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兴寺舍利函记》书法艺术初探

2019-08-01苗洁

大观 2019年4期

苗洁

摘 要:《善兴寺舍利函记》石刻书法是初唐书风的具体表现,其中无论笔法、结字还是气息都与初唐书家十分接近,一脉相承。文章试从书学角度分析探究其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唐代石刻;舍利函记;书法赏析;初唐书风

一、绪论

石刻具有史料、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而那些书法精妙的石刻,更让人津津乐道,推崇备至。但是也有一些艺术水平极高却少有人关注的佳刻,《善兴寺舍利函记》便是其中一例。

善兴寺始建于隋代,初名缘化寺,唐代又名开元寺,清代称万寿寺,位于今桂林市象鼻山西面,桃花江南岸。唐显庆二年(657年),在寺内修建七级密檐式佛塔,唐显庆四年四月浴佛节,葬入佛舍利二十粒,并于盛装佛舍利的石函上书刻记文。舍利函为长方体的中空石匣,外壁三面镌造佛像,一面书刻记文。《善兴寺舍利函记》书刻于唐显庆四年(659年),清嘉庆五年( 1800年)胡虔访得于临桂万寿寺。记文均无撰文与书法作者署名,原石今已不存,有原拓本两册,一本藏于国家图书馆,一本藏于广西博物馆,高19厘米,宽23.2厘米。记文楷书,字径1.7厘米。[1]原文如下:

“□大唐显庆二年岁次/丁巳十一月乙酉朔十/三日丁酉,于桂州城南/善兴寺,开发建立此妙/塔七级,耸高十丈。至显/庆四年岁次己未四月/丁未朔八日甲寅,葬/佛舍利贰拾粒。东去大/□三十余步。舍利镇寺,/普共法界,一切含识,永/允供养。故立铭记。”

书刻于初唐年间桂州《善兴寺舍利函记》石刻鲜有人知,更鲜人关注。然其书法功力却足令人观之而三叹,原因在于其书有名家之笔意,具备初唐之书风,或可说其笔法皆是初唐四家的笔法。上溯源头,则可说其承继的便是中國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二王”笔法。

二、初唐书风

(一)何谓初唐书风

所谓初唐书风,即指初唐书坛在唐太宗李世民尊崇王羲之的风气下而形成的一种书风,即传承魏晋时期“二王”笔法和结字的书风。故而初唐书风可以说是“二王”体系的重要传承体现。初唐书风的代表则是著名的初唐四家——欧虞褚陆(一说欧虞褚薛),即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薛稷。

此五人正是“二王”笔法授受史的传承人。虞世南师承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而虞世南则将笔法传给了其外甥陆柬之以及欧阳询和褚遂良,褚遂良的笔法又传给了薛稷。

(二)初唐书风的特点

初唐,结字仍然保留了许多的隶书遗韵,一曰结体宽博,二曰左高右低,而用笔则较为明显地传承“二王”体系的“锥画沙”。从大致来看,初唐书风的特点有以下主要的三个特点:

1.结体宽博

结体的宽博主要体现在横向结字上。虽然欧阳询、虞世南的行书结字多为纵长型结字,但是陆柬之和褚遂良则更为接近横向的结字。比如陆柬之《文赋》(图1)中的“宝盖头”“广字头”等,与隶书的意蕴极为相似,又如“理”字等都是以横向结字为主。

2.左高右低

而在左右结构上,左边高右边低的情况较为常见,陆柬之《文赋》(图1)中一些左右结构的字则能较为清晰地展现出这一点,这种情况也是从隶书中来。譬如隶书中《曹全碑》、《礼器碑》(图2)中的左右结构字就有很多字便是此类左高右低、结字错位的情况。这一点“左高右低”也在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行书三稿中时有出现。

3.锥画沙

从笔法上来说,初唐书风承接的是纤细而不纤弱的如“锥画沙”的笔法,这种笔法与初唐之前的北碑和诸多宋帖、宋碑截然不同,而和南帖学十分接近。这一特征可以从同在桂林的诸多石刻中得到证实,例如南宋年间所刻的石曼卿《饯叶清臣出守嘉兴题名》、张孝祥《朝阳亭记并诗》、范成大《复水月洞铭》。

