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大与生长”

2019-08-01姜有荣

课外语文·中 2019年4期
关键词:印痕梧桐树古筝

姜有荣

【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

——(英国)阿瑟·克拉克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带有思辨色彩的文题,下笔之前需要理清“生长”与“长大”之间的辩证关系,而对此思考的深度也直接决定着文章立意的深度。

“生长”与“长大”是对一般生物体而言的,对人而言就是成长与成熟,对一个团体乃至国家而言就是发展和壮大(强大)。概言之,“生长”“成长”“发展”等是指向过程的,“长大”“成熟”“壮大(强大)”等是指向结果的。

为什么“我永远都没有长大”呢?一方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探求真理的脚步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过程之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另一方面,“长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看与什么人相比了。也许,你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是“长大”了,但与自己的未来相比还在“成长”之中;你与庸常之人相比是“长大”了,但与贤达之人相比还在“成长”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永远是卑微的,是有局限性的,所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犹太谚语)。为什么“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呢?这是生物体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人性的光辉。“更快、更高、更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都是这种“生长”精神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又是伟大的,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所以“行者常至”“玉汝于成”。刻在梧桐树上的印痕

王建新

每个人对成长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对我来说,成长就是刻在梧桐树上的那一道道刀痕。

小时候,住在乡下,家里有个很大的院子,爷爷在院子里养了很多花木,但是最显眼的还是墙角的那棵梧桐树。时隔多年,我还清晰地记得这棵梧桐树是我和父亲花了半天时间合力种下的,刚一种下,父亲就用镰刀抵着我的头顶在树上刻下一道深深的印痕,我仰着头不解地看着父亲,父亲告诉我是在给我量身高。

以后,每过半年光景他都会用相同的方法为我量身高。

渐渐地,我长大了,上了小学。为了让一家老小生活得更好,父亲放弃了那几亩薄田,离开了家到外地打工,有时一走就是一年。但不管有多久,每次回来,他除了给我带一些没见过或没吃过的东西,总要为我量一下身高,而那棵梧桐树早已长大,小时候刻的印痕也开始模糊不清了,面对着新刻的刀痕,父亲总会说:“你会长大的,和这梧桐树一样。”

上了初中,我家已搬到县城,但每隔两个月父亲都会抽出时间带我回老家一趟,一是看望爷爷、奶奶,二是为我量身高。

梧桐树上的刻痕见证了我的成长,但我每次在父亲的眼里看到的永远是一个比他矮小的孩子。

那年深秋,回到老家,爷爷已经去世,梧桐树也开始落叶了,走到树前,我猛然发现,那棵梧桐树上的印痕,那么多,那么深。回想一下,父亲为我量身高时的心情,都是喜悦,甚至惊讶,我似乎开始有些明白了。那天,父亲微笑着踮起脚为我再次量身高时,我发现我已比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父亲高了,低头时,看到父亲头上明显稀疏渐白的头发,我的鼻子不由得一酸。然后,我提议,以后每次也要帮父亲刻一下,父亲一愣,随后笑意更浓。

梧桐树下,一父一子,站得笔直,桔黄的梧桐叶在身边飘舞着。

两年后,我回老家时发现,梧桐树上属于父亲的刻痕基本没变,而属于我的刻痕越来越高。

现在上了高中,由于种种原因,老屋已被拆除,那棵梧桐树也被砍掉,但那刻在树上的印痕,已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因为我已懂得,那一道道的刻痕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和期望,也是一个孩子对父亲的爱和感激。

【简评】

本文的亮点在于化虚为实。“生长”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作者用那刻在梧桐树上的一道道印痕带给读者真切的触感。从父亲为“我”量身高、刻印痕到“我”为父亲刻印痕,这峰回路转的一笔是“我”长大的标志,它标志着“我”不仅身体长大了,而且心智也逐步成熟了——“我”已经读懂了父亲为这个家庭,尤其是为“我”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这一笔画面感强,情深意长,它在主旨上实现了从“生长”到“长大”的深化,在情感上完成了从父亲的期望到“我”的感激的升华,堪称妙笔。卸锁记

