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石山房的月亮
2019-08-05汗漫
汗漫
扬州何园,晚清湖北按察使、江汉关监督何芷舠在49岁时急流勇退,购入片石山房并用十多年时间建成这一私家园林,如今成为与个园齐名的“晚清第一园林”。
中国园林,南北有别。北方园林格局阔大,喜红黄二色,似官服,似官方报纸套红标题,平铺直叙。南方园林大都因占地面积有限,须叠石、筑楼、曲廊,方能移步换景、摇曳多姿,像用不多的词汇、不长的篇幅来写诗——让语言在不断转折中凸显深意。白墙黑瓦,如园林主人知白守黑的信条——知白昼之繁嚣,守黑夜之静幽。何芷舠,就是这样一个厌倦了晚清宦海,把何園当成春夜春梦的智者。
何园的复调叙事
“舠”,刀子一样的小船,停泊在何园一角用瓦片铺就的地面“浪花”上,成为“船厅”。何芷舠与小妾斜卧其中,喝茶、听雨、读书,想想李鸿章、左宗棠们正乘风破浪或逆水行舟,嘴角就微微露出一丝嘲讽。但他并非一个彻底熄灭了人间烟火气的隐者雅士,天井地砖上用卵石铺就的图案,泄露主人的隐秘内心:凤凰在梅花鹿脊背飞翔,暗示“俸禄”;花瓶中插着3把剑戟,兆示“平升三级”。善于使用隐喻,是何芷舠一类士人的特点,无论从政、退隐,都需要歪打正着一般的修辞能力。何园,是何芷舠的一阙《扬州慢》?
但它更像复调叙事:结构、语言、内涵,矛盾而多元,众声喧哗,而非单一旋律的奏鸣——何园中央悬空的两层复式回廊,被建筑界誉为“城市立交桥”的雏形和模型,可供主人、来宾、女眷、仆从等分层次、分区域流动,有效提升了空间利用效率、维护了各群体的私密性。房间内的佛像、香炉、日式拉门、法式壁炉、油画架、百叶窗、西洋歌剧唱片、太师椅、沙发、山水画、黄酒作坊……叙述着晚清时期中西杂糅的一种生活方式。多年后,何芷舠移居上海,耗尽全部财力创办持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前身),培养翻译家、外交家——这是一种出人意料而又合乎逻辑的复式小说结局。
但我更喜欢把这个园子称为“片石山房”,因它与苦瓜和尚、清初画家石涛有关。
石涛也是复调的人:原名朱若极,生于明末皇族世家,10岁时明亡、家人罹难,成孤儿,被太监带着逃出华丽宫阙,剃发修行,改名石涛。在寺院里习禅、画画,尤爱在敬亭山、黄山一带漫游,手摩心追,“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出湿墨笔法:将一张空白宣纸弄湿,再行笔墨,如同春雨后一片旷野浮现出奇山异水。与同一时代的八大山人齐名。受到两下江南的康熙接见,跪拜于扬州运河边码头,呈上 《海清河晏图》。还俗,娶妻生子,卖画养家。死后葬于瘦西湖边蜀冈,成为奇峰之上的一地青草……矛盾,多元,一言难尽。
在扬州,石涛安顿身心,用画卷和石头。片石山房,是石涛用片片石头作为笔墨层层堆就的立体山水画卷:一道白墙如宣纸,白墙前一方池塘,“池上筑太湖石山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清人钱泳《履园丛话》)。细细端详这一脉蜿蜒仅百余丈、石头顶端旧色如积雪的“寒山”,山峰形势与石头纹理相一致,在实践石涛的笔墨理念:“峰与皴合,皴自峰生”“一峰突起,连冈断堑,变幻顷刻,似续不续”。想象石涛,大约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观察、选择、搬动、叠放,如同把种种块垒、积郁一一搬出内心,来接受雨水浇灌、风雪淘洗,成为山水自然的一部分……
雪老千山。在片石山房生活或游走,就处在弥天寒意里了。一件传世之作,成为石涛和一个时代的化身。
这一带“寒山”之巅,石涛有意构造出一个圆形缝隙,助天光穿过,在池面上造就一轮白昼的月亮——沿池塘,慢慢走,随角度的转换,可看到这轮虚拟的月亮在变幻盈缺,从新月、满月到残月——像石涛的心、何芷舠的心,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安详、颤栗直至梗塞。
复调的月亮。复调的片石山房。
山房一侧矮墙开设一方形空口,如镜,透漏出矮墙那边的梅花、芍药、桂花、牡丹、槐花等等依序开放而后凋败的花朵——镜中花。一种隐喻。
片石山房的唯一
石涛与曹雪芹的祖父、江宁织造曹寅关系密切。清廷在南京、苏州设置的多个织造府,负责向紫禁城输送丝绸布匹,又暗自作为皇帝的情报机构,搜集江南一带资讯动态,防范统治风险。所以,曹寅与石涛的话题就可能比较复杂,不仅仅是琴棋书画、蜜桃苦瓜。扬州,这样一个在宋元、明清改朝换代之际屡屡蒙难的烈女般的城市,也是曹寅、石涛的一个重要话题吧——可以谈“春风十里扬州路”(杜牧),但要回避“烽火扬州路”(辛弃疾)?
曹雪芹或许追随曹寅来过扬州,在扬州诗局看祖父监督校刻、印制《全唐诗》,在片石山房看那一带“寒山”和白昼的月亮。《红楼梦》中多处写到叠石假山构成的园子,像片石山房。《红楼梦》也可看成一部中国最早的复调小说,由人物、叙事者、隐含作者之间的矛盾构成的复调,由主旨的多元而构成的复调——像片石山房,像这个以片石山房作为核心的何园。
清末民初,画家黄宾虹作为何芷舠的亲戚,屡屡居住于此,以片石山房为师,揣摩石涛笔意,但却误以自己收藏的石涛真迹换来张大千摹仿石涛的伪作。张大千痴迷于石涛,大量仿作已借石涛之名存世。但片石山房唯一,白昼的月亮唯一,不可摹仿、流通、私藏。
片石山房建于清初,何园扩建于晚清。在上世纪60年代政治运动中成为一座废园。重修于80年代末,游客如云。
三百多年来,园子主人次第浮现而后消失。但毕竟留下一个园子,作为他人追忆、怀想一段旧光阴的路标。我早年出生的那个清寒院落已成为田野。我现在所居的上海市区一个小房子,某日也会写上“拆”字。
或许,镜中花、水中月,才是这红尘俗世的真实主人。你、我、他,皆为过客游客,欢会少,缘分浅。
忽想起杜甫所写过的三个字:无家别。
在扬州,石涛安顿身心,用画卷和石头。片石山房,是石涛用片片石头作为笔墨层层堆就的立体山水画卷:一道白墙如宣纸,白墙前一方池塘……三百多年来,园子主人次第浮现而后消失。但毕竟留下一个园子,作为他人追忆、怀想一段旧光阴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