“锥画沙”一词,首见于唐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文中提到,陆柬之之子陆彦远谈及学书时,曾询问其师叔褚遂良何为神用笔,褚遂良便答:“印印泥”。此词在今日已不可考为何意,陆彦远当时也“思而不悟,后于江心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于是“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真草用笔,悉如画沙,点画净媚,则其道至矣。如此则其迹可久,自然齐于古人。”[2]即褚遂良所谓“印印泥”的神用笔,在陆彦远看来也可用另一词概括,即锥画沙。

初唐四家中无一例外,都是颇为典型的“锥画沙”,无论是虞世南还是褚遂良、欧阳询、陆柬之、薛稷,其呈现的线条型态都是挺拔且劲瘦,纤细而不纤弱。

三、《善兴寺舍利函记》蕴含的初唐书风

《善兴寺舍利函记》的书刻时间正是初唐年间,其书风也体现出非常典型的初唐气息,故而其艺术水准与艺术格调亦十分高超,无论是在其体现的格调还是从微观的笔法、结字来看,都确确实实在粤西诸金石中显得光耀夺目。

清以来金石鉴藏家亟称之,云:“广西金石,以此为第一古刻。”而《粤西金石略》称其:“笔势瘦劲,得欧、虞法,其亦亲炙者于河南者。”[3]其不仅是广西金石第一古刻,且以书法技法观之,亦是广西金石第一佳刻。

(一)如锥画沙

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美和书法的追求已经从“汉隶雄风”向“俊秀”的“二王”一路过渡,在初唐时期我们依旧能看到一些即使是刻碑勒石的书法经典,线条特点仍是纤细而不纤弱,遒劲而挺拔。

从整篇《舍利函记》来看,唐人的风味非常明显。元赵孟頫曾言:“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此碑笔法也确实是“晋唐古法”,如锥画沙。这也成为了这块碑的艺术水准高超的最重要原因。比如欧阳询《九成宫》的“於”(图 3)和《舍利函记》的“於”(图 5)就非常相似,无论是笔法还是结体。我们不难看出欧阳询的左半边竖线并不完全呈直线而是有起伏的,其起伏却不扭捏,挺拔而秀美。即使《舍利函记》已经剥蚀不清,但是这个字的左半边竖线的起笔方向便可以发现这条竖线也不是完全直的,而是带有起伏的。此处的“於”的左半部分则和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於”(图4)的左半部分也十分接近。

这一类起伏变化而挺拔的线条,初唐以后的楷书则并不多见了。而这样的变化,也不是刻意人为的,是人在执笔后写竖时手腕最舒适的活动状态下形成的。而这一点也是体现出此碑与宋元明清的石刻最大的不同的最关键的一点。

(二)左高右低

依前文所述,左高右低在初唐书家的左右结构字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在陆柬之《文赋》(图 7)、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图8 )中尤为明显,而在此碑中,也有不少左高右低的带有隶意的字出现。

(三)两脚不平

此技法在唐代行书中非常典型,而且在初唐楷书中亦十分常见,即指下面有两点结束的字(不仅限于以两点结束的字)。这两点通常不会在一條线上,而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而在初唐书风的鼻祖王羲之《兰亭序》中也经常会出现,比如王羲之的“次”(图9)与此碑中“次”(图10)不仅是两脚不平这一特点十分相似,甚至结字造型到笔法都颇为接近。

(四)泰山压卵

这一技法也是中国晋唐书法中的特点,在一个字的结构中有一个很重的头,如泰山压卵之势。董其昌书论中曾言:“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4]在颜真卿《祭侄文稿》中如“舋”(图12)字,即是泰山压卵,同样在《善兴寺舍利函记》中的“聳”(图13)字便是如此。

(五)一头悬空

所谓一头悬空指的就是在上下结构的字中,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看似有些“脱节”有些互不相干,这其实也是源自于隶书,而这也成为了晋唐古字在结构上较为常见的特点。例如,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歲”(图15)与《善兴寺舍利函记》中的“歲”(图14、16)几乎如出一辙,初唐书家中也有诸多一头悬空的情况出现。

四、《善兴寺舍利函记》与欧、虞、褚的关系

清《粤西金石略》就已经对唐善兴寺《善兴寺舍利函记》的书法有了一个十分清晰而准确的判断,其评价为:“笔势瘦劲,得欧、虞法,其亦亲炙者于河南者。”这一段评价可以说是非常精炼,同时亦十分准确无误。此函记整体的结字上确实十分近于欧和虞,细观笔法则欧、虞皆有,亦有褚之风貌。