郑同

“丁零零”,放学铃响了,我收好书包,急匆匆赶往宿舍。

灯光昏暗,我想着快回宿舍,脚步更加匆忙。“嘎啦”,一阵刺耳的声音传来,紧接着是一个女生的抱怨:“唉,真是越急越忙。”我扭过头,黑暗中,一辆电动车倒在地上,一个女生正在扶着前轮查看着什么。

“啊,锁忘开了,都绞到里边,卡死了,怎么办?”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哭腔。我四下望望,同学们鱼贯而出,并未将视线过多停留在她身上。我的脚动了动,似在挣扎着向前,可是望着那辆车,我又缩回了脚。

“同学,要帮忙吗?”“要的要的!”她此刻有些窘迫,长长的马尾散在肩头。在车灯的照射下,一双红红的眼睛不安而又急促地眨着,绞着手指望着我。我蹲下身一看,果然,前轮正上方卡着一把锁,手根本够不到。她看见我为难的神色,又惊慌地擺手:“你就先回去吧,我再试试看。”“我们一起来吧。”

我示意她和我一起用力向前扳车轮,两人的脸都涨得通红。陆陆续续走过的同学渐渐停下脚步,在上方看着那把锁的情况,热心地在一旁“战术指导”。“好好好,抓住它向右扳扳。”此起彼伏的喊声中,无不透露着同学们的关切。那把锁似乎怕了这阵势,“军心”不稳起来,开始摇摇晃晃了。

我和她对视一眼,稳住手中的轮子,用力一推,“嘎啦”,随着车轮猛地一转,那把锁住我们脚步的锁狼狈地跌在了地下,不再动弹。

“呼……”大家都松了口气。“咱们都是活雷锋啊。”不知谁叫了一声,大家都笑起来。

我站起身来,望着女孩脸上的笑容,心中一阵畅快。她在众人七手八脚的帮助下扶起电动车,红着脸一一向他们道谢,然后又转向我,笑得眉眼弯弯地说:“真的谢谢你了!”我一怔,连忙摆手:

“没什么,嘿嘿。”

电动车灯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显得伟岸起来,我向着影子愉快地招了招手:“我是在家人和他人的帮助中一天天成长起来的,今天终于也能够帮助一次他人了。嘿嘿,长大的感觉真好!”

【简评】

本文既得“事趣”,亦含理趣。言其得“事趣”,其因有二:一是形象刻画传神。女生有羞涩气,心里想着要“我”帮助,嘴上却说着“你就先回去吧”,真乃“虽说还休”;男生有英雄气,急人之困、施以援手之后,嘴上却说着“没什么”,颇有“侠士之风”。二是场面描写给力。两个主角“用力向前扳车轮”“脸都涨得通红”,围观学生“在上方看着那把锁的情况,热心地在一旁‘战术指导”,镜头反复切换,点面结合。扳车轮时,铆足劲儿,喊声阵阵;锁卸下地,松了口气,嬉笑声声。整个场面,张弛有度。言其含理趣,是因为“我”在施助中获得了“成长”的感悟,找到了“长大”的感觉。此外,诙谐的语言也让全文染上了一抹校园轻喜剧的色彩。有一朵花,开满我的记忆

董辰辛

有一朵二十一瓣的双色之花,一点点地开满我的记忆。

袅袅香炉生紫烟,悠悠琴弦伴佳人。这便是古筝之古韵。记忆深处,一位颀长的女子坐在圆形的镂花木凳上,一曲琴谱,拔弦而弹,一个小女孩坐在她的对面。

二十一弦似流水,白绿二色若竹风。纤纤玉指弹拔之处,一声一声透着或刚或柔的韵味。一曲终了,小女孩恍若在梦中一般,流连于那古朴的古筝旁,怀着好奇,小心翼翼地用细小的手指拨弄着那散发出神秘气息的筝弦。白绿二色的琴弦如一片片花瓣,泛着丝丝光泽,一股清流潺潺滋润心田,一朵二十一瓣的双色之花慢慢生长,悄然绽放……

