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系统在医院手术室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2019-08-01徐敏梅方
徐敏 梅方
(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数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尤其是抢救生命的手术室。通过实验室的数字化应用,能够建立一个更加直观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医护人员也可以更加有效和实时的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实施更加精确的手术[1]。同时,可以采取实时交互的形式进行远程演示、教学,并对手术进程进行监控和储存,对手术室的人、财、物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的一整套解决方案[2]。
1.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以中文关键词“数字化、医院、手术室、应用效果”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Elsevier、SpringerLink、Wiley&Blackwell、Science等英文文献数据库。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包括普外科手术室、神经外科手术室、泌尿外科手术室、胸外科手术室、骨科手术室、耳鼻喉手术室以及妇产科手术室的患者。
1.2.2 干预措施 对照组手术室未采用数字化系统,实验组采用一种或多种数字化系统:包括安全门控系统、设备集中控制系统、手术麻醉信息系统、视频传输系统、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3D打印技术等。
1.2.3 结局指标 1)手术精确性;2)手术时间;3)术后并发症复发率;4)患者远期生存率;5)手术花费。
1.3 文献提取质量和质量评估
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检索和收集,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从分配方法、隐藏方法、盲法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与分级。
1.4 资料分析
采用RevMan5.3软件分析,用森林图展示结果,用OR和平均差作为合并统计量,计算其95%可信区间(95%CI)。
2.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初检出相关文献306篇,剔除重复文献、排除非临床研究、明显不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得118篇文献,初步纳入47篇文献。进一步阅读文献全文并进行质量评价。
2.2 方法学质量评价
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1,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18篇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分级。纳入的18篇文献均为A级。
2.3 Meta分析结果
以手术精确性及手术时间为例
2.3.1 手术精确性 共纳入9项研究(图1)评价数字化系统应用于手术室中对手术精确性的影响。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系统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手术的精确性(P<0.0001)。
图1 数字化系统应用于手术室中对手术精确性影响的Meta分析森林图
2.3.2 手术时间 共纳入4项研究(图2)评价数字化系统应用于手术室中对手术时间的影响。经异质性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显示,数字化系统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与常规手术对手术时间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
图2 数字化系统应用于手术室中对手术时间影响的Meta分析森林图
3.讨论
数字化手术室以手术室为核心,能够实现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管理;创建符合国家规范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可以实现手术信息报表生成、查询、统计、分析的电子化;数字化手术室较好的满足了医院的需求。它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再开发性强。医生能够获取病人手术的全面信息,并实时储存在系统中,并能满足各科手术和领域的要求,新的设备也可以扩展到系统中,减少了医院的重复投资,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收集分析了数字化系统应用于手术室效果分析的临床试验,对此进行Meta分析,以期所得数据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