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研讨会实录

2019-08-05颜同林,吴旭,王太军

新文学评论 2019年1期
关键词:报告文学欧阳攻坚

时间:

2018年11月7日

地点:

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图书馆

主持人:

颜同林(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会人员:

杨洁(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生)、王棋君(铜仁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吴旭(贵州师范大学讲师,博士生);王林、王莉、任多艺、石倩、龙丽萍、王太军、邓琳琳、徐文余、龚小梅、商钗(以上十位均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

会议主题:

研究讨论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报得三春晖》《看万山红遍》

记录与整理:

吴旭、王太军

颜同林:

今天由我来主持这次欧阳黔森报告文学研讨会。欧阳黔森的三部关于贵州脱贫攻坚的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报得三春晖》《看万山红遍》,分别发表在2018年《人民文学》杂志的第一、三、九期,引发了全国性的轰动。同时,在人民文学公众号推出后,《报得三春晖》短短几天时间内得到十多万的点击阅读量,其他两篇的点击阅读则略为少一点。我将这三部作品命名为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曾在贵州省铜仁市欧阳黔森报告文学研讨会上提出来,得到了评论界的认可。之所以将它们称作三部曲,是因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很多三部曲现象,它们或者主题比较集中,人物之间有关联,写作手法上有共同之处,比如巴金的“激情三部曲”——《家》《春》《秋》;或者发表在相同的杂志上,在主题、人物上有延续性,比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发表在《小说月报》上,都影响很大。三部曲的文学作品有不同形式与表现,比如有些作品故事情节联系特别紧密,作品人物是连贯的,有些虽然内容不太连贯但主题类似。从这个角度来看,欧阳黔森的三部报告文学描写的都是贵州地区脱贫攻坚的发展、变化与转型,并且都发表在同一年度的《人民文学》杂志上,因而将之命名为“脱贫三部曲”是合理有效的。脱贫攻坚是当下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欧阳黔森用报告文学的方式呈现了贵州地区脱贫攻坚的实况,由此引申和见证全国各地脱贫语境下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具体来看《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它所描写的花茂村曾经被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和肯定过,并被当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范。花茂村过去是十分偏僻且贫穷的,村民不愿困守一隅,纷纷外出打工寻求生计,但近年来在国家脱贫攻坚工程的扶持之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花茂村通水、通电、通天然气、通网络、通物流、通电商,甚至水泥路都铺设到了每一家的田垄地头。以前外出谋生的务工人员如今又纷纷回乡创业,表明了曾经无法负荷村民生存的农村已经变成足以容纳和供应更多农民安居乐业的一片乐土。这些划时代的变化,对于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我们而言是喜闻乐见的。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是衡量国家发展的重要参考,而且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时代大事。《报得三春晖》写到的海雀村,以前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也是很差的,当地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经过国家几十年的扶持,才逐渐改变贫困的面貌。贵州仡佬族作家王华,曾经专门写了《海雀,海雀》的长篇报告文学,详细描述了海雀村脱贫的转变。欧阳黔森同样描述了海雀村的前后变化,但侧重表现海雀村的变化背后,是当地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这样的描写很有特色,海雀村是经由习仲勋、习近平父子两代人以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扶持,才一步步实现脱贫转变的,所以当地人对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感激是十分真挚且恒久的,欧阳黔森极其敏锐地抓住这份质朴的感恩之情来立意,使得文章具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显然,这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又一个典型。《看万山红遍》写的则是曾经的“汞都”——铜仁万山区,然而汞资源的枯竭让这个曾经无比耀眼的城市跌入尘埃,也让凭借汞矿发家致富的一两万名职工从人生的顶点跌落到了低谷。我认识的贵州《山花》杂志的主编李寂荡先生,本科毕业以后就在万山矿区子弟中学教书,他亲眼见到了汞矿枯竭之后工人们挖红薯、拾菜叶的窘状,和欧阳黔森在作品中描写的情状一般无二。现在经过十多年的改变,在国家扶持和当地人民的努力之下,万山区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现代化新型城市,成立了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旅游、生态也不错,这样不仅使得当地人民富裕起来,而且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花茂村、海雀村和万山区三地的转变,在贵州脱贫攻坚工程中极具代表性,表明了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材料和数据曾经也出现在我们眼前,但很多人都只是将之视为时代进程中的一般变化而有所忽视,甚至因为不了解而产生怀疑或轻视的念头。欧阳黔森敏锐地注意到了这种变化,而且关注到了这变化背后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所付出的心血,他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亲自考察采访,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将这些转变呈现在全国人民眼前,用事实宣告了中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就。脱贫攻坚主题是近几年报告文学创作的主潮,却一直没有具有轰动性和代表性的作品问世,究其原因就是报告文学写作的特殊性,它兼具文学性和新闻性的特点使得一般人很难去进行创作,大多数记者不了解文学特性,而作家又不具备新闻写作的素养。但欧阳黔森不一样,他本身就是当下文坛硕果累累的一员老将,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在电视传媒领域也涉猎已久,是多部优秀电视剧的编剧,这种作家和跨界传媒的双重身份,正好与兼具文学与新闻特质的报告文学创作相得益彰。他也不负众望地创作出了脱贫攻坚主题的三部报告文学作品,连续刊载在今年《人民文学》杂志上,造就了贵州文学的一个奇迹,创造了《人民文学》杂志创刊以来从未有过的纪录,即在《人民文学》办刊近70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一个作家在同一年于《人民文学》上连续发表三篇作品,尤其是三篇同样文体、针对同一个地方的文艺作品。因而在我看来,这种在贵州由当地作家写出的当地脱贫攻坚的报告文学,又能够形成一个连续性的、具有三部曲特点的文学作品的高峰,是非常难得的,甚至是不可重复的。