我痴恋上了古筝。

虽然开始并不深谙琴道,但我仍然满怀痴心地按时来到古朴的琴房,跟着筝前的女子习起古筝,希冀有朝一日也能于筝上使“高山流水”,令“钢水奔流”。

年华无声,领着记忆,踽踽而行。琴,未变;弦,依旧。只是心却愈小,无法承载太多。短暂的痴恋敌不过内心太多的苍白,那朵花才开始生长便已几欲先败。曾经的执念浓浓,如今渐渐淡化;曾经的坚持不放,如今不知何方。

木窗外,竹影摇,筝声淌。老师默默地坐在我对面,就像几年前我坐在她对面一般,望着我弹琴。指尖又触摸到了那光滑的琴弦,又像是回到了那一年……只是今时不同往日,物是人非。筝前的我,心中只剩下如麻纷繁,不知花开何处。

古筝,古筝,锢住的,难道是心吗?

意料之中,琴音纷乱。老师微微叹气,喃喃道:“孩子,你太浮躁了……”如有梵音于耳畔回旋,心中剩下的只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愧疚。离开古筝,来到窗前,我只想抑制内心的起伏。薄雾在竹林间袅绕,幻化为白绿二色,一如古筝上的弦色,心中一阵惊诧,这似乎是古曲“竹风梅影”的一部分,望向老师,她依旧如故地含着笑。

心突然在刹那间有了些许释然,回到琴边,重缠义甲,复将颤抖的指尖伸向平衡无交的琴弦。铮铮琴声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有渔舟唱晚,时而是钢水奔流。有时像茉莉花般清雅,有时似出水莲般的柔美。竹影中,白与绿这两种本无关联的色流,竞和谐地共存于古筝之上。

随着“托、劈、抹、挑、勾”等的指法,那一朵二十一瓣的双色之花,虽未完全长大绽放,但也并未停止生长,只是愈加绚烂。

【简评】

本文绘“声”绘“色”,富有美感。不仅有音韵美、画面美,而且有意蕴美。何能如此?皆因作者有一颗生活的“诗心”。有“诗心”,才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源于此,古筝才会幻化为一朵二十一瓣的双色之花,开满我的记忆;林间的竹色、雾色才会幻化为古筝上的弦色,刚柔相济,和谐共存;学艺之路上的痴恋与倦怠、纠结与释然、困顿与开悟才会幻化为—树—树的“生长”花开,“虽未完全长大绽放,但也并未停止生长”,展现着“我”如琢如磨、登堂入室的历程。冰心说:“爱在左,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本文亦得其妙。

参考答案

《远行》参考答案:

1①母亲深明事理,虽不舍儿子远行,却默默支持儿子当兵;②母亲朴实细心,为不能给儿子办酒席感到歉疚,她做儿子最爱吃的菜,杀的鸡只想给儿子一人吃;③母亲勤俭能干,给儿子做新衣,缝钉扣子,天天忙碌;④母亲自尊要强,自己头发梳得光鲜,全家穿新衣,体面地送儿子去当兵。

2示例:其实我压根就不会钓鱼,就是想找个借口和你淡淡心。这套渔具是我跟同事借的,也就是来装装样子。你看,早上匆忙,连鱼饵都没带。

3示例:娘啊,您真的老了!您时时为儿子牵肠挂肚,怎么不老?您一心为儿子操劳忙碌,怎能不老?您满脸的皱纹让我揪心!(结合语境,合乎情理即可)

