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今女子羽毛球打法的转变

2019-08-02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4期
关键词:男性化后场技战术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0000)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羽毛球女子技战术作为研究对象。时至今日,随着运动员技战术的发展,比赛规则也随之跟变。比赛节奏更快,加强了运动员对时间的可控性,且对于进攻性的鼓励不断提高,而这样的改变,也使得女子羽毛球技战术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现如今女子羽毛球技战术更多是采取女子“男性化”的技战术,这是在规则引领下按照生理基础发展适合女子特点的技战术打法,已经成为行业当中探讨的热门话题,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主要借鉴与总结前人对马琳、辛德胡、汪鑫和奥原希望的技术分析,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与归纳。其中,马琳打法犀利,善于进攻,2016获得了里约奥运会金牌;辛德胡身材高大手臂修长,在里约奥运会当中夺得银牌;奥原希望虽然身高较低,但是其技术细腻、灵活且有比较突出的拉吊突击能力,获得过世锦赛冠军,而作为“外战女王”的汪鑫,在其巅峰状态下,与外国选手的对抗保持了全胜记录。因此,对于上述四人技战术的研究,能够为女子羽毛球技战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四人基本情况、技战术特点如下表所示:

表1 运动员基本情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当中,通过知网和百度百科等对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分析,这使得本文的研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2.录像观察法

从2006开始羽毛球比赛开始执行新规,新规对运动员的技战术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本研究主要收集是2006年至今的比赛录像与结果。

3.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需要,并参照相关文献,分别对技术使用拍数指标、得失分技术指标进行筛选。其主要的计算方法,其主要的计算方法如下所示: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羽毛球女子选手技战术总体特征比较

1.羽毛球运动员击球技术状态分析

羽毛球技术既需要符合人体生理学与生物力学等科学原理,同时也需要符合比赛规则,因此,同一击球动作与不同的运动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动作基本环节、环节顺序等都是动作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两者具有固定性的特点,且有着固定的击球点,虽然也能够通过其他点完成击球,但是只有最佳的击球点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攻击性以及稳定性。将运动员最佳的击球状态看作有利状态,对对手威胁较低的为相持状态、用于摆脱对手进攻为不利状态,根据前人研究:

根据表2得知,马琳的有利状态为21%,相较于其他运动员最多,而不利状态为27%与其他运动对比最少,相持状态处于中间水平。奥原希望则出现了48%的相持状态,只有19%的有利,而不利状态为最多的31%。辛德胡的有利状态为20%,不利状态为30%,相比较都比较多,所以导致其相持状态较少。汪鑫则是有利状态为19%、相持状态为52%,不利状态为29%,相比较于其他运动员相持状态较多。

结合比赛录像进发现,马琳有着比较强的后场进攻意识,同时也具备较好的场地意识以及较高的衔接意识,这使得马琳在对后场球进行处理时,主要采用下压的处理方式,与此同时,由于马琳具有强烈的控网意识,前后场衔接较为流畅,也使其呈现出了较多的有利击球状态以及较少的不利击球状态。

奥原希望身材较矮小,受到其影响,比赛控制的范围较小,所以需要通过对球场敏锐的感知能力和积极的跑动弥补自身不足,来获得比赛当中的优势。但是,在现代羽毛球竞赛,其比赛节奏正在不断加快,对出球的进攻性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也导致了该选手有力击球状态较少,主要呈现为相持状态的情况出现较多。

辛德胡身高臂长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大的控制面积以及较快的跑动速度,但是与其他的顶级选手相比,辛德胡的出球线路、落点尚缺乏一定的攻击性,因此呈现出了较多的不利击球状态。

汪鑫脚步灵活,跑动积极,善于捕捉对方弱点,因此在比赛中有较多的有利击球状态,但是先天力量不足,使其杀球球速度较慢,导致较多相持局面的出现。

(二)羽毛球运动员得分情况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抢攻已成为现役羽毛球女子运动员的重要技术之一,增加后场控制性下压球,因此导致中场球增多,所以中场成为关键区域,是摆脱对手进攻与控制对手。下表为不同击球状态下,四名女子运动员的前、中、后场得分情况。

现如今,在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当中,抢攻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趋势,这也使得大量的后场控制性下压球不断增加,这也将导致中场成为对对手进行摆脱以及控制的重要区域,四名运动员不同击球状态下前、中、后场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3 马琳不同击球状态下的得分情况

