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营销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超市实训的法律风险研究
2019-07-31梁杰李芳芳
梁杰 李芳芳
摘要:中职营销学生生产性超市实训开展,将教学场地转移到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真实市场环境运用强化修正市场营销理论,校企共育学生职业技能,符合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积极性,但是存在劳动、工伤、刑事、行政、侵权等法律风险,对学生权益造成潜在损害。文章着眼阐述实训学生法律风险类型,分析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意义,为拟定法律风险防控措施提供思考。
关键词:生产性超市;教学实训;法律风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1-0261-03
职业教育主要培育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生产、服务一线提供高素质劳动者。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提高营销技术技能,必然需要转变传统理论式讲授教学,将教学场地转移到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真实市场环境中运用强化修正市场营销理论,锻造符合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技能。但是将学生转移在生产实训基地(超市)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难免存在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从法律角度阐释,有利于超市实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实训学生法律风险类型
1.劳动关系的风险:劳动者就业年龄为16周岁以上,超市实训中学生虽然满足了16周岁,但是并不能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且人事关系依附学校,受学校管理和约束,不具备独立法律主体资格,与实训单位不能建立劳动关系,在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和休息休假制度等方面无法适用劳动法保护。从主体独立性思考,亦不能从雇佣关系、委托承揽、代理、劳务合作等角度获得保护。
2.工伤保护的风险:工伤亦称职业伤害(occupational injuries),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如职业病等,工伤发生的全部诊疗费、药费、住院费、住院时的膳食费与就医路费均由企业行政负担;医疗期间工资照发;确定为残疾时,视其残疾程度,由劳动保险费中按月付给因工残疾抚恤费或因工残疾补助费。学生在超市实训中,存在上下班途中伤害风险、搬货运货伤害风险、第三人致害风险等,工伤认定的前提是劳动关系存在,超市实训学生主体资格排除。
3.侵权关系的风险:这里仅讨论学生致害他人问题。从主体资格年龄认定,学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行为由监护人监护。当学生致害他人后,能否认定监护权转移企业,由企业负责任?显然有失公允。监护权来源法定或依法指定,监护人不能因监护主体空间距离远近而监护责任强弱。
4.行政处罚的风险。主要由于实训学生违反行政法规受有权机关处罚的情形,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拘留。比如实训过程中学生赌博、嫖娼、吸毒、酒驾、寻衅滋事、非法经营等,法定责任能力的认定必须是达到法定年龄、具有正常的智力等,否则即使有行政违法行为存在也不能追究行政责任。学生具有行政相对人的资格,但涉及财产罚责任,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
5.刑事责任的风险。超市实训更突出的刑事风险为盗窃、抢劫、伤害、强奸、毒品交易、非法经营、诈骗、交通肇事、醉酒驾驶等,因符合犯罪构成要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学生是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因为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二、法律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在前往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前,通常都召开动员会,在动员会上全面阐述实训意义、实训内容、实训标准、考核方式、实训管理方式、实训时间、实训纪律等,反复叮嘱学生注意各类安全状况,如交通安全、人身安全、财物安全等,同时签署安全承诺书,甚至将实训质量评价作为评定优秀实习生、学业毕业等依据,通过传导压力形式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实训纪律。这种手段,无疑从管理角度达到了效果,有利于实训的顺利开展。但是,有关实训期间的法律风险问题,却未思考;或思考后并无保障措施,而上述劳动关系的风险、工伤保护的风险、刑事责任的风险、行政处罚的风险、侵权关系的风险等诸多问题,对学生权益造成潜在损害。主要原因:一是在实训关系中,学校主动联系企业,开展产教融合,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在实训过程中同样掺杂功利因素,因为损害学生权益的可能性存在。二是学生普遍年龄较小,法治意识不强,过多依赖学校,而学校却难面面俱到,一旦出现细小侵权事宜,学生往往忍气吞声,大事化了小事化无。三是家长监护责任因地理因素导致鞭长莫及,同时也存在法律风险意识淡薄因素。因此,在生产性实训基地“超市学校”实训实习中,依然存在不少法律风险点,需要认真关注。
三、五方主体在超市实训中法律风险位阶
这里的五方主体主要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企业、学生、监护人。超市实训法律风险防范中,这五方主体关系:教育部门履行行政指导功能,学校履行监管功能,企业履行管理功能,学生履行主体功能,监护人履行监护功能。如图所示:
1.教育行政部門指导功能:主要是经常性指导学校预防学生伤害事故措施、途径、应急预案、教育等;指导协助事故处理;鼓励学生参加保险;对学生事故纠纷参与调节等。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履职尽责,造成严重后果,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承担政纪处分责任,触犯刑法的,承担刑事责任。
