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定主意与动物何关
2019-08-05格非
快乐语文 2019年13期
文/格非
“犹豫不决”指人做事迟疑,拿不定主意。该词典出《战国策·赵策》,说的是“四君子”之一平原君的故事。当时,邯郸正被秦国围攻,对投降还是抵抗,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令旁人焦急,幸好鲁仲连一番劝解,平原君才拿定主意连魏抗秦。孟尝君拿不定主意与“犹豫”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犹”和“豫”是两种动物。犹,又叫“犹猢”,是古猿猴的近亲。据古书记载,犹性情多疑,一旦有风吹草动,便立刻爬到高处观察敌情,没发现情况回到低处后仍放心不下,会反复多次爬上高处观察,折腾再三。豫,是古象的近亲。《道德经》中有一句“豫兮,若冬涉川”,说豫很小心谨慎,任何时候都像在河流的薄冰上行走。这两种动物给人的感觉,都是生性多疑,遇事拿不定主意。如今,犹和豫两种动物虽然都灭亡了——说不定它们的灭亡就因为拿不定主意,遇到危险不果断呢——但是它们的名字传了下来,被用来比喻人们拿不定主意的行为。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犹豫不决”为“牛鱼不决”的讹传。据此说,汉字是孔夫子统一规范编写的,并由他的三千弟子传向民间。孔夫子没日没夜地写,每写一个字就告诉弟子怎么念。一段时间后,孔夫子觉得写一个教一个效率太低了,而且弟子也熟悉了操作流程,便同时写了“牛”和“鱼”两字交给学生。没想到,学生们一下子没转过弯来,只知道是“牛”和“鱼”两字,无法确认哪个是“牛”哪个是“鱼”。但是,学生觉得老师忙,不好意思去问,便胡乱传了出去,以至于人们不能区分这两个字,从而陷入牛鱼不决的境地。
孔夫子的故事应该是假托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汉字诞生在仓颉所在的上古时期,但它对大家理解“犹豫不决”这个词有所帮助,多了解也可以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