以上是我站在文学史上,站在当下脱贫攻坚的时代语境之下,所给予这三部作品的一个定位,下面我们就来围绕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的各个方面来一一展开讨论。

一、 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的创作背景及创作脉络

杨 洁:

我先来谈一下欧阳黔森的创作概况吧。欧阳黔森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于人民,是他工作、学习的常态。早年的地质队员经历,为欧阳黔森提供了走遍贵州各地的机会,使他对贵州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都非常熟悉,也爱得很深,贵州的山川河流、高山峻岭、风土人情、历史掌故成为他取之不竭的创作资源。欧阳黔森自己也曾经说过,他的创作大多取材于贵州。正是出于这种来源于血液中的恋乡之情,让欧阳黔森的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最为关键的是,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恋乡书写,欧阳黔森在恋乡书写中融入生态自然、脱贫致富等中国社会和谐共生远大理想的乡愁,展现出了一种继往开来的博大胸怀。

龙丽萍:

从扶贫背景、扶贫形式来讨论很有意义,这样让大家对当下脱贫攻坚的时代话语有一个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引导下,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工作,到了党的十九大之后,脱贫攻坚正式成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从脱贫攻坚思想的提出,到精准扶贫的具体实施,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喀斯特地貌占据很大面积,长期积贫的历史和特殊的地貌因素使贵州经济发展不起来,贫困率居高不下,在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榜上有名,因而做好贵州的脱贫攻坚工作对解决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脱贫攻坚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脱贫攻坚工作的扎实开展也的确使得贵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棋君:

《看万山红遍》描写的是铜仁市万山特区的变化,我是铜仁市的,所以我来谈一下这个背景,可能会更有说服力。今年7月份,我去农村采访过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效果,生发了很多感触,再来读欧阳黔森的三篇报告文学,我认为更多地体现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互相反馈:党和国家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感恩戴德。在20世纪国家困难时期,万山的汞矿资源被全力开采以支援国家建设,因此万山的汞也有“爱国汞”的说法,但在汞矿资源枯竭之后,万山的经济发展就停滞了。从作品中来看,对于这些曾经对党和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地区而言,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当年万山被宣布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时,国家就拨了大量的资金以支持万山新区的建设。今年我去江口县采访扶贫工作,江口县距离万山也就几十公里,它的情况比万山要好一点,我在采访中从一些扶贫干部的口中得知江口县的扶贫资金是40亿,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是十分有力的。这些国家资金用于扶贫工作,使得贫困地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像现在的农村地区,均通了水泥路,机动车辆可以随意进出,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也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以一方面,党和国家是不会忘记人民的,另一方面,人民对党和国家也充满了感恩之情。像作品中描写的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安大娘、王朝珍大娘等,她们能够非常清晰地记得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对海雀村贫困状况的批示,尤其是对批示结尾的三个惊叹号记忆犹新,在这些描写上,我们可以看出不光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怀,还有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感恩、感激。从这样一种互动、互相反馈的角度来解读,就不难理解这三篇报告文学内容的真实性和思想深度。

颜同林:

我再来为大家梳理一下欧阳黔森的创作脉络。欧阳黔森的创作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具有现实的重大价值。以这三部反映脱贫攻坚的报告文学为例,为什么贵州以前没有多少作家创作脱贫题材的文学作品,而现在一经完成就造成轰动?究其原因,是因为时代需要脱贫攻坚的文学作品,特定的时代背景,给予了他特定的创作题材和主题。欧阳黔森将自己定义为“文艺战士”,这注定了他为党和国家、为人民群众发声的立场。纵观欧阳黔森的文学创作历程,可以看到他的写作始终贯穿着紧扣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脉络。欧阳黔森是贵州铜仁人,祖籍湖南,父母是地质队队员,从事地质勘探工作,他自小跟随父母穿山越岭,对自然风物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牵连,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在农场待过,还在地质队工作8年。这种丰富的生活经历使得欧阳黔森的创作发生着阶段性变化,他早期的创作即是以地质生活为主要题材,描写家乡武陵山区的山水风光,也写发生于其间的爱情、亲情。之后欧阳黔森的创作总是围绕一些重大题材来展开,比如写长征题材的《雄关漫道》,讲红军第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领导下,辗转于贵州铜仁、毕节等地的故事;写民族团结题材的《奢香夫人》,呈现历史上维护地方和平、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彝族巾帼英雄事迹;写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乡村发展的《绝地逢生》,描写乌蒙山区人民探寻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这些创作均与时代主题息息相关,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作家敏锐的政治视角和杰出的融合能力。此外还有一些围绕异地搬迁、生态旅游等国计民生题材的作品,相对于一些作家围绕一地、一人的缩影式描写,欧阳黔森创作涉及的时代截面十分辽阔。所以从这种写作脉络来看,欧阳黔森能够写出这三部报告文学,其实也是一种创作的积累。

