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民数字星球,你准备好了吗?

2019-08-04包政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滴滴星球

【编者按】

为何阿里巴巴最近开始强调自己不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加剧,俞敏洪在去年的一段演讲又被翻出来热传。他是这样说的:“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做的都是国内的生意,而且都是利用了人们的低级趣味,不管是拼多多、阿里巴巴还是腾讯,都是利用了中国人喜欢买卖东西、喜欢互相八卦的低级趣味。一家科技公司创造出真正影响全世界的科技产品才是厉害的,现在阿里巴巴有一点这样的苗头,但是如何真正升级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才是重要的。”

2019年6月16日,CCTV2财经频道《对话》节目中,主题是《数字时代的技术思辨》。受邀嘉宾之一的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王坚对此不予认同,他说近十年来他学会了对商业的尊重,同时声明:阿里巴巴不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之前马云也一再声明过。缘由何在?

王坚在这里意欲强调的是阿里巴巴的科技战略趋向,与科技成果共享问题。他认为人类历史上没有一种基础设施的影响力会超过互联网技术。以往的生产资料都是上帝给的,这一次是人类自己给的新生产资料—数据。他称之为一种自然能源。

而其实包政教授在三年前论及营销的本质与互联网的本质时,就十分敏锐而坚定地说过:如果我们只是把互联网作为一种赚快钱的工具与机会,则是辜负了这个伟大的时代。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真知?这是一个历史性命题,关乎未来。

我始终认为,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它的使用应该有它的价值立场,不能成为少数利益集团的一己私利,而应该成为造福大众的手段。

中国完全有机会在数字化星球上,大规模构建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从而有效地逆转供求背离的态势。要知道,供求背离已经威胁到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但是,我们看看现在BAT的玩法吧。

互联网时代,大幕初启

不要认为有了BAT,我们就已经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互联网公司及其表现,而不是真正的互联网时代。在传统大叔眼里,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至少他们没看到互联网真的给人们带来了货真价实的东西,没看到互联网与价值创造以及价值共享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他们的脑海里,更多的是假货依然横行,劣品驱逐良品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更多的是那些互联网大V大咖们所说的互联网思维,如此而已。

因此,一些专家学者完全有理由说,在互联网思维中没有什么新东西。10年前,德鲁克似乎也说过类似“传统产业的传统做法依然有效”的话。

平心而论,BAT确实为中国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门,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功不可没。那么它们究竟改变了什么呢?BAT创造了一个数字星球,并且经过它们的努力,这个数字星球上已经有了六七亿人口,他们正乐此不疲地依靠手机进行查询、学习、联络、社交、购物、导航、出行和享受美食等。

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今后会有更多的人向数字星球移民,转向数字化生存和工作的方式。比如我现在正在用手机写文章,之前还用手机做PPT、讲课,以及收发邮件等。这种改变是根本性的,这可能是人类社会从未发生过的沧桑巨变。所有人或早或晚最终都要移民数字星球。

前一阵,有个小伙子请教我创业的事情,他想创办一个网站,扮演经纪人的角色。我很诧异,笑言小小年纪,原本应该是互联网的一个原住民,思考问题怎么还那么传统?我对他说,现如今生活场景已经完全改变了,还有谁会整天坐在电脑边上?最基本的道理就是,消费者在哪儿,我就到哪去找他。他们现在都在手机上,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的一个器官。QQ都少有人玩了,谁还玩网站呢?眼下你要玩的是微信,用微信私号去建社区或朋友圈。

要知道,凡是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事情,一定会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以及企业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式。

不要说这位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了,很多IT行业的老江湖都不知道这件事,都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思维,都没有数字星球的概念。他们只是把PC机的销售管理方式及其格式简单地搬到手机上去,以为这就完成了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升级了,以为这就可以适应销售业务员人手一部手机的工作场景了。有一家公司叫纷享销客,在微信平台上,创造性地建立了互联网化的销售管理体系。据说,现在有12万家企业在用他们的销售管理体系。

