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的规划与建设
2019-08-02余凤生张勇
余凤生 张勇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于2019年10月在中国武汉举行,届时多国首脑莅临,全球嘉宾云集。2017年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其中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被列为军运会重点项目。时任市长万勇提出要按照“震撼、大美、野趣”的要求,把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建设成为“武汉第一国际窗口、江城第一生态景观、离市民最近的第一自然湿地和军运会第一迎宾通道”。
1. 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山体修复效果图
1 项目概况
机场二通道和武汉大道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一号保障线路”,其中机场二通道总长为16 km,二通道之美,在于其两侧的“一河”(府河)、“三山”(丰荷山、丰山、露甲山)、“五湖”(汤仁湖、新教湖、麦家湖、任凯湖、马家湖)等自然资源。
笔者团队在对现状场地和资源进行实勘,梳理沿线景观资源之后,经过深入研究和整体设计,确定了核心区规划思路:以打造远景景观为主,从平视、远视的角度营造视觉冲击力,充分展示山体美、水景美、色彩美;采取“增绿、补色”“修山、造林”“植树、点景”的手法,修复局部被破坏地貌,使水岸连贯、林冠成景,构建尺度宏大、类型丰富的景观风光带;全面整合湿地绿化、山体绿化、村湾绿化与水系防护林、田园等多种资源,营造山水林田湖大地景观[1,2]。核心区面积为2.72 km2,核心区之外,由黄陂区打造3.22 km2的背景区。项目实施对提升机场二通道生态景观,打造迎宾窗口,改善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图1)。
2 规划原则
2.1 生态和谐,自然野趣
基于场地的资源和肌理,以生态的手段,将机场二通道周边的山、水、林、田、湖进行有机的编织和连接,构建出近自然的生境和植物群落,体现春野有意,夏野有味,秋野有韵,冬野有致的植物景观效果,突出自然生态及地域景观特色,最大程度还原自然郊野风光。
2.2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通过绿化恢复,山体修复、村湾环境整治、水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对沿线堤防林带进行补植补种;对破损山体进行生态修复;对沿线村舍建筑外立面和村湾绿化及环境卫生进行统一整治[3];对沿线湖泊进行“退养提质”“拆违还滩”“塘湖连通”。
2.3 适地适树,打造特色
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的建设方针,大量选用特色乡土植物,在植物配置上做到季相、层次、色彩等变化有序,营造“大尺度、近自然、显野趣”的多彩景观视廊。
3 规划策略
本项目以既有资源为本体,通过工程治理来强化各自生态属性,在考虑可实施性的基础上,突出景观廊道的功能性,营造浓郁的乡野自然风貌景观效果。
3.1 水体
项目以河、湖、湿地等资源所具备的广袤、通透、幽野的景观特征和丰富的生态自然空间形态,通过联通湖塘、修复水岸滩涂、绿化补植等工程措施,拓展湿地总体规模,凸显“水中有地、地上有水”绿水相依的滨水景观风貌,以湿地修复为纽带,将陆地和水面有机联系在一起,强化河、湖水体中滩涂、岛屿的景观形态和生态价值[4],完善陆地上坑塘水域的湿地功能,从而达到水清岸绿,生态和谐的美好景象
3.2 山体
项目以“修山、造林”的手段对规划区内破损山体进行修复,从边坡、土壤和绿化植被等方面让破损山体恢复原本形态。其次通过优选植物品种,以“增绿、补色”的手段,进行合理的常绿与落叶植物的配置,增强山体林相和季相,让退化的生态环境得到修复,让失衡的生态系统回归自然状态。
2. 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鸟瞰图
3.3 堤埂
项目以“覆绿、修形”增强生态特性,以“植树、点景”丰富湿地景观层次。合理的堤防绿化能有效地改善堤防工程区域性的生态景观,实现养堤、护堤、绿化、美化的多功能,通过修理堤型,添花、铺草、植树,打造连贯的风景线。
3.4 农田
