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

2019-08-02童思聪

上海节能 2019年7期
关键词:耦合度耦合水平

童思聪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0 引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和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总面积约686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虽然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其经济发展较中、东部而言相对落后,技术水平差,资源利用率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给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造成环境更为恶劣的局面。目前,西部生态环境仍在进一步恶化,如果不对西部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将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条件带来威胁。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积极寻找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1 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较早。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发表标志着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该书阐述了近代污染对生态的影响,给予人类强有力的解释[1]。而后,米香在1967年于《经济增长的代价》一书中揭示社会福利的来源并非经济增长本身,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往往是更多污染物的产生以及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2]。随着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不断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研究。目前国外关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研究大多是一方对于另一方的影响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例如Kaplowitz等(2013)通过实证检验了典型二元选择对环境/经济政策偏好问题的替代响应格式,并通过对回收的支持探讨了受访者的既定偏好,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相容的[3]。David A.Savage(2016)运用行为经济学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突出问题,从而会导致次优的效果[4]。

我国学者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较晚,但也在逐步完善。目前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研究所采用的模型主要涉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例如,宋宝莉(2015)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隶属度模型研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研究表明西部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状态处于不协调状态[5]。张荣天等(2015)运用改进熵值法计算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得分,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演变[6]。孔伟等(2016)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度模型,分析了河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机理[7]。程广斌等(2018)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8]。祝志川等(2018)通过建立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状况[9]。谷国锋等(2018)在灰色关联度模型的基础上构造耦合度模型,并对影响二者耦合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揭示了东北地区耦合关系的时空演变规律[10]。谢强等(2018)构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耦合协调模型考察甘肃省的发展情况,研究表明甘肃省近年来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11]。

综上所述,通过梳理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有关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已有一定的成果。但在实证研究上,研究模式比较单一,几乎都是采用协调度模型来分析。此外,西部地区的参考文献与其他地区相比,更是欠缺。因此,本文在总结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选取生态环境、经济水平两大系统的18项指标,通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其耦合协调度,并运用系统聚类法进行分类分析,以期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反应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指标应该包括经济发展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本文在遵从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可行性原则的基础上,并从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成果中汲取经验,构建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见表1。(本文相关数据来自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其根据各项指标的离散程度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假设有m个对象,n个指标。

正向指标:

负向指标:

步骤6: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分

表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2.3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度反映的是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一种转变,体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及其同步性,却无法反映相互作用的优劣情况;而耦合协调度主要反映系统间在发展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和总体的发展水平,能更好地评价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互动作用的整体和谐程度[12]。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其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U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得分。

其中a和b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各自的得分系数,由于二者同等重要,故a=b=0.5。将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划分为4种类型[6],见表2。

表2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3 实证分析

3.1 耦合协调度分析

通过计算得到西部12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得分、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及按协调度排序情况,见表3。

表3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

从耦合度看,西部12个地区的耦合结果均大于0.6,说明上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情况较好。按表2所划分的耦合类型,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耦合阶段可划分为两类:(1)磨合阶段。属于这阶段的地区有重庆、四川、西藏和陕西四个地区。虽然重庆的经济系统得分排名靠前,但其环境系统得分较低,由此造成了重庆地区的耦合度在西部整个地区中处于最低的现象。陕西和四川的经济系统得分相对较好,但其生态环境相对排名靠后,与重庆情况类似。经济发展的同时并未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西藏的情况与前三个地区不同,其生态环境得分较好,但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其原因是西藏的地理位置劣势,且其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畜牧业、旅游业及国家政策的扶持。(2)高度耦合。这类地区为: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这些地区的耦合度在0.8以上。由此说明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作用的强弱相当。

从耦合协调度来看,按表2的划分标准,西部12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划分为两类:(1)高度耦合协调。其耦合协调度在0.5-0.8之间,内蒙古、广西、四川、陕西及新疆属于此类。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661、0.613、0.641、0.522、0.534。这几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靠前,其生态环境得分也相对较好。说明上述地区经济发展并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中度耦合协调。包括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和宁夏。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497、0.404、0.472、0.487、0.428、0.472和0.372。从耦合度的结果对比看,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及宁夏是属于高度耦合状态,但从耦合协调度来看,其属于中度耦合协调。由此说明这五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同步性较好,但其整体的和谐程度一般,属于中等水平上的协调。且宁夏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西部12个地区中排名第九,生态环境在所有地区中排名第十一,由此可见,宁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生态环境状况也不尽人意。

3.2 系统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把“对象”分成不同的类别,这些类别不是预先给定,而是直接根据数据的特征确定;把相似的东西放在一起,从而使类别内部的“差异”尽可能小,而类别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大。聚类分析是按照对象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对象进行分类。本部分将采用SPSS23软件中的系统聚类方法对西部12个地区按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分成三类,如表4所示。

表4 12个地区系统聚类结果

第一类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和四川。这三个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均在0.6以上,属于高度耦合协调水平。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大力发展经济,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在经济发展快速的情况下,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修复,将良好的经济发展优势又转化为生态环境发展的积极优势。第二类地区包括重庆、云南、西藏、陕西、青海以及宁夏,这类地区属于中度耦合协调和高度耦合协调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协调水平一般,重庆、云南、陕西和新疆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生态环境水平,从而造成两系统协调性水平不高,因此,其未来的经济发展应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西藏和青海两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平较高,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第三类地区包括贵州、甘肃和宁夏。由表3可见,这三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水平都比较落后,且经济发展状况略高于生态环境致使其达到中度耦合协调状态。因此,这类地区不仅要积极改善经济落后的现状还要多关注生态环境,在发展经济不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前提下还应努力修复环境。

4 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分析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西部12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并运用系统聚类法进行了分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从耦合结果看,西部12个地区中有8个地区的耦合度在0.8以上,属于高度耦合状态。从耦合协调度看,其耦合协调度集中在0.4~0.6之间。所有地区均集中在中度耦合协调和高度耦合协调水平。但并没有地区能够达到极度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由此说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高,没有完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意味着这些地区今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更关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和脆弱性的特征。(1)当地政府应平衡好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虽然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经济发展仍然是西部地区的重点,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更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避免一味追求GDP的高速增长,需要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要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标准发展经济,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西部地区应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应首先转变思想观念,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有关方面知识宣传,加大对企业循环经济理论培训,规范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3)西部地区应该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改变目前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依据自身资源优势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猜你喜欢

耦合度耦合水平
张水平作品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作家葛水平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
多星座GNSS/INS 紧耦合方法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