王 莉:

我之前在贵州日报实习过,跟随单位去访问过一次海雀村,我就此谈一下当时的所见所闻吧。那边盘山公路的路况是十分恶劣的,绕山而建显得十分危险,司机必须全神贯注于路况,一刻都不敢大意。到了村子之后,我发现村里的民居是比较新的,和以前相比有了巨大的飞跃。虽然整体达到了脱贫的标准,但一些基础设施并不是十分完善,供村民娱乐、锻炼的场所和器械十分有限。村子里除主干道是水泥路,其他的一些支道小路仍然是土路,一下雨就变得泥泞不堪。当我们去当地学校调研之后也发现,村子里的教学设备和从教资源依旧有些匮乏,脱贫虽然保证了当地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但其精神生活仍然还不丰富。当时我们采访队里的一个老师就发出这样的感叹:在这样的大山深处,村民们的物质条件改善太艰难了。所以我觉得脱离物质贫困只是第一步,还要再达到精神上脱贫才行。

颜同林:

这就是说在脱贫攻坚之路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实际现状还是存在一些差距的,一些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客观的自然环境限制了当地的发展,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质精神双重脱贫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欧阳黔森作品中描写的地区,基本上涵盖了贵州贫困地区的状况,具有代表性。阅读这三部报告文学,可以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带给贫困地区的转变有一个直观全面的认识,那么这个议题就先进行到这里。

二、 当前脱贫主题的文学概况

颜同林:

我们来讨论第二个议题:当前脱贫主题的文学概况。目前脱贫主题的创作比较多地呈现为报告文学、通讯、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大家也都接触过一些类似题材的作品。我从两方面来谈一下这个议题,首先是脱贫主题文学的载体,即刊载媒体。以《人民文学》杂志为例,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均发表在《人民文学》“新时代纪事”栏目中,这个栏目自去年年底才开始创设,其出发点是发表反映现实题材的报告文学或小说作品,其倾向是歌颂光明、礼赞美好,其目的是弘扬社会正能量、提升民族自豪感。这样一个专栏的开设,成为承载脱贫主题文学的载体,极大地促进了脱贫主题文学的传播与发展。其次,我再来谈一下农村、农民题材的文学现状。通常读者接触到的农村、农民题材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一些描写农村贫穷落后、人性愚昧丑恶的作品,饱含着作家启蒙者的批判眼光和教化目的。

杨 洁:

这方面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描写乡村贫困、乡民愚昧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的着眼点和表现内容同今天是不一样的,多数是表现农村人贫穷、愚昧、困顿的状态,像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题材的文学作品,大多表现的是封建剥削者的剥削导致老百姓生活贫苦,封建制度的毒害使得老百姓精神愚昧;新中国成立后,很多乡土文学作品则都是嵌入社会现实的时代内容,像50年代写合作化、80年代写改革开放和农村承包责任制等。21世纪以来,描写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开始稀少起来,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农村题材已经很难大规模地进入作家的视野中,以至于农村的生活面貌只有通过一些影视化作品才能呈现给大众,像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便是代表。

王玉军:

涉及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有打工文学,它描写在农村长大却在城市谋生的一类人的现状。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农民现状不再有作家来大面积进行书写,使得农村题材一下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此一来,就导致农村题材的文学创作突然出现了一个断层,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的文学作品因为农村、乡土题材的缺失,百年来第一次变得岌岌可危。尤应指出的是,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民工进城问题十分严峻,农民这一群体却无力发声,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吴 旭:

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是当前文学创作中稀少地表现农村重大题材的作品。它所表现的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现状,是当今时代内容的一个记录性质的文本,应该得到,也值得我们格外重视。

王棋君:

可能大家有一个认识误区,即对于一些表现农村特定时代内容的文学作品,如《山乡巨变》《创业史》《三里湾》等时,一些人好像不以为然,认为它们所承载的政治意识形态大于具体内容,这种认知其实有误。在我看来,这些作品所描写的农村生活,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面貌,记载具体语境下的社会生活全貌,称得上是代表一个时代的作品,我至今仍会时常去翻阅这些作品,还有种时读时新的感觉。

三、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的具体内容及思想价值

颜同林: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个议题,欧阳黔森报告文学三部曲的具体内容及其思想价值,大家可以围绕这一方面来展开讨论。

吴 旭:

我来接着老师的话题讲一下。最近我在看周立波的作品,大概了解了一下周立波的生平创作和主要成就,周立波在开始小说创作之前其实是翻译家,曾经翻译了一部非常有名的报告文学作品——基希的《秘密的中国》,他在翻译的过程中学习并领悟到了基希关于报告文学创作的方式。由于基希《秘密的中国》这个翻译作品的触发,周立波自己也创作了大量的报告文学作品。后来他在《谈谈报告文学》中就具体谈到了基希报告文学的三个最重要的特点:正确的事实、锐利的眼光、抒情诗的幻想。总结来说就是事实、思想和艺术,也就是说一部好的报告文学必须具备这里提到的三个特点。我在读欧阳黔森的“脱贫三部曲”时,就注意到了这三部作品也同样具有周立波总结出的这三个特色。以《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为例,首先,它的第一个特点是正确的事实,也就是作者所听到的、见到的、了解到的具体事实,作品中欧阳先生写道:“我朝车窗外一看,花茂不仅没有花,树也没见几棵,道路泥泞不堪,民房陈旧杂乱,真的有点不堪入目。”这种描述其实就是欧阳黔森所亲眼见到的现实。接下来又写道:“我再次来到花茂村的时候,花茂已经是花繁叶茂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已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更是‘百姓富、生态美’的模范村。”这里也是他亲眼所见的事实。除了这些,他还在作品里写道:“2012年花茂村外出务工者多达1 200余人……”整个这一段都是用数据资料来表现花茂村的变化,可见作者在作品中除了描述亲眼见到的现实,还用翔实的资料数据来支撑起整篇作品。同时,一个报告文学不仅仅是事实数据的堆砌,还要包含着创作者用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所给予事实的思考和评价。这个作品中提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在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和‘建成’一字之差,体现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中有了明确的目标,这一字之差,充分体现出了底气和自信、使命和担当,放眼世界,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承诺”。如果是一般人去看这个十八大报告,可能就不会去注意到其中“建成”与“建设”之间的差距,但是欧阳先生敏锐地发现了“建成”相比于“建设”有了明确的目标,这就体现出了他具有善于发现和甄别的“锐利的眼光”。这样的例子在作品中还有很多处,这里不一一列出。最后一点是“抒情诗的幻想”,欧阳黔森在创作的结尾总是喜欢以一种诗意般的句子来作结,像这篇作品是这样结尾的:“于是,在创作《花繁叶茂》剧本的间隙,我大脑里总是不断出现一首诗,而这首诗,又变成了一段如泉水叮咚般的旋律,在我耳边婉转悠扬地响起。”不止《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里面是这样,其他两篇同样如此,都是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来结尾,因而使得这三部报告文学作品陡然增添了浓浓的诗意。总结来说,欧阳黔森这三部报告文学作品描写的都是看到了什么、调查到什么,然后把看到的和调查到的事实用自己的眼光进行分析、佐证和评价,最后又采用诗意的文字结尾,如此呈现给了读者以兼具正确事实、思想深度和艺术特色的文本。以上就是我从周立波的报告文学观念来分析解读欧阳黔森“脱贫三部曲”的一个陈述。

龙丽萍:

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选择了三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贵州贫困村庄或地区。第一个花茂村,它代表了成百上千个如花茂村一样经扶贫攻坚工作后从“贫困荒芜”到“‘百姓富、生态美’的富裕村”转变的村落;第二个海雀村,是经过脱贫攻坚工作摆脱贫困命运的革命老区村落的典型代表;第三个铜仁万山区,是经脱贫攻坚已化蛹为蝶、凤凰涅槃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作者选取三个地点,描写出了贵州不同地区的帮扶特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发生翻天变化的原因则是这一些:一是中央、省、地方制度和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二是中央、省、地方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三是当地人的努力和拼搏,四是驻村干部的引导和促进。

王 莉:

我接着龙丽萍的话来说,这三部作品选择了贵州三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贫困地区,经由脱贫攻坚而扭转困境、实现超越式发展的故事,三个文本所呈现出来的扶贫和发展形式,其实可以看作是当下中国对农村地区脱贫帮扶的一个缩影。以万山为例,作者描写了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国家扶贫帮助之下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改变,如果从宏观上来看,读者就会由铜仁万山的变化注意到贵州的发展,再经由贵州的发展了解到整个国家当前的扶贫攻坚概况,这是一种由点及线再辐射到面的过程。因而可以说,贵州三地的转变是当前举国上下脱贫攻坚工程的一个缩影,经由这个缩影,可以了解到当前整个国家的扶贫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此外,阅读这三部作品会使读者产生一种时代的参与感。以前我们在看农村文学作品时,可能就会觉得那些作品所描写的世界离我们很远,不管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总是会产生一种隔离感。但在阅读欧阳黔森的作品之后,却感觉他所讲述的事情正是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着的一些人与事,给人很真实、很亲近的感觉。当然,这种文学作品带来的参与感也可能与报告文学结合新闻热点、及时记录社会政治动态变化的特点有关。

石 倩:

