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日本的视角看日本

2019-08-01温铁军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财阀东亚日本

文_温铁军

二战后,日本“仰赖欧美”,在积极配合美国制衡亚洲、抗俄抑中的战略中,极端实用主义地巩固这种从属关系,从中获取巨额战略利益

不少人看到日本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严重问题,却少有人注意到日本属于长期稳态社会。

从1991年日本进入衰退的20年,却一直是日本最稳定的时期,既没有高失业,也没有社会动乱,哪怕10年9换相,不论自民党党内派系斗争复杂还是执政党轮替,其政治和社会也还算稳定。

从日本视角看东亚地缘战略格局中的日本与中国

中国很少有人从日本自身的角度看日本,特别是从日本自身的发展历程看日本在东亚乃至国际社会中的关系演变。

自西方推进殖民化以来,在西太平洋扮演主要角色的,从来不是中日两国。日俄的历史关系大家也都知道。

其实,日本与中国的军事冲突,乃至二战期间和二战前后很多地缘政治问题,背后都是两方势力:英美与俄德。

德国一战战败后不能搞军重工业,遂转移产业投资到俄罗斯。因此二战前的德俄在客观上具有某种产业联盟关系,都不就范于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只是由于二战之初德国打下的整个西欧产业同构、缺乏能源和矿产,才不得不进攻俄罗斯。

而日德两国二战的境遇相似。日本20世纪30年代本来得到美国军火支持,先向北去打苏联,却败于诺门坎战役,这才掉头向南。打下中国东部沿海没有得到能源和原材料,但却已经得罪了欧美,遂不得不与欧美为敌进攻东南亚占据能源通道。

从19世纪中叶东亚遭遇殖民主义侵略和瓜分至今,传统的产业资本阶段的地缘战略仍然有很大作用。所以,在这块版图上先列强、后大国上演的一幕幕,都不是用中日两国关系变化就可简单概述的。

因为,东亚近代史本就是一段西方大国的博弈史,无论是列强纷争,还是双寡头控制,再到美国单边主义霸权与俄罗斯再度崛起在东亚的互动。

此外,日本是个典型的东亚原住民国家,单一民族,文化上具有一定保守性。但日本人在尚武文化中有个坚硬内核:日本人自以为是西方殖民史上唯一的一个有色人种打败了白种人的国家!第一个打败的是俄罗斯;第二个打败的是欧美,二战初期日本人打败了整个西方在东南亚的势力,一直把他们打到印度边境去。日本人认为,在整个殖民主义历史上有色人种都是被白人欺压的,只有日本例外。所以,日本对战争认罪的人远不如内心深处保留民族骄傲的人多。

我没有“愤青”情怀,客观分析日本政治的自傲内涵和社会的超稳结构,才觉得那都是一般中国人不可想象的。

据此我认为,日本在政治经济社会多个方面的情况,中国都还没来得及认真研究。

我多次讲,日本是世界唯一的20年零增长但却不发生任何形式的社会动乱的国家,唯一一件比较大的事儿就是东京地铁毒气事件。

我们研究日本,无权从中国高增长现状或欧美的制度出发,片面地评价甚至指责日本的政治经济如何糟糕,应该承认它有很多保留下来的东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日本社会的长期稳定,很大程度在于坚持重农主义的基本制度。图为日本丰桥市的农村

但日本还有另一方面,中国人即使研究了也很难借鉴——主权缺失条件下的实用主义对外战略——日本、韩国这种地缘政治冲突客观造成的主权不完整国家,却得到了美国与俄罗斯对抗的地缘政治中“搭便车”转嫁外向型经济巨大代价的历史机遇。

我正在做危机比较研究。日本自工业化以来有过多少次经济危机?什么表现?发生经济危机时,代价是怎样转移的?

所有的后发工业化国家只要没条件对外殖民,在其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化过程中,不仅都有经济危机,而且只有能把危机代价转移出去才能幸免于难,否则就跌入了所谓的现代化陷阱!

很可惜,几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跌入了现代化陷阱,没爬出来。

日本明治维新时师从西方,日本使团虽然遍访西方,但发现西方模式不可照搬,遂“师从德国”。并且,主要是靠集权政治和军国主义霸占朝鲜半岛及台湾岛之后,再进兵满蒙,从而打败中国,靠军国主义和殖民扩张,这才完成工业化的。

因此,它在早期的军国主义的工业化原始积累阶段不属于以内向型积累为基本特征的东亚模式。并且,日本搞外向型工业化就得路径依赖地“脱亚入欧”介入列强纷争。只是后来被欧美打回原型了,第一场“日本梦”变成了噩梦!

