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溪河人和坝址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2019-08-04朱金和

珠江水运 2019年13期

朱金和

摘 要:人和坝处于流溪河下游、河口段交界位置,坝址河段的历史演变及近期2008~2016年实测资料演变分析,特别是坝址上游局部的河床演变分析表明,坝址上游段河道河床主槽呈轻微淤积趋势,近坝址的弯道至坝下主槽呈冲刷下切趋势。

关键词:从化 流溪河 人和坝 河床演变

1.坝址河段概况

流溪河是广州市境内一条雨量充沛的重要河流,位于广州市的北郊,干流全长156km,流域面积2300km2。人和坝址处于流溪河干流下游、河口段交界位置,坝址以上属于下游段,该河段为太平场~人和坝,长31.3km,集雨面积421.5km2。流溪河下游段水系图如图1所示。

洪水由暴雨产生。流溪河洪水出现的频次,时间和时程分布等均与暴雨相应。大洪水多出现在5~6月份,个别年份也出现在4月或7月份以后,但7月以后的洪水往往显示涨洪历时加长和洪峰平缓的特点。

按以前实测含沙量计算,牛心岭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7.34萬t,流溪河流域面积为2300km2,按输沙模数127.8kg/km2计算多年平均输沙量为29.4万t。输沙量多寡与年径流量变化基本一致,年输沙量一般随年径流量增大而增大,但也常出现中水丰沙年。

人和坝处于流溪河下游、河口段交界位置,是流溪河最下游的开发梯级,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距离流溪河河口约18.3km,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供水、生态等于一体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包括拦河闸、船闸、电站等,枢纽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拦河闸共12孔,净宽120m,总宽151.25m。

坝址上游段河道平均水面宽 200~400m,河床平均高程0.56~0.74m,河床比降约在0.3‰~0.7‰,河段内主槽左右摆动,整体上河道过流断面呈不规则“U”型。

2.历史演变

1960年后由于上游人为活动加剧,而人和至河口一带则采砂日增,河床加深,泥沙变化完全受人类活动影响,失去天然河道泥沙原有规律。1995~2002年根据广州市水文局2002年流溪河中下游水面线复核报告的成果,1995年到2002年间,由于两岸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部分河段采砂严重,断面变化较大,统计显示高增桥、龙塘、龙塘上断面所在河道均呈现河床下切趋势,而河段内的其他断面(新鸦湖、人和一中、高增桥42、龙塘砖厂)均呈现轻微的淤积趋势。

3.近期演变

在人和坝下游500m至上游约3000m的河段内剖划14个特征断面,如图2所示,并根据2008年、2013年1月和2016年2月附近流溪河水下地形图进行河演分析。

3.1 平均河底高程变化

图3给出了2008~2016年坝址附近河段平均河底高程的沿程变化,其中横坐标为各断面与1#断面的距离。由图可知,1#~2#平均高程有所降低,3#~5#断面平均高程有所抬高,6#~14#断面,2008年平均高程为0.62m,2013年平均高程为0.39m,2016年平均高程为0.16m;2013年与2008年相比平均高程降低了0.23m,2016年与2013年相比平均高程降低了0.23m。除6#断面外,其他断面平均高程呈降低变化;整个河段,2008、2013、2016年平均高程分别为0.37m、0.39m、0.16m,呈现为先增高后降低。

3.2 深泓变化

图4给出了2008~2016年坝址附近河段深泓高程的沿程变化,其中横坐标为各断面与1#断面的距离。由图可知,2008~2013年,距离人和坝略远的6#~11#深泓搞高程有所降低,近坝址300m段的12#、13#则有所抬高,下游的14#有所降低;整体上平均深泓高程有所降低,由2008年的-2.03m降至-2.09m。2013~2016年,则呈现为相反的趋势,近坝址附近表现为降低,整体上河段平均深泓高程仍趋向降低,由2013年的-2.09m降至-2.36m,降幅为0.27m。

3.3 宽深比变化

坝址河段宽深比沿程变化见图5。1#~5#断面,2016年与2008年相比,河段平均宽深比增大了0.11,其中,1#、2#宽深比减小,3#~5#宽深略有增加。6#~14#断面,2013年与2008年相比河段平均宽深比减小0.23,各断面宽深比均呈减小趋势,减小最大是位于弯道上的6#、7#断面,减幅分别是0.54和0.43;2016年与2013年相比河段平均宽深比减小0.28,各断面宽深比总体呈减小趋势,减小最大的是11#和12#断面,减幅分别是0.79和1.66。

3.4 横断面变化

选取典型断面中的4个断面(4#、9#、12#、14#)的演变趋势进行具体分析,图6给出了四个断面的断面地形变化图。

由图中可知,工程所在河段,深泓略有降低,但是河道主槽局部抬高,上游4#断面近右侧处于弯道凸岸,淤高显著,河道断面形态随着局部河床淤高而发生变化,总体向窄深方向发展;高增桥下游的9#河段河道形态基本不变,河道深泓略有降低,河道主槽呈冲刷下切趋势;太阳岛两侧的主、支汊床面均呈冲刷下切状态,2016年与2008年相比深泓最大下切约0.85m;位于人和坝下的14#床面主槽呈淤积状态。

3.5 河段冲淤变化

表3给出了1~14#断面间0m水位以下河槽容积、冲淤变化的统计结果。通过分析2008年、2013年和2016年水下地形资料,得出工程附近河道的近期冲淤特征如下:

从图5和表3中可知,2016年与2008年相比,工程附近河段(1#~14#)总体呈淤积状态,其中总淤积量19.41×104m3,平均淤积厚度0.22m,平均淤积强度0.03m/a。但上下游不同河段有所差异,位于工程所在的1#~6#河段总体呈现淤积,位于工程下游的6#~14#断面总体呈现冲刷。

4.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通过以上河床演变分析可知,该河段多年来处于稳定状态,受两岸堤围的控制,该河段的平面形态基本无太大变化。近期坝址上游高增桥以上河道河床主槽呈淤积趋势,坝址上游弯道处至坝下主槽呈冲刷下切趋势。

2013年和2014年,流溪河流域发生了超50年一遇大洪水,洪水携带大量泥沙下泄,工程所在高增桥上游河段床面淤积;同时由于人和坝敞泄,人和坝坝前的泥沙随水流下泄,坝前太阳岛两侧主槽冲刷显著,坝下主槽淤积显著。

5.结论

坝址附近河段的河床演变分析表明:受两岸堤围的控制,虽然弯段呈现凹岸冲刷、凸岸淤长的特点,但是在两岸堤围的约束下,河道岸线将维持现有状态。近期坝址上游高增桥以上河道河床主槽呈淤积趋势,坝址上游弯道处至坝下主槽呈冲刷下切趋势。随着河道管理的加强,采砂的禁止,且近期流溪河无大的水利工程建设,河道演变将向自然状态的有冲有淤、冲淤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古莉.人和拦河坝重建工程设计实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20).

[2]李静等.广州市流溪河流域综合规划(2010-2030)总报告[R].广州: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2012.12.

[3]李伦,刘培,龙晓飞.云浮西江电厂厂址河段河床演变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3.

[4]钱宁,张仁,周志德.河床演变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