(一)《善兴寺舍利函记》与欧虞褚的共性关联

初唐书家书写时知晓“凌空取势”,所以点画的映带关系十分明了,字里行间犹有生气。

1. 呼应而有生气的共性

在初唐的书法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便是点画之间相互呼应,犹有生气。而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很少能看见初唐书家的楷书墨迹传世,即使是陆柬之《文赋》也是属于行书的范畴,褚遂良《大字阴符经》真伪亦难定论。而颜真卿最为出名的几篇楷书作品皆为石刻,唯独只有《自书告身》是墨迹本,但又鲜为人知。细细梳理,唐人名家楷书墨迹几乎没有,即使算上隋人,也就一本《智永真草千字文》和一本《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本。而以上两帖因为点画的呼应十分的强烈,而被人们归为行楷,但实际上却是纯正的“真书”。

元人赵孟頫有许多楷书墨迹,同样被人们误以为赵孟頫是行书笔意入楷书,然而这实则是楷书的本来面目。隶变本身就是为了方便书写才出现的,隶书一方面变向了真书,而真书的点画本身就应该是相互呼应、一气呵成的,但是由于时代久远,我们看不到许多属于那个时代的楷书墨迹,只能看到石刻本,而被人们误认为是点画之间处处断开,笔笔新起。

唐孙过庭《书谱》中就曾言:“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5]这说明真正的楷书本身就应该是要“使转”的,即一气呵成的,毛笔在纸上“游走”的。《智永真草千字文》和《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本便能真正体现。

虽然我们无法看到初唐名家的楷书墨迹,但是我们在看初唐的碑刻的时候,仍然能看见很多带有人们认为的“行书”笔意的字。比如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刻工十分精良,其中的“行书”笔意仍然能看得十分清晰。同样这一点在初唐其他书家中也是非常常见,只可惜碑刻在千年以来风吹雨打,早已经“失真”不少,加之墨迹上石再经打拓而成拓本,其中丢失的一些牵丝连带就非常之多,其一些细腻的“笔触”也就不明显了。

观此《善兴寺舍利函记》亦是十分遗憾,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自然的影响,碑面剥蚀严重,很难看出一些笔触,虽然如此,但是从拓本中我们仍然能够找出一些映带的残迹。例如,《善兴寺舍利函记》的“此”(图18)字与王羲之《兰亭序》(图19)的“此”字和欧阳询《九成宫》(图20)的“此”字在结构上和笔法上都十分的接近。

而从《舍利函记》中的“此”字中间的一点便可以看出其先是点下去之后再向上挑出,承接最后一笔。通过《兰亭序》的横笔的最后结尾的走向可以判断出下笔应该是左二的竖线,那么在《善兴寺舍利函记》中的第一笔“竖横”线中我们可以看出线条的最后部分是比较重,这也是为了承接下笔而弹上去的,只不过碑刻上我们已经看不到这些细节了。

此函记不近于褚遂良之《雁塔圣教序》《阴符经》之作,但更近于传褚遂良之《倪宽赞》墨迹。依照褚遂良《倪宽赞》来看此《舍利函记》便可发现诸多的类似之处,例如《善兴寺舍利函记》中的“餘”(图21)字与褚遂良《倪宽赞》的“餘”(图22)字,便可窥出不仅结字、笔法,甚至气息神韵都极为相似。

《善兴寺舍利函记》的笔意不仅接近于褚遂良,更接近于欧阳询、虞世南。而欧阳询和虞世南最为典型的共性特征便在于结体。欧、虞的结体都十分纵长,从欧阳询的《九成宫》和《千字文》以及虞世南的《大唐汝南公主墓志铭》和《孔子庙堂碑》中都可以窥出。

2. 有欧、虞纵长

在欧、虞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其纵长的体势的特点,这一特点亦不是欧、虞刻意而为的,而是由其书写时的执笔姿势和手势决定。这一特点也在善兴寺《舍利函记》中非常明显,其结体的纵长亦可说全从欧、虞中来。譬如欧阳询的《九成宫》中的“未”(图23)字与善兴寺《善兴寺舍利函记》的“未”(图24)字在结字上都采取了这类纵长取势写法。

