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养吾:威惠并施 执法如山
2019-08-01杨燕芬
杨燕芬
“星斗胸罗独抗颜,说忠说孝满人间。归欤杖履华山去,家问客从何处还。”明朝大理寺卿林熙春所写七言绝句《黄养吾归临川》,讲述了监察御史黄养吾不畏强权、忠孝两全的感人事迹。
大公无私威惠存
福建省龙海市顔厝镇的东山(珊)黄氏,从明代起即为漳南望族,科甲显赫。据史料记载,明清两朝东山黄氏大宗直系有十三人任职为官,出过二进士五举人:黄嵩,明宣德三年(1428)岁贡,连任十二年广西平乐知府;告老还乡时,百姓遮道挽留涕泣,如失父母。黄熒,明成化壬辰(1472)进士,历玉山知县、南京道监察御史、北京道监察御史、四川按察司副使,所到之处名誉声望都很高,等等,尤其以执法如山的黄养吾扬名。
黄养吾(1519—1590),名泮,字宗鲁,明嘉靖三十一年(1553)进士,历任贵州道监察御史、山东道监察御史、太平知府、直隶知府,巡按广西、关东等。他“生而警敏,稍长即博涉群书,做秀才时,文名已著。”进士及第授行人。两年后,选为贵州道监察御史。因遇母颜氏丧,弃官守孝;三年服丧期满,又遇上父丧,再次守孝。
守孝期满后,黄养吾转任山东道监察御史。从此,黄养吾无内顾之忧,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做官中,尽心尽职。明嘉靖四十一年(1563),黄养吾奉敕巡按关东,当时,居住在北方的匈奴军队突然包围通州,情势紧急。黄养吾单骑入城,主持退敌事务,不久匈奴军队撤退,通州解围。黄养吾马上分条列举各边境地区要塞重镇打败仗的情况,他调查得知,通州被围的原因是地方官吏不作为所致。当时,很多同僚告诉他涉事官员关系错综复杂,要他得饶人处且饶人。但他力排众议,认为事关国体不可轻纵了此等风气,坚决要求按律法惩治相关官吏。嘉靖皇帝最终采纳了他的奏言,妥善处置了相关的官员。但也从此,黄养吾与权臣间有了过节。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4),黄养吾巡按广西。当时,右江地方不安定,多有叛乱,黄养吾便协助巡抚吴贵芳平定了叛乱。又刚好碰上广西乡试,黄养吾亲临监督,“虚心遍阅,去取自裁”,杜绝了一切舞弊和不公正行为,一扫“乡试考吏,或请托,或漏题,或奸诡,或忽略”的一切营私舞弊歪风邪气,所录取的举人,都是广西实学才俊。因此,当地的有识之士都叹服黄养吾的鉴识,私底下评论说:“黄养吾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他自己曾经在福建的学子中夺魁啊!(黄养吾为嘉靖庚子科闽省亚元即第二名举人),他凭借自己的出身来录取人才,果然识人不虚!”
由于黄养吾执法公正,嘉靖帝非常信任和倚重他,在他完成巡按任务返回复命途中,又连升他三级。黄养吾于是奉命出任太平知府。太平府是明太祖开创朝代的地方,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府治在当涂县,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安微省的马鞍山市及芜湖市辖境。明朝的太平府一带,盗贼出没,又常常遭遇水灾。百姓只得像鸟一样地在树上搭一个窝住,但是泛滥的洪水仍漫过小腿,大家都疲困不堪;官府拨调的救灾粮又经常被贪官污吏私吞,百姓更是苦不堪言。黄养吾上任后,严明律法、惩治贪官、安抚百姓,“抚其疲困者而绳其枉法者。威以惠行,奸宄屏迹。”因此,太平地方安定平静,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数十年后,当地老百姓对于养吾公犹有无限的仰慕之情,尊称他为“黄使君”。
“代天办案”美名扬
