮食一般以温为宜,更应适当食用温胃护阳的食物。另外,饮食应清淡,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收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切忌因贪凉而暴吃冷饮,应避免过量食用生冷瓜果。如果过量,极易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长期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异常等症状。所以民间谚语说:“天时虽热,不可贪凉;瓜果虽美,不可多食。”这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

盛夏防暑,宜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暑邪伤人、伤津、耗气,易导致烦躁、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等心神不宁的症状。因此可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食疗可选用西瓜、黄瓜、苦瓜、绿豆,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的功能。也可选用五豆汤,取绿豆、赤白小豆、黑豆、白扁豆各适量,生甘草10克,煮沸凉后代茶饮。本汤营养丰富,味道甜美,能清暑解渴。

长夏防湿,宜健脾除湿。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长夏,与脾相应。这个时候天气闷热,阴雨不断,空气中湿度较重,又湿又热,这时人比较容易感受湿邪。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就会产生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稀溏、四肢不温等症状。此时宜食用藿香、佩兰、茯苓、白扁豆、薏苡仁、冬瓜、赤小豆等,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起居:晚睡早起,调养阴阳

夏季睡眠和生活起居也要讲究养生。《黄帝内经》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中医认为,夏季宜晚睡早起。晚睡为顺应阴气的不足,早起为顺应阳气的充盈。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因此午休十分重要,但午睡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左右,不要过长。临睡前不宜饮酒、咖啡、浓茶等。夏季要“无厌于日”。“无厌于日”的“厌”是厌恶、厌弃的意思。无厌于日是说,夏季多阳光,但不要怕热,不要怕日晒,因为通过日照,可以补养人体的阳气。要积极参加户外活动,通过户外活动提高身体对暑热的耐受性,并使阳气得以宣发。夏季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出汗过多耗气伤津。中医认为风邪为百病之首,古人素有“避风如避箭”之说法。在生活起居上应禁止汗出时吹风、沐浴,睡眠时不可让电扇直吹身体,最好关掉电扇。若太热,可让电扇往天花板上吹。一些人为了贪图凉爽,在热得满头大汗时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澡,或出汗时对着电扇吹个不停,严重的可能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瘫、风湿病等疾病。夜里不宜在室外睡觉,因为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夏天房间里不宜长时间开着空调,若空调温度过低则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常导致夏季感冒的发生。另外,夏天运动后别用冷饮降温,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吃冷饮会伤害肠胃,温稀盐水是运动后最好的饮料。

养心:宣通郁结,适当发泄

夏季养生的重点是养心,心主夏,心与夏气相通应。夏季以炎热为主,在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所以夏季与心相应。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火性为阳,阳主动,再加上心为阳中之阳,属火。两火相逢,势必扰动心神,出现心神不宁,引起心烦等症状。正是因为这个季节心很容易受邪,所以要特别地加以养护心脏。夏天最容易使人发火,人们应该适量地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使得体内的阳气能够向外宣通、发泄,不要把心中郁结的气憋在身体之内。这就是《皇帝内经》教我们做的“使志无怒,使气得泄”。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西洋参、麦冬、枸杞子、生地、沙参、桑葚等生津益气养阴之品,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乌梅、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猜你喜欢

阴气电扇暑热
从“阴气”概念探讨芍药“益气”功效在经方中的应用
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吹电扇
暑 热
拿错电扇
不把电扇当玩具
《此情可待》中道家思想的体现和嬗变
冰爽夏日派对
青梨
让“暑热宝宝”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