表4 奥原希望不同击球状态下的得分情况

表5 汪鑫不同击球状态下的得分情况

表6 辛德胡不同击球状态下的得分情况

结合比赛视频能够发现,四名选手均能够保持15%以上的有利击球状态得分,而在相持状态当中,则将会从6拍有1拍得分变为60拍中1拍得分。因此,多拍逼压对手也是选手获胜的重要前提。在有利、相持击球状态下,后场球得分率最高。这是因为在主动、相持的情况下,后场球具有更好的下压角度且更适合爆发力量,这能够使得出球速度得到提升,并使得节奏得到更好的变化。因此,在本文研究的四名运动员当中,其后场正手球与头顶球,均具有较高的得分率。而从中场来看,则主要依靠放、抽直线、斜线的方式,与此同时,平抽球得分比例较高。而在不断加快的比赛节奏当中,双方的抢攻意识也在不段提升,因此,平抽挡技术也成为了现今女子羽毛球技术中的重要技战术之一。

三、羽毛球女子运动员技战术男性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竞技能力

1.力量与速度

在绝对力量以及速度上,女子远不如男子,而女子技术男性化打法对上述两项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是女子运动员技战术向男性化改革的最大阻碍。但是,想要在羽毛球比赛当中占领先机,就需要加强训练力量、速度。这一方面带给了女子技术男性化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将女子技术逐渐过渡为男性化。而想要使得女子技术男性化得到发展,力量以及速度均是其中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女子技术靠近男性化的重要途径。

2.灵敏

从调查来看,女运动员有着优于男运动员灵敏素质特点。而在现代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过程当中,更快、更准已经成为了其中的重要趋势,良好的灵敏素质,能够使得更快、更准的目标得到实现。在其他素质相同的基础上,如何对灵敏素质进行优化,并更好的与其他素质结合在一起,使得女子运动员的灵敏性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耐力

从耐力的角度来看,男女羽毛球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优秀的男子运动员,其控球能力以及身体灵活性都较强,且有着更大的击球力量以及击球速度,而女子运动员的灵敏性、下肢爆发力感觉则有所缺乏,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问题,除了先天的身体素质差异之外,后天训练也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以我国专业羽毛球省队来看,其每天拥有超过6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如此大的运动负荷对运动员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因此,应对女性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进行充分发挥,对于女子技战术男性化的发展来讲,耐力是其重要保障。

(二)应变能力

现代羽毛球比赛,是技战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全方面的较量。在实际的比赛过程当中,运动员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瞬间的变化具有较大的突发性、偶然性的特点。因此,运动员除了技战术能力要全面、精湛之外,还要能够对各种复杂能力及时应对,而这这种应变能力,则是技战术能力、意识能力结合的产物。对于技战术的组合来讲,意识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在所有的技战术领域当中,首先都需要意识到位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技战术。选手优秀的意识,主要体现为透彻的理解羽毛球意识、流畅、连贯的击球动作。而想要提高运动员的羽毛球意识,就需要在教学、训练中不断完善,并在实践当中逐渐积累。虽然意识并不是技战术,但是与技战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管是在训练还是比赛的过程当中,意识都会对运动员的运动行为发挥重要的调节、支配作用。

(三)战术

所谓的战术就是技术动作的组合,战术的本质,其实就是在实践上前后连贯应用以及在空间上的位移表现。战术本身并不没有明显的性别划分,从战术角度上来看,不同性别的运动员主要体现在对战术的选择以及应用上,充分有效的应用战术,则需要将身体素质、技术素质作为基础。

(四)心理情况

竞技体育比赛除了要比拼技术、智力、体力之外,还是对双方心理素质的角逐,甚至心理素质会产生更加持久、关键的作用。而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个性、意识等均会运动员的成绩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些女性队员,往往因为害怕竞争还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压抑,其个性较为内向。如果遇到挫折,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就难以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心理承受能力是男女运动员心理能力的主要差异。因此,在心理素质的训练过程当中,应对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专门性的提高,使得女子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能够得到改善,并加强培养其主动进攻意识,使其保守、求稳的思想能够得到改变。

四、结语

由于男子、女子在身体素质之间存在先天差异,这导致男子的技术方法、技术风格并不完全适合女子技术的发展,而女子羽毛球技战术在向男性靠拢的基础上,也应该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并将竞赛规则作为基础,探寻适合女子羽毛球发展的技术发展道路。

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应对机会球的把握能力不断强化,并加强训练自身步法、移动速度、身体耐力等素质,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于手腕、手指力量和灵活性的训练,并改革、创新女子技战术步法,使得女子技战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为了能够使得我国的羽毛球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还应重视专业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在训练中的优势和不足,使我国的后备人才能够具有相对稳固的技术基础,以及具备较强的竞技能力,为我国羽毛球运动提供更多的后备人才。

猜你喜欢

男性化后场技战术
羽毛球优秀女单运动员马琳后场技术使用特征分析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对《消失的地平线》中布琳克洛小姐矛盾的人物性格的探讨
我国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谌龙的后场技术分析
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男性化的研究
谌龙2016年后场技术分析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李雪芮后场技术分析
体育活动提高男生基本特质与作用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