纵观黄养吾一生,他为官清正,大公无私、不怕强权,人们称他是第二个包青天。他任直隶知府时,适值京中十三总兵勾结起来,为非作歹,在京城杀人放火,奸淫妇女、搜括民财,无恶不作。老百姓叫苦连天,纷纷上告。但由于他们人多势大,官府谁也不敢惹他们。为此,万历皇帝密召黄养召进京,专门办理十三总兵案件。
黄养吾召入京后,十三总兵得到消息就相聚商量,利用金钱收买他,企图将黄养吾拉到这一边来,以便掩盖他们的罪恶。于是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公开开地命家人将金银财宝一担担地往黄府送。黄养吾也不推辞,将所有礼物如数收下,另放一旁。這样,他一面察访民情,核对材料;一面与十三总兵结交似酒肉朋友。十三总兵误以为黄大人也是一个吃钱官,就放了心,不提防他。有时在酒桌上公开地表露出他们的罪恶。黄养吾听了后,也不去追究。
有一天,黄养吾宴请了十三总兵,酒至半醉时刻,忽听堂鼓一响,宴会厅成了公堂。黄养吾升堂,喝令十三总兵认罪受审。十三总兵见势不妙,个个起步就逃,但府门已关闭,护卫戒备森严。十三总兵逃不掉,就企图大闹公堂。黄大人将介板一打,喝令跪下。十三总兵哈哈大笑:“小小知府,也敢与我们十三总兵作对头。今日还是知趣退下去,否则……” 黄养吾大怒,命人宣读万历皇帝亲笔诏书:“代天办案”四个大字,十三总兵才乖乖地跪下。黄养吾将十三总兵罪证一一排列出来,并要他们认罪。十三总兵又怕又恨地说:所有罪证,都在酒席中供认不讳,但黄大人你也有罪,你私受我们金银财宝无数,今日你若不做人情,恐怕你的乌纱帽也难保住。“送我的金银财宝,我都一一点清,收入国库,分文不取。”黄养吾笑着说,将入库帐单扬了扬。十三总兵方知是计,只得低头认罪。
后来,黄养吾将十三总兵定为死罪,开刀取斩,使京城百姓得以安家乐业。万历皇帝封他加官二级。但十三总兵余党并未肃清,他们千方百计企图暗杀黄养吾。万历皇帝为保全养吾生命,不得不批准他告老还乡,临别时命大臣商辂书写一匾“忠孝一生心”,此匾至今保存在东山村。
谦逊待人桑梓情
孝亲为中华士庶首德。士子读书出仕,常存显亲荣祖之念,黄养吾也不能免俗。明制,子官七品,父母即可受封赠如子官。养吾丁父母忧前后,两任京职监察御史,是为正七品,父母已可受封赠。一麾出守(京官出任地方官)太平府,是为正四品,父母更可受封赠。可是黄养吾的父母一直未受封赠,对此,养吾耿耿于怀。远水楼台后得月,外官封赠视京官为难,当黄养吾还在太平府任上,日夜思念父母及东山故居,自己忧愁苦闷叹道:“唉!我两任京职,竟然未奉一命为我亲荣,却与管仓库的流外官同等,我为何这样不赶时?”流泪不止。当时,推荐黄养吾的拟定奏本一天天交上去,却因为之前担任监察御史时的积愤被那些人不断毁谤。到了第二年,就因为当御史时积下的过节被免去了官职。
“隆庆二年戊辰(1568),万历帝正位东宫,立为太子,覃恩宇内,有诏:诸郡国吏最荐再者,皆得貤其父母如其官。”黄养吾被推荐得最多,特别符合标准,于是得以封赠他的父亲旸庄公为中宪大夫直隶太平府知府,母亲颜氏太恭人。至此,黄养吾心有所宽慰。
黄养吾在任时执法如山、扶弱抑强,可谓官极品,位至尊,但卸任后在东山家里居住二十多年,深居简出,从来没有修书给府县官吏,暮年生活更是“食仅一器,衣布素无采也。人有倨慢之者,总是恭逊不与计较。每天只是课督诸子习经史为举子业,亲身与僮仆种菜锄园、莳禾问稻为娱而已。”后来,皇上册立中宫,诏进阶一等,为中议大夫,皇上生子,又进阶一等,黄养吾为亚中大夫。万历己丑腊月四日(1590年1月9日)卒,享年七十二岁。
黄养吾卒后葬于漳州南门外驿路尾山,1968年墓被洪水冲毁,村民抬回棺材安放大宗内,作为镇祠之宝。如今,在东珊(山)村黄氏大宗后堂内,安放着这樽500年前的寿棺,迄今保存完好,油漆犹新,它和先人们的斐然官声时时激励黄氏后人勤勉上进,廉洁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