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D法和空间句法的校园开放景观空间质量评价研究

2019-08-05李晨晨李志英刘叶舟

山西建筑 2019年11期
关键词:景行道路景观

李晨晨 李志英 刘叶舟 汪 琳

(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质量评价已有研究,多集中在AHP法、POE法和模糊理论三种方法,运用SD法进行评价研究的较少[1-5]。本研究运用SD法对景观空间质量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句法分析校园道路可达性对校园开放景观空间质量产生的影响,结合两者分析结果为高校校园景观建设布局提出建议。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泽湖、国际林和景行广场三处开放景观空间,三处景观是已建成的可供学生休闲娱乐的景观场所。调查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并及时回收,总计60份,每个景观区20份,回收率100%,有效59份,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占比表

1.2 调查方法

运用SD法,从景观空间感知、景观环境特征、景观美感性及可达性四个方面选取15对形容词。分别是开敞的—封闭的,有序的—凌乱的,宽广的—狭小的;放松的—烦躁的,幽静的—喧闹的,干净的—脏乱的,阴凉的—暴晒的,安全的—危险的,活动空间充足的—活动空间缺乏的;富有美感的—不美的,色彩丰富的—色彩单一的,植物类型丰富的—植物类型单一的,有吸引力的—无吸引力的,生动的—呆板的;耗时长的—耗时短的。评价尺度选定5段,即-2,-1,0,1,2,对称设置[5,6]。

2 评价结果分析

计算三个景观区域各个因子的综合平均分,男生平均分,女生平均分,绘制景观空间SD法评价折线图。

2.1 各景观区分析

泽湖景观空间质量整体上最好,见图1,除可达性、环境幽静度、遮阴性、安全感和休闲活动空间5个因子外,评分均在0.8以上,美感度评分高达1.21,说明学生对于泽湖景观认可度高,景观空间环境质量好。可达性因子综合评分为0.11,男生综合评分为-0.5,原因是泽湖位于整个校园北部,距离南部和西南部生活、教学区较远,出行耗时长,可达性评分低间接反映出泽湖景观服务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植物类型丰富度为0.84,多为低矮植物,遮阴性整体效果不好,遮阴性评分是唯一小于0的因子,见图2。从折线图中可看出,女生评价折线和综合评价折线吻合度最高,男生评价折线变动幅度较大。

国际林SD折线图变化幅度大,因子评价得分不高,见图3。遮阴性、色彩丰富度和植物类型因子得分均小于0,遮阴性评分小于-1,说明该处景观空间布局过于单一,景观环境质量差,对学生吸引力不足,吸引力因子得分仅为0.25。从区位角度来看,国际林处在人流量较大的住宿区和交通主干道侧,区位优势明显,可达性高,而景观质量评分不高,说明该处景观空间规划布局不合理,景观价值没有充分发挥,造成景观资源浪费。空间感因子评分最高为1.45,美感度和景观空间活力分别为0.55和0.65。景观空间开敞性好,由于植物类型及颜色搭配单一,造成景观美感度和吸引力不足,景观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见图4。从折线图中得出,男生和女生评价折线波动幅度吻合度较高,对于国际林景观空间男生和女生的整体感受大致相同,总体景观质量评价不好。

景行广场评价因子中空间感、秩序感、尺度感、安全感和干净度均大于1,休闲活动空间评分仅为0.35,见图5。说明广场空间尺度大,给学生提供休闲交流活动的空间场所不足,空间利用率不高,见图6。校园广场景观在满足日常集散功能外,应考虑为学生提供可以进行交流活动的空间,丰富广场景观空间功能。遮阴性、色彩丰富度和植物类型均小于0,景观空间活力仅为0.15,说明广场空间植被覆盖率不高且类型单一,导致阳光暴晒度高,景观空间活力不足,吸引力因子评分仅为0.5。景行广场位于校园中心区,可达性评分为0.6,道路可达性较好。从折线图可看出,男生和女生评价折线围绕综合评分折线上下波动幅度较大,对于广场景观空间的整体感知存在差异。

