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评价

2019-08-03李娟常国彬曲涛崔永三闫峻宋玉双

中国森林病虫 2019年4期
关键词:续表危害性普查

李娟,常国彬,曲涛,崔永三,闫峻,宋玉双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034)

由林业有害生物引发的林业生物灾害是我国林业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不仅破坏森林资源,威胁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安全,还影响我国的经济贸易安全和森林产品安全,弱化林业在生态和民生建设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林、经济林、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重大林业工程的持续建设,大量林业新品种的引进种植,林分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加之环境和气候变化、森林质量下降、贸易往来剧增、物流活动频繁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和发生危害情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种类呈现出传播扩散快、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重、复发次数多的持续高发态势。原国家林业局于2014年组织开展的为期3年的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共查录全国林业有害生物6 201 种。有害生物的危害性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它反映着有害生物危害的严重性,也反映防治管理的重要性。笔者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此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危害性评价,以期为研究制定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策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和评价方法

1.1 数据来源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评价有关数据来源于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2014—2017年)汇总结果,包括有害生物分布情况、发生面积、发生程度等。

1.2 评价方法 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这些方法,特别是定量分析的方法需要掌握大量的林业有害生物的基础信息,比如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等。考虑到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的基础研究情况、相关资料的占有情况以及此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结果,笔者借鉴《中国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战略》中林业有害生物分级标准,参考《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LY/T2588—2016)中的部分评价指标[1-3],并对其中的一些评价指标做了适当调整和补充,首次引入危害指数作为衡量成灾情况的一个指标。危害性评价不但包含经济方面,还包含社会、环境、生态等非经济方面,综合各方因素建立了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赋分标准(表1),并依此进行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评价。

表1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评价指标体系

本评价体系包括发生情况、危害情况、寄主情况和管理难度4 项内容,每项内容含3 个指标,每个指标中分3~4 个等级评判标准。评价时,对上述每个指标根据相应情况进行赋分,将所有赋分求和计算可得危害性评价值,总分值最高为100。

第一项,发生情况(O)20 分,分3 个指标,计算方法为迭加。

分布情况(O1)和发生面积(O2)分别根据此次普查统计资料得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正,最高赋分值分别为3 分和7 分;发生程度(O3)根据此次普查统计资料,以计算得到的危害指数为赋分依据,危害指数=(轻度发生面积×1 +中度发生面积×2 +重度发生面积×3)/(发生总面积×3),最高赋分值为10 分。

第二项,危害情况(D)30 分,分3 个指标,计算方法为迭加。

潜在危害(D1)最高赋分值为5 分;损失程度(D2)最高赋分值为15 分;非经济影响(D3)最高赋分值为10 分。这3 个指标均根据普查统计资料或由评估组成员根据资料分析、估算得出。

第三项,寄主情况(H)20 分,分3 个指标,计算方法为迭加。

寄主种类(H1)根据此次普查资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正,最高赋分值为5 分;寄主面积(H2)查阅相应资料进行,最高赋分值为10 分;寄主价值(H3)由评估组成员根据资料、认知和有关专家意见进行,最高赋分值为5 分。

第四项,管理情况(M)30 分,分3 个指标,计算方法为迭加。

识别难度(M1)最高赋分值为5 分,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类特点和鉴别的难度进行确定;监测难度(M2)最高赋分值为10 分,根据各地生产性监测开展情况得出;防控难度(M3)最高赋分值为15 分,根据目前生产上防治实际情况或实验数据得出。

确定某种有害生物在我国的危害性评价值P计算公式:

P=O1+O2+O3+D1+D2+D3+H1+H2+H3+M1+M2+M3

1.3 评价对象筛选 根据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汇总,从以下情况中选择评价对象:

1)发生面积排在前100 名的林业有害生物;

2)此次普查新增的11 种外来有害生物;

3)14 种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中没有排在发生面积前100 名的9 种林业有害生物(其中扶桑绵粉蚧同时属于11 种外来有害生物);

4)发生面积6 666.67 hm2以上且危害指数0.40 以上的129 种林业有害生物(其中桉树枝瘿姬小蜂同时属于11 种外来有害生物);

5)发生面积20 000 hm2以上且危害指数0.40以下的34 种林业有害生物。

共筛选出281 种为此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评价种类。

2 评价结果

281 种林业有害生物评价值排序见表2。P 值相同时以有害生物拉丁学名排序。

表2 281 种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评价值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3 林业有害生物分级管理策略

3.1 分级标准 根据P 值大小,将林业有害生物分为四级:

一级危害性林业有害生物,90≤P <100;

二级危害性林业有害生物,70≤P <90;

三级危害性林业有害生物,55≤P <70;