4结构上,有首尾照应的作用。内容上,作者借“门”来表达“我”与家之间的深厚感情。回家时的遥望,离家时的回望,都饱含着“我”对家的爱与眷恋。“门”开启时的等待。“门”吱——嘎——叫了—长声,又寄寓著家对“我”的爱与不舍。

5“远”的感觉来自于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离家参军,岂能不远?但从离家的那一刻起,对家的厚爱,对父母的眷念,将萦绕心头,无论何时何地都将伴随“我”,所以说,这份感情更真切、更贴近了。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参考答案:

1梭罗离现在的年代是遥远的;现实生活中这种愉快已经很少,已经久违了。

2现实生活;人们在匆忙中追逐名利,不关注内心情感;人们忙于交际应酬却缺乏情感交流,缺少情感的滋润。理想生活:生活节奏悠闲从容,人们内心丰富善感。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旧梦”的追念之情。

3可以将“我们”理解为“人与文字”,当人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遇时,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事;但我们缺少精神的生活,与“心灵的古典音乐”——文字是格格不入的。

4(1)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字对心灵的重要性——它能带给人清凉与慰藉。(2)引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海子的理想有力地衬托作者的理想,既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又有利于强化情感表达。

5(示例)消除生存的紧迫与焦虑,抛弃对名利的追逐,打捞失落的珍贵东西,通过阅读进行情感交流。

6(示例)阅读经典作品可以愉悦身心。如我读《安东诺夫卡苹果》时,闻到了“那片树林的青涩气”“潮湿而新鲜的水汽”,看到了“沐浴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的小径”,我感受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意对即可)

《把肉“种”出来》参考答案:

1.首先从活体动物身上提取少量干细胞,然后在无菌安全环境中用动物血清和营养液“喂养”,并通过模拟血管对干细胞进行多重诱导。

2列数字。通过列举人造牛肉汉堡和人造肉饼的高昂价格,有力地说明了人造肉价格高,—般人还消费不起。

3不能删去。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不用宰杀动物就能吃肉”是作者的猜想,删去“也许”语气过于肯定,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4生产费用过高,提取方式过于残忍。

5从植物中寻找动物血清的替代物,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取人工合成血清。

《强强联手的“味道网络”》参考答案:

1强强联手的‘味道网络。

2“吃货”指喜欢吃各种美食的人,并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追求,有品位的美食爱好者、美食客、美食家。

3(1)冽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嗅觉是影响食物味道最主要的因素”。(2)举例子。说明了“食物的色调可以改变味道”。

4帮凶。

5嗅觉、视觉、听觉、环境、期望的认知。

《懂得放下是一种人生智慧》参考答案:

1懂得放下是一种人生智慧(有时候,人生不一定要做“加法”,不妨做一些放下的“减法”)。

2示例:把恩怨放下,学会欣赏对方。

3示例:爱迪生在寻找适合敞电灯灯丝的材料时,经历了—千多次的失败,他并没有气馁放弃,反复实验,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材料。

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列举赛场上许多曾经的冠军因压力太大而发挥失常的例子,并将“适度的压力”和“压力过大”导致的不同结果进行比较,有力地论证了“把压力放下,学会释放自己”的分论点。

5示例:把奢欲放下,学会享受宁静。

《文化有自信,荧屏多清流》参考答案:

1文化有自信,荧屏多清流。(或:因为这份文化自信,让荧屏涌动更多清流。)

2引出“荧屏清流”的话题;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论据,使论正更为有力。

3相对于“对观众喜好的简化、志趣的矮化”而言的。“清流处处”具体指荧屏中公益元素多起来,文化类节目热起来;镜头对准正能量、生活当中的真善美。

4政策有意识的引领着节目制作方的主动追求;观众的支持。

5这些节目契合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审美追求;有些环节植根于中国人细胞中最深远的记忆。第二问示例:喜欢。比如《中国诗词大会》。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节目带动我重温了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我感受到了诗词之美、诗词之趣,从古诗词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