最近我读了上世纪50年代赵树理等主编的《说说唱唱》杂志,之后再读欧阳主席写的这三部报告文学,就发现两者之间的出发点是有一定共通之处的。两者都具有一种精神动员的力量,从正面去评价和剖析社会工作,比如《说说唱唱》杂志配合的是当时中央宣传工作,向人民大众普及婚姻法、抗美援朝、土地革命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激发人民对新生活的憧憬,反复宣讲的是人民当家作主和勤劳致富的生活理想;而欧阳主席的这三部作品,也是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着的脱贫攻坚工程、精准扶贫的社会实践,对贵州花茂村、毕节市、万山区等地的脱贫转变作了很真实的报告。这两者所体现出来的与时代紧密相连的特性,表明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不同时代的文学反映着不同的时代。另外,我再简单地谈一下我的阅读感受。我读完以后,首先,第一个感觉就是温情。虽然说写报告文学,严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觉得作者在他所写的报告文学里,并没有失去一个文学艺术工作者应该有的情怀。在三篇报告文学里,除去真实数据和具体情况的报道,里面描写到了领导人与百姓交谈的场面,这之中老百姓在感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时所产生的感恩、激动之情让人觉得特别温暖,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远万里的牵挂、关爱,也特别容易打动人心。其次,报告文学中运用的语言十分朴实,譬如在《报得三春晖》里面描写作者与朱大庚的交流,朱大庚说了一句“吓人得很”(贵州方言),真诚的语气,读起来瞬间让人觉得分外亲切。再次,欧阳主席的这三篇报告文学所反映的贵州脱贫攻坚实况,并不是笼统的介绍,而是将笔触具体到了脱贫转变的个体上、细节上,读来让人感到信服。譬如安大娘家的脱贫、李来娣家的脱贫等,作者都做了十分具体的报道,两人的人物形象也刻画得十分突出,三言两语就将安大娘、李来娣等人物对脱贫工作的感激之情描写得十分真挚,可见脱贫政策深入了民心。

任多艺:

我也从刊物角度来分析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这三部作品刊登在今年《人民文学》第一、三、九期上,《人民文学》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建立的大型文学刊物,毛泽东在其创刊号上题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基于这个角度,我认为欧阳黔森的“脱贫三部曲”与《人民文学》的刊物理念是相符的,因为“脱贫三部曲”表现的是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而这类文学作品正是《人民文学》杂志所一直寻求和需要的“好作品”。《人民文学》从创刊到现在不断地在发生着调整和改变,一些新的栏目和板块的加入,都显示着时代的变化,如果我们从《人民文学》的刊物理念看待“脱贫三部曲”,其实是可以得到一些新的思考,譬如为什么欧阳黔森的“脱贫三部曲”可以得到这么大的社会反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刊载它的刊物影响力很大。此外,应该指出的是欧阳黔森在创作时很讲究艺术技巧,他选择了贵州最贫困的三个地区作为素材,将它们的巨变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样不自觉地就会让读者产生“如此贫穷的地方都富裕了,那其他地方自然不需多说”的想法,有一种不辨自明、不证自知的意味。

颜同林:

我也从刊物角度补充几点。首先,《人民文学》是国刊,其地位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从《人民文学》杂志出发,可以看到每个时代的主流文学和重大题材;其次,好的刊物也需要好的作家作品来支撑,从刊物和作品的互动角度来看待作品,对于解读文学作品大有益处。欧阳黔森的“脱贫三部曲”集中发表在同一年度的《人民文学》上面,造成轰动效应,构成了三部曲的文艺现象。但如果是发表在其他媒介平台之上,或是分散刊发在三个不同的报刊上,我就不会这样命名了。

四、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的艺术特征和创作手法

颜同林: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四个议题,即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的艺术特征和创作手法。我先来讲一下个人对欧阳黔森创作手法的一些看法。第一个方面,个案的呈现。三部报告文学均以个案的方式,选择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花茂村、海雀村、万山区三地,描写了三地脱贫转变的实况,读者可以从这三地的变化了解到整个贵州,乃至全国的脱贫攻坚面貌。这种由点及面、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创作方式,不讲求面面俱到,而是将重点落实在具体的个案描写之上,给人一种直观具体的感受。里面讲到党和国家的扶贫引导、省市领导的关心扶持、人民群众的辛勤努力,详略得当,不仅从花茂村、海雀村方方面面改变的细节上挥洒笔墨,还将万山矿区放在全国扶贫攻坚环境中作典型描写,其文本伸缩空间是很大的。第二个方面,欧阳黔森的写作站位很高,他的创作承载的是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的思想。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每个时代的文艺思想都需要有合适的文艺代言人,比如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的“赵树理方向”,即指明了解放区文学创作的主流倾向。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就是新时代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一个代表。这样来评价欧阳黔森的创作,并不是说其作品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而是为了说明他的创作更多是一种综合性的融合。不管时代如何变幻,精准扶贫思想都是当下历史进程中的主流;也不管别人如何看待,高或是低,赞赏或是反对,精准扶贫就是当今时代的前沿性主题,需要有担当的作家来创作,需要有分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来承载。第三个方面,三部报告文学作品创作中呈现出来的文学性技巧十分独特。在这三部作品中,它们的文学性较之新闻性要更强烈一些。欧阳黔森创作短篇小说时秉持一种观点,即短篇小说是一口气写完,让读者一口气读完的,所以在阅读他的短篇小说时,给人一种简洁、干练的美感。这种观点也影响到了他的报告文学创作,读者在面对这三部报告文学时也会不自觉地一气呵成地读完全篇,即便是《看万山红遍》数万字的篇幅,也同样如此。这是许多作家很难做到的,究其原因,就是欧阳黔森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地将文学性融入进去,使得作品十分耐读,且阅读过程不易产生疲劳感。比如作品中的对话描写、人物描写,都采用了小说的写作手法,尤其在写基层干部、人民群众时,作者十分形象地抓住人物的某个方面进行精细刻画。《看万山红遍》中在描写李来娣时,写了她十九大期间去了北京,在电视荧幕上看到了习总书记,她就觉得这比在家里电视上看到的习总书记更近一些,作品借这种感觉写出了人物的真实情感。再来看对话描写,作者也像创作小说一样,抓住了一些核心性的对话,让读者在阅读之时能够走进文本中去,产生现场感和参与感。第四个方面,作品注重细节描写。欧阳黔森在创作这三部报告文学时,有意识地通过细节描写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烘托主题,并借助一些细节的交代来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真实性。以上四个方面即是我对于欧阳黔森报告文学创作手法的一个认识,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特点,大家再接着讨论。

