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展可能期待
2019-08-01
雁平副秘书长是个理性的人。有一天开会,说到北京展,他透过低低戴着的近视镜凝眉问我:一年一展,将来会不会展无可展。
2013年,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简称北京展)开始创办时,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2746公里,从那一年到2017年,平均每年以549公里速度发展。从2017年开始,北京展由两年一届改为一年一届。
2017年、2018年这两年,新增里程仍保持七百公里以上的发展势头,仅按运营企业每公里50人的标准统计,每年超过3.5万新人成为城轨人。这两年的北京展,也是供需两旺。
雁平副秘书长担心的,还在于技术发展是否有充足的展示需求。我看了一下,2018年开始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轨科技进步奖,每年评出20个,申报项目多达117个。协会推出的团体标准,2018年达到62项。
以城轨车辆来说,年生产能力已达到9000辆左右;信号、牵引、制动、供电的创新与日俱增。再以信息化市场为例,据相关报告统计,我国的轨交信息化市场规模受益于轨交整体投入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326亿元。
近40个城轨城市、年增700公里、年度投资超过5000亿元、700多家关联企业,如果说这些数字催生着城轨行业市场推广和展览贸易的需求,那么这个行业规模可以容纳多大面积的展览呢。
根据协会传媒会展中心不完全的统计,国际级轨道交通(大铁+城轨)展会平均每年的展览面积约50万平米,2018年内地轨道交通行业展览总计约10万平米。而中国城轨里程目前占全球六分之一,模糊化对比,中国内地展览规模还在合理范围,协会的北京展(2018年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也还有发展空间。
但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规模和频次,而在于展览的质量和价值,这当然就是北京展全力以赴的目标。
2019年北京展正值建国70载城轨50年,2.6万平米展览,1+24场论坛,当上万名同行怀揣着他们的行业深爱而来,我们能否让他们满意而归?
一个健康的高质量的行业展,应该对得起岁月洗礼,经得起雁平副秘书长和所有行业同仁的拷问,应该像过年,汇聚所有美好与惊喜,花可再开,爱可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