——(英国)阿瑟·克拉克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带有思辨色彩的文题,下笔之前需要理清“生长”与“长大”之间的辩证关系,而对此思考的深度也直接决定着文章立意的深度。

“生长”与“长大”是对一般生物体而言的,对人而言就是成长与成熟,对一个团体乃至国家而言就是发展和壮大(强大)。概言之,“生长”“成长”“發展”等是指向过程的,“长大”“成熟”“壮大(强大)”等是指向结果的。

为什么“我永远都没有长大”呢?一方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探求真理的脚步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过程之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另一方面,“长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看与什么人相比了。也许,你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是“长大”了,但与自己的未来相比还在“成长”之中;你与庸常之人相比是“长大”了,但与贤达之人相比还在“成长”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永远是卑微的,是有局限性的,所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犹太谚语)。为什么“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呢?这是生物体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人性的光辉。“更快、更高、更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都是这种“生长”精神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又是伟大的,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所以“行者常至”“玉汝于成”。刻在梧桐树上的印痕

王建新

每个人对成长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对我来说,成长就是刻在梧桐树上的那一道道刀痕。

小时候,住在乡下,家里有个很大的院子,爷爷在院子里养了很多花木,但是最显眼的还是墙角的那棵梧桐树。时隔多年,我还清晰地记得这棵梧桐树是我和父亲花了半天时间合力种下的,刚一种下,父亲就用镰刀抵着我的头顶在树上刻下一道深深的印痕,我仰着头不解地看着父亲,父亲告诉我是在给我量身高。

以后,每过半年光景他都会用相同的方法为我量身高。

渐渐地,我长大了,上了小学。为了让一家老小生活得更好,父亲放弃了那几亩薄田,离开了家到外地打工,有时一走就是一年。但不管有多久,每次回来,他除了给我带一些没见过或没吃过的东西,总要为我量一下身高,而那棵梧桐树早已长大,小时候刻的印痕也开始模糊不清了,面对着新刻的刀痕,父亲总会说:“你会长大的,和这梧桐树一样。”

上了初中,我家已搬到县城,但每隔两个月父亲都会抽出时间带我回老家一趟,一是看望爷爷、奶奶,二是为我量身高。

梧桐树上的刻痕见证了我的成长,但我每次在父亲的眼里看到的永远是一个比他矮小的孩子。

那年深秋,回到老家,爺爷已经去世,梧桐树也开始落叶了,走到树前,我猛然发现,那棵梧桐树上的印痕,那么多,那么深。回想一下,父亲为我量身高时的心情,都是喜悦,甚至惊讶,我似乎开始有些明白了。那天,父亲微笑着踮起脚为我再次量身高时,我发现我已比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父亲高了,低头时,看到父亲头上明显稀疏渐白的头发,我的鼻子不由得一酸。然后,我提议,以后每次也要帮父亲刻一下,父亲一愣,随后笑意更浓。

梧桐树下,一父一子,站得笔直,桔黄的梧桐叶在身边飘舞着。

两年后,我回老家时发现,梧桐树上属于父亲的刻痕基本没变,而属于我的刻痕越来越高。

现在上了高中,由于种种原因,老屋已被拆除,那棵梧桐树也被砍掉,但那刻在树上的印痕,已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因为我已懂得,那一道道的刻痕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和期望,也是一个孩子对父亲的爱和感激。

【简评】

本文的亮点在于化虚为实。“生长”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作者用那刻在梧桐树上的一道道印痕带给读者真切的触感。从父亲为“我”量身高、刻印痕到“我”为父亲刻印痕,这峰回路转的一笔是“我”长大的标志,它标志着“我”不仅身体长大了,而且心智也逐步成熟了——“我”已经读懂了父亲为这个家庭,尤其是为“我”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这一笔画面感强,情深意长,它在主旨上实现了从“生长”到“长大”的深化,在情感上完成了从父亲的期望到“我”的感激的升华,堪称妙笔。卸锁记

