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2019-08-01梁品鑫

职业·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梁品鑫

摘 要: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中已应用多年,重点突出了“能力本位、工学一体”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技术技能应用能力强等特点。在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设计上,由于专业方向的针对性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受到一定制约,不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与延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能力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第二课堂 教学活动 数控加工专业

一、技工院校开展第二课堂的意义与作用

第二课堂的开展是以技能强化、专业拓展和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探究的平台,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由于数控加工专业划分为数控车工方向与数控铣工方向,在课程设置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技能训练具有针对性,不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以笔者学校数控车工方向(高中工)的专业课程为例,其课程主要围绕普通车工与数控车工开展,两门课程的课时量共计1182学时,占据教学计划总量的31.8%。因此,压缩了钳工、普通铣工、数控铣工等专业课程的学时,造成学生基础技能训练时长不足等问题,不利于数控加工综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而数控铣工方向的专业课程恰好与之相反。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可将教学内容进行强化、延伸、拓展、深入,对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笔者对近几年数控加工专业学生课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总体来说,成绩并不理想。因素包括对专业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家长指定学习等因素都会导致学生容易产生“怕学、厌学、懒学”等现象,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克服以上因素的制约,以其灵活的授课方式、新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爱好的支配下,自觉地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2.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

不同学生的能力素质也不同,如学习能力、认知能力、交际能力等。由于第一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固定,极少考虑或顾及这些差异,而第二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巩固拓展,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使其学习的潜在动力在第二课堂中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实践证明,数控专业的学生通过参与第二课堂(专业社团)的继续学习,能够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第二课堂的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在各级别技能大赛中均能荣获好名次,极大地鼓舞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渴望。

3.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职业院校制度的改革,众多教师都反映现在师生关系大不如前,感觉越来越疏远,更为严重的是,某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形成了对立局面,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极为不利。而开设第二课堂活动,使教师与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增多了接触机会,加深了相互了解。通过第二课堂教学,教师也加强了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拓宽了知识面,加快了知识更新,丰富了教学手段,同时又促进了第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践

数控加工专业第二课堂的开展可以围绕当地制造业搭建框架合作协议,进行产教融合,或者围绕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根据不同的赛项组建不同的学生社团,通过社团运行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的实施。采用导师带班制,学生自愿报名,增强其责任心与学习主动性,充分利用奖罚制度,挖掘学生潜能,提升教学活动效果。

1.产教融合培育紧缺人才

企业产品复杂且多变,需要技术人员快速做出调整,但学校的教学计划是相对固定的,很难进行变更,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为此,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根据产品加工的工艺和难度,由学校分类组建“产品制造精英团”,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产品加工。如学校机床设备完善且充足就可以直接在校内完成加工;如条件允许也可利用双休日时间安排社团成员到企业生产一线加工,此举能让教学与生产融合为一体。产教融合一是可以提高学生实践综合技能,让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需求;二是让学生通过自身劳动获得报酬,学会生活自理;三是产教融合机制可以促进专业教学改革。

2.技能竞赛历练专业人才

近几年,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的重视,竞赛的成绩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校的专业教学水平,尽管比赛有偶然性、突发性等,但是比赛冠军肯定是经过千锤百炼、身经百战的锻造而成。针对数控加工专业的特点、结合竞赛文件要求,可以组建“数控加工竞赛团”,开展有组织、有梯队、有计划地训练,由专业教师对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知识作系统讲授与指导,全面提升选手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一次又一次技能实操与考核,每一位选手都将被历练成数控加工的技术能手。

3.兴趣爱好培养创新人才

数控加工专业可根据就业岗位需求拓展开设一些专业社团,如CAD制图、3D打印技术、数控机床维修等。通过不同岗位的专业社团,可以招募更多的学习爱好者参与学习,使学生的技术技能得到拓展和延伸。同一專业社团的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志向,有利于相互交流与碰撞,激发出个人内在的潜能,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指导社团工作时,要与学生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保证师生间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沟通与交流,以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创建专业社团,为教师与学生间搭建了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了保障。

三、开展第二课堂的对策

1.完善制度建设,开展活动避免行政化

完善的制度建设能为第二课堂的推进提供制度保障,如果机制建立不完善,就难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动力,如果强行推进,就会变成一个行政任务,违背了建设的初衷,毫无意义。在笔者学校数控加工专业开设第二课堂的专业社团中,通过不断地完善机制建设,项目才得以顺利开展。如在“产品制造精英团”开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校企合作协议与细则、奖励机制等;在“数控加工竞赛团”开展过程中,则需要补充和完善选手选拔规程、训练规程、奖罚制度等。有了制度的保障,活动开展才会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保证了项目顺利推进。

2.合理规划专业布局,让活动灵活多变

数控加工专业第二课堂的开设,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特点进行精心规划,如果所有的专业课程都开设第二课堂,势必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一些配套设施不齐全的课程上,将无法开展而演变成为一种摆设。笔者学校规划的路径:一是围绕校企合作的两个大型加工企业,与他们进行深度的产教融合,双方互利共赢;二是围绕每年的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根据不同赛项开设专业竞赛团,既可避免临时选拔成员,又可建立起梯队培养机制,为竞赛训练奠定基础。通过合理规划的专业布局,开设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能够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3.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高活动质量

数控加工为工科专业,要求任课教师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当下“中国制造”蓬勃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不断涌现,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如学校在这方面没有专项培训计划,那么在开展活动中,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影响。学校可鼓励专业教师多参与各类各级的专项培训,或不定期到企业生产一线与技术人员开展技术研讨活动,或者定期到生产制造业参加企业实践等,通过多种渠道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同时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共同推进提高第二课堂的教学质量。

4.充分使用配套设备,确保活动正常开展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需要场地、设备等配套设施,学校有统一规划、专项预算和专人负责才足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以数控加工专业为例,开展第二课堂需要使用到实训车间或者电脑室等教学场所,为避免与正常教学的冲突,第二课堂可安排于晚自修或双休日,以合理地错开常规教学,使设备使用率得到有效提高。在开展过程中,会有耗材、资料、技术交流等方面费用的开支,各项目负责人需要有专项活动方案报学校审核、审批,再由學校统一调配,避免重复建设。有了计划与经费的保障,活动的开展才能够顺利实施。

四、结语

在技工院校中以专业社团的方式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既弥补了第一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当前全国倡导“大从创业,万众创新”的主题背景下,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对高素质综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尹大纲,周惠芬.基于专业课程的第二课堂建设初探[J].教育观察,2018(23).

[2]付蕴倩.高职院校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8(33).

[3]马建霞.第二课堂对技工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职业,2018(11).

[4]李丽萍.第二课堂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探索与实践——以多媒体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市场, 2016(49).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实践观对第二课堂建设的启示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教学的教育性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