项目以“林线、花海”保持本土环境,以“用地不转、特征不变”的创新思路,既不改变土地用地性质,也不打破农田耕作地理格局,在充分踏勘现场的基础上引入“农田林网”建设手段,在丰富本项目景观效果的同时,也可为沿线农民创造经济收入。
3.5 村舍
项目以“改造、隐藏”减少景观碍点,以“拆违还绿、拆陋点新”进行立面整治。对残垣断壁、违章搭建进行拆除,在拆出来的空地上补植花草树木;通过建筑立面整治,对沿线视线可及,杂乱无章的村湾建筑立面风格进行统一,对破旧的功能性房屋统一翻新改造,同时在房前屋后植树造林,通过“湾子林”建设,以绿树翠竹扮靓美丽乡村。
4 规划特点
本项目将机场二通道沿线16 km,两侧纵深各约2 km视域范围内的各类生态及自然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对不同资源主体提出不同的改造提升手段,以山水为骨架,以村湾田园为依托,以湿地修复为纽带(图2),以园林化的思维进行生态织补,从而在视觉感官上形成“一线串珠”的总体格局。
本项目总体规划结构“一带五片多点”融合的生态景观走廊,打造“一河串五湖,山水碧连天”的景观。“一带”即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五片”即沿着一带,从天河机场至姑嫂树立交依次按“碧连天河”“芊杉浮影”“湖山映彩”“荷风柳韵”和“城景相依”等生态景观主题实施建设;“多点”指多个景观节点,主要反映为加入湖北民居文化符号后的村湾建筑立面改造和以增花、添彩为手段的绿化景观的修复与补植改造,营建黄花涝特色风情小镇、府河芦荻花海、丰山红叶、任凯湖百亩荷花等特色景点。
5 景观建设
5.1 建设重点
项目区域内山水格局良好、原生态湿地资源优美、生态资源丰富、乡野风貌较好,但湿地、山体未得到有效地保护与利用,造成绿化规模和整体性不足、水质不清、山体残缺、岸线不畅、建筑破败、绿化缺少系统性与整体性等问题。本项目以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为主,对二通道两侧绿化、堤防、山体、湿地以及村舍等多方面进行改造提升,营造空间舒展、视野开阔、水天一色的天河盛境。
5.1.1 陆地景观提升
3. 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景观提升效果图
对二通道两侧总面积约1.33 km2的零散地块进行造林绿化,由于各地块周边环境差异较大,有的临湖临村,有的靠路靠山,因此总体上是以绿化修复为导向,采取适地适树适景的原则;合理选择工程技术措施和绿化布局及种植方式,突出自然野趣的景观特色,通过增加色叶乔木,开花地被的方式,形成丰富的近自然植物群落,构建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5.1.2 堤身覆绿、权属地绿化
对机场二通道可视范围内8.3 km长的童家湖、西湖新堤(府河东堤一段)实施覆绿;对铁路、地铁等权属单位绿化用地及武汉市交委所属3处未建设用地共约0.83 km2土地实施永久绿化和临时绿化。
在黄花涝互通和丰荷山立交互通区域,梳理原有植被及空间关系,保留现状长势较好的水杉、香樟等植物,分析视线点,适当清理杂灌,在匝道内侧留出一定的视距,形成进退有致的植物空间,补充种植水杉、香樟、栾树、乌桕等乔木,形成种植组团和背景林带,在沿线视线诱导区域,前景成片栽植木芙蓉,烘托夏秋季开花的特色。
对机场二通道收费站两侧未建设用地进行地形整理,以水杉作为背景林带,前景以舒缓的草坪空间进行过渡,在辅道两侧列植高大银杏,形成迎宾树阵。同时对收费站办公区绿化景观进行改造,主要是更换长势不佳的行道树,丰富院内绿化层次,形成春赏花秋观叶的绿化景观。
5.1.3 山体修复
对因取土等原因破损的丰山山体(面积约9 hm2),采取“客土回填”的方式进行山体续坡,营造种植面,对岩石裸露区域,通过“采用鱼鳞坑、水平阶整地”和“挂网喷播”的方式进行绿化种植。
以现状山体地形地貌为基础,结合山上现有乔木斑块,在山顶地势较高处补种高大乔木(如香樟、高杆法桐等),撑起山体林冠线,形成高低起伏的背景林,同时根据山体等高线走向及分布,在山腰处种植栾树、乌桕、石楠等,通过合理控制各植物品种的种植区间和苗木高度,形成层峦起伏,林相和季相明显的多彩山林。
对山脚坡地破损比较严重的区域,依山就势进行地形整理,使之与周边湖岸滩涂连为整体,依据湖泊水位变化情况,广泛种植池杉、垂柳、乌桕耐水植物,结合湖岸线变化,在滨湖陆地区域大面积播种野花组合,在水岸滩涂区域片植芦苇,形成观感丰富、山湖相依的特色郊野生态空间(图3)。
5.1.4 湿地修复
