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常态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策略探讨

2019-07-31白云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0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新常态高职院校

白云华

摘要:鉴于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地位及重要性大大提高,为了能够推动高职教育新常态发展,应注意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基于此,分析和探讨如何在新常态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0-0240-02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峰会上首次详细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明确了增速换挡、结构升级及创新驱动等三大特点。这意味着我国迈入了经济新常态。在此背景下,为了能够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高职教育也应保持新常态。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应当将目光落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积极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教育新常态

1.高职教育新常态应适应增速换挡的新需求。其实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就意味着我国经济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可以说我国经济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而与此同时,高职教育应当适应这一实际情况,应及时做出调整,使高职教育新常态适应增速换挡的新需求。要想使高职院校新常态能够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应当正确认识到现阶段高职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而探索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思想政治、知识结构、技术技能教育创新路径;分析现阶段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从此角度出发来有针对性地调整高职教育,使之能够贴近实际需求,教育和培养好人才。

2.高职教育新常态应适应结构升级的新需求。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党中央越来越重视中国制造、优质制造和精品制造,而要想提高我国制造水平,需要千千万万的优秀人才的支持。又因为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满足结构升级的新需求,应将创新创业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以便高职教育在持续推进的过程当中能够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满足企业、社会乃至国家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系统,以便高职教育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综合型人才,满足整个社会的用人需求,为推动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创造条件。

3.高职教育新常态应适应创新驱动的新需求。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蓄势待发,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支撑产业升级和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战略平台。此种情况下,要想使高职教育新常态能够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就应当满足创新驱动的新需求。具体的做法是高度重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并以此为目标来优化调整教育教学,与此同时不断加强教学研究,打造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接受一系列的实践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基本能力、综合素质等,促使学生逐渐成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二、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基于以上内容了解,确定高职教育进入新常态,那么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及重要性将大大地提高,并且符合高职教育新常态应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以下将具体说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1.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对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情况加以了解和分析,不难发现其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开展了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极大地培养了当代年轻人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为年轻人为国家做出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已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其内容渗透到了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至研究生正规教育之中,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根深蒂固,这为学生未来逐渐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创业活动的水平与国家的GDP增长有正向相关关系,对国家经济增长水平有直接的影响,所以高度重视并且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诸多发达国家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因之一。

2.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情况。回到国内,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情况予以了解,确定的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于2002年教育部正式确定了九所高校试点创新创业教育,这才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得以在我国教育事业之中逐渐发展起来,截至今天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才市场的阶梯化需求。但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企业、社会乃至国家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定义也有所提高,为了能够培养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不能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教授,还需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落实,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等等,进而促进学生逐渐成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或者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

三、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策略

总体来说,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呢?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并总结自身工作经验,提出的建议是: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这里所说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要是指贯彻落实“一化两融三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一化是指深化校企融合,也就是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先合作,打造一体化的教育流程,以便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状态;两融是指学标、行标、双标三标融通和行业、专业、学业三业的融合。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需要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之际,注意调整专业课程体系,这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深入到企业或者人才市场当中了解专业学生能够从事的岗位、岗位工作内容以及上岗要求,进而优化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调整教学模式,以便将行业企业标准创新方法创业基础融入专业教学之中。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正确认识到教学方法运用不当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方法,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课程教学之中,以便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或参与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不仅能够有效地学习知识,还能够发散思维、锻炼能力、培养素质。三能是指学能、业能、双能。为了使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体现三能,应注意配备优秀的师资团队,与此同时还应当合理地调整教育教学流程,保证创新创业能够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相连,以便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2.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无论是为了有效地落实创新创业教育,还是为了能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制定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加之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约束,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地落实,并且持续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经本文一系列分析,确定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推动高职教育新常态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此,笔者建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赵恒.职教新常态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成因及改革路向[J].教育与职业,2016,(22):19-23.

[2]高平.新常態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11):39-43.

[3]高成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71-74.

[4]陈松洲,沈民奋.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5):1-8+39.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新常态高职院校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