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国家猪肉生产生物安全手册
——常规生物安全规程

2019-08-02译校刘林青张倩翟新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4期
关键词:规程猪只猪舍

译校│刘林青 张倩 翟新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猪场生物安全

一个猪场生物安全计划的战略性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四个部分:阻止感染性病原感染猪只(例如:生物排除和外部生物安全);减少疾病在已感染猪场的进一步传播(例如:生物安全管理或内部生物安全);防止本场的病原扩散到其他猪场(例如: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公共健康有重大意义的疾病的发生和扩散。

生物安全通过管理风险,实现以上四点目标。对于每个企业进行评估非常重要,用以确认哪些阶段的操作处于什么等级的生物安全风险之下,并确定和执行正确的控制措施。

在一个成功的生产体系中,生物安全是一个完整的,具有前瞻性的组成部分。生物安全能够有效保护猪场的资产。

生物安全涉及预防和控制疾病引入和扩散的方法。无论疾病导致临床或亚临床症状,都会显著降低猪场的生产率、盈利能力,以及长期的财务活力。

这些规程适用于各种类型猪场,通过合理方法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当需要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确定适用于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时,应当考虑所有对生物安全带来影响的因素。

以下这些因素应当进行考虑:物业和生产区的位置和布局;水和饲料的来源;区域内的疾病情况;别的畜禽饲养场的距离;野生动物的类型和分布;客户和供应商的互动,以及客户的需求。互动包括挑选和运输动物、饲料;同样还包括服务和贸易部门,产业部门,以及承包商。

客户的需求可能会影响生物安全措施。比如说,提供精液和种猪的核心育种群体,需要考虑的生物安全因素和单点式猪场、保育猪场、育肥猪场存在较大的差别。

供应链合作伙伴同样有自身的生物安全需求,满足整个质量保证体系。

疾病引入、扩散风险管理因素同时包括疫苗的免疫和药物使用。该手册所概述的规程中并不包括以上方面的风险管理。虽然如此,合理疫苗免疫程序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可,因此疫苗免疫应当作为猪场健康管理的一部分,能够影响猪场整个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策略。

这些规程的目的在于帮助所有类型的猪场建立可应用的生物安全指导手册,能够覆盖猪只从出生到运输的所有环节。该手册同样适用于生产种猪的商业化公司。

该手册概述的规程能够与猪场的操作手册相结合,同时用于编写澳大利亚生猪产业质量保证项目APIQ的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SOP)。

独立的生产者和公司希望能够提高他们的生物安全手册,同样可以将他们的需求和该手册内容进行结合。很多猪场属于大的多点式养殖体系的一部分,有着相同的健康状况和生物安全操作。

生物安全和其他保险政策类似,是一种明智的投资。

二、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1.猪。不同生产区域间的猪只运输;死猪处理。

2.精液。来自公猪站的精液;使用本场公猪精液人工授精导致的可通过交配传播的疾病在场内传播;外购精液。

3.其他动物。野生鸟类;野生或者饲养动物,其他家畜、食肉动物、宠物;昆虫;养殖的鸟类,如家禽等。

4.人员。猪场员工以及驻场家属;承包商、维修人员、邻居、服务人员和访客;沾染灰尘、粪污和其他污染物的手套、靴子、衣服和头发。

5.车辆和设备。携带灰尘、粪污和其他污染物的车辆、卡车、拖拉机、磅秤以及其他饲养设备(植物、灌药器、注射器等)。

6.空气。气溶胶或灰尘传播。

7.饲料和水源。因为其他动物粪便、尿液而被污染;生的未加工的材料;生产后产生的污染,或者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酸败;餐厨垃圾和剩菜不能喂猪,这些被称之为泔水(禁止猪只饲喂的材料包含所有哺乳动物源的材料,以及接触过的材料,但是不包括以下物质:牛奶,奶制品,或牛奶副产品,澳大利亚本土生产或者合法途径进口用于饲料生产的产品;含有肉类、骨、内脏、血或哺乳动物尸体,但是经过了合法方式处理的材料;根据兽医的书面要求,以治疗目的而在特定土地上出生、饲养,并进行处理的猪只。以研究和饵料为目的,符合司法管辖部门所颁布的许可材料)。

