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8-04何建勋

丝路视野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创造性初中思维

何建勋

摘 要:在中学数学中,教师应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课程的突出位置。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教会科学的学习方法,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等手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数学 思维 初中 创造性 能力

要有创造性,就必须努力思考,只有勇于创新,创造性思维才有可能在课堂得到有效实施。在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我努力、相互帮助下,获取学习成果,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从兴趣激发着力,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一旦有了兴趣注入,学生就能轻松克服困难,探索新知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寻找学生兴趣关注点,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之中。例如,当我们教三角函数时,我们用一个米尺,来测量人的身高和人在太阳下的影子的长度之比是恒定的。此时,如果在学生面前展示大量的数据,这样,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创造性、探索性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让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的规律,促进学生自主研究的精神。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铺路,有时可以提供线索,让学生找到答案,应该启发、激发学生的研究精神,让他们积极思考,多方面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如果学生对一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并且想学习,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如果他们讨论和交流问题,他们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相互评价、相互反馈、相互激励的形式等。如,“圆的面积”这课,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探索,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解决,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或者动手剪开圆形,然后再拼装长方形,进而推导出面积公式。这样,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好奇心、求知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教会学生学习,教师不仅要引导自主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已有的知识。鼓励学生表达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为学生提供发现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通过创设不同的问题,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尊重情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作用。要支持学生的不同观点,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保护学生的学习精神,质疑权威,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消除学生最大的心理障碍,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氛围,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之中。

如学习“图形的面积”时,我给出了一个数据“现有100米钢丝网,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分别设计成不同规格的花园围栏(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星形……),那么,看看谁设计的花园面积最大?”把课本内容,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教学变得富有情趣,富有实践性、创造性。

在教学中要自觉地避免思维定式的影响,要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同的思维是一种从一个目标出发,以不同的方式思考的思维,它是一种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是提出新的假设、新的观点,都能摆脱思维定式和“正常模式”的负面影响。要培养和发展发散性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思维的培养和求异,使学生逐渐具有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方法和技能。

三、教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不时闪现

在教育中,要运用基本的方法和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及实践能力,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创造独特的思维环境,还要构建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我们必须打破常识,独立思考,敢于推测,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基础知识,寻找独特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不时闪现。

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认真思考,敢于创新,不断发展创新理念,鼓励学生从童年起就要有独立自主的、发展自由的意识,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独断完善新的价值观。转变方向,积极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与合作,积极探索知识发展过程,从独立发表意见和取得成绩,激发思考、学习和新的行动理念,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直处在与学习有关的活跃地带,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实现人生价值。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检查并找到解决方案,同时更好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多方位的交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改变别人的想法,敢于把几种想法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好的想法,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集体创新能力。

四、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使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完善

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和网络,帮助学生了解思维过程,并将知识的不同部分清晰地结合起来,当学生就某个问题感到困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完善问题解决方案。同时,要尽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系统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内容。

例如,当学习《求线段和的最短距离》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条河边,一个人从河的一点(B点)出发,划船到河对面,然后回到C村。怎么走,路最短?”几分钟后,上述问题就可以在辩论的气氛中得到解决,这种设计不仅激发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开拓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王世波.試论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07).

[2]王有标.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12).

猜你喜欢

创造性初中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