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金产业升级:思路一变天地宽
2019-08-02兰恒敏
□ 本刊记者 兰恒敏
4月29日,山东黄金集团大会议室。大屏幕上,远在300多公里之外的山东黄金三山岛金矿矿长杜云龙和副矿长张汉阔,通过网络向与会人员远程演示了三山岛金矿智能化矿山的三种运行场景——
一种是VR(虚拟现实)教学。通过这种设备,职工培训不再需要亲身下到矿井,就能身临其境体会到井下作业环境,大大提高了培训效率。
一种是井下无人运输。没有司机,只有装满矿石的机车在井下自动运输。
一种是大块岩石破碎机。没有井下操作人员,破碎机自动将大块岩石破碎成小块,便于运输。
山东黄金矿山生产发展到如此先进的程度,他们的产业转型升级是怎么做的?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山东黄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玉民。
《山东国资》:您从担任山东黄金集团董事长之初,就特别重视生态化、智能化、数字化矿山建设,提出将三山岛金矿打造成“国际一流示范矿山”,进而推进整个黄金矿业的转型升级。当初是怎么考虑的?
陈玉民:黄金开采是古老的行业,但古老的行业需要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们提出数字化、智能化矿山建设,首先是希望提高效率。国外先进矿山,上万吨的矿石处理量,只需要二三百人,我们却需要两三千人,这就是差距。这种差距必须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来弥补。
其次是考虑人工成本。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挤压了企业效益,黄金矿山不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将日益被边缘化。未来的矿山,一定是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矿山。
山东黄金三山岛金矿智能化矿山控制系统
还有一个重要考量是安全。有一个名词叫“本质安全”,大意是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误操作或发生故障也不会造成大的事故。如果我们的采金系统全部实现自动化,井下基本没有作业人员,就可以从根本上大幅减小事故伤亡率。
《山东国资》:山东黄金集团的智能化、数字化矿山建设是从何着手的?
陈玉民:位于莱州的三山岛金矿是世界级大金矿,资源前景和禀赋比较好,矿脉比较完整,装备基础条件也比较好,适合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因此,我们提出率先将三山岛金矿打造成“国际化一流示范矿山”。2018年,山东黄金集团投资5亿元,正式启动三山岛金矿国际一流示范矿山建设,重点研发和采用自动化采矿及运输系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另外,山东黄金莱西公司是改扩建的新公司,人员比较少,历史包袱也轻,有利于推行智能化、数字化矿山建设。莱西公司的最成功之处是在选矿环节进行智能化建设,改变了黄金选矿环节普遍实行的一人一岗模式,实行一人多岗和巡查巡检管理方式,由设计定员69人减少为21人。目前为止,通过自动化建设共减少操作人员约100人,每年可降低人工成本700余万元。
我和有关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的老师作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从劳动生产率角度来看,莱西公司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目前,莱西公司正在完善大数据,加快推进井下自动化采矿的研发和应用,很有希望成为“小而美”的智能化、数字化黄金矿山。
《山东国资》:在资源禀赋条件比较好的大金矿或新建金矿搞智能化矿山比较有利,但矿脉比较细碎的金矿或设备改造比较复杂的金矿,是否也能搞智能化?
陈玉民:我们进行智能化、数字化矿山建设要本着“因矿施策”的原则,适合怎么搞,就怎么搞。譬如玲珑金矿的特点是大而分散,可以分区采、集中选,很适合搞自动化运输,但不太适合搞“大块法”破碎。我们的智能矿山建设要根据矿山具体情况,发挥实际作用,不是做做样子。
《山东国资》:智能化、数字化矿山建设的本质是提高效率和效益,减少人员占用。但有不少矿山的人员历史包袱比较沉重,智能化建设减下来的人怎么办?
陈玉民: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国外有些黄金矿山是“以价定产”,黄金价格高时加大马力生产,黄金价格低时减少生产。从纯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这么做是有道理的。但我们是国有矿山,要承担社会责任,要考虑职工和企业的现实生存和长远发展问题,我们讲求均衡生产。
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是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矿业发展的“大势”,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迎头赶上。同时,智能化必然带来人员减少。我跟矿长们讲,智能化减下来的人,决不能简单地推向社会“卸包袱”。我们的黄金矿业省外开发和国外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员,减下来的富余人员完全可以在新地区、新企业、新岗位,开辟一片新天地。
除了黄金开采,我们还在全力打造“矿业装备”和“设计研发”两大产业基地,通过建设以矿业装备制造、技术服务为主的“山金重工”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以及以设计监理、技术研发为主的“山金科技”设计研发基地,旨在打造国内最具行业特色和竞争力的“山金重工”“山金科技”品牌,加速培育集团发展新动能。工程预计2020年全面建成,将为推进黄金矿山的整体高质量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路径参考。新产业也将为企业和职工个人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还是那句话:只有落后的企业,没有落后的产业;职工是我们的财富,不是包袱——除非我们把资源和人员放错了地方。
《山东国资》:山东黄金集团的产业升级似乎很注意“借力”,这方面情况怎样?
陈玉民:集团始终把“走出去”对外开发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瞄准矿业、资本两个市场,依托省内、拓展省外、开辟海外,积极参与全球黄金资源配置,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集团矿业及金融资产已覆盖国内13个省份和香港地区,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与全球领先黄金矿业企业巴理克黄金公司实现了深度战略合作和交叉持股,并购巴理克旗下阿根廷最大金矿、南美第二大金矿贝拉德罗金矿50%股权。该金矿2018年产金17.32吨,归属山东黄金产量8.66吨。此外,探矿增储拓展资源空间,在探获国内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体金矿三山岛矿区西岭金矿之后,2018年又在莱州探获了百吨级特大金矿南吕-欣木金矿。集团目前保有黄金资源量超过1700吨。
企业的升级转型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立足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而且需要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分配机制的配套改革;不仅有资源和生产的重新科学配置,而且伴随人的思想、文化、观念的深刻变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自2017年起,山东黄金位列全球黄金企业第12位。结合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山东黄金集团正在对“十三五”规划进行重新修订完善。实现“争做国际一流,勇闯世界前十”的“十三五”战略目标,我们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