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茉莉的自然历史
2019-08-02严靖
严靖
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在众多花卉中并不算艳丽,更遑论高贵了。它“清晨放花,午后即敛,其艳不久,而香亦不及茉莉,故不为世重”(清·陈淏子《花镜》),“斜阳墙角疑铺锦,红黄紫白交相映。也助晚妆忙,风来冉冉香。佳名偷末丽。野意饶媚娟。留得果盈盈,还将粉细匀。”(清·叶申芗《小庚词·菩萨蛮》)(图1、2)。笔者以植物学从业者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词以优美的笔调道出了紫茉莉的生境、花色、花香、花趣和用途。它在乡野、在民间野意饶媚娟,让人倍感亲切(图3)。别名有粉豆花、地雷花、晚饭花、洗澡花、夜娇娇、野丁香、指甲花……以及稍具格调的状元红、胭脂花。
1. 艳丽的花朵
2. 房前屋后用紫茉莉绿化
3. 绿地内点缀的紫茉莉
1 紫茉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扩散
紫茉莉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1],首先由阿兹特克人(Aztecs)(1521年之前)在墨西哥栽培,之后被引种至欧洲,在林奈命名该种(1573年)之前,其在欧洲的栽培历史已有200多年,如今已广泛归化于世界热带至温带地区,在许多地区已成为一种分布广泛的杂草[2]。紫茉莉被航海家哥伦布阴差阳错地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1492年之后)发现,即明朝中晚期。在种种因素的驱使下,1492年哥伦布本着到达印度的目的发现了美洲大陆,将这块新大陆介绍给了世人,使得追随者络绎不绝。紫茉莉便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航海活动中传播至世界各地。
紫茉莉的国际通用名之一为:marvel of Peru(秘鲁奇迹)。据西方学者记载,紫茉莉于16世纪从秘鲁输入欧洲,该种的模式标本(植物命名是所依据的标本)即来自秘鲁。秘鲁是印第安人除墨西哥之外的又一个文明中心,1531~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残忍地征服了此地。秘鲁的奇迹自此沉寂了,而“秘鲁奇迹”则得以随殖民者们跨洋远航(1533年之后)。
紫茉莉传入欧洲之后在西班牙被作为观赏植物栽培,1700年代被带入非洲,1800年代进入美国。随后,一些世界一流植物园的种子交换名单中也出现了它的名字:19世纪中期的圣彼得堡皇家植物园、1894年的邱园、1895年的柏林植物园、1913年的比利时国家植物园。
2 紫茉莉传入中国的历程
反观中国,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正是明弘治五年,西班牙人征服秘鲁之时则是嘉靖十二年。而明朝在朱元璋登基之初(1368年)就实行海禁,直至1567年才部分解除海禁。但在1492~1567年之间有3个重要的年份:1517年葡萄牙人开始与中国通商;1521年另一位重量级的航海家麦哲伦到达菲律宾,同年中葡之间的“屯门之战”爆发;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次年明政府批准葡萄牙人在广东沿海进行贸易。事实上,自从1498年达·伽马率船队远航印度并开辟到达东方的航线之后,葡萄牙人就一直在中国南部沿海进行非法贸易。
由此可知,紫茉莉进入中国是在1533年之后,或是1554年之后。国内文献中关于紫茉莉传入中国的故事大概有两个版本。一是认为早在明初兰茂(1397~1476)所著的《滇南本草》卷二就有记载:“苦丁香,即野丁香,花开五色。”将苦丁香考证为紫茉莉,《中华大典·生物大典》即持此说。显然,紫茉莉是不可能有穿越时空这种特异功能的。二是《草花谱》之说,康熙间汪灏等辑《广群芳谱》(成书于1708年)卷四十三《茉莉》附录《紫茉莉》条中引《草花谱》曰:“紫茉莉,草本。春间下子,早开午收。一名胭脂花,可以点唇。子有白粉,可傅面。”
欧贻宏先生对此曾有详细考证。《草花谱》据《中国丛书综录》仅《说郛续》有收录,无他丛书收之。而《说郛续》所载《草花谱》实为高濂所著《遵生八笺》(1591年刊)中的草花部分。欧贻宏先生曾查《说郛续·草花谱》以及《遵生八笺》,却均无“紫茉莉”“胭脂花”的记载,并直言“未知《广群芳谱》所引何据?”[3]。即使是之前的经典《本草纲目》(成书于1573年),后来的名作《群芳谱》(成书于1621年)也未收紫茉莉,可见《草花谱》之说尚待商榷。
4. 傍晚盛开的紫茉莉
5. 如地雷的紫茉莉种子
6. 夜香紫茉莉
至于“紫茉莉”一名,到明代中晚期(嘉靖至万历年间)才出现,见于陈继儒(1558~1639)手订的《重订增补陶朱公致富全书》卷二《花部》:“紫茉莉,一名状元红。春间下子,花紫叶繁,早开午收”。此书为明末托陶朱公之名由陈继儒手订而成,具体成书年代不详。观其描述及后世诸多著作所述,此紫茉莉即为今之紫茉莉无疑也。
综合以上种种史料,可推测约于1621(天启元年)至1639(崇祯十二年)年之间在中国南部沿海随海外贸易进入中国,此推测的前提就是假设它早已来到中国则《本草纲目》《群芳谱》等必有收录。保守一点的推测也应在明万历至天启年间,即明朝末年(1644年风云际会,明朝灭亡,满清入关),随后在中华大地逐渐传播开来,遍布乡野。
3 紫茉莉属的分类学研究
紫茉莉属于紫茉莉科紫茉莉属,自从原来的山紫茉莉属(Oxybaphus)归并入紫茉莉属之后,本属可划分为4组约54种,几乎全部都分布于美洲,只有1种山紫茉莉(Mirabilis himalaica)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4]。作为紫茉莉科的科长以及紫茉莉属的属长,紫茉莉是紫茉莉属中被引种栽培最为广泛的物种。另有原产于美国的夜香紫茉莉(M. nyctaginea)在北京有分布记录[5],该种花簇生枝顶,瘦果倒卵形,且密被毛,与紫茉莉有所区别。
紫茉莉是一个形态上高度变异的物种,在欧洲栽培状态下亦存在多个变异,以至于在早期该种存在许多的异名(>10个),且在其原产地紫茉莉与长筒紫茉莉(M. longiflora)之间存在杂交现象,在欧洲的情况也是如此。其变异在叶色,更在花色,不完全显性控制下的花色遗传使它可随意换色,红色、黄色、橙色、紫色、白色,或由多种色彩组成镶嵌色、条纹色、洒锦色(图4)。
紫茉莉花期6~10月,果期8~11月(图5、6)。单花花期为2~3天,大部分花集中在下午16∶00之后开放,直至第2天10∶00左右花冠闭合,果实发育成熟需18~25天[6]。紫茉莉花开之期即是准备晚饭之时了,若要细细品味,“晚饭花”一名也是富有诗意。如汪曾祺先生的《晚饭花集》:“晚饭花开得很旺盛,它们使劲地往外开,发疯一样,喊叫着,把自己开在傍晚的空气里。浓绿的,多得不得了的绿叶子,殷红的,胭脂一样的,多得不得了的红花,非常热闹,但又很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