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019-08-02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4期
关键词:内部结构总产值种植业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重庆 400715)

从古至今,我国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但一直以来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政府始终把保持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合理优化我国的农业结构,保障农民的基本收益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以西部具有山丘地形农业地区典型特征的重庆市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农业结构方面重庆市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通过对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为进一步验证两者关系,解决重庆市“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结构转型以及农业现代化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一)重庆市农业概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357616万元增加至19682751万元,足足增加了55倍左右。2016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24.66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种植业832.30亿元,增长4.4%;畜牧业320.69亿元,增长2.9%;林业53.61亿元,增长11.3%;渔业66.64亿元,增长10.2%。总体来看,整个农业生产部门经济增长较为平稳,增速已经从之前的高速增长过渡到维稳阶段。

(二)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现状

从整体来看,自1985年起,重庆市农业总产值和农、林、牧、渔四大部门产值逐年递增,2016年,重庆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实现1968.2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5%,增长率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农林牧渔业产值的增长率分别为4.4%、11.4%、3.1%、10.2%。其中,林业增长最快,渔业、种植业次之,牧业增长最缓慢。自1985年以来,随着农业总产值的迅速增长,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种植业比重逐年下降,而畜牧业从总体上看则处于上升阶段,且在2005年达到37.7%的最高值。2016年种植业的比重已经从1985年的64.6%下降到了58.5%,而畜牧业的比重则从28.3%上升到了31.9%;林业从5.9%下降到了3.7%,渔业从1.2%上升到4.3%。推动区域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动力还是种植业、畜牧业的发展,它们在发展农业经济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主导地位。

2016年重庆市农林牧渔业的结构比分别为58.5:3.7:31.9:4.3,与前几年相比,种植业比重一直在下降,而畜牧业有一定回升,林业、渔业的比重则处于平稳上升的趋势。以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来看,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同期全国农业各部门的产业结构分别为52.9%、4.1%、28.3%、10.35%,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重庆的渔业还较为落后,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种植业和牧业则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6%和3.6%。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为了解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本文采用产值比率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来测度。地区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农业各产业产值的增长率,二是农业各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具体方法如下:

式中,M代表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CI代表农业各部门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Mi代表农业各部门产值增长率,下面选取重庆市部分年度数据来进行测算。

2016年,重庆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率为4.5%,其中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的增长率分别为4.4%,11.4%,3.1%,10.2%。将2016年各部门产值增长率作为计算基期,则可以对1985年的农业内部结构进行测算,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当年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0.014%。按照同样的计算方法可以测算出重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对1990-2015年每5年的农业总产值贡献率分别为-0.185%、-0.419%、-0.151%、-0.252%、-0.207%、-0.077%。说明32年来重庆市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政策是有效的,虽然1985年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正,其余年限均为负值,但其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由1990年的-0.185%上升到了2015年的-0.077%,表明其农业结构正处于不断的调整优化当中,只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十分微弱,因此农业内部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为了更加深入地探究重庆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建立以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三、实证分析

(一)建立模型

不同的产业结构下确定的生产函数通式可以表示为:

Y=f(X1,X2,X3,...Xn,A)

(1)

式中,Y表示总产出,Xi表示第i(i=1,2,3,...,n)个产业部门的产出,A为技术、制度等因素。对式(1)进行全微分可得:

(2)

式(2)的等式两边同时除以Y,可得:

(3)

(4)

最终得到以下模型:

(5)

(二)模型回归

回归分析的样本所采取的数据是1985—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2017年重庆市统计年鉴》),其中Y代表农林牧渔总产值指数,Xi(i=1,2,2,4)分别代表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指数。用Eviews8.0软件对这些数据按照式(5)进行回归,结果见表3.2。从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R2=0.998,而调整的判决系数R2=0.999,F=5808.1,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效果很好,即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值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整体的解释意义。但是在5%的显著水平之下,解释变量log(X4)的参数无法通过t检验。

因为log(X4)的参数无法通过t检验,因此运用带残差项的一阶自回归模型进行修正并回归,结果依然没有通过检验。因此再进行带残差项的二阶自回归进行修正,修正后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R2=0.9984,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R2=0.9981,F=3002.2,表明模型在整体上的拟合效果依然很显著。则修正后的回归方程为:

LogY=0.235+0.603log(X1)+0.007log(X2)+0.070log(X3)+0.003log(X4)+0.293AR(2)

(6)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从以上实证结果可以得出农业各部门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产出弹性不同。农林牧渔业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603、0.007、0.070,即农业种植业产出量每增加1%会使重庆农业经济总产值增加0.603%,林业产出量每增加1%则使重庆农业经济总量增加0.007%,牧业产出量每增加1%会使重庆经济总量增加0.07%,渔业的产出量每增加1%会使重庆经济总量增加0.003%。总而言之,对于重庆市农业的经济增长,农业种植业贡献率最大,林业、畜牧业次之,而渔业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值最小,影响不太显著。

四、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重庆市的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对于当地农业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最为主要的推动力量就是种植业的发展,但随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合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发展畜牧业,因畜牧业尚存较大的发展空间,发展牧业有利于提升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重庆市应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调整和提升当地农业的发展水平。

一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整体上提升农业发展质量。重庆虽然目前在农林牧渔这四大产业部门的比例上农业种植业比例最高,但随着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种植业比重在将来会开始下降,而畜牧业比重则会稳步提升。从整体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就是通过对农业内部结构进行不断调整,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农业经济对农业结构的新要求。二是转变种植业不合理的内部结构,打造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以保证粮食产销平衡为主,并合理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与推广节约劳动的资本化农业相结合、稳定粮食生产与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发挥和多元化发展相结合为着力点,鼓励有关部门加大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同时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增强当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其附加值以此打造本土特色农产品。三是着重发展现代化畜牧业,进一步推进牧业产业化经营。重庆市畜牧业的长远发展还需要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企业规模化生产为主要力量的运行机制。同时着力保障全市主要畜产品的有效供给,确保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四是稳定林业、渔业发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虽然林渔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小,但是农业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运动特征决定了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离不开各内部产业协同发展。而且发展林业有利于净化被污染的生态环境,为其他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发展渔业则会增加水产产量和种类,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继续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切实加强对耕地、草地、水资源保护以及增加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科技服务。

猜你喜欢

内部结构总产值种植业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有了路线图
一种含内部结构的水下圆柱壳振动声辐射计算方法
2019年来宾市蔗糖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全预制方案探讨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COREX竖炉内部结构对物料运动影响的物理模拟
陕西林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千亿元
陕西有色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0亿元
7月陕西省工业总产值增长由负转正
钻研种植业 带头奔小康童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