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绿色基础设施研究
——以浙西芹川村为例
2019-08-02李烨王欣
李烨 王欣*
绿色基础设施的提出是在兼顾人类和自然之需的基础上,构建出一种具有关联性与可持续性的,服务于生态、社会和经济的绿色空间网络体系[1]。国内学者认为绿色基础设施是一种维持自然生态系统价值和功能的框架与机制[2],它包含了各种天然和得到恢复的生态系统和景观要素[3]。也有研究认为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核心问题在于通过规划城市开放空间体系来创造一个和谐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4]。总体上来说,国内外学者对绿色基础设施定义基本是从生态优先性、功能复合性和网络连通性三个角度入手,侧重于实际功能与物质空间层面,相关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城市区域。
1. 芹川村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平面图
2.《江左王氏宗谱》中的芹川里居图
已有学者注意到,村落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5]。乡村与城市之间存在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包括乡村建设。中国传统社会发展历史里虽未出现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但在数千年的营造经验与智慧的基础上,已初步体现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生态规划理念[6]与以“天人交相胜”作为人类与自然相处之道的生态观[7],同时亦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这种思想进一步孵化了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理念与营造手法,促使传统村落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并具有人文精神的乡土场所[8],同时也对当代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浙江农林大学江南风景研究室对浙江省1 034个传统村落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并收集263个乡村生态人居故事,研究分析传统村落生态人居建设理念和方法。浙西芹川村是一个优秀的案例,村落建设历史已有750年,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整体生态人居环境保留较为完整[9]。因此,本文选取芹川村作为案例,研究传统村落中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1 概况
芹川古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浪川乡政府驻地北面3.5 km的银峰山北侧山峦,属于浙西中低山地丘陵地貌。土地总面积9.4 km2,村庄面积约0.6 km2。芹川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古村落,村中现有540户1 600余人,95%以上的村民为王姓,为吴越国镇城使王泽之族人后裔[10]。芹川村名人辈出,学风兴盛,文化底蕴深厚,于2006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村镇”。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基质—廊道—斑块”理论,绿色基础设施基本结构在空间上以网络结构体系存在,其基本构成要素包含中心控制区(Hubs)、连接通道(Links)和节点(Sites)。中心区域提供大型、较少受外界干扰的自然生境,连接廊道则提供线性的生态通道,而节点则兼具小型生境和游憩场所等功能。由中心控制区、连接通道以及节点共同组成的绿色基础设施结构成为维持自然过程的空间网络体系,它的规模、形状和功能随着实际场所的类型与尺度的改变而不尽相同。
芹川村绿色空间主要包括林地、耕地、园地和水体,其中林地面积占据全村总土地面积中的绝大部分,耕地所占面积次之。传统村落中的绿色空间体现了村落自然生态环境特点,与村民生产生活等功能需求有机结合,共同形成了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本文在整合芹川村聚居氏族谱牒、地方志、实地照片、口述材料等资料的基础上,从中心控制区、连接通道、节点三个方面分析芹川村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从而呈现一种较为典型的浙西传统村落有机景观生态格局(图1)。
2 保护环境“地理”——中心控制区(Hubs)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侧重于维护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林地、耕地及园地作为芹川村的生态背景,覆盖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生态质量最高,属于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系统中的中心控制区(Hubs),是承担多种生态过程的中心区域,为整个大系统中的乡土动植物提供自然生境。
3. 群山环抱的自然环境
4. 芹川溪中设置的跌水与陡坡
芹川村位于浙西山地丘陵区,全村坐北朝南,上游谷地四面环山。在《江左王氏宗谱》的《里居图引》中,记载了芹川村周围“绝巘嵚崎”“奇峰突兀”的自然环境,且用“平林开霁”“远树参差”来形容山体林木繁盛、绿荫葱茏之状。村落西侧自北向南分别是猪腰岭、蕉岭、蛇峰、麻车岭、狮山,东侧自北向南分别是玉屏峰、高银峰、低银峰、文笔峰、象山(图2)。在明代弘治中筮仕刑部主事吴江撰写的《芹川八景记并诗》中,银峰、狮山、象山、玉屏峰作为自然山川基底,分别形成“银峰耸秀”“狮石停云”“象山吐雾”“玉屏献翠”四景。
其中,狮山与象山在村口处形成“两山对峙”之势,即古代堪舆学中所提及的青龙、白虎砂山,这使得芹川村在选址上完全符合“负阴抱阳”的传统村落典型格局。高、低银峰与玉屏峰植被丰茂的景象在八景诗中便有“绿云层罩欲生烟”“芳草菲菲染绿苔”等记载,作为王氏宗祠(光裕堂)的背景,为总宗祠提供“背山面水、林木环绕”的自然环境(图3)。
芹川村750年的发展历史滋养了村民与周围自然生态背景之间的情感维系,也将传统村落生态环境赋予了更多的文化与精神内涵。芹川村民“以山上林木茂密为吉”,作为村落绿色屏障的山林地得到了历代村民自发自觉的严格保护。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芹川村民来说,地理的“风水”脉络保存远高于实际的经济利益,村落周围生态环境“风水”脉络破坏和损毁是非常严重的毁灭行为。