顺便指出,我们的专家学者,千万不要用逻辑去推导一个结论,断言有无互联网思维。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认真观察,最好是亲身实践。否则,会误导实践中的企业,耽误他们及时转移到数字星球上去。面向未来,面对数字化生存的人群,任何企业要想进行互联网创新,必须首先成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

BAT若使命必达,必须自我革命

数字化星球一旦形成,BAT的使命实际上已经完成,并将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而长期存在下去。接下来才是互联网时代及其共创、共享与共有经济形态的兴起。与之相伴的是,工业化时代及其产品经济和规模经济形态的衰退。这是今后互联网创新的方向和机会,并且这种创新的机会方兴未艾。

BAT只是一个超级连接器,只是构建了一个数字星球。现在引人注目的BAT,尽管被称为“互联网公司”,但它们真的不是一家公司,至少我们不能把它们与市场经济的一个主体相提并论。

它们只是互联网世界的一种基础设施,它们在互联网世界中扮演的角色,只是一种超级连接器。它们与高速公路公司、电力公司、电信或移动公司等,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产业社会的一种基础设施,或者说,都是产业社会的一种公共资源。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那些互联网大V大咖的话,说自己是一个平台化的公司。意思是,他们既不是供应商的推销员,也不是需求者的采购员。他们不在供求关系的价值链上,他们是连接供求关系的一个平台。看上去很像一个电子化的农贸市场。当然,比起农贸市场,他们要风光和体面得多。

人们习惯上把这种连接器,或者基于互联网IT技術的连接器,称为“产品”。这种产品用来干什么呢?与传统的工业产品完全不同,二者存在着性质上的区别。这种产品主要用来“圈用户”,而不是拿来交换。借用周鸿祎的话来说,是圈用户而不是圈顾客。意思是,用于连接用户。

很多专家学者因为不了解这一点,导致对BAT以及大大小小的连接器公司做出误判,认为它们不值那么多钱,没有形成业务经营上的赢利模式。言下之意,这是资本市场的一种阴谋或炒作。加上资本投资人张口闭口“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事情似乎真的是这样了,是一种阴谋和炒作。更有甚者,把这认定为高端思维,冠名互联网思维。不免遭贬,招致诟病。

何况社会大众的想法比较简单,他们不会用资本市场的专业逻辑思考问题。依据常识,猪身上没太多的毛,烧掉一只羊的毛,需要多少头猪才能补上?狗凭什么买单,狗真的会买单?等等。于是乎,互联网泡沫的说法甚嚣尘上,几近社会共识。

绝大部分人,包括专家学者,都没有经历过互联网创新实践,只能用传统的经验和常识进行思考,想不通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像古人说的,你要想告诉一条鱼,在陆地上行走的感觉,大约需要一千年的時间。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亲身实践。共同的实践,才会产生共同的认识。

用传统的产品经济思维,是很难理解滴滴打车靠什么挣钱的。有了滴滴打车,业务经营状况似乎没有改变,至少对专家学者来说是这样:司机服务、客人付钱、公司收取份子钱—这里似乎没有滴滴打车的事。要说有,也就是烧资本市场的钱,吸引消费者用滴滴打车的App,如此而已。最让专家学者想不通的是,滴滴打车在争夺市场的竞争中,一天烧掉的钱达5000万。似乎结论只有一个,有钱就是任性。

殊不知,连接器本不是产品,本不该用产品买卖的思维去思考、去寻找其中的盈利模式。它是用来连接供应者与需求者之间关系的。只要这种连接器有足够的黏性,能够维持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关系,那么这种连接器就很值钱。

滴滴打车这种连接器的黏性就很大,它使广大消费者感到方便,因方便而产生依赖,因此它是有价值的,是值钱的。至于它究竟值多少钱?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及其能力。至于资本市场为何大肆追捧和炒作,为何愿意一掷千金,那是另一回事。大千世界,一犬吠影,十犬吠声,是常有的事。

