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再生”——安徽省淮南市永青村规划设计浅析
2019-08-05韩雅男
韩雅男
摘 要 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的实施,不仅仅要建设乡村的美丽外观,而且要优化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精神面貌和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因地制宜,利用自然、人文资源,科学合理的规划美丽乡村。本文从生态环境、历史保留、工业改造角度方面去探讨如何让乡村“再生”,激活乡村潜在的发展因子,充分体现乡村内涵,实现永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再生;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永续发展
1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概述
1.1 引言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调研时强调,“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 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1]
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复原村庄肌理、自然水系、古建筑等,形成和谐的空间资源关系。优化整合村庄资源,注重融入绿色、文化、创意等元素,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繁荣的商业圈、健康的社交圈,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满足城镇居民对乡村生活的向往。[2]
1.2 乡村规划设计要求
1、遵循历史遗迹保护制度和法律等。在历史遗迹保护的背景下,尊重地域文化和特色,能够提出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和主题。
2、尊重自然大格局和新环境下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诉求。
3、尊重地形地貌,着重使永青村与春申君战国文化主题公园,特别是春申湖煤炭塌陷区部分形成紧密联系。
4、注重环境的生态效应和可持续发展,考虑绿色材料、当地材料和新型能源的利用。
1.3 乡村规划发展目标
1、建设集“现代有机农业、工业遗迹保留、生态环境修复、历史文脉延续、城郊乡村旅游”五位一体的再生村落。
2、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活质量。
3、以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为切入点,利用原有环境资源借助现代的物质技术条件,形成融现代农业、乡村文化、观光休闲、环保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农村发展模式。
4、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建则建”的原则,进行地块分类改造。
2 永青村现状分析
2.1 永青村简介
永青村地处淮南市腹地,田蔡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00人(其中农业人口850人),可耕地300亩。近些年,由于采煤的没落以及采煤造成的塌陷导致大量土地破坏,大量人口外迁,村内居民所剩无几。但永青村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为乡村“再生”提供了一线生机。
2.2 现状
1、水域:水资源丰富,采煤造成的土地塌陷形成面积不同的水塘;水体中重金属、垃圾污染严重。(如图一)
2、交通:有道路体系方便村民进出村庄;部分道路不符合道路等级规范。
3、居民分布:建筑呈集中式分布,易于管理;建筑无人居住破败倒塌,岌岌可危。(如图二)
4、公共服务设施:部分景观小品自然纯朴;整体看严重缺乏公共活动设施。
5、土地:资源丰富,种有油菜花田(如图三);但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塌陷区存在不稳定沉降问题。
6、废旧工厂:废旧的砖窑、钢铁厂和一些采煤加工厂,可改造利用形成富有工业气息的景观空间;存在安全隐患,改造施工难度大。(如图四)
1、优势(S):
(1)自然环境良好,四季分明,、动植物种类、水域资源丰富。
(2)地貌特征:高低起伏变化灵动;下沉水潭大小不一,有质感的肌理构成独特的风貌,构成村庄基本内涵之一。
(3)油菜花海: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油菜梯状花田景观效果良好,大片的黄色奠定了村庄色彩的基调,构成村庄基本内涵之一。
(4)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越,处在一条“上窖国家森林公园——舜耕山风景区——八公山地质公园——茅仙洞风景区——寿县古城——焦岗湖风景区”旅游线上,起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廊道连接作用。
2、劣势(W):
(1)资源枯竭后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
(2)村庄破败,管理疏松,规划建设耗时耗力。
(3)环境污染严重,塌陷区存在不稳定沉降风险。
3、机遇(O):
(1)城乡统筹进入重点实施阶段,塌陷区改造搬迁使得永青村天然的拥有改革实施的有利条件。
(2)扩权强镇试点政策的实施使得望永青村拥有发展的有利制度优势。
(3)湿地保护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规划区内拥有大量的优质湿地资源和自然资源。
4、发展(T):
(1)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历史传统文化内涵带动周边地区形成生态廊道、历史文化廊道?实现廊廊相连,共促发展?
(2)如何形成融现代农业、乡村文化、观光休闲、环保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农村发展模式,与城镇呼应?与其他风景区形成淮南市旅游线?