三、生产区域和所有权/地产区域的定义

生产区域指用于户外或大规模生产的猪舍以及围场。例如自由放牧、户外饲养体系、饲料储存处理区域,以及猪舍周围的建筑,包括出猪台。

所有权/地产区域指的是生产区域所在的土地,包括管理人员的家庭,以及其他用于畜牧养殖和耕作所处的土地,生产区域和所有权/地产区域的界限可以是相同的。

本文关于猪舍的描述,指的是有顶棚,能够保证在其中安全养猪的建筑。关于围场和户外放养指的是有围栏的牧场,能够进行猪只放养。

四、生物安全的等级

常规生物安全规程。生物安全规程应该每天都坚持执行。规程的执行能够有效地阻止疾病和病原进入生产区域,降低不同生产区域之间病原的传播风险。以下的规程应当被视为最基本的需求。疾病出现的应急方案:每个猪场拥有者都应该建立一套应对疾病出现的指导方案(例如:当猪群出现死亡率升高,或者出现了可疑的或不正常症状的病猪),确定谁必须第一时间得到通知。必须明确的是,一旦疫情预警启动,所有生产区域和地产区域的各类人员、猪只、物资的移动都应该限制到最小的程度;同时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AUSVETPLAN企业手册为澳大利亚猪场提供了应对突发疫情的重要参考信息。

高风险生物安全规程。当有动物疫病突然发生,或地方流行病出现时,应立即采取高风险生物安全规程。当出现突发疫病,或其他适用条件达到时,SOPs将会和相关的AUSVETPLAN疾病控制策略一起执行。

户外或大规模生产运营。本规程适用于室内或户外养猪两种模式。一般认为户外养殖的猪只和野生动物会有接触。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应当采取有文件备案的措施去减少野猪、山羊和其他野生动物对生产地点的入侵。同时也应当关注野生的鸟类、水禽的聚集。

一个生产系统应该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有害的有机材料进入,例如未处理的污水,没有堆积发酵的垃圾等。所有措施都应记录在案。

室内和户外养猪都应当建立完整的围墙以控制野生动物进入。

五、常规生物安全规程

1.猪只和其他畜禽的运输。

(1)猪只转运。目的:通过对猪只和相关产品的引入和转运管理,最小化病原的进入和扩散。

标准:司机和其他运输人员不能进入猪舍,自由放牧区域以及被设计为“净区”的空间,除非他们遵从了猪场生物安全管理要求;除非得到授权,任何车辆不能进入“净区”;在运输开始前,司机必须完成有效的运输声明文件的签署,委托最好有“猪只运输国家售卖声明”文件。司机应向生产方提供具有签名的文件复印件(通知司机在抵达目的地时提供运输文件的复印件,同时也需要自己保存相关的记录);有效的运输文件应当按照各州畜牧立法所要求的时间进行保存(不同州之间的文件要求保存时间不同。经过SAFEMEAT和SCoPI批准的NLIS的草稿要求保存3年);按照各州畜牧立法,在猪只运输前进行鉴定;所有引入的动物都必须具备有效的运输文件,最好是PPNVD文件,按照各州畜牧立法要求的时间保存(不同州之间的文件要求保存时间不同。经过SAFEMEAT和SCoPI批准的NLIS的草稿要求保存3年);所有的引入畜禽在到达时都必须检查有无临床症状;所有引入的有临床症状的种畜都必须和其他动物隔离至少21天,观察有无临床症状;用于展出的猪只在回场后必须经过至少21天的隔离,并观察有无临床症状。

推荐规程:出猪台可建在猪场周围任何可以的地方。出猪台设备的设计应当避免或最小化猪只从卡车返回的可能。精液的来源应当是可靠且经过验证的,例如得到认证的猪场。车辆在不同场所间执行托运工作时,必须经过充分的清洁、消毒和干燥。在每天完成猪只转运后,必须经过充分的清洁,这是最低的要求。

(2)其他畜禽和动物的转运。目的:通过对其他畜禽和动物的运输管理,降低病原的进入和扩散风险。

推荐规程:如果牛、山羊、绵羊放牧的地区在猪舍或放养区域附近时,应当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放牧,并且充分意识到这会带来疾病传播的风险。这些动物应当在自己的属地停留观察2周以上,以观察有无临床症状,从而防止疾病传播。尽可能地让猫远离猪场。避免禽类养殖场在属地出现,如果存在时,则需要和生猪生产完全隔离,并设有充分的隔离区域。

