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国之重器树大国名片
2019-08-06武志军
文_本刊记者 武志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同舟,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抚今追昔,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满目疮痍,到改革开放之初的物资匮乏、生活贫困,再到如今亿万人民携手冲刺全面小康的百年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始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上下求索、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一往无前,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一次次攻坚克难、一步步勇毅前行,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大国名片。
国之重器,夯实国家底气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一尊厚重、坚实的青铜方鼎吸引参观者久久驻足。这是司母戊鼎,中国古代单体重量最大的青铜器。在古代,像这样的“大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如今,人们对这个词的理解早已发生了改变——广,可如500米口径的超级“天眼”;大,可如甲板面积相当于三个足球场的国产航母;快,可如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列车……它们都拥有共同的特征:科技含量高,研制难度大,对相关行业乃至国家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制造业水平上,而制造业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装备制造业。70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以新能源、高铁、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精尖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便是一件件大国重器的诞生——从“两弹一星”、人造卫星震撼世界到北斗飞天拥抱全球,从“复兴号”高铁首发到国产大飞机首飞,从“华龙一号”扬帆出海到“天宫一号”驻留太空,从摘取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到国产航空母舰下水……它们承载着国人梦想,凝聚着中国智慧,也彰显出中国制造不断增强的实力。
装备强则国强。国有大型企业是铸造“大国名片”的生力军。“任何一个世界大国,大型企业都是国家脊梁,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看来,中国的国企,特别是中央企业自诞生之初就囊括了中国国有企业在各领域资本、技术实力最雄厚的企业集团,这与其他大国大型企业承担的角色无异。
1949年,中国几乎没有任何工业体系和工业技术,只有一些残破的老掉牙的工厂。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在通过打赢抗美援朝战争得到苏联尊重的基础上,中国获得了苏联的有偿援助,建设实施156个大型工业项目,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能源、冶金、机械、化学和国防工业领域,陆续展开了100多项重点工程。
正因为有了农业的强力支持,1950~1977年中国工业的发展速度达11.2%,仅次于日本的12.4%,远高于美国、苏联、德国、英国等世界强国。虽然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结构严重失调,积累与消费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但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到70年代初,中国已初步完成了国家工业化进程。
到1972年时,我国先后兴建了一系列工业项目,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以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全国建立了种类齐全、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发达的科技体系,成功发射了“两弹一星”。从此,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为此后几十年来的经济建设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工业化的基础。
从1973年开始的3到5年,中国从西方国家引进了51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是中国继1950年代引进前苏联援助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用引进的设备,结合国产设备配套,中国兴建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至1982年全部投产,成为1980年代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一系列经济改革,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有了前20年所打下的国家工业化的良好基础,中国开始进行工业化战略内的结构调整,从优先发展重化工业转向优先发展轻工业,采取改善人民生活第一、工业全面发展、对外开放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工业化战略。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注重发展轻工业的同时,重化工业开始大发展,1994年,中国钢铁出产量世界第一,粗钢产量已经占到全球粗钢总产量的一半。1997年开始,中国经济运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在经济“软着陆”和“亚洲金融危机”等背景下,中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就在这个阶段,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点燃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激情,这一次,市场经济全面取代了计划经济,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进,加速了城市工业化的步伐,资本市场的崛起,开始为中国经济起飞提供“金融燃料”。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出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采冰;誓与风竞速,向海逐浪高的可喜局面。党的十八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正进入“惊喜不断绽放”的新时代:复兴号、大飞机、国产航母、蓝鲸1号……一个个大国重器精彩亮相,让国人自豪、世界赞叹。
中集"蓝鲸1号"-试采可燃冰的海上堡垒
自力更生,挺起大国脊梁
70年,装备制造业的奋斗史,是自力更生的壮丽史诗。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靠自己的打拼开辟“大国重器”的新天地。
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自力更生是审时度势的觉醒。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可能靠“搭便车”实现发展。没有自强精神的支撑,就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峡工程举世闻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体现着中国劳动者的辛劳和智慧。不仅三峡工程,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的那些大国重器,无一不是自立自强的结果。
自力更生,铸大国重器,离不开国家的综合实力支持。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被英国卫报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目前的桥梁建设水平领先世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路桥建设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起主导作用。”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设计负责人刘晓东说,在建设港珠澳大桥时,交通运输部牵头成立了技术专家组,涵盖了水工码头、路桥等不同专业的人才,集中了全中国的工程建设经验。
从能源领域来看,能源原本是制约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但中国目前却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并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根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的研究成果,中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已达3.09亿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7%。中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增加1.64亿千瓦,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光伏发电稳步推进,装机容量增加到1.3亿千瓦,连续三年排名世界首位,光伏电池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此外,在生物质能、核能、潮汐能等新能源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从交通运输业来看,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公路总长度达到477.35万公里,世界排名第二,其中高速公路、铁路、高铁运营里程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第一;全球吞吐前十的港口中国占有七席。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质量来看,中国取得的成就甚至让世界震惊——高原冻土、沙漠等特殊地质的铁路、公路建设技术已经克服了世界级难题,特大桥梁隧道施工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巨型河口航道改造技术、长河段航道系统治理技术以及大型机场工程建设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建国70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自力更生是信心百倍的淡定。与其靠天吃饭、看人脸色、仰人鼻息,不如依靠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力量。中国是有着近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有丰沛的人力资源、广袤的土地资源、回旋余地较大的市场资源,这是我们赖以自力更生的关键优势。我们有全球最大的内需市场,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已构筑起自力更生的“根基”。自己的资源最靠谱,自己的技术最放心,自己的力量最有力。
自力更生是化危为机的智慧。当前,我国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一带一路”,正是装备制造业大有可为之机。把握好机遇,就能化危为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国之重器,诠释中国实力。自力更生是铸造“大国名片”的法宝。大国重器来之不易。科研水平不够,核心技术就突破不了;工业基础不足,就会影响整体性能发挥;行业门类不全,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资金保障不到位,很可能会阻碍研制进程。一批大国重器集中涌现,背后是中国工业水平、科技水平、人才素质以及综合国力的总体提升,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实力证明。
国之重器,凝聚中国智慧。几乎每个大国重器都拥有一系列“世界第一”、“全球首创”,成为“大国名片”的生动注解。大国重器的研制过程,更发挥着强大的牵引作用,带动整个中国新兴产业的崛起。
国之重器,打造大国名片。中国高铁、中国核电、中国船舶……越来越多的大国重器走出去,把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带到全球。今天,高铁的每一次提速都会引起外媒的热议;中国的核电、量子卫星,更是频频登上欧美杂志的封面。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响当当的大国名片,向世界展示一个锐意创新、充满活力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