四级危害性林业有害生物,P <55。

经评价,在林业有害生物评价名单中,有1 种列为一级林业有害生物,有52 种列为二级林业有害生物,有97 种列为三级林业有害生物,有131 种列为四级林业有害生物。

3.2 管理对策

3.2.1 一级有害生物 对森林、林木和林产品具有极度危害性,造成生态、社会和经济损失极大的林业有害生物。根据危害评价结果,列入一级林业有害生物的是松材线虫。松材线虫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具毁灭性的有害生物,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和破坏性,自传入我国以来,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危害性极高,属国家层面重点防治的有害生物,要实施严密封锁、全面监测、积极根除的策略。强化疫情防控,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等现代化监测技术,结合各地区以护林员为主的日常监测,构建更加全面高效的疫情监测体系,做到疫情早发现、早处置;强化疫区管理,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强疫区松木的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采伐、调运、加工、利用松木行为;强化疫情除治,不折不扣地实施以清理病死松树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全面实施疫木山场就地粉碎(削片)或销毁措施,严格疫木源头管理,从源头控制疫情扩散。

3.2.2 二级有害生物 对森林、林木和林产品具有高度危害性,造成生态、社会和经济损失大的林业有害生物。根据危害性评价结果,列入二级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有杨干象、栗山天牛、光肩星天牛、苹果蠹蛾、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桉树枝瘿姬小蜂、茶藨生柱锈菌、双钩异翅长蠹、中华鼢鼠、油茶伞座孢、樟子松梢斑螟等52 种。该级有害生物中有14 种曾经或现在仍然是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20 种是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4],14 种为外来入侵种类,22 种发生面积排在普查的前100 名。二级有害生物中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的有害生物,应纳入国家或省级防治规划,以国家或省为主组织开展防控。定期开展有害生物调查工作,全面了解此类有害生物在各地的发生、发展情况,做好灾情监测,对重要区域和重点区位实施重点监测,有的放矢做好预防和应急处置;对该级有害生物中检疫性和危害性大的,按有关规定实施不同级别的检疫监管,做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复检以及除害处理,对违规调运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严格实施控制、压缩和根除措施;根据该级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具体情况,综合运用生物、化学、物理、营林等防治措施,积极开展除治,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3.2.3 三级有害生物 对森林、林木和林产品具有较高危害性,造成生态、社会和经济损失较大的林业有害生物。根据危害评价结果,列入三级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有:多斑白条天牛、兴安落叶松鞘蛾、盘长孢状刺盘孢、芳香木蠹蛾、围小丛壳、白杨透翅蛾、污黑腐皮壳、沙棘木蠹蛾、子午沙鼠、草兔、萧氏松茎象等97 种。该级有害生物大部分为常发性有害生物,有8 种曾经或现在仍然是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34 种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三级有害生物应以各省为主组织开展防控,实施以生态控制为主的综合调控策略,做好监测预报工作,对其中的外来有害生物或潜在危害性较大的有害生物,要开展重点监测,防治其传播扩散或成为某一地区的主要种类;常发性种类要开展系统监测,防止暴发成灾;根据具体情况增列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积极开展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除害处理,防止其传播扩散;对有害生物种群密度高或已成灾的地区,采取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降低种群密度,消除成灾隐患,减少灾害损失。

3.2.4 四级有害生物 对森林、林木和林产品危害性一般或较小,造成生态、社会和经济损失一般的林业有害生物。根据危害评价结果,列入我国四级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有:棕色鳃金龟、杨毒蛾、松杨栅锈菌、草履蚧、麻皮蝽、毛竹柄锈菌、银杏大蚕蛾、卵圆蝽、红花寄生等131 种。该级有害生物以本土种类为主,多属偶发或局部发生种类。四级林业有害生物应以地方为主组织防治,在监测预报的基础上,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林分自我防御生物灾害的能力,培养健康林分,将林业有害生物调控在低种群密度水平,实现可持续控灾。对于该级有害生物根据其发生特点以及地理、气候、立地等因素和森林自身健康状况,做好年度动态监测预警工作;对于潜在危害性较大、可危害高经济价值寄主植物的有害生物种类可实施检疫性措施,防止其传播扩散造成更大损失;防治方面主要采取生态调控,种群密度较高或已造成危害的地区,及时采取生物、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措施综合调控,将其种群密度调控到安全范围内,并采取一系列后续巩固措施,尽可能消除成灾隐患。

猜你喜欢

续表危害性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Analysis of hub genes in small-cell lung carcinoma by 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危害性
Landslide displacement prediction based on the 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河南丹江口库区滑坡危害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浅析刑法中社会危害性理论
Novel analgesic targets and corresponding analgesic leading compounds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酒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