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AP模式的广州城镇劳动者心理援助体系探索
2019-07-31邹艳荣骆卡丹
邹艳荣 骆卡丹
摘要:员工援助计划项目虽然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社会需求比较大。尤其现在企业员工压力比较大,很多负面情绪没有及时处理的话势必影响员工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而企业员工援助计划将致力于为企业员工排忧解难,真正服务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文章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首先分析了城镇劳动者心理援助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其次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城镇劳动者心理援助体系构建的现状,最后提出城镇劳动者心理援助体系构建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心理援助;城镇劳动者;EAP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1-0114-03
员工帮助计划(EAP)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至3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部分企业发现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业绩受到员工个人情绪情感行为的影响,比如喝酒、吸毒、滥用药物、离婚、法律纠纷、情绪失控等。到了20世纪60年代,这种现象更加突出,为此企业采用“员工帮助计划”来帮助员工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在中国,员工帮助计划起步比较晚,随着现在人生活节奏加快,社会诱惑增加,情绪情感问题的突出,社会归属感缺乏,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压力过大,需要一个场所得以发泄与冷静,尤其在广州这样一个日新月异变化的城市,这里的人们更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心理援助体系来帮助他们及时宣泄内心压力与情感,以更有效的实践来服务于社会。
一、广州城镇劳动者心理援助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益和效率,节约成本
在对广州市部分城镇劳动者调研基础上,我们发现城镇劳动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效能感不容乐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员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抱有信心,但谈及目前工作压力时都觉得压力比较大,最难的就是有时候有不良情绪不知如何宣泄,不知如何在企业、家庭中更好地与同事家人相处,不知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休闲时间,频繁的加班让他们成为工作中的永动机,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静静地思考与反思,而员工帮助计划恰恰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员工及时缓解自身不良情绪,调整心态,提高自身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对于企业来说表面上可能是花了一笔钱,但回报却相当可观,有效的员工帮助计划其实是一项明智的投资,投资在每个员工身上的点滴都化为业绩反馈到企业经济效益上。
(二)有利于缓解员工身心压力,提高员工职业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主要是在调查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员工心理现状所凸显的问题制订人际关系、情绪情感、职业生涯规划、压力管理、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方案与活动,让企业员工在这些活动与咨询过程中能够尽快缓解心理压力,挖掘自我潜能与优势,发现生活的目标与信心,增强归属感,以更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员工援助计划不仅仅单纯关注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还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把个人的整个职业路线清晰化,看到未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增强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员工工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其实这个过程也是一种企业文化构建的过程,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提高职业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最终让员工在快乐、轻松、温馨和充满信任的环境中不知不觉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
二、广州城镇劳动者心理援助体系现狀
(一)员工援助计划在单位管理者、员工中的接纳度比较低
在西方发达国家,员工一旦觉察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压力大和情绪不良时都会去找心理医生并把这看作是和感冒、发烧一样的一种症状。整个社会把心理咨询乃至参加各种自身成长课程看作是非常正常事情,所以在西方国家推行员工帮助计划是相对比较顺利的。在国内,员工援助计划的推行仅有二三十年的时间,虽然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家也切实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需要去寻找帮助,但具体到具体事件的时候大家只在咨询室的门口观望,能够自己主动找心理咨师的人还是少之又少。因为大家都觉得去做心理咨询的人肯定是有心理问题的人,担心自己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尽管国家目前已经在下达文件中表明中小学乃至高校都需要设置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师也在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但国民对心理咨询的接纳程度普遍较低,反映到企事业单位中也是如此。员工宁愿去向身边的同事、朋友、家人倾诉也不愿意走入员工帮助计划系统中,更深入地了解和发现自我,同事朋友家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员工宣泄压力,但帮助比较有限,这也就会出现同一个问题在员工身上反复发作的现象,原因在于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部分企业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引入员工帮助计划,但企业认为只要有付出就要有回报,员工帮助计划的收益不是立刻显现的,导致很多企业觉得浪费钱财,仅仅浮于表面,开展的员工援助计划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员工帮助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因素比较多
员工援助计划是在了解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对员工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或咨询,在这其中我们不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或其他问题进行评价,仅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系列性的活动让其意识到、看到自己的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领导或员工寄希望于咨询师能够给予其评价并明确地告知具体的解决方法,但在这一过程中又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情况,担心别人知道会对自己有不良看法,严重者担心会影响自己的职位升迁或聘任。为此很多人拒绝参加类似帮扶计划。而企业也认为既然是一个项目,作为企业领导层有权了解每一位员工的心理状况,并且企业是付费的。在企业和员工两方来说,员工援助计划中的隐私问题尤其突出,可见在企业员工援助计划开展过程中能否保持相对独立性和中立性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员工援助计划专业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员工援助计划的开展需要一系列比较专业的工作人员用心服务每一个员工,但在调查中发现多数企业没有开展过正规的员工援助计划与方案,已经开展过或者正在开展的企业中,而工作人员多为具备心理学基础,具有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社会工作证的人员,这些工作人员拥有爱心与极大的热情去做这些事情,但对企业管理的流程或者企业管理知识的了解还比较匮乏,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对心理临床诊断的经验比较少。在心理援助计划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只能按照方案去做具体的活动或者心理干预,对员工长远发展的指向性有待提高。
三、广州城镇劳动者心理援助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一)全面理解EAP服务内容,认清EAP服务主体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在以往开展过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计划开展的专业人员都过于强调心理咨询与辅导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导致企业和员工认为本计划的开展主要是做心理咨询服务。但员工援助计划的内容不止于心理咨询服务,还包括社会、心理、经济与健康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换言之,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产生的社会压力、经济与精神压力与困扰、身体心理方面的问题及其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都属于员工援助计划里面的内容,相应的工作者也应该具备与此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尤其是员工援助计划引入中国后,工作人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国情、企业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计划与方案。
在国内开展员工援助计划的企业往往习惯性地将本项目委托给相应的服务机构,把全部的事情打包留给机构,自己只想等结果看效益。实际上,在员工援助计划开展过程中真正的实施者是企业,只有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切实关注、投入到项目中去,员工才能切身感觉到项目的重要性和平等性,才能够更放心地投入到项目开展过程中去,更能够在领导者、管理者的带领下真正领悟到企业文化的精髓。所以,员工援助计划的有效开展需要了解其项目的全部内容,摆正企业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位置。
(二)构建基于EAP的企业员工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调查发现,企业员工目前的压力较大,情绪情感难以得到有效宣泄,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迷茫,由此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为此,我们需要在企业内部构建员工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以利于企业的发展。
一级预防体系为宣传普及与推广。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机构或者找专人承担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工作,通过定期出版報纸、微信平台推送心理文章、宣传海报展出心灵美文,定期播放心理电影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创造舒适、愉悦、轻松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心理咨询的可能性,扩大员工的心理包容性,消除对员工援助计划的误解。
二级预防体系为培训与引导。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现状可以邀请专门机构的老师或工作人员为本企业的员工开展情绪情感、压力管理、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生命教育、自我认知、人格等方面的讲座或团体辅导培训。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互动让每一位参与的员工可以寻找到情绪情感宣泄的方法、压力情