(3)死猪处理。目的:对死猪尸体进行合理的处理,防止病原从死猪扩散到活体动物和其他猪场。

推荐规程:死猪处理必须符合管理需求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操作。

2.人员设备和车辆转运。

(1)生产人员。目的:减少人员带入疾病和污染物的风险。

推荐规程:在进入和离开生产场所时,应当洗手消毒。生产区域内的员工每天开始工作前必须换上经过清洗的工作服。员工的靴子和衣服不能在其他区域穿着或带出生产区,因为这是重要疾病传播因素。员工应该遵守从最低风险的区域(例如有最高生物安全标准的净区,饲养日龄小或者价值最高的猪只或最高的健康等级的区域)向高风险生物安全的区域(例如低生物安全等级的脏区)移动的工作流程。有紧急情况发生时,经过沐浴和更衣后,人员可以进入高生物安全等级的区域。

(2)承包商/供应商和其他服务人员/访客。目的:减少承包商、供应商和其他服务人员/访客带入疾病和污染物的风险。

标准。推荐规程:所有的承包商、供应商和其他服务人员/访客必须遵从要求。当天接触过猪只的承包商人员或需要进入猪舍进行维修工作且会接触猪只的,必须经过沐浴和更换衣服/靴子。在所有生产区域的入口处都必须设置洗手消毒设备,所有人员进入前必须洗手消毒。如果参观人员穿着自己的鞋子进入猪舍或者定义为“净区”的区域,必须将鞋底所有的有机物刮擦干净,进行清洗和消毒。否则必须使用猪场提供的鞋子。

(3)设备和车辆。目的:防止车辆和设备的移动将病原或者污染物带入猪场。所有的设备在不同的动物间使用时,必须保持肉眼可见的洁净,外表面必须采用湿式消毒,使用水和清洁剂,或者使用其他消毒剂。所有访客的车辆都必须停靠在生产区域以外,除非车辆必须进入生产区域,比如一些后勤承包商的车辆。运输新旧垫料,饲料和其他补给的车辆,在完成不同生产区域的运输后,必须经过充分的冲洗和消毒。

3.水源、饲料和垫料。

(1)水源。目的:保证猪场用于饮用、降温和冲洗的水源符合畜牧业养殖标准,并且不能引入病原。使用优质的水源是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如果当水必须进行处理时,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水不能只使用氯化物消毒。使用紫外线对浑浊的水效果甚微。最好寻找相关专家对水供给提供建议。任何水处理过程都应当进行定期的监测。

推荐规程:饮用水应符合猪只饮用标准。所有的地表水源都必须进行检测,如果需要的话必须在用作饮用水之前进行处理。当检测结果显示水质不合格时,需寻求专业的处理建议。处理后的水必须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运输,从处理结束到饮水器。

(2)饲料和垫料。目的:通过管理饲料和垫料的进入和运输,降低疾病进入猪场以及在场内扩散的风险。

标准:禁止任何猪饲料和餐厨垃圾中含有肉类、猪源材料以及其他国家立法禁止的物质,不能使用以上违禁品饲喂猪只。泄露的饲料必须及时清理,否则会吸引鸟类和啮齿类动物进入生产区。饲料应妥善保存,防止被其他畜禽、害虫、昆虫、野生动物或其他类型饲料污染。饲料运输过程中应当检查是否存在有害生物和其他污染。

禁止猪只饲喂的材料包含所有哺乳动物源的材料,以及接触过的材料,但是不包括以下物质:牛奶、奶制品或牛奶副产品,澳大利亚本土生产或者合法途径进口用于饲料生产的产品;含有肉类、骨、内脏、血或哺乳动物尸体的,但是经过了合法方式处理的材料;根据兽医的书面要求,以治疗目的而在特定土地上出生、饲养,并进行处理的猪只;以研究和饵料为目的,符合司法管辖部门所颁布的许可的材料。

4.害虫和寄生虫控制。目的:减少野生动物和有害生物在生产区域内出现,并带入疾病病原和传染源的风险。

推荐规程:在有需要的时候,按照正确的方式设立诱饵站或者捕捉器,用以捕捉/杀死啮齿类动物、猫、苍蝇以及其他昆虫。

5.管理。目的:对生产区域内所有的雇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生物安全需求。

(1)标准。实施猪场生物安全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访客、动物以及其他运输必须经过严格控制的入口;对有所的人员、动物和其他运输进行严格的登记;在所有获得允许的人员进入猪舍前,必须进行洗手、淋浴和更换衣服靴子;所有员工签署雇员生物安全声明,以保证遵从猪场生物安全制度;确保在猪场使用的所有设备经过充分的清洗和消毒。