杨 洁:

这三篇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很值得剖析。不同于其他报告文学,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带有他独有的文学性,这一文学性又来源于他独有的语言和叙述。作为小说家的欧阳黔森具备了讲述各种故事的能力。在读《看万山红遍》的过程中,我始终感到其中蕴含着小说家的笔法,作品有非常丰富的细节描写,比如写作者的父亲在地质考察中遇见老虎,写到汞矿枯竭时工人偷农民红薯的辛酸等。这些穿插在作品中间的很多小故事,四两拨千斤,一方面使他的文学叙事带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另一方面使他的文学表达更加血肉丰盈。此外,读者在阅读这三篇报告文学时,会立刻被其中的语言所吸引。这几篇报告文学既具有纪实性、时效性、新闻性,又使用了文学的语言、文学的方法,完全符合文学的审美规律。

王棋君:

欧阳黔森的三篇报告文学跨越了时间的鸿沟,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将新时代的发展放在历史背景下进行审视,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做的艰苦努力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让读者为中国乡村突飞猛进的变化而欢欣鼓舞。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欧阳黔森的“扶贫三部曲”和以往的报告文学相比较而言,呈现出一个独特的特征,即是将温情脉脉的故事与客观严谨的公文写作和谐地融合起来,正是这一创作手法的运用,使他的报告文学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而从创作手法上来看,欧阳黔森报告文学明显地呈现出了将小说的温情书写和公文写作相结合的特点。公文写作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就是严谨、客观、简洁、质朴,讲究逻辑性,因而公文往往缺乏文学观赏性,也不能够直击人的心灵,但是这种不足在欧阳黔森的创作中发生了变化,欧阳黔森的作品不仅客观严谨,而且文学性十足。这是因为,在作品中,每一个公文般的叙事背后都有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来为之阐释,或者也可以说,一切的公文语言都是文学叙事的注脚。例如:“万山区的具体措施是:一、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二、实施特色产业壮大工程。……三、实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工程。……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与这些客观冷静的公文语言相对应的是,前后有各种事例来进行生动的诠释。比如“九丰现代高效农业园”的建立过程初期,面临着“毒土地”“毒空气”“毒水源”的传言、资金紧缺的困难、思想保守的阻力,但基层干部们脚踏实地、解放思想、迎难而上,为读者留下了一个个温情的故事,这些故事,使得冷静的公文语言有了温度。还有,公文数字写作中常常用数字来进行说明,欧阳黔森则将数字与个案描写相结合,获得了生动的语言效果,比如在《报得三春晖》中,写到以前的“毕节市还有七十二点四五万深度贫困人口”,这庞大的数字只带给了我们一时的震撼,但“深度贫困”到底情况如何我们依然无法感知,于是作者就接着叙述了王朝珍大娘的故事,通过对王朝珍大娘的描写使得我们对“深度贫困”有了直观的印象,作者写道:“刘子富又走进王朝珍大娘家,一下就惊呆了。大娘衣不蔽体,见有客人走来,立即用双手抱在胸前,难为情地低下头。”作者运用数字说明与人物外形的描写,个体形象与全面理解就结合起来,使数字得到印证,个案得到更宽广的理解。此外,欧阳黔森在公文内容与乡土语言的结合上也运用得恰如其分,例如对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的批示进行引用后,用老百姓口头语“吓人得很,三个惊叹号”作为叙事铺垫,用老百姓幽默的口语进行了强调,凸显了中央对贫困人民的重视,表现了中央切实维护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坚定决心,这也是欧阳黔森在这三篇报告文学中所具有的特征之一。从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欧阳黔森将公文写作手法与文学叙事结合起来,使作品具有广度和深度,也更具有可信度。

龙丽萍:

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创作,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眼见为实,二是时代性、政策性、文学性的统一,三是理论的提升。第一个特征是眼见为实。欧阳黔森在他的创作谈《向人民要智慧,为人民写作》中说:“只要扎根人民,为人民写作,才是我辈的明智之举,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便写了眼见为实的三篇报告文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就是文学作品的演变联系着社会的状况,为人民讴歌、为时代放歌,是每个作家、艺术家的职责。能够置身于这个大时代,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也是我们每一个作家、艺术家的幸运。”从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脱贫三部曲”的创作是在这种眼见为实、关心人民群众的前提下创作的。具体看他的三部报告文学作品,《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里,有这样的描写:“真正的作家,就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写出‘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文章。”在这种观念下创作的“脱贫三部曲”,自然具有眼见为实的特点。第二个特征是时代性、政策性、文学性的统一。在欧阳黔森的报告作品中,穿插着很多关于当下精准扶贫的政策以及脱贫攻坚过程中发生的鲜活事例,透过这些描写,文章的表述变得生动具体起来。以前我们对于脱贫攻坚的理解可能不是很深刻,但读了“脱贫三部曲”之后,经过他的这种理论与生动形象的故事相结合的表述方式,可以使得读者对脱贫攻坚工作有一个明确而深刻的了解。第三个特征是理论的提升。看了三部报告文学之后,我十分震撼,作家对脱贫攻坚工作做了理论的提升,他将脱贫攻坚这一时代内容进行升华,使之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并将最终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记忆,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王太军:

我来补充一下欧阳黔森在创作中所秉持的“眼见为实”的写作立场。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出现了“眼见为实”的字眼,当别人给欧阳黔森的创作提供材料时,他都坚持要亲自去看、去问、去找答案。他数次亲临被采写地区的一线,亲眼见到其前后的巨变,如此一来,其创作就十分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因为他也成了一个亲历改变的“当地人”。三部报告文学都有写到在改革之前,作者因缘际会都深入过采写地区,感受和经历过当地的贫穷,然后又在改革之中再次抵达现场,亲眼看到了当地的繁荣富裕,这种“深入—离去—再深入”的模式,使得作者从一个第三者的文艺工作者立场,变成一个亲历改变的“当地人”立场,“当地人”讲“当地事”,其故事自然是真实可信的。文艺工作者和亲历变化的“当地人”的双重身份,保证了作品的纪实性。

徐文余:

大家很少从新闻性的角度来讨论,我试着从新闻性方面谈一下这三部作品的特点,一共有三点。第一点是真实性。首先表现在用具体的数据去补充叙事,在《看万山红遍》中,作者用具体的数据介绍了万山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的变化,真实地呈现出万山区贫困人口锐减的事实。其次,作者写到了自己真实的采访、走访,描写了自己与贫困户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为读者呈现的是当地本真的情况。此外,作品的真实性还体现在作者引用的一些材料上面,像《报得三春晖》里面,作者引用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刘子富曾撰写的内参资料,新华社是国家主流媒体,其报道的新闻可信度是十分高的,作者引用新华社的内参资料,很具有说服力。第二点是价值性,欧阳黔森在这三部报告文学中凸现出来的精准扶贫的主题是极具价值意义的。“精准扶贫”最早是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来的,经过五年的时间,这一政策切实地改变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透过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可以精确地捕捉到精准扶贫政策给贫困地区带来的改变和发展趋势,这是很有价值的。第三点是文学性,主要体现在文章标题上。这三篇报告文学的标题和真正的新闻通讯报道有所不同,新闻报道的标题一定是鲜明直观地把事件最具有价值意义的部分展现给读者,而这三部作品的标题,则极具有文学性,像“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完全是文学的书写方式。

王林:

我本科学的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我接着从报告文学兼具新闻报告和文学的双重特性来加以剖析。先谈一下这三部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严格说起来,报告文学是新闻事实经过文学加工后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新的体裁,虽然十分倚重文学性,但是它最终依然是要依据事实说话。所谓报告文学,先是报告,然后才是文学,也就是说先要陈述新闻事实,其次才能进行文学加工,这是我认知这三部作品的前提。基于此,首先,报告文学具有新闻的时效性。一般我们阅读新闻短消息时,早上发生的新闻,可能我们很快就可以知晓,这就体现出来了新闻的时效性。报告文学是长篇新闻报道,它记录的是一个重大事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对于它的时效性要求肯定不如短消息那么高,但也必须是将新闻报道在一定时限里呈现给读者。其次,新闻的真实性,在这三篇报告文学中,处处都能看到一些对事实的报道,比如对安大娘的采访、与朱大庚的对话,都使用了记者采访问答的标准格式,当然这里的对话描写也可以理解为小说作品中的对话体。作者文中也多次引用了一些政策法规和领导人讲话内容,这其实也是新闻报道里经常使用的对事实依据的引用。再次,这三篇报告文学也使用了一些新闻报道的写作手法。像文中对一些数据的直接运用,就是新闻写作中常用的列数字以说明事实的手段。以上所说的是报告文学中新闻报告的特点,至于文学上的特点,综合来看具有小说、诗歌、散文的综合化特点,比如作者在阐述事实时用的是小说讲故事的手法,在表达感情时用的是诗歌抒情的手法,而在谋篇布局、结构全文时,则使用了散文写作的结构方法。

邓琳琳:

我接着从作品的叙事视角来略作分析。这三篇报告文学使用的是第一人称故事内叙事“我”的视角来描写自己在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欧阳黔森作为一个叙述人出现在作品当中,并且以“眼见为实”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了花茂村、海雀村及万山区的发展,在叙事中处处饱含着作者的真切实感,使得整个文本具有了温度。除了作者自己“眼见为实”的描述外,行文中还有一些被采访对象的第一人称视角的表述,让报告中涉及的一些人物自己来发声,由此表现当事人的切身感受。如在《看万山红遍》中写习总书记来到万山区问候当地群众的那个场景,作者是经由田茂文的视角来表述的,通过田茂文自己的语言来展现习总书记对贫困人群的关心,如此就把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博大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写到李来娣自己表述去北京看望习总书记,虽然只是透过大屏幕观看,但却觉得自己离习总书记更近一些,以此来表达人物内心的喜悦之情。这种在“我”的叙述视角之外,增加当事人自己叙述的视角,使得文本具有了真实性,也体现出人民群众对领袖的尊敬和爱戴。另外,在这三篇报告文学里面有很多人物之间的对话,比如《报得三春晖》里朱大庚和“我”的对话,《看万山红遍》中“我”和李来娣的对话,通过这些对话描写,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参与感和现场感,生发出当事人现身讲故事的阅读体验,从而避免了往常阅读中产生的一种自己仅仅只能面对冷冰冰文本的感觉。