那怎么办?在美军占领条件下顺势而为,变成了“仰赖欧美”,在积极配合美国制衡亚洲、抗俄抑中的战略中,极端实用主义地巩固这种从属关系,从中获取巨额战略利益。

于是,无论日本怎样长期排位世界老二,美国也不会打压势同手足的日本。

因为它不可能挣脱二战后欧美对它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全方位控制,于是形成了一个以放弃主权完整为代价的“搭便车”过程。日本战后的再工业化,乃至于达到和维持全球第二,半个多世纪以来都是相对最低成本的。

我说中国不能借鉴日本经验,是因为:只要在全球老二的地位上就必须向老大支付巨额赎买成本,甚至不得不面对金融资本阶段的新法西斯主义强权诉诸军事冲突的“极端形式”;当中国不仅成为老二而且主权相对完整,势必成为“被敌对”国家!

日本稳态社会的两大支撑

构建日本稳态社会的基本制度结构,有两大支撑。

一是坚持重农主义的基本制度,内生性地形成土地均分制度派生的小农+村社为基础的内部化机制。

全球真正全面完成了村内土地的均等化分配的,只在东亚的儒家文化圈,而且都有暴力背景。世界上其他地区,包括亚洲的其他国家、拉美和非洲等地,一般找不到类似的基本制度。

因此,东亚可以产生一个连带的、但很少有人分析的组织现象: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一定的农村高度组织化特征,无论是日韩的农协、农会模式,中国的高级社和人民公社模式,还是越南的所谓村集体模式,乡村的组织内涵和层级大都一致。通过“综合农协”(JA)这样的农村高度组织化来形成村社制度内部的群体理性,都在工业化过程中有效地内部化处置了外部性风险。

基于组织化才得以运作的所谓村社内部化机制,本属于“东方理性”的基本经验,大多数研究东亚的国人却很少谈到。

相对于国家稳定这个大局而言,土地均分制是基本制度。这在日本至今没太大变化,像中国这么大张旗鼓地鼓励外资内商进入农村占有土地,是极其愚蠢的。而日本连一般的地方自然人都严禁占有农地,自然人要进入农业,必须经过考试、履行一定手续,因为日本农业资源严重短缺,特别是耕地资源,已经不是一个可以自由交易的领域。在这点上,日本人清楚,韩国人也清楚,只有中国的所谓改革家们和学者们才是糊涂的。

我们只能说:这是东亚稳态社会体系中的一只脚,稳不住就出大乱!中国现在的问题是这只脚在自断其足。

2019年9月,温铁军等人出版了新书《去依附》

日本平分土地之后的综合农协模式,不搞条块分割,把农业的产加销,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超市、餐饮甚至医疗卫生全放在一个大系统内。没有中国这种条块分割互相摩擦造成的过大的制度成本,95%以上的农户加入综合农协,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等给农民的好处,通过一个农协系统下达。然后,农协可以广泛地开展多种经营——办超市、办饭店、办旅游、办金融、办保险,一概免税,法律规定50%以上的收益返给小农。这是日本能够内部化处理外部性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群体理性。这在东亚社会本来都是普遍存在的。

与中国最大不同的是第二块,即日本的所谓综合商社为名的财阀垄断模式。

如果能够去意识形态化地看东亚财阀模式,或者从国家长期安全看,确实具有一定的整体稳定性。其与中国之不同,主要是其海外投资战略配合日本央行对外转嫁危机成本的一致性。我们现在对付西方金融危机成本转嫁的办法主要是以国家信用对冲——国内印票子,通过制造温和通货膨胀来向社会转嫁外部性危机。而中国在经济领域的一种可能趋势,也许是国企集团向东亚财阀模式转型。

这个我曾在上海讲过,马上就被误解为我认同日本财阀模式。

在日本的政治领域,直白说就是官、产和黑社会结盟。如果日本知识界也得遵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那么就只能犬儒主义。

日本社会20年经济零增长却仍然保持稳定,重要原因其实是经济社会结构中的政商结合+黑社会“合法化”参与财阀合谋,共同维护着六大财阀控制全国经济。

客观讲,类似日本这种政治经济紧密结合的制度在韩国、在中国某些地区,包括在中国台湾,都能找到类似的形式,虽然内容上未必完全一致。

日本城市中六大财阀和农村经济中的综合农协都具有内部化机制,其存在前提是它们得以分割控制全国经济。那么,就得涉及这种财阀制下的企业微观制度,即能够内部化处理市场外部性的所谓“年功制”。企业内部当然不是充分竞争的,但这种内部论资排辈起码能稳定企业雇佣关系、长期维护员工忠诚度。

说到此,算是把我认为应该注意的两只脚画上了,请你们批判。

猜你喜欢

财阀东亚日本
以泉会友,共享东亚文化盛世
日本元旦是新年
日本财阀的兴与衰
探寻日本
欧洲第一份研究东亚视觉艺术的西方语言杂志——《东亚艺术》
财阀历史与日韩经济战
《黄金时代》日本版
学霸“三小只”
“地震式”政局动荡让韩国经济雪上加霜
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