2.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从图7中得出,泽湖景观空间质量评价SD折线综合评分最好,其中可达性和安全感两个因子得分最低,可达性跟景区位置有关,而安全感跟景观空间布局有关。反映景观空间环境质量的7个因子,吸引力、舒适度、景观空间活力、美感度、幽静度、色彩丰富度和植物类型,泽湖景观得分最高,景行广场除了舒适度、景观空间活力和美感度3个因子得分低于国际林外,其他均高于国际林。空间感、秩序感、尺度感、干净度评价值在三处景观空间中均大于1,说明对于三处景观区的景观空间感知评价较好。遮阴性在三处景观区得分均小于0,昆明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紫外线照射强烈,遮阴性对于景观空间质量影响较大。从综合SD折线图得出,与景观空间尺度感知相关的因子评分最高,如空间感、秩序感、尺度感;与景观环境特征相关的因子评分适中,如舒适度、幽静度、干净度、遮阴性、安全感;与景观美感性相关的因子和交通可达性因子评分较低,如色彩丰富度、植物类型、吸引力、景观空间活力度和可达性。

3 校园道路可达性分析

本研究以步行道路可达性为主,绘制云南大学校园道路轴线图,共得到314根轴线。运用Depth map软件计算,分析校园空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可达性[7]。

3.1 道路可达性分析

本研究整合度最高的是庆来路,该路直接连接三处景观区域。景行广场和国际林两处道路整合度比泽湖高,即交通可达性好,然而,这两处景观空间质量整体评价较差,由于景观环境质量不好,吸引力不足,说明校园景观布局和道路设置协调度不高,功能不匹配,存在一定的功能浪费。泽湖景观区道路可达性一般,其四周道路整合度不高。泽湖景观质量总体评价较好,可达性因子评分最低,说明道路可达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泽湖景观区的服务功能,出行的不便使其景观服务功能没能充分发挥。

3.2 校园道路可达性与景观区联系

校园道路可达性高,道路使用率高,景观空间使用率随之增加,进而影响景观空间质量。从校园功能布局来看,泽湖景观离学校生活功能区过远,通过设置景行广场和国际林两处景观区来平衡,由于两处景观质量较低,造成道路可达性高的景观区景观质量低,道路可达性一般的景观区景观质量好的功能布局不平衡问题。因此,校园道路可达性和景观位置布局对景观空间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4 校园景观优化策略

综合以上分析,云南大学校园开放景观空间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1)景观空间质量整体不高,景观功能较单一,景观空间丰富度不足;

2)校园道路和景观空间位置布局不协调,道路可达性高的区域景观质量较低,景观使用率不高;

3)教学和住宿功能区与景观区布局不合理,相隔较远,服务范围受限。

针对以上问题,从校园开放景观规划布局、景观空间功能多样性和道路可达性提出改进建议:

1)校园景观区选址布局要结合校园地理条件,统筹兼顾教学区、住宿区等各功能区,充分发挥景观区服务功能价值;

2)景观功能设置应具多样性,注重景观美感的同时突出实用性功能;

3)校园道路规划设置尽可能将可达性高的路段和景观区高度匹配,避免设置过长且复杂的步行道路,降低景观使用率。

5 结语

本研究通过SD法对校园开放景观空间质量进行评价,得到泽湖景观空间质量最好,景行广场次之,国际林最差。同时与景观空间尺度感知的评价因子得分最高,与景观环境特征相关的因子得分次之,与景观美感度相关的因子和交通可达性因子评分最低。根据评价结果,用空间句法分析校园道路可达性对景观空间质量产生的影响,得到景行广场和国际林景观区可达性最高,由于两处景观空间质量整体较差,对学生吸引力不足,景观使用率低;泽湖景观区道路可达性一般,景观空间质量评分高,由于景观区位设置不合理,出行耗时长,景观使用率不高。

猜你喜欢

景行道路景观
元雨舟的新世界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景观别墅
Legendary British Climber Joe Brown乔·布朗
Tianzi Mountain天子山
火山塑造景观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