任多艺:

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重在写人。他十分细腻地描写了人的精神转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写出了人物的变化,也运用了其他一些色彩描写、烘托氛围的手法,让描写显得更有人情味,带给读者以温暖的感觉。比如在《看万山红遍》里面写到一个汞矿工程师的女儿樊静帆,她以前是不愿意再回到万山的,但现在却再次回到万山,并表达出也想为万山区的转变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的愿望,这种人物态度的前后转变,映射出了脱贫攻坚工程造福一方的成就。

龚小梅:

作为精准扶贫政策实践中的一个被帮扶者,我的体会更个人化一些,主要是产生了“三感”:时代感、参与感、真实感。首先是作品的时代感。精准扶贫是当前中国的时代内容,影响和改变了很多贫困地区,我的家乡(遵义市务川县)即是一例,家乡从2014年开始走上扶贫之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其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城市里出现了许多高楼大厦,一些乡镇也完成了改街修道,建起休闲娱乐场所等,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甚至当地开始筹办机场。因为自己目睹了这些改变,所以在阅读欧阳黔森在作品中描写的花茂村、海雀村等地的变化时,我个人感觉到这些转变其实离我们现实生活并不遥远,这种由精准扶贫的时代语境所给予我的生逢其时、亲历改变的时代感十分强烈。其次是作品带给我的参与感。我自己的家庭条件并不太好,在高中时家乡还没有启动扶贫攻坚计划,所以到上大学时我才体会到了扶贫带来的切实帮助,比如一年补助贫困生3 800元作为学费的规定。我的弟弟妹妹在上高中时就享受到了生活补助,这样一来,国家的帮助极大地减轻了我家的经济负担。因而对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我个人十分感激,所以在读到《报得三春晖》中安大娘重复说着“习总书记好!大恩人!”这句话时,我心里也同样升起了这样的念头,对于作品中描写的人民群众对国家领导人及扶贫工作的感恩之情,我极其理解而且也感同身受。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又进一步给我的家乡带来了一些便利,比如“三改”“三通”等,无不令家乡人民心生感动和温暖。同样的被帮扶经历,使得我在阅读欧阳黔森作品中呈现的脱贫攻坚转变时,情不自禁地生发出强烈的参与感。最后是真实感。“脱贫三部曲”中描写的脱贫改变,都是作者亲身考察和感受过的,作品中描述的那些基层百姓,也与作者面对面的交流过,这种极致的事实还原,使得读者在阅读这三篇作品时,很容易就会产生信服感。我在读到《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中王志强多次心潮澎湃地说“总书记来的那天,太阳特别红,向日葵开得特别艳。总书记的讲话像太阳一样又温暖又慈祥,在场的乡亲们都笑开了花”时,心里莫名地升起了一抹感动,甚至嘴角都不自觉地流露出了笑容,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是王志强真诚的笑脸和他发自内心的感动。作家关仁山说:“读欧阳黔森三篇精准扶贫报告文学,让人读到一颗颗纯净的心灵。”的确如此。

颜同林:

关于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的艺术特征和写作手法,大家分析得十分深刻,也各有道理,从文学性、新闻性等各个方面予以具体阐述,也从叙述视角、个人经历等不同角度予以剖析还原,很有启发性。其中也有可以深入延伸、挖掘的地方,大家在重读作品时可以加以领会。

五、 当前评论界对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的看法及创作展望

颜同林:

下面我再来谈一下当前评论界对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的看法以及对脱贫主题文学的一个展望。

目前学术界对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的评价很高,从《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到《报得三春晖》,再到《看万山红遍》,均讲述了脱贫攻坚工程之下新时代的贵州巨变。三部报告文学,是新时代文艺的代表之作。2018年10月中旬,报告文学《看万山红遍》研讨会暨中国著名作家“万山行”采风活动在铜仁召开,李敬泽、施战军等一大批全国知名作家、评论家都有很好的发言,大家可以去查看一下会议记录。当时我也应邀参加了这次研讨会。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还会涌现出更多评论家真知灼见的声音。

在今后三五年内,关于脱贫攻坚的报告文学或其他文学样式,还会层出不穷地被创作出来。相信欧阳黔森还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答卷暂时保密,让我们拭目以待。欧阳黔森站在这一潮头,让精准扶贫的文学书写成为新时代文艺的一道风景线。

今天关于欧阳黔森报告文学“脱贫三部曲”的讨论会就此结束,大家在回去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发言和别人的发言,结合文本,对今天的研讨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猜你喜欢

报告文学欧阳攻坚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我家的健忘老妈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筋斗云
攻坚脱贫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欧阳丽作品
辉煌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