生物安全计划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都必须包含以下内容:设立脏区和净区的概念(脏区净区的划分根据猪场健康管理方案进行。一般而言,净区指猪场内限制人员、猪只、设备进入,以保证生物安全状态的区域。脏区指猪场内其他非净区的区域);猪场、猪舍的大门保持关闭,在入口处张贴警示标识,禁止未经允许的人、猪、车辆进入猪场。

必须建立具有书面文件的猪群健康管理方案,管理疾病进入风险,并指导存在疾病的治疗。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至少每天对猪群是否出现疾病临床症状进行一次观察,如有需要增加频率;发现猪只出现临床症状后,按照规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健康情况和治疗内容进行记录;有便于查找的官方机构(如国家农业或生物安全管理局)的联系方式,便于及时了解疫情;有害动物防控计划,防止猫、鼠等生物接近饲料、垫料;利用猪场围墙,猪舍围墙和其他方法,防止猪只与野猪和其他有害野生动物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相应的政策规程保证外购精液的安全,公猪应保证无特定疾病,精液稀释液应使用得到认可的产品,有必要的话供应商应提供相应的声明。

员工应当进行突发疾病的培训,应当包含以下生物安全规程:员工充分了解猪场生物安全规程;了解国外和国内流行的疾病,了解不同疾病的临床症状,并知道如何对症处理。

记录猪只的运输,包括销售,屠宰和不同属地间运输:当动物从原属地转移到其他属地,如销售或转往屠宰场,应根据国家NLIS立法进行详细的鉴定,同时具备PPNVD的有效运输文件;猪只在不同的属地间转运,即使所有权没有转变,也必须进行记录;所有的有效运输记录文件,都必须在NLIS立法要求的有效期内进行保存。

推荐规程:考虑在农场生物安全计划中为感染流感的员工和访客制定农场政策:为患有流感样疾病的农场工人制定、实施和执行严格的病假政策;建议所有农场工作人员(以及家庭成员)每年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确保工人保持执行高水平的消毒和清洁措施;限制参观者进入农场,并遵守其他公认的生物安全措施。

(2)记录的保存。目的:帮助猪群健康问题的早期检查,并处理违反生物安全的行为。

推荐规程:使用登记册,记录农场人员在生物安全要求方面的培训情况。必须记录所有猪的死亡率和病例,以协助监测任何可能违反生物安全的异常动物健康问题。

(3)猪群健康需求。目的:协助管理农场的疾病风险。这些措施是最低要求,该手册中概述的有关设备清洗、虫害控制和常规卫生的其他措施支持这些措施。然而,我们强烈建议农场在咨询兽医后,制定一套全面的猪群健康管理方案。

标准。每天至少检查一次所有的猪是否有任何不健康的迹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病猪隔离到病猪圈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6.设备需求。目的:设计和维护生猪生产区(包括猪舍),协助提供生物安全保障。

推荐规程:物业布局的草图、地图、平面图或照片,应显示生产区、棚舍、围场、通道和大门的最新情况。应清楚显示受限制进入的“净区”及“脏区”。饲料筒仓和装卸区通常被认为是“脏”的区域,而养猪场的猪只生活的区域应该被指定为“干净”的区域。

所有的入口都能够保持关闭状态(例如可关闭的大门,日常保持关闭),并贴有引导标识,如“生物安全区域,未经许可禁止入内”。引导标识能够指引访客在流程开始前联系生产者,标有电话号码,或者能够在办公室询问。

应为不进入生产区域的车辆设置停车区域。

更衣区域应远离生产区域,并与生产区域隔离,提供干净的防护服和靴子。

猪舍、垫料和饲料棚的设计和保养,应尽量减少野鸟、野生动物和其他害虫的进入。

树木和灌木应远离猪舍,以阻止野生动物。应精心选择植物,尽量减少对野鸟的吸引。不应损害符合环境要求的植被缓冲。

进入猪舍前,对所有设施进行清洁及消毒。

7.客户或农场特殊要求而附加的生物安全要求。目的:建立在普通猪肉生产生物安全要求的基础上,反映具体的附加要求和操作程序。

推荐规程:农场需要的任何其他生物安全应用需求都应该添加到农场生物安全计划中。

猜你喜欢

规程猪只猪舍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提高装猪坡道装载效率的研究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