郑同

“丁零零”,放学铃响了,我收好书包,急匆匆赶往宿舍。

灯光昏暗,我想着快回宿舍,脚步更加匆忙。“嘎啦”,一阵刺耳的声音传来,紧接着是一个女生的抱怨:“唉,真是越急越忙。”我扭过头,黑暗中,一辆电动车倒在地上,一个女生正在扶着前轮查看着什么。

“啊,锁忘开了,都绞到里边,卡死了,怎么办?”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哭腔。我四下望望,同学们鱼贯而出,并未将视线过多停留在她身上。我的脚动了动,似在挣扎着向前,可是望着那辆车,我又缩回了脚。

“同学,要帮忙吗?”“要的要的!”她此刻有些窘迫,长长的马尾散在肩头。在车灯的照射下,一双红红的眼睛不安而又急促地眨着,绞着手指望着我。我蹲下身一看,果然,前轮正上方卡着一把锁,手根本够不到。她看见我为难的神色,又惊慌地摆手:“你就先回去吧,我再试试看。”“我们一起来吧。”

我示意她和我一起用力向前扳车轮,两人的脸都涨得通红。陆陆续续走过的同学渐渐停下脚步,在上方看着那把锁的情况,热心地在一旁“战术指导”。“好好好,抓住它向右扳扳。”此起彼伏的喊声中,无不透露着同学们的关切。那把锁似乎怕了这阵势,“军心”不稳起来,开始摇摇晃晃了。

我和她对视一眼,稳住手中的轮子,用力一推,“嘎啦”,随着车轮猛地一转,那把锁住我们脚步的锁狼狈地跌在了地下,不再动弹。

“呼……”大家都松了口气。“咱们都是活雷锋啊。”不知谁叫了一声,大家都笑起来。

我站起身来,望着女孩脸上的笑容,心中一阵畅快。她在众人七手八脚的帮助下扶起电动车,红着脸一一向他们道谢,然后又转向我,笑得眉眼弯弯地说:“真的谢谢你了!”我一怔,连忙摆手:

“没什么,嘿嘿。”

电动车灯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显得伟岸起来,我向着影子愉快地招了招手:“我是在家人和他人的帮助中一天天成长起来的,今天终于也能够帮助一次他人了。嘿嘿,长大的感觉真好!”

【简评】

本文既得“事趣”,亦含理趣。言其得“事趣”,其因有二:一是形象刻画传神。女生有羞涩气,心里想着要“我”帮助,嘴上却说着“你就先回去吧”,真乃“虽说还休”;男生有英雄气,急人之困、施以援手之后,嘴上却说着“没什么”,颇有“侠士之风”。二是场面描写给力。两个主角“用力向前扳车轮”“脸都涨得通红”,围观学生“在上方看着那把锁的情况,热心地在一旁‘战术指导”,镜头反复切换,点面结合。扳车轮时,铆足劲儿,喊声阵阵;锁卸下地,松了口气,嬉笑声声。整个场面,张弛有度。言其含理趣,是因为“我”在施助中获得了“成长”的感悟,找到了“长大”的感觉。此外,诙谐的语言也让全文染上了一抹校园轻喜剧的色彩。有一朵花,开满我的记忆

董辰辛

有一朵二十一瓣的双色之花,一点点地开满我的记忆。

袅袅香炉生紫烟,悠悠琴弦伴佳人。这便是古筝之古韵。记忆深处,一位颀长的女子坐在圆形的镂花木凳上,一曲琴谱,拔弦而弹,一个小女孩坐在她的对面。

二十一弦似流水,白绿二色若竹风。纤纤玉指弹拔之处,一声一声透着或刚或柔的韵味。一曲终了,小女孩恍若在梦中一般,流连于那古朴的古筝旁,怀着好奇,小心翼翼地用细小的手指拨弄着那散发出神秘气息的筝弦。白绿二色的琴弦如一片片花瓣,泛着丝丝光泽,一股清流潺潺滋润心田,一朵二十一瓣的双色之花慢慢生长,悄然绽放……