过往的经济理论,更多的是关注产品的买卖,而不是产品买卖背后的供求关系。把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为产品供求关系。殊不知,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稳定关系,是持续交易的基础,或者说,是产品买卖可持续性的基础。就像打广告、做品牌一样,依靠滴滴打车这样的连接器,构建持续交易的基础是一项投资。

现在大家似乎理解了这种怪事,即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你看我一眼,我就得给你钱。最早有人把它叫做注意力经济学。现在有人用广告做比喻,说做广告不是要花钱的吗?只是钱付给了广告公司。现在你发一帖子,为了吸引别人来看,你给人发点钱有什么问题吗?只是把钱发给了直接的用户而已,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如此等等,似乎把事情说清楚了,使原本不可理喻的事情变得可以理喻了。

这种超级连接器的未来想象空间,或未来的预期利益是很大的,并且具有独占性或排他性。比如,可以获取规模经济的收益,减免竞争者干扰的损失,等等。更为重要的,它是进入数字星球的一个入口,是通往数字化生存人群的入口。谁要想触摸到数字化生存人群及其生活方式与内涵,或者谁要想深化数字化生存人群的生活方式及其内涵,滴滴打车的App就是你的入口。但是谁要想借道我这个入口,请留下买路钱。

如果我们的专家学者还在为赢利模式发愁的话,不妨先看看BAT正在做什么事。BAT这些原本毫不相干的各个互联网公司,居然想到一块儿去了,争夺通向互联网世界的入口,抢占那些能够连接很多数字化生存人群的入口。如阿里巴巴先后收购或投资入股美团、陌陌、快的打车、UCweb、新浪微博、抖音等。要知道圈住用户等于圈住未来10—20年的现金流。

这就是BAT的玩法,所谓战略布局。正如有人说,做平台做电商早不是它的追求,生活化的生态圈才是它的长远野心。阿里系这些年一直从网购切入生活化领域,淘宝和天猫自不必说,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支付宝的水电气缴费、信用卡还款、转账更是生活必需。如果再和新浪微博(4亿多用户)、抖音(日活跃用户2亿多)等媒介打通,那里就将是成为生活空间,而不仅仅是媒体空间。

人类新能源,如何共享数据资源?

这里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像BAT这样的公司是不是应该成为公共资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社会将如何去制衡这样的公司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使之成为社会的一种公平和正义的力量?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当中讲到了这类事情。说上个世纪20年代,AT&T公司的总裁费尔认为,像AT&T这样的电信公司不能以赢利为目的,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否则,会忽视社会的公正,破坏社会普惠的原则,最终免不了会侵害社会大众的利益。

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公平和效率是一对矛盾。费尔断言,如果AT&T公司不能自律的话,最终免不了会被收归国有。他当时采取的措施是两条,一条是AT&T公司以服务社会大众为宗旨;另一条是建立公众管制委员会—这是一个权力机构,直接对公司经营业务是否符合宗旨进行管治。委员会由三部分人构成:政府代表、企业代表和社会大众代表。

阿里最近频频曝光,成为众矢之的,表明制衡或自律的命题,已经迫在眉睫。也表明这种超级连接器,有极强的垄断性和排他性,并已经威胁到社会的正义和公平。不惟阿里,百度屡屡被诟病后,众目睽睽之下开始谨慎行事;腾讯幡然醒悟,打出“科技向善”之牌,引起社会舆论强烈反响。

可以断言,事情已经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已经到了解决事情的临界点了。只是我们不知道事情将以何种方式了断。

猜你喜欢

滴滴星球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滴滴”上的叮咛
蘑菇点点
滴滴爷爷
滴滴爷爷
1号异星球
1号异星球餐馆
1号异星球餐馆
来自搞笑星球的动物们
米弯弯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