(二)《善兴寺舍利函记》与欧、虞独有的特点的关联

1. 与欧阳询的棱角分明

欧阳询历经三朝,历经了陈、隋、唐三朝,故而书学受北碑的影响,在一些起笔或结笔处时常会出现“方切”式的形态,字势除了纵长,而且更多了一分锋利。《九成宫》中就有诸多方切的笔法,譬如图20的“此”字最后一笔“竖弯”的头部便是颇为典型的方切笔,同样在上文所提到的欧阳询《九成宫》的“未”(图23)字捺画收笔便是如此。

在《舍利函记》(图24)中,我们仍能看到很多方切起笔,仍以“未”字为例,就十分典型,其捺画的结尾甚至比欧阳询捺画的结尾更加方,更加具有“切”势。

再以《九成宫》“铭”(图25)和《善兴寺舍利函记》“铭”(图26)作对比就可以发现在右下角“口”字的第二笔“横折”处变粗了,这就是由于笔毫铺开,方切下去所呈现的效果。

2. 与虞世南的含蓄蕴藉

虽然在上文论述中,有对《善兴寺舍利函记》与欧阳询书作关系的阐述,但是其实在此碑中的笔法更多的是虞世南的笔意,其中的含蓄、淡雅、蕴藉最为接近。

虞世南书最大的特点便在于其淡雅的儒家君子之风,线条型态很少出现明显的“切”和锋芒,直观上的牵丝连带亦相对较少(但其笔意仍然是连续的),字体结字不险峻,不带有所谓之“特色”,笔画圆润,结体长而方正,飘飘然。颇似唐孟浩然所谓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境界,其所临的《兰亭帖》便不如神龙本《兰亭》的锋芒毕露,其中淡雅之风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孔子庙堂碑》亦是如此。唐陆柬之书《文赋》的跋中,元人孙承泽评价陆柬之:“陆司谏所书文赋全摹禊帖而带有其舅氏虞永兴之员劲,遂觉韵法双绝。”[6]事实上陆柬之书《文赋》确实如此,其主体全从兰亭来,但是又带有其舅舅虞世南的含蓄圆润,从《文赋》来看,这段评价非常准确。而从这段跋文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虞世南的“含蓄蕴藉”。

《舍利函记》中的笔法与虞世南的“含蓄蕴藉”十分接近,如《舍利函记》中的“城、南、大唐、永、开、级”與《孔子庙堂碑》的“城、南、大唐、永、开、级”几乎是如出一辙(图27)。

五、结语

广西并不同于其他诸省,自宋以来直至明清,随着桂林的政治文化地位不断提升而有所发展,但在唐代,桂林仍然属于偏远的“桂岭瘴来云似墨”的荒蛮之地,所以唐碑在桂林显得十分稀有珍贵。虽然在桂林叠彩山有唐人元晦的题刻,但是元晦所处的年代已是中晚唐。纵观桂林石刻文化史,书刻于作为书法重要传承期的初唐年间的石刻寥寥无几,初唐的《善兴寺舍利函记》石刻就显得尤为珍贵。

《善兴寺舍利函记》高超的书法艺术水准与其含蓄蕴藉而又偶露峥嵘的书风尤为难得。其书典雅大方,格调颇高,无论是在笔法还是在结字上,都有十分典型的欧、虞之风。

中国书坛20世纪80年代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追求的书风有些不同,到了近年的晋唐书学开始复兴,所以在当下“正本溯源”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近几年来,书坛对传统的回归也是有目共睹的。而重提此碑,对于今天我们“寻觅真经”“宗法晋唐”的行动十分有利,对于进一步了解初唐书风和除名家外的其他书家的书风更具价值。

《善兴寺舍利函记》虽然不及初唐四家那么光耀夺目,但是在广西及桂林,除了初唐大家外,亦不失为了解和学习初唐书风的范本之一。其中的淡雅圆润、含蓄蕴藉、千变万化而不显于表,结体的古韵都异常精彩,其书作的价值绝不亚于任何一唐人抄经的作品。其拥有的高雅格调,更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3]桂海碑林博物馆.桂林石刻书法选集(唐宋卷)[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7:3.

[2]于钟华.问道王羲之[M].北京:中华书局,2015:78.

[4]于钟华.唐代行书技法40例[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3:97

[5]上海书画出版社.孙过庭书谱[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8.

[6]上海书画出版社.陆柬之书文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31.

作者单位:

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