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PBL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中的应用

2019-07-31徐环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9期
关键词:实践课PBL教学法学前教育专业

徐环

摘要:学前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幼儿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基础能力,因此提升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PBL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首先阐述了PBL教学法的基本含义与特征,其次分析了PBL教学的优势以及要求,最后则指出了在实践课教学中如何应用PBL教学法。

关键词:PBL教学法;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9-0210-02

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的,但是PBL教学法则不同,它强调的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将学生的学习与相关的问题或者是任务联系起来,使学习者可以投入问题当中,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PBL教学法设置真实性的任务,将学习融入比较复杂的、有意义的真实情景当中,学习者通过自主探究或是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就可以学习到在这些问题背后所隐藏的知识。这样不但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同时还提升了学习者解决问题与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的精髓就在于可以充分地发挥出问题对于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并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一、PBL教学法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PBL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也被称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的医学教育。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它通过设置学习情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帮助学生学习。目前PBL教学法已经成为一种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方法。

PBL教学法有以下五个特征:(1)学习的起点往往从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带着这个问题展开一系列的学习,这个问题被称为驱动问题。(2)学生在对这个驱动问题进行探究时是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的,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相关的学科知识与学科思想,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有相似之处。(3)学生、教师共同来参与协作活动,一起来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方法,这同专家解决问题时所处的社会情境也是类似的。(4)学习技术给学生提供了帮助,使得学生可以在参与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5)学生需要创造出一套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产品,也是该课堂的学习成果。这一成果是可以公开与其他学生共享的。

二、PBL教学的优势与要求

1.教学优势。PBL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有着很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PBL教学法给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在此学习的过程中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他们也可以获得来自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的信息。(2)可以使与课程相关的其他问题暴露出来,学生们通过探讨,加深了对于正确理论的理解。另外,通过讨论学生们还可以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有效地缩短了学习的过程,加深了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3)除了对学习理论知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之外,通过PBL教学,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例如文献检索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PBL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些都为将来开展学前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对教师的要求。PBL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教学技巧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1)教师应当对本专业的课程知识等熟练掌握,还应当具备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应当熟悉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良好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加明确地制定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中规划好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讨论大纲,为PBL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3)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掌握课堂节奏,做到寓教于乐。

3.对学生的要求。要想在教学中成功地运用PBL教学方法,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自准备资料开始就要结合大纲、学习任务查阅有关的资料,并与其他同学积极地交流与沟通,共同分析得出结论。PBL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学生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前期准备工作,需要学生们具有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否则将影响学习的效果,难以达到教学的目标。采用PBL教学法,学生可以从自身出发,完成角色的转换,从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探究者。

三、PBL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教学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教师方面的问题。PBL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学前教育专业应用PBL教学法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教师在角色转变方面一时还难以适应。有的教师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教学过程中会全身而退,对学生放任不管,并没有积极提供资源,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2.学生方面的问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制作课件和运用电子教具等,这些都是影响PBL教学模式有序推行的障碍。

3.教材方面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缺少专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PBL教学模式的教材,大多数现有教材无法紧跟行业变化,内容呆板,无法使学生体会到PBL教学法带来的乐趣。

四、PBL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多媒体传授知识。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其中有些人是因为在进入大学之后,其学习压力与升学压力消失,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时,准备的教学课件呆板,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学前教育专业未来面对的教学主体是幼儿,教师应当通过视频、动画等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并将学生引入动画之中,这样才能为后续的讨论奠定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应当制作出简单易懂、图文并茂的课件,帮助学生来掌握知识。对于视频中出现的情境进行现场还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合作式学习,建立学习团体。采用PBL教学法,教师应当从传统的教育者的角色中走出来,与学生建立一个学习团体,进行合作式学习,并在此过程中激励与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根据实践课的需求,鼓励学生大胆地创新与假设,并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一种学习状态。在实践课当中,教师应当设置任务,组织学生们分组完成,将课堂中所学知识与该问题进行联系与分析,在提出思路之后,进行分享与交流,最后付诸实践,验证研究结论。在此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论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學模式,它将学生的学习放到了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去,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分享结果,进而达到学习目标。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教师应当采用PBL教学法,尤其是在实践课当中,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相关的知识。教师在整个的实践课教学中,仅仅是起一个组织者与顾问的角色,这样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通过实践课,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学前儿童,掌握学前儿童的心理,并最终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向前,张小培.PBL教学模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1):38-39.

[2]唐晓慧,陈晓雨,胡君梅.项目学习(PBL)模式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西藏科技,2018,(03):64-66.

猜你喜欢

实践课PBL教学法学前教育专业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论《商英国标》下地方二本院校的差异性商务英语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应用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