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创伤经历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2019-08-05丁红艳李业平黄书才王雪云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性虐待儿童期条目

丁红艳,李业平,黄书才,夏 仲,王雪云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精神科,安徽 芜湖 241000)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未明,通常青壮年起病,表现为认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尽管经常强调遗传性,但儿童期创伤等环境因素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研究也表明儿童期创伤(如情感、躯体及性虐待,情感及身体忽视等)等儿童时期成长逆境可能会促使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内的精神疾病的发生[2-3]。本研究试图找到与儿童期创伤经历相关的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组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在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由病区医生协助研究者组织患者,按照儿童期创伤调查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CTQ-SF)的各项要求进行测评和打分。共发放问卷193份,收回有效问卷177份,有效回收率91.7%。其中男性126例,年龄19~59(33.53±6.77)岁,女性51例,年龄15~54(31.45±5.98)岁。入组标准:①符合 ICD-10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排除不符合ICD-10的情感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③必须有足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完成研究所需的量表评定;④入组前需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对照组 2017年11月在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及合作单位中与研究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对应的健康人群。发放儿童期创伤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92.3%。入组标准:排除符合 ICD-10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家族史者,有足够的阅读及理解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在签署知情同意、听取指导语后,自行填写CTQ-SF。

1.2.1 CTQ-SF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Bernstein编制的测量儿童期虐待的一种工具,该量表在国外相关研究得到广泛应用[4-5]。有25个临床条目和3个效度条目,共28个条目。国内引进修订后的问卷有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躯体虐待(physical abuse)、性虐待(sexual abuse)、躯体忽视(physical neglect)和情感忽视(emotional neglect)5 个维度,经检验后显示中文版儿童期创伤问卷在我国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6]。该量表的28个条目均为5级评分:1从不、2偶尔、3有时、4常常、5总是,其中 2、5、7、13、19、26、28为反向计分。总分为25~125,每个维度的评分为5~25 。

1.2.2 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 对研究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民族、婚姻状况,0~6岁成长环境(城市或农村)及主要抚养者等一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成长经历。

1.2.3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 该量表共有33个项目,其中包括30个基本条目和3个攻击危险性补充条目。30 个基本条目又分为阳性量表(P)7 个条目,阴性量表(N)7 个条目,一般精神病理量表(G)16 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严重程度按照 1 ~ 7 等级进行评分。计算指标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定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9。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重。

2 结果

2.1 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人口学资料分析 两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统计分析

组别n性别年龄/岁受教育年限/年男女男女男女研究组1771265133.53±6.7731.45±5.9810.62±3.548.65±3.19对照组120823834.68±6.5929.78±5.1111.35±4.258.96±4.12χ2/t0.2771.2101.3851.3420.400P0.5980.2280.1700.1810.690

2.2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CTQ-SF得分比较 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的儿童期创伤经历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总分和各因子得分统计分析

量表研究组(n=177)对照组(n=120)tPCTQ(总分)47.47±13.0938.58±10.946.1280.000躯体忽视10.01±4.068.33±3.233.7910.000情感忽视13.89±5.3710.70±4.355.4130.000性虐待6.80±2.985.80±1.653.3440.001情感虐待11.05±4.517.59±3.297.2030.000躯体虐待8.89±3.826.15±2.396.9830.000

2.3 精神分裂症组男性与女性CTQ-SF得分比较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性别儿童期创伤经历各个维度得分及总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组内不同性别各因子得分统计分析

量表性别男(n=126)女(n=51)tPCTQ(总分)46.95±12.0248.75±15.460.8280.409躯体忽视9.76±3.9110.59±4.381.2350.219情感忽视14.07±5.4413.44±5.170.7080.480性虐待6.76±2.946.88±3.120.2420.809情感虐待11.29±4.4510.45±4.651.1230.263躯体虐待8.68±3.529.39±4.491.1190.265

2.4 儿童期创伤问卷得分与PANSS 得分相关性 情感虐待得分及躯体虐待得分与阳性症状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见表4。

表4 PANSS 得分与儿童期创伤问卷得分相关分析(r)

量表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CTQ(总分)0.0890.2230.0210.115情感虐待0.0120.382*-0.2360.012躯体虐待0.1420.324*0.0390.138性虐待-0.0780.0420.006-0.024情感忽视0.0850.1880.0620.052躯体忽视0.0620.258-0.029-0.012

注:*P<0.05。

3 讨论

目前认为童年创伤如父母丧失、父母离异、情感虐待和忽视、躯体虐待与忽视及性虐待等各种负性生活事件可能会诱发成年后出现多种精神障碍,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人格障碍和焦虑症等。相关研究[7-8]发现精神分裂症与童年期经历的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等创伤事件有着密切关联。目前童年创伤促发精神分裂症的确切生理学机制还并不清楚,但是近期有研究表明童年创伤可能是通过其对感觉门控的影响而成为精神分裂症的高危因素[9]。

本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正常对照者在婴幼儿及儿童期可能确实经历了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他们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躯体虐待和情感虐待及性虐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因此,如果能在成年之前对高危人群给予及时的心理治疗或相关干预,或许可以延缓甚至防止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本研究通过精神分裂症男、女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CTQ总分和各个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男女性别之间所经历的童年创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性别可能并非该人群是否可能发生童年期创伤事件的保护性因素。来自家人的言语侮辱和感受到的敌意属于情感虐待,例如当患者童年时期,父母或他人曾经用厌恶敌意、谩骂或侮辱性的语言对待患者,经过患者学习和模仿,当患者成年后在和他人交往时就会带有更多的敌意,并且表现出敌对性症状。本研究表明,存在情感虐待经历的患者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阳性精神病性症状,并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童年躯体虐待经历也与阳性精神病性症状存在正相关性。对于以阳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他们表现出严重的猜疑及对他人不信任,其中的原因可能就包括患者在童年时期遭受了身体上的虐待。因此成年后为了防止不再被伤害,就会对他人采取高度的防范和警觉。当然确切的相关机制目前还并不明确,这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究和阐述。同时,本研究也提示精神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应该更加关注患者童年期的情感及躯体虐待经历,这可能会对其长期预后有积极影响。

当前,社会处于变革转型期,留守儿童、儿童虐待、不当教养方式等社会问题日趋突出。如何预防童年创伤的发生、创伤发生后的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大多是借鉴国外的现有模式,缺乏可操作性,因而有必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干预童年期创伤措施[10]。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比如调查研究样本数偏少,导致入组数量不足,且集中在一家医院,样本的代表性较差,有待于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另外,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由于记忆偏差,在准确性上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猜你喜欢

性虐待儿童期条目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COSMIN-RoB清单中测量工具内容效度研究的偏倚风险清单解读
《红衣女孩》应用程序|AGIRL IN RED
浅析李昂《杀夫》中的女性悲剧
我国儿童性虐待防治立法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我的儿童观
引导妈妈调整情绪,促进孩子积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