3 乡村“再生”規划设计对策
3.1 规划设计主题
基于对村庄的观察、与村民的访谈和对乡村空间的思考等过程,将永青村村庄内涵抽象化,给本次规划设计引入一个概念主题——“迹”,即指:
1、采矿区塌陷形成的印迹,成为村庄独特的自然肌理。
2、村民在旧村落里生活的足迹,是对过去的一种追忆。
3、工业以及风貌保留再利用,成为时代的另一种痕迹。
3.2 空间布局“再生”
空间发展规划:“双廊五区”(如图五)
1、“双廊”指:(1)历史文化廊道:由主入口至春申君主题文化陵园;(2)生态廊道:由次入口至春申湖。
2、“五区”指:按景观功能(生物生产、环境服务、文化支持)[3]并从乡村旅游角度划分5个功能区,即商业休闲区、生活居住区、民俗文化体验区、生态湿地休闲区、特色农业游览区。(如图六)
(1)商业休闲区:供居民日常生活之需,及文化工艺品、豆腐文化节、历史展览馆等,融文化入商业,实现文化交流与传播。
(2)生活居住区:建筑布局模式多样,远近结合,形成异地新建、原址改造和原址加建等多种建设模式。满足村民衣食住行和文化休闲娱乐功能。
(3)民俗文化体验区:民风民俗活动、工业遗址改造与农家乐结合,三者相融合,感受现代与工业时代的风格碰撞。
(4)生态湿地休闲区:改善村庄自然生态环境,结合水上与林下栈道,植物科普,亲水平台等提高自然与人类的互动,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5)特色农业游览区:小麦、油菜花等台层农作物观赏、花圃、有机农作物展览室等。
3.3 村庄历史文化“再生”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体现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村庄和谐等方面,还要提升村民们精神文化生活。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的乡风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也是永青村实现“再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坚守文化之魂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与旗帜,在尊重乡土文化和历史时,尤其是传统村落所蕴含的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地有效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4]
1、永青村的永续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奠基,旅游业发展更是。永青村具有区位优势,结合淮南市“上窑国家森林---舜耕山风景区——春申君文化园——永青村——八公山地质公园——茅仙洞风景区——寿县古城——焦岗湖风景区”旅游线,起到联动作用,带动永青村的旅游经济和生态发展。
2、政府以春申君陵园为切入点,正在开发“春申君战国文化主题公园”,永青村紧邻公园入口,具有绝对的区位优势。
3、永青村外环境条件优越,内部环境也起到文脉基底的作用。结合淮南市“五彩文化”(即黑:煤炭;红:能源,电力工业;白:豆腐文化;蓝:“淮南虫”,生命的鼻祖;绿:湖光山色、山水相融)在商业区设置商业活动,定期举办文化活动豆腐文化节及有关五彩文化的纪念品、手工艺品和历史展览馆,陈列永青村历史物品及其他历史遗物。
3.4 工业遗址风貌“再生”
虽不及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和敦厚的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少说也有几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但他们同样都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其所承载的有关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信息、曾经影响的人口、生产生活、社会经济,都是其他文化遗产所替代不了的。故,工业遗产的保护意义重大。[5]
永青村以前为采煤工业基地,遗留下来许多废旧工厂工矿,以及破旧机器等设施。保留旧时独具特色的砖窑厂、钢铁厂等,利用这些遗迹进行工业景观创造,。并结合农家乐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其多样的功能,使永青村独具特色。1、废弃厂房可以利用原有锈钢板——金属本身具有延展性与光泽,且在受力特征上有着轻薄的倾向,钢板生锈增加色彩表现,建造景观小品增加趣味性。2、砖窑可以保留原有建筑形式,通过彩漆喷绘等其他室内装饰的手段,引入商铺经营和改造成博物馆,重置集中的公共休闲与文化娱乐消费空间。
3.5 农业“再生”
1、要想留住且吸引村民返乡,生态农业是抓手。生态农业是高效的,可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利用现有乡土农作物,如果树、油菜花等,保留整理形成农业观光、有机农业发展链条。
2、在生产源头,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不用除草剂和激素,仅施入动植物排泄物、枯枝落叶、菌床或菌棒废弃物、餐余等天然有机物,所生产出的食材就是符合中外有机认证标准的安全食品,这样的食品在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5]。
3、同时,对植物垃圾回收再创造,利用原有农田秸秆、树枝等建造景观构筑物,创造别具一格的景观小品。
3.6 环境“再生”
1、净化水环境:清理水沟内的污泥和生活垃圾;严重处进行换水处理;恢复水内及周边水岸边的植被;适当投放养水生生物。
2、采用地貌重塑技术、植被重建技术[6]采煤塌陷区的土壤进行修复,对于塌陷深度为8米以上的大面积水面可形成鱼鸭混养,禽蛋加工,旅游观光的立体治理模式,3-8米可采用挖深垫浅的手段,形成上粮下渔,种养结合的基塘式生态农业。3米以下,采取平整排干的方式营造新的耕地。[7]
3、建设可持续景观:适应乡村的生态环境改造方式——雨水花园[8],能够有效地去除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病原体等有害物质;可以调节环境中空气的湿度与温度,改善小气候环境;建造成本较低,维护与管理简单,新的景观感知与视觉感受。3.7 旅游“新生”
1、保护村庄传统文化,突出特色。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结合当地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护村庄文化。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文化内涵,展现给游客,使当地村民产生文化自尊、自信。
2、综合保护利用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积极培育旅游业发展。生态环境呈现脆性,及时保护好周围环境,从长远考虑,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失去生态意义。
3、实现产品差异化,创造旅游品牌。旅游产品泛滥,要独树一帜就要走差异化路线,表现当地特有的文化内涵。建立合理的旅游路线,连接不同的旅游景点,实现各景点旅游产品互动,提高游客参与的积极性。
4、引进项目投资,完善产业链、资金链。能否获得优质的投资决定一个项目的优劣,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完善旅游开发的各项内容。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2013.07
[2]中共安徽省委人民政府.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05
[3]郭晋平.《景观生态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08
[4]愛忻236.中国工业遗址保护[J],2015.05
[5]蒋高明.《乡村振兴:选择与实践》.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1
[6]张玮.两淮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模式及其工程技术研究.[J].2008.06
[7] 济宁新闻网.山东济宁采煤塌陷地治理取得新成效.2009.09
[8] 林继卿.福建农林大学.探讨低影响开发理念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以雨水花园改善水环境为例[J].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