对保留养殖的鱼塘和22处渔棚规范整治。对部分有碍观瞻的约1 km2鱼塘打通堤埂,结合其阡陌肌理,在堤埂上组团式种植池杉,形成疏密有致的水塘湿地景观。同时对沿线湖泊和府河河滩进行湿地滩涂修复,沟通水系,构建滨水湿地植物群落,强化湿地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污染、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提高其生态功能。
5.1.5 拆违拆迁建绿
对沿线影响景观视线的多处养殖棚屋和其他建构筑物实施拆除,将拆迁腾出的约1.5 hm2土地实施绿化建设;对沿线影响景观协调的村湾房屋进行立面整治,并实施村湾环境、绿化大提升。
5.2 建设难点
4. 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建设成效实景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攻克了立项难、用地难、协调难等几个难关。因为项目规划建设区域位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生态底线区,基本农田问题难以回避。立项主管部门创新思维,采取批复实施方案的方式对项目进行了审批。项目建设用地主要涉及武汉盘龙经济开发区管辖的十几个村,历史和现实问题交织,农民不愿退耕转租,少数养殖户和“农家乐”经营户不配合拆迁,依靠黄陂区政府和盘龙开发区管委会艰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项目建设实施主体除武汉园发公司外,还有武汉航发集团、黄陂区和东西湖区水务部门等,还涉及机场、铁路、四环线建设公司等单位,协调工作量较大。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成立专班,多方协调,才使项目顺利推进。
6 建设成效
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克服恶劣天气等困难,各项工程任务全部高质量完成。共计完成土方工程约30万 m3,植树5.3万株,铺设草坪70 hm2,撒播草籽约100 hm2,撒播野花组合约30万 m2,初步建成了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约2 km2的核心景观长廊。另外,黄陂区同步打造背景区,大规模植树造林,拆违拆迁1.58 hm2,立面改造民房1 303栋。市区共拆除机场二通道沿线广告牌39座。
湿地生态带的最大亮点在于湿地景观的营造,5大湖泊的水边堤岸均种有水生植物,用于水土保持,净化水质;水边栽植的池杉、水杉、落羽杉等树种将会形成一片片水上森林;山水间还构建了特色植物群落,待秋季来临时,乌桕、法桐、银杏等彩叶植物[5],将会把这里点缀成一幅“秋天的童话”。
“大美湿地,天河盛景”已初步呈现。车行至机场二通道上,视野开阔,河流舒缓,湖泊水质清澈,杨柳依依,高大的水杉点缀其间,在麦家湖与任凯湖之间,一座被绿植覆盖的新丰山清晰可见,呈现出一派水天相接、城景相依的都市田园景色。
经过一段时间的植物生长恢复期后,湖光山色、静影沉璧、山花烂漫、风景如画的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将充分展现“大美、野趣、震撼”的景观效果(图4)。待到军运会举行之时,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将以全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机场通道生态美景。
7 结语
武汉市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的规划和建设,是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组建后“园林下乡,林业进城”思路的一次生动实践。该项目全面建成,超越了军运会目标,它带给城市的生态和景观效益也远远超越了期待。未来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在作为江城武汉景观门户的同时,将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对长江流域湿地生境恢复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又可为国内湿地生态带精细化、品质化、专业化建设探索出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