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敬观音山

2019-08-02荣荣

星星·诗歌理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观音山普陀山功德

荣荣

有一位诗人朋友曾在一次讲座上说,写作者应该做观世音菩萨。观世音,就是一颗感知体察世间疾苦的心,而菩萨,就是对此要一直持有怜悯和慈悲。

这位诗人生活在云南,几次在炎热天里碰到他,看到他随意裸露着的小腿和双足,上面有着很多近似野外工作者的皲裂,每每会以此为话头,引出他的一些生活日常,比如他会经常赤脚行走于云南的山山水水,比如他如何与云南那些相信神灵的土著成为生死之交的朋友,一起敬天敬地,一起喝酒吃肉跳祭祀舞。他的诗歌,也因此多描述和感叹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底层人的生活疾苦与自然美好又极其朴素的人生愿望。他是我一位非常敬重的诗人,因为他的诗里有一种真正的慈悲,非常打动我。

每当想起他的人与诗,我就会想起他的观世音菩萨写作观。而我在这里提起他,想表达的意思是,慈善有多种形式,向美向善的文字是一种慈善,真实感人激发人内心善念的文字,也是一种慈善,这些文字,在读者心里,自然也拥有了菩萨的面孔和笑容。

我认识一位妙人,僧名释正进,俗名张连文,五十年代末生人。印象中这位东北汉子,唇红齿白,相貌堂堂。僧人释正进与俗人张连文似乎是不相干的。俗人张连文酷爱文学,做过一家大工厂的办公室主任。这个东北汉子,时常与一帮文朋诗友谈古论今,说天道地,也风花雪月。他曾与我说起那样的一个场景:冰天雪地里,一帮哥们儿清一色坐啤酒箱上,彻夜长谈,每至兴处,从屁股底下拉出一瓶啤酒,用紧硬的牙咬开瓶盖,咕咚咕咚几大口就下肚了,还直呼畅快。俗人张连文结婚生子,平时接待天南海北的客户,业余写诗写小说也写散文,还上作家班,想着成名成家。那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了。

后来他接触了佛学,生活又遭受了大变故,人生就在那里完成了从俗人向僧人的转向。他曾云游各地寺院,有一天,转到了普陀山,就再也不肯走了,仿若普陀山那座不肯去观音。他告诉我,不肯走的原因是他笃信观音,唯慈唯善唯悲悯才能安放他那颗曾经躁动不安的心灵。后来十几年他都是普陀山普济寺的挂单和尚,编《普陀山佛教》杂志,在普陀山佛教协会里做一些弘法工作。他仍写诗写散文写小说,写诗写散文署名张连文,写小说时署笔名钱二小楼,他的诗歌上过国刊,小说上过某名刊的头条。内容,大抵介于出世与入世之间,仿佛他的内心至今仍在这出入之间挣扎。其实不能说挣扎,就我对他的文字的了解,他其实是用文字替我们架了一座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桥梁,他的文字,能让我们触摸到人世日常里真切存在的浓郁慈悲和关怀。

前些年,与一位见过他的东北旧友谈起他,说他的眼睛真干净。干净得让他看不到张连文,只有释正进。

闲暇时我也会读一些仙侠小说,那里会提到信仰之力,说万众的崇信,可以让修仙之人转为灵力魂力之类,助人功力精进。反过来,那些功力,也能助信者净化和成长。细想之下,这似乎也非无稽之谈。

信仰是有能量的。

國人观音崇拜历史悠久,信民众多。这种崇信,让我们感觉,敬拜观音,真能回馈给我们护佑之力,求子求姻缘,求平安求健康,你信了,你求了,你就能得到那种力量的加持。

我母亲信观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母亲的一帮姐妹,也是同道。她们经常在各寺院里奔走,敬拜观音。其中有一个领头的,人称观音嬷嬷。她收获更多老姐妹们崇拜的目光,是因为自称她的心能与观音相通,每每祷告,观音就会将超然的力量加持在她身上。那时她身体的反应就是先打几个长长的呵欠,然后进入一种半休眠状,她的右手就能接收到观音的神力,手心发热,似有能量奔涌。此时,谁有头疼脑热的,她摸一摸,据说就会缓解。后来她还在村里争取了一小块地,造了一个观音庙,香火较盛。

我自然觉得那个观音嬷嬷有些玄乎了。但没办法,那些老太太信,被她的右手摸好的,还真有。理性分析起来,这种疗法估计应归入到心里暗示。但心里暗示的作用不正是一种心理能量么?

传统的常见善事,概三大件,那就是铺路造桥修凉亭。这些事,以前的乡绅和商家做得更多,皆因这是他们能倾尽心力做的。在百姓的眼里,这些都是善人,这些人皆是菩萨心肠。这个菩萨,在崇尚观音信仰的内陆,大多指观音菩萨。他们在做的,都是功德。

母亲那帮老姐妹们,都是一群善良可爱的老太太,给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带来正能量。所以,一念向善,信仰观音,也是在做功德,渡人也渡己。这种功德,与慈悲文字的力量功德,及与铺路造桥修凉亭的功德,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一向以为,功德是没有大小的,只要尽人心尽人力就可以了。富人拿出一千万与乞者拿出一元,善意一样大。所谓功德池中种佛莲,三六九品皆因缘。

但真从成效来说,功德还是有高低的吧。在信众里有一个公认的大功德,是造庙塑佛。如此说来,如果有人几十年里,克服难以想象的各种阻力,生生修了一座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观音石像,造了一座闻名遐迩的观音山,让很多信众,很多游客,来到此山,皆身心愉悦,那样的功德,当是很大很大吧。

这座名头特殊的山,叫观音山,地处东莞樟木头镇,二十年前,只有几家农户住在这个连山名都没有的荒山上。如今,这里已成了游客心目中,休闲娱乐敬香拜菩萨好去处的观音山森林公园。以观音山命名这座山,首先是因为打造者在山顶修了一座世间最高的观音石佛,石佛高33米,用了999块玄武岩花岗石,总重3300多吨,我列举这些数字是因为它们在佛教上都有寓意。以观音山命名这座山,更因为这座森林公园,一直用心打造观音文化,使得今天这座人造的观音山,在很多人眼里,几乎成为观音菩萨的另一个分道场。

做这件事的人名叫黄淦波。一个虔诚的观音菩萨信者,研究者及观音文化倡导者和弘扬者。心中有佛,世间才有佛,他这是将心里的观音,搬倒了世人的面前,这得有多大的心,这得使多大的劲,才能在心内心外安下世间这尊最美好的菩萨。

走在山道上,呼吸着清爽的空气,我总感觉这里的气息于我尤感亲切。在我眼里,海拔并不高的观音山,是巍峨的,世人向善之心总与巍峨等齐。而黄淦波先生的悲悯和努力之心,就是菩萨。

他尽心尽力了二十年,只为做好这件功德无量的事。如果硬要说功德无大小,无量,是否也可理解出无大小这层意思吧。

他说,不管多难,他还会一直做下去。

猜你喜欢

观音山普陀山功德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赋能绿水青山 Guanyin Mountain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Guangdong Province Empowers Clear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s with Culture
景区外文翻译现状实证调查和研究
互动平台
黄淦波 念好观音山的“文化经”
普陀山,有意思
清初普陀山的易律为禅与谱系书写
Exploring the Added Outcomes of the Teaching of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in EFL Context
了无功德
引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