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优势新释

2019-08-01吕斌广西医科大学教授

自我保健 2019年1期
关键词:张师傅耳穴心衰

◎ 文·吕斌(广西医科大学教授)

长期以来,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通过长期服用药物、控制饮食起居来控制疾病的,但这样依然有发病的可能。而中医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在于:一些中药能起到软化血管、排除血液杂质和毒素的作用,有效降低长期服药对肝肾功能的损伤,从病理上为心脑血管病的治愈提供可能。

64岁的张师傅是一位冠心病患者,去年下半年接受了手术治疗,放入4个支架。但是在手术后,张师傅仍感觉到胸闷。“我也吃了一些西药,效果都不是太明显。”后来张师傅来到中医院就诊。经过望闻问切,中医专家根据张师傅的病情和体质予以穴位贴敷和中药治疗。经过2个多月的调理,张师傅的不适症状消失了。

很久以来,中医都被当做是西医的补充疗法,当患者的病情西医无计可施或者效果不好时,医生就会建议找中医。但是很多人都忘记了,中医的作用不光是调理,更在于治病。很多接受过支架、搭桥手术的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才想到试试中医;也有一些患者,发病初期看西医说不严重不用手术,但觉得不放心便想试试中医能不能治,结果收获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而从案例中不难看出,中医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样是冠心病,是因为气血两虚导致血行不畅,还是痰湿阻滞导致血管堵塞,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而且,中医养心活血,最显著的效果就是增强人体代谢能力。代谢产物被有效排除,积累在血管里的血液垃圾被慢慢带走,血管不堵,心肌有正常的供血、供养,自然心绞痛不会再发作。辨证施治、个性化治疗,正是中医能够获得最好疗效的精髓所在。

中西医结合,坚持中医特色

目前许多中医院都很注重中西医结合,善于吸收运用现代诊疗技术,研制出疗效明显的心衰合剂,还有中医特色的药氧、耳穴治疗及穴位贴敷等。比如在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常见病的治疗上,除了有中医特色的药氧、耳穴治疗及穴位贴敷外,还有多种科室研发的中医制剂:调脂汤,调脂消斑又不伤肝;心悸汤,稳心定悸又不伤心;冠心汤,化瘀降浊又通脉保心;降压汤,平肝定眩又滋阴护肾;强心汤,温阳活血又强心复脉;等等。这些医院在对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方面积累了一整套中西医结合抢救经验。

重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

耳穴压豆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患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耳穴压豆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基于中医经络学说采用药豆对耳穴慢刺激,经经络不断作用至全身,起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及平衡阴阳等功效。它主要用于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眩晕(高血压病)、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悸病(心律失常)、失眠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而不仅仅是单纯某一因素在起作用。其主要作用机理: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它主要用于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悸病(心律失常)等阳虚寒凝、心血瘀阻型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中药药氧吸入

药氧为中药复方煎剂浓缩液氧化吸入,以氧气为载体,芳香开窍类中药作为引经药,直达病灶,由鼻腔黏膜及肺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主要用于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等阳气亏虚、痰瘀交阻型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中药足部熏洗

中药足部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浸浴,以达到温经活血通络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合并周围血管病变者等心血瘀阻型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Tips

为何心脏问题牵连全身?

《黄帝内经》里把脏腑比喻成11个当官的,不同的官就有不同的任务,其中心的级别最高。“心为君主之官”,心是人身上的最高统帅,好比是“皇帝”。“主明则下安”,“主”要是不明,便会连带着脏腑都会出问题。这也就是为何心脏病患者,往往心、脾、肝、肾都亏虚的原因。

至于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以及加重,中医师的建议是:患者自身要把握好生活起居、饮食、运动及情志等方面的调理,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劳作、心情愉悦等,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外界不正常的气候。

猜你喜欢

张师傅耳穴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车位效应
神秘的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