我痴恋上了古筝。

虽然开始并不深谙琴道,但我仍然满怀痴心地按时来到古朴的琴房,跟着筝前的女子习起古筝,希冀有朝一日也能于筝上使“高山流水”,令“钢水奔流”。

年华无声,领着记忆,踽踽而行。琴,未变;弦,依旧。只是心却愈小,无法承载太多。短暂的痴恋敌不过内心太多的苍白,那朵花才开始生长便已几欲先败。曾经的执念浓浓,如今渐渐淡化;曾经的坚持不放,如今不知何方。

木窗外,竹影摇,筝声淌。老师默默地坐在我对面,就像几年前我坐在她对面一般,望着我弹琴。指尖又触摸到了那光滑的琴弦,又像是回到了那一年……只是今时不同往日,物是人非。筝前的我,心中只剩下如麻纷繁,不知花开何处。

古筝,古筝,锢住的,难道是心吗?

意料之中,琴音纷乱。老师微微叹气,喃喃道:“孩子,你太浮躁了……”如有梵音于耳畔回旋,心中剩下的只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愧疚。离开古筝,来到窗前,我只想抑制内心的起伏。薄雾在竹林间袅绕,幻化为白绿二色,一如古筝上的弦色,心中一陣惊诧,这似乎是古曲“竹风梅影”的一部分,望向老师,她依旧如故地含着笑。

心突然在刹那间有了些许释然,回到琴边,重缠义甲,复将颤抖的指尖伸向平衡无交的琴弦。铮铮琴声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有渔舟唱晚,时而是钢水奔流。有时像茉莉花般清雅,有时似出水莲般的柔美。竹影中,白与绿这两种本无关联的色流,竞和谐地共存于古筝之上。

随着“托、劈、抹、挑、勾”等的指法,那一朵二十一瓣的双色之花,虽未完全长大绽放,但也并未停止生长,只是愈加绚烂。

【简评】

本文绘“声”绘“色”,富有美感。不仅有音韵美、画面美,而且有意蕴美。何能如此?皆因作者有一颗生活的“诗心”。有“诗心”,才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源于此,古筝才会幻化为一朵二十一瓣的双色之花,开满我的记忆;林间的竹色、雾色才会幻化为古筝上的弦色,刚柔相济,和谐共存;学艺之路上的痴恋与倦怠、纠结与释然、困顿与开悟才会幻化为—树—树的“生长”花开,“虽未完全长大绽放,但也并未停止生长”,展现着“我”如琢如磨、登堂入室的历程。冰心说:“爱在左,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本文亦得其妙。

参考答案

《远行》参考答案:

1①母亲深明事理,虽不舍儿子远行,却默默支持儿子当兵;②母亲朴实细心,为不能给儿子办酒席感到歉疚,她做儿子最爱吃的菜,杀的鸡只想给儿子一人吃;③母亲勤俭能干,给儿子做新衣,缝钉扣子,天天忙碌;④母亲自尊要强,自己头发梳得光鲜,全家穿新衣,体面地送儿子去当兵。

2示例:其实我压根就不会钓鱼,就是想找个借口和你淡淡心。这套渔具是我跟同事借的,也就是来装装样子。你看,早上匆忙,连鱼饵都没带。

3示例:娘啊,您真的老了!您时时为儿子牵肠挂肚,怎么不老?您一心为儿子操劳忙碌,怎能不老?您满脸的皱纹让我揪心!(结合语境,合乎情理即可)

4结构上,有首尾照应的作用。内容上,作者借“门”来表达“我”与家之间的深厚感情。回家时的遥望,离家时的回望,都饱含着“我”对家的爱与眷恋。“门”开启时的等待。“门”吱——嘎——叫了—长声,又寄寓着家对“我”的爱与不舍。