芹川村民在村落中获得的场所精神包括村民对村落及周围环境的认知与情感,先民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观念列为传统村落生态格局保护与营造中的最高准则,重于物质空间上的实际使用功能。这种信念是鲜明的人地关系传承,体现了村庄内部场所精神的延续,反映出历史进程中传统村落这一场所内形成的人文精神与伦理观。
3 引溪贯穿村落——连接通道(Links)
芹川溪发源于浙皖边界,溪流全长25 km,流经芹川村的一段长约2.3 km,为溪流的上游段[11]。芹川溪属于村内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连接通道(Links),使河道周围景观呈现较好的自然风貌,并为维持生态过程与保障村民生产生活提供线性廊道。
《芹川八景记并诗》中的“芹涧澄清”被记载为“溪流曲曲信源遥”。芹川溪整体呈“S”形蜿蜒穿村而过,这种河流形态创建了多样性水流条件,形成了主流、深潭、浅滩和跌水(图4),也形成了部分在丰水期被河水淹没,枯水期时裸露在外的河漫滩区域[12]。芹川溪流段的河漫滩是水陆生态系统的交错带,周围生长的乡土植物是构成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物提供多样性生境,也为创建多样性景观资源提供了必要条件。
芹川溪由北向南流动,将山地丘陵、生产用地与村庄连接起来的同时,为村民生活生产提供水源。村落北面的彭家畈位于“Y”字形谷地之间,即芹川溪大小源头水系的两侧。南侧的梅畈地势平坦,总面积0.33 km2左右,为村民世代耕作的主要区域。芹溪贯村的这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村民在农业生产中用水的需求。
5. 际云桥
6. 庭院中的戏鱼池
7. 水口环境
8. 村口古樟群
村民对这条提供全村生产生活唯一水源的溪流感情笃深,有相关村规民约禁止捕捞溪中野生石斑鱼。这表达了长期以来村民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理解与尊重,也体现了一种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此外,村民顺应地势自然落差,在河道中设置跌水和陡坡,用卵石和木桩垒砌堰坝将溪流分隔成相对平静的水潭,在利用充分曝氧原理提高河流自净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枯水季节的水域面积。村内沿溪设置有入水台阶和洗涤台(当地人称“埠头”),为村民生活取水提供便利,成为人文要素在场所中的重要体现。
芹川溪上建有多座桥梁构筑物,以村口南部的进德桥和村内的际云桥的拱桥结构保存最为完整。进德桥始建于清顺治二年,为单孔石拱桥,桥上建有亭廊,重檐歇山顶,旧时曾为村民出入的必经通道;际云桥建于明崇祯三年,为单孔石拱桥,桥北侧券面阴刻楷书“际云”及“崇祯三年冬月吉建”字样[13],为村民过溪行走提供便利(图5)。这些桥梁构筑物作为横跨芹川溪两岸的人文元素,成为传统文明积淀和文化象征,渗透在以芹川溪为背景的生态环境里,体现出传统村落之中场所精神的延续。
4 建设生态人文庭园——节点(Sites)
庭园属于传统村落绿色基础设施构成要素中的节点(Sites),是对面状的中心控制区与线状的网络通道的补充。这种小型场地往往承担了自然和游憩两方面的功能,兼具生态与社会价值。
“天人合一”是自然生态环境和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相结合的产物[14],也体现了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理念中的和谐生态观。庭园作为居住文化的衍生品,是连通人与自然的桥梁,反映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芹川村民居内除了采光排水的天井之外,活水塘也是当地庭园的特色。芹川溪两岸村民利用水势落差设置暗渠引水入室,在庭院内构成戏鱼池(图6),池旁或栽花木或设亭廊。每逢夏季,随溪水流淌,活水塘有局部降温作用,被村民称为庭园内的“水空调”。
民居内的庭园成为村民在农作之余放松、休息和情感交流的空间,让村民拥有归属感、舒适感与安全感的同时,与人文情怀组合形成诗意景观,提升了居住环境质量。庭园具备地域文化、风俗特点,利用不同地域及乡土植物进行景观营造,每家每户不尽相同、特质各异,是传统村落滋养人文元素的重要场地。
村落入口空间是村落的共同庭园,作为村落景观的重要节点,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审美意识[15]。芹川村村口位于芹川溪水流出口处(图7),狮山、象山对峙,形成水口紧闭,山环水绕的空间形态。先民在山麓种植水口古樟林,以加强外围山体植被的保护与渗透,组成“藏风”“纳气”“得水”的理想村落风水格局。经过五百余年的历史传承,这片古樟群因受到村民自发的保护而长势良好,郁闭度高达85%以上,被列为淳安县一级保护古树名木(图8)。
不论是村民的庭园还是村落的庭园,它们都构成了源自人类文化活动积淀,为村民的社交与情感需求提供了具有安全感、舒适感和归属感的场所。对于生活在此的村民,庭园是日常生活中村民感知传统村落中场所精神的重要源泉。
5 结语
芹川村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中心控制点、连接通道和节点作为主要构成要素,与村民生产生活等功能需求有机结合,共同形成了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整体性、生态性、优先性等基本原则都在保护和营造传统村落有机景观生态格局的过程之中有所体现。
传统村落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包含物质性的自然要素,也包含了非物质性的人文要素,这种具有特殊性的构建方式,可以为当代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提供借鉴和补充。传统村落之中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不仅营造了健康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将传统村落建设成为滋养乡土文化和精神的场所,从而促进村落环境在生态和人文两方面可持续发展。笔者意识到在研究传统村落绿色基础设施时,不能停留于构成要素、网络体系等物质性的空间分析,也要关注结合社会文化建设的绿色空间场所性分析。事实上,传统村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美地构建了两个世界:一是基于生态的自然物质世界,二是基于社会的自然精神世界。
与城市相比,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规模大小、功能复杂程度等方面差异较为显著,传统村落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当代城市建设实践,但这种综合考量聚落内外环境和各种自然物,兼顾自然生态物质要素与人文精神非物质要素的构建模式等,无疑仍对当代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启发与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