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2019-08-02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4期
关键词:在校学生专任教师公共财政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20)

自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逐步提高,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支出也在不断地增加。虽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总量上不断增加,然而从相对水平来看,我国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过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37%,并且远远低于世界4.55%的平均水平。且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得到了飞速提升,但是,相对应的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远远小于国民生产总值。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量与预期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缺口,财政教育支出不平衡等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教育支出,在全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与发达地方相比,甘肃省兰州市的教育支出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接下来本文主要围绕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的主要因素展开研究,通过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数据与方法

(一)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现状

近年来,兰州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努力构建人力资源强市。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市情况,制订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2017年全市财政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累计超过371亿元,年均增长21.54%。目前兰州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学校、小学学校各类学校总数为735所,在校学生80.48万人,各类学校专任教师4.4万人,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稳步提高。从数据来看,兰州市每年的财政教育支出逐年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兰州市的财政教育支出仍然存在问题。财政教育支出的投入不足。而且兰州市的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教育资源是否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及有效利用能直接反应出财政教育支出结构是否合理,兰州市的教育投入占公共教育支出的比重低,2017年教育投入也仅占公共教育投入的17%。同时兰州市的人口基数也大,年末人口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对财政教育支出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变量选择和设定

探讨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8个方面入手,即兰州市GDP、年末总人口、专任教师人数、学校数、在校学生数、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书量、公共财政收入、教育支出在公共教育支出中的比重。财政教育支出的主要来源是GDP和公共财政收入,所以选取这两个变量。财政教育支出的主要用于以下这些主体:学校、教师、学生、公共图书馆,所以我们选取GDP、公共财政收入专任教师人数、学校数、在校学生数、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书量这六个因素作为衡量指标。由于居民数量的多少会影响对教育规模的需求,所以选择“年末总人口”作为代表。政府教育投入的能力和意愿难以直接量化,所以选择“教育支出在公共教育支出中的比重”作为其代表。

表 1 变量设定

注:专任教师数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教师数;学校数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的在校学生数。

(三)数据说明

为了便于回归分析,本文通过国家统计局官网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选取了2000到2017年的各项统计指标数据(见表2)

表 2 2000-2017年度影响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因素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2017》

(四)简单线性回归

1.模型建立

根据被解释变量和诸多解释变量的数量规律性,考虑建立如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Y=C+βiXi+μi(i=1,2,3,4,5,6,7,8)

2.参数估计

假定所建模型及其中的随机扰动项Ui满足各种古典假定,可以用OLS法估计其参数,Eviews软件估计参数结果如下:

表3 回归结果

3.模型检验

t检验:针对:H0:βi=0,由回归结果得到:

t(β1)=21.54675,t(β2)=3.238021,t(β3)=4.215818,t(β4)=-7.656506,

t(β5)=8.211414,t(β6)=-0.038135,t(β7)=30.27730,t(β8)=1.731905,

取α=0.05,查t分布表的自由度为n-2=16的临界值t0.025(16)=2.120,β1、β2、β3、β4、β5、β7均通过t检验。其中t(β6)=-0.038135

通过拟合优度和t检验,发现X6和X8的样本数据拟合较差,且都不通过t检验,故剔除。

(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1.模型建立

根据简单线性回归,兰州市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及各影响因素的变动明显,其变动方向基本相同,相互间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我们假定被解释变量与上面所有解释变量的关系是线性的,因此,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Y=β+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7X7+μ

2.参数估计

同简单线性回归一样,将表中数据输入软件,得到初步回归结果(见表3)及初步回归计算参数(见表4),根据表3和表4中的结果,可得到初步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292057.6+0.006863X1-470.9156X2+3.330157X3-109.4941X4-2618.356X5+0.278612X7

(179972.6)(0.005700)(578.6775)(1.946762)(96.56042)(24955.802)(0.054649)

t=(1.622789)(1.204118)(-0.813779)(1.710613)(-1.574087)(-1.049104)(5.098202)

表 4 初步回归结果

表5 初步回归计算参数

3.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兰州市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万元,平均说来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将增长0.006863万元;兰州市年末总人口每增加1万人,平均说来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会减少470.9156万元;兰州市专任教师数每增加1人,平均说来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会增加3.330157万元;兰州市学校数每增加1所,平均说来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会减少109.4941万元;兰州市在校学生数每增加1万人,平均说来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会减少2618.356万元;兰州市公共财政收入每增加1万元,平均说来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会增加0.278612万元。其中有些解释变量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不相一致。

(2)统计检验

拟合优度:

F检验:针对H0:β1=β2=β3=β4=β5=β7=0,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6和n-k=11的临界值Fα(6,11)=3.09。由图 3得到F=349.5796,由于F=349.5796> Fα(6,11)=3.09,应拒绝原假设H0:β1=β2=β3=β4=β5=β7=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兰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年末总人口”、“专任教师数”、“学校数”、“在校学生数”、“公共财政收入”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有显著影响。

T检验:6个参数的t值分别为:t=1.6228,t1=1.2041,t2=-0.8138,t3=1.7106,t4=-1.5741,t5=-1.0491,t7=5.0982。在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k=18-7=11的t分布临界值为t0.025(11)=2.201,所以此模型中多个解释变量的t检验不显著。从图中的P值可以判断,仅有X7的参数估计值对应的P值小于α=0.05,表明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兰州市公共财政收入对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影响显著。

表6 相关系数矩阵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一定的多重共线性。

(六)逐步回归对模型的修正

这里我们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修正:

表7 逐步回归表

经过逐步回归法修正。由上可知,X1和X7拟合最好,且各参数t检验显著,因此,最终决定,X1和X7为模型的解释变量。至此我们完成了多重共线性的修正,模型变为:

Y=β+β1X1+β7X7+μ

由模型可知影响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的主要因素是兰州市的GDP以及公共财政收入,其他的影响因素最后被逐一剔除。

二、结论

通过最后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所选的解释变量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首先,在最初的简单一元线性回归中,我们发现教育支出在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书量、教育支出在公共教育支出中的比重在经济学检验中并不显著,故剔除这两个变量。按照我们最初的设想以及理论分析,这两个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成正相关,检验与分析不相符的原因可能是每年兰州市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书量所收集的数据是不精确的。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有几年的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书量的总数是没有过变化,这也是导致检验不通过的原因。在教育支出在公共教育支出中的比重方面,我们认为可能对兰州市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不大,因为在经济学分析中,这个变量的可决系数非常低,故剔除该变量。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发现有些变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所以剔除了有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年末总人口、专任教师数、学校数、在校学生数这四个变量。导致出现如此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的原因可能是兰州市对于学校教育方面的投入不均等造成的。在经过多重检验之后,我们发现只有GDP和公共财政收入既符合理论分析也符合经济学检验,所以将这两个变量作为此次模型最主要的显著性因素。影响支出的最主要原因是收入,对于政府也不例外,只有增加公共财政收入,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当中,所以当公共财政收入的“蛋糕”越做越大时,才能分给教育越大的“蛋糕”,毫无意外地,公共财政收入自然与财政教育支出关联很大。GDP的增加是公共财政收入增加的一个强有力的保障,只有保持当地政府的GDP每年都能有相当速度的发展,也就意味着该政府的公共财政收入会大幅增加,这对财政教育支出又是一大助力,以上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与财政教育支出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正是这两个变量作为该次建模最主要的显著性因素的原因。

三、政策建议

(一)扩大教育支出规模

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财政收入水平,即财政教育的投入越大,财政的收入就越高,财政教育投入与财政收入呈正向关系。同时,财政收入与一个市的经济实力也密切相关,经济实力推动教育水平不断向前发展,财政收入是发动机,区域教育水平是助推器,两者是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发展的关系。为了确保财政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和实现,应加强法律的保障力度。在地方政府的年度预算中,要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在年度总预算中占一定的比例,并且要以发达国家的为基准。顺应国情,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实现与沿海发达地区同步发展的水平。此外,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低的问题,应该对以GDP为基准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进行改革,综合考虑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的经费问题,这有利于财政教育支出的合理化,同时可以促进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的规范化。

(二)调整财政教育支出的结构

调结构、促改革是国家的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对于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基础教育来说,政府在这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要努力贯彻义务教育法和基础教育,向每个应受教育的家庭提供免费的服务,集资加强基础教育,优化资金的机构配置,保证全民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基础教育在教育阶段是最为重要,初等、中等教育的要比高等教育的社会报酬率高。政府应该注意到义务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教育指出在公共教育支出的比重,在教育经费中的优先地位,通过财政结构的合力调整和资金的配置,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和完善资金投放比例和权重向普惠性幼儿园的制度,改善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在教师人事的录用上要严把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财政补贴制度。

猜你喜欢

在校学生专任教师公共财政
绘画作品选
绘画作品选
银川地区10~18岁青少年在校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基于“教学过程”的高职专任教师绩效考核组织实施研究
法律结构变迁与现代公共财政模式建构
陶革新、徐玉东、李家和作品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
图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