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在校大学生意外伤害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9-08-01童智敏
童智敏
(湖北省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 湖北 鄂州 436000)
意外伤害属于突发事故,意外事故,伤者本身并不愿意受到伤害,但是受各种无法预测的因素影响,造成人体健康损害[1]。比如交通意外、食物中毒、自然灾害以及溺水、跌倒等等。现今,国内外有关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比较多,但是多数集中在老年人、学龄前儿童或是青少年等等。近两年来,才有部分关于在校大学生的研究问世。大学生处于人生最活跃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们拥有最多的自由,面对的是全新的环境,与社会正式接轨。但是,这个阶段中,意外伤害也是无法避免的一个现象。本研究分析了2018年—2019年一学年鄂州大学生的意外伤害现状,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3月进行抽样调查,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鄂州职业大学各个学院大一至大二的学生中随机抽取在校学生554人,发放自制的大学生意外伤害调查表进行相关调查。其中男性232例,女性322例;年龄在16岁~20岁,平均年龄(18.2±0.5)岁。本次发放调查表554份,收回调查表554份,回收率为100%。
1.2 方法
调查方法:调查鄂州职业大学的554位大学生2018至2019学年上学期的意外伤害发生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所在院系、所在年级、家庭情况、父母文化水平、饮食习惯、生活作息以及体育锻炼等等共20项内容。意外伤害情况在而包括这一学年中发生的意外伤害类型、对于意外伤害的认识、对意外伤害知识的了解来源、对意外伤害曾采取的预防措施等内容。在调查过程中,调查员现场为大学生讲解如何正确填写调查表,确保大学生所填内容均有效。所有调查员事前经过培训,了解调查的意义与目的,能够在调查过程中为大学生解惑,让大学生明白调查的原因。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 3.0数据录入软件审核、整理所收集的各项资料,由本科两位数据管理员独立录入,并建立相应的慢阻肺合并轻度认知障碍调查数据库。再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中,共有200名大学生出现意外伤害,男女学生之间的意外伤害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级学生的意外伤害发生率(大一发生率最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意外跌倒发生率最高(P<0.05)。调查大学生对意外伤害的认知,六成以上的大学生基本了解意外伤害。其中能够主动预防意外伤害的大学生共30名。见表。
表 鄂州大学生的意外伤害调查结果
3.讨论
近年来,意外伤害发生率不断上升,意外伤害能够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但是,有研究[2]发现,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不仅仅是学龄前儿童,在校大学生更是意外伤害高危人群中的主力军。该研究[3]认为,在校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骤然减轻,有更多的时间出门玩乐,接触新鲜事物。再者,多数大学生所读学校并非本地大学,而是外市、外省大学,大学生们出门几率、活动量明显增多,意外伤害也随之增多[4]。
本研究对鄂州职业大学的55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研,从中发现性别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无明显关联。但是,年级不同的大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也不一致,本研究中大一学生的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大二。原因分析:大一学生初入校园,对于校园内外的事物、景象有着高额的好奇心[5]。这个阶段中,出门几率大大增加。再者,大学校园比中学校园大得多,校园内人流量也大、阶梯多、植物多、运动场地大等等,大一学生很容易在探寻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6]。
研究显示,发生意外伤害的200名大学生中,意外跌倒发生率最高,交通事故其次。原因分析:大学校园面积大,台阶多,学生起得晚,赶着上课或是下课急着去食堂买饭、食堂内地板太滑、冬日寒冷,地面光滑等原因都可能造成意外跌倒。大学校园内车流量变多,校园外车流量更多,学生在出门过程中,随意横穿马路或是没有注意背后来车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研究显示,554名大学生对于意外事故的认知度都处于基本了解的水平。但是能够运用意外事故知识主动预防意外事故的学生仅有30名。由此可知,在校大学生虽然对于意外伤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但是多数大学生并没有主动预防意外伤害的意识,存在明显的侥幸心理,并不认为意外伤害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但是,我国大学生进入陌生校园,急于探索,但是自身的意外伤害预防意识并没有提高,并没有重视身边的意外风险因素。因此,在校园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学生们应该加强对意外伤害事故的重视,主动了解意外伤害预防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预防能力,减少身边的风险因素,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鄂州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大学生们自身意外事故防御意识较低,学生们应该加强意外伤害教育,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