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锦后旗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发展

2019-08-02贾霞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农牧和科技局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4期
关键词:肉牛奶牛养殖

文│贾霞(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农牧和科技局)

发展肉牛产业,提高草食家畜比重,有利于食物安全,有利于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立足丰富的饲草资源和悠久的养殖传统优势,提出了建设全区肉牛养殖基地旗的目标,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增收的着力点,以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为方向,推动肉牛生产持续发展。

一、杭锦后旗资源优势

杭锦后旗辖区面积1790平方千米,辖9个镇、1个农场,107个村,1057个社,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具有充足的光热资源和引黄自流灌溉的便利条件,农业以较高的生产力水平闻名自治区内外。

1.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大幅提升。年农作物总播面积130万亩以上(粮食80多万亩),粮食年产量达50多吨,建成设施农业4.55万亩,肉羊、奶牛、生猪规模化养殖场381个,牲畜存栏230多万头(只)。

2.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128万亩,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万亩。建成“一镇一业”奶牛、肉羊、向日葵、西甜瓜、枸杞等专业镇9个,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28个。绿色、无公害、有机农畜产品品牌达到60个。

3.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一是建立健全了旗、镇、村、组四级科技服务网络,扎实开展了“院地共建”“四级联创”“所旗联建”等活动,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河套灌区优势农作物栽培技术和栽培模式。二是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四控行动”和实施畜禽粪污处理、秸秆还田、改盐增粮、深耕深松、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耕地质量大幅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到达有效控制。三是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了旗有领导机构,农牧业局有监管办、检测中心、执法大队,各镇有监管站,并配有专职的监管员,村社有协管员,保证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杭锦后旗将肉牛产业作为畜牧产业中的牛鼻子来抓,探索出了肉牛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在增加数量的同时,引进高档肉牛(新西兰种牛)种源,建设高档肉牛养殖示范基地,不断提升肉牛产业知名度,增加肉牛养殖业经济效益。坚持以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市场运作的原则,紧紧围绕养殖基地规模化建设、肉牛标准化生产、产品多元化精深加工发展肉牛产业的主题,不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有效地推动了全旗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1.饲草料资源丰富。杭锦后旗种植玉米45.2万亩,其中青贮13万亩,年产籽实玉米26万吨,饲料化利用农作物秸秆104万吨,种植或复种紫花苜蓿、燕麦草等优质牧草2万多亩,为养殖肉牛提供了充足、优质饲草料,可以有效降低肉牛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2.良好的养殖基础。一是杭锦后旗先后引进了安格斯、和牛、西门塔尔、夏洛莱等优质种牛发展肉牛产业,牛源品质好。二是杭锦后旗是奶牛养殖大县,目前存栏荷斯坦挤奶牛能繁母牛1.5万头,每年可繁育荷斯坦牛公犊0.7万头,同时肉牛养殖场户每年从外地引进架子牛近万头,所以牛源来源广泛,数量充足。三是杭锦后旗养牛历史悠长,广大养殖户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和技术。四是随着奶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杭锦后旗奶牛场整合后闲置的奶牛养殖场设施、设备完好,可转产养殖肉牛。

3.技术支撑条件好,保障有力。杭锦后旗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农牧专家大院和科技小院,共有10多名专家长期为杭锦后旗肉牛产业提供科技服务,拥有良好的外部科技支撑。

4.有良好的有机肉牛品牌。杭锦后旗旭一牧业有限公司是全市较大的有机肉牛良种母牛繁育基地。2013年,旭一牧业有限公司成功认证了“旭一健坤”有机牛肉品牌,认证有机肉牛数量2200头,2016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名牌产品。目前,公司有机肉牛发展到了近万头。“旭一健坤”有机牛肉市场销路好,远销北上广等大城市,且销量逐年上升。

三、存在的问题

1.肉牛加工企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目前,杭锦后旗肉牛加工企业不论是企业的数量、规模,还是其加工水平和能力总体较低,特别是缺乏规模大、前景好、带动力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因此很难有效拉动杭锦后旗肉牛产业整体发展。

2.对肉牛产业资金扶持不足。肉牛养殖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繁育场一般2~3年才能见到利润,所以肉牛养殖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目前,由于资金支持力度弱,肉牛养殖规模受限,产业发展进度缓慢。

四、建议

1.推进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肉牛规模养殖,依托旭一牧业有限公司,引导龙头企业自建或联建一批起点高、规模大、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养殖基地。重点建设旭一牧业有限公司太阳庙农场年出栏3万头肉牛标准化繁育基地,同时积极培育吉牛、占春等养殖专业合作社,不断扩大肉牛养殖规模,为加工企业提供优质牛源。支持杭锦后旗肉牛产业龙头企业利用全旗闲置养殖场或与肉牛养殖场户合作建设养殖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发展订单养殖模式,带动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2.推进肉牛精深加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牛肉及其产品加工企业,开展肉牛屠宰、冷冻分割等初级产品和调理牛排、火锅料理、休闲系列等中高端牛肉产品生产,满足市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培育肉牛副产品综合利用龙头企业,推进皮、毛、骨、血、内脏等副产品精深加工。以“强链、延链、补链”为重点,培育壮大肉牛产业集群,争取建成集种质资源生产、技术研发、良种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产品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3.强化品牌意识。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创新产品品牌。引导支持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旭一牧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培育打造奶牛、肉牛“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杭锦后旗奶牛、肉牛产品商标品牌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4.强化金融支持。在开展国家奶牛保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进肉牛政策性保险。鼓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根据肉牛产业的生产特点,延长贷款期限,增加授信额度,实行优质、便捷的一站式审批制度,提高对肉牛产业的贷款审批效率,加大对肉牛产业的贷款支持力度。鼓励融资担保机构创新担保业务,支持活体质押、保险单质押等反担保,为肉牛产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5.强化科技支撑。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组织龙头企业与国家肉牛、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对接,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支持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自治区级以上研发中心,推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解决肉牛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瓶颈问题。积极开展良种选育、性控冻精应用、全混合日粮饲喂、标准化健康养殖等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不断提升肉牛单位产出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推广技术体系建设,开展技能服务型人才培训,全面提升基层技术推广骨干的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肉牛奶牛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肉牛口炎咋防治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