2.学校监管功能:主要对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在监管不力责任范围内承担责任。如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有明显不安全因素;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有隐患;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标准;校外活动未进行安全教育;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等。
3.企业管理责任:主要对学生实训过程中因实训基地设施设备、企业管理松弛等原因造成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企业管理责任源自校企合作协议或基于侵权关系产生。
4.家长监护责任: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不视同监护权的转移,监护权来自法律规定或依法指定,学校不具备学生监护权转移的合法途径,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家长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学生学习生活中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监督、保护。
5.学生主体责任:学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参与者,是人身权益、财产权益主体享有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致害,其作为主体资格主张权益保护;如存在过错,亦要分担合理损失。
四、加强超市实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对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依法治国就是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法治对经济具有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经济要健康发展,必须发挥法治的核心作用。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应积极面向市场经济,理解市场需求,依法从业、依规竞争;在实训实习中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把法治的价值、理念、思维、方法等贯穿到学校学习生活全过程,有利于遵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
2.有利于加強学生管理。超市实训直接面向真实市场,在真实市场环境中从事岗位工作,而我们学生年龄小、责任意识淡薄、法律意识缺乏、对工作缺乏深刻认识,因此存在纪律随意性、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等特点。加强法治教育,通过普及劳动法律、合同法律、行政法律、刑事法律等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加强法治观念,学生对法律、规矩有敬畏感,引导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遵纪守法、防范法律风险,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
五、生产性实训基地超市教学法律风险防控措施
1.普法功能促进法治意识提升。当前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一年级第一学期);《经济法》(二年级第四学期),发挥法治教育功能。但仍然存在瑕疵,法律课程开设时间与实训安排时间存在不衔接(实训一般安排在二年级第三学期),导致前面学习内容遗忘,实训前经济法知识未普及,学生法治意识难提高。因此,有必要调整法律课程开设与超市实训开展相衔接。同时,法治教育宽泛性与超市实训法律风险针对性的矛盾,不利于学生理解适用,有必要在实训动员前增加相关法律内容的普及,这样遇到侵权事宜,学生方能按需寻求解决方式。
2.政府牵线搭桥功能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开展。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针对当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存在,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从国家政策角度强化了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兴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等。目前在具体实施中依然需要协调学校和企业的关系,地方政府应研究具体实施办法,调动企业和学校产教融合的积极性。
3.家长发挥监护功能促进学生实训实习顺利开展。中职学生年龄一般16—18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父母一般为学生法定监护人。父母将学生送来学校后,并不视为监护权转移而当起甩手掌柜,将爆发问题的根源均认为学校错误,这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尤其在教学场所转移到企业环境过程中,存在更多非预防因素致伤。因此,家校企共同发挥作用,有利于实训实习工作开展,降低法律风险。
4.学校组织者发挥监管功能促进生产性实训开展。学校作为生产性实训的直接组织者,对法律风险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影响到组织过程中法律风险的预判。在组织生产性实训活动前,必须考察实训基地是否符合实训标准;与企业签订实训实习相关协议;制定实训方案,增加法律风险预防措施;进行动员培训,培训内容增加法律风险知识学习;过程监管,如安排值班教师、学生每天签到、宿舍查人数、随机岗位抽查、适时与企业动态沟通协调等,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奖优罚劣,针对实训期间表现优异的进行评优表彰,对实习违反纪律的进行惩戒,建立常态机制、长效实施。
5.企业规范校企实训制度,防微杜渐阻力实训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选择以大型企业为主,要求企业制度规范且对学生实训组织开展经验丰富,愿意承担学生实训社会责任。中职市场营销学生选择一线超市作为实训基地,能提供容量大的销售岗位和销售服务岗位。企业对实训学生应岗前培训,明确制度要求和操作规范;配置一带多的企业师傅指导学生实训,严控工作操作流程的合规。
参考文献:
[1]李军.浅析中职学生法律知识缺乏的原因及建议[J].法治与社会,2013,(6):204-218.
[2]周军.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66.
[3]李永新.中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中小学教育),2011,(10):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