5“远”的感觉来自于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离家参军,岂能不远?但从离家的那一刻起,对家的厚爱,对父母的眷念,将萦绕心头,无论何时何地都将伴随“我”,所以说,这份感情更真切、更贴近了。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参考答案:

1梭罗离现在的年代是遥远的;现实生活中这种愉快已经很少,已经久违了。

2现实生活;人们在匆忙中追逐名利,不关注内心情感;人们忙于交际应酬却缺乏情感交流,缺少情感的滋润。理想生活:生活节奏悠闲从容,人们内心丰富善感。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旧梦”的追念之情。

3可以将“我们”理解为“人与文字”,当人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遇时,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事;但我们缺少精神的生活,与“心灵的古典音乐”——文字是格格不入的。

4(1)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字对心灵的重要性——它能带给人清凉与慰藉。(2)引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海子的理想有力地衬托作者的理想,既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又有利于强化情感表达。

5(示例)消除生存的紧迫与焦虑,抛弃对名利的追逐,打捞失落的珍贵东西,通过阅读进行情感交流。

6(示例)阅读经典作品可以愉悦身心。如我读《安东诺夫卡苹果》时,闻到了“那片树林的青涩气”“潮湿而新鲜的水汽”,看到了“沐浴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的小径”,我感受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意对即可)

《把肉“种”出来》参考答案:

1.首先从活体动物身上提取少量干细胞,然后在无菌安全环境中用动物血清和营养液“喂养”,并通过模拟血管对干细胞进行多重诱导。

2列数字。通过列举人造牛肉汉堡和人造肉饼的高昂价格,有力地说明了人造肉价格高,—般人还消费不起。

3不能删去。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不用宰杀动物就能吃肉”是作者的猜想,删去“也许”语气过于肯定,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4生产费用过高,提取方式过于残忍。

5从植物中寻找动物血清的替代物,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取人工合成血清。

《强强联手的“味道网络”》参考答案:

1强强联手的‘味道网络。

2“吃货”指喜欢吃各种美食的人,并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追求,有品位的美食爱好者、美食客、美食家。

3(1)冽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嗅觉是影响食物味道最主要的因素”。(2)举例子。说明了“食物的色调可以改变味道”。

4帮凶。

5嗅觉、视觉、听觉、环境、期望的认知。

《懂得放下是一种人生智慧》参考答案:

1懂得放下是一种人生智慧(有时候,人生不一定要做“加法”,不妨做一些放下的“减法”)。

2示例:把恩怨放下,学会欣赏对方。

3示例:爱迪生在寻找适合敞电灯灯丝的材料时,经历了—千多次的失败,他并没有气馁放弃,反复实验,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材料。

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列举赛场上许多曾经的冠军因压力太大而发挥失常的例子,并将“适度的压力”和“压力过大”导致的不同结果进行比较,有力地论证了“把压力放下,学会释放自己”的分论点。

5示例:把奢欲放下,学会享受宁静。

《文化有自信,荧屏多清流》参考答案:

1文化有自信,荧屏多清流。(或:因为这份文化自信,让荧屏涌动更多清流。)

2引出“荧屏清流”的话题;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论据,使论正更为有力。

3相对于“对观众喜好的简化、志趣的矮化”而言的。“清流处处”具体指荧屏中公益元素多起来,文化类节目热起来;镜头对准正能量、生活当中的真善美。

4政策有意识的引领着节目制作方的主动追求;观众的支持。

5这些节目契合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审美追求;有些环节植根于中国人细胞中最深远的记忆。第二问示例:喜欢。比如《中国诗词大会》。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节目带动我重温了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我感受到了诗词之美、诗词之趣,从古诗词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猜你喜欢

印痕梧桐树古筝
陈若鹏作品
雨中的梧桐树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作品(八)
梧桐树下
第一次弹古筝
蜗牛的印痕
古筝
我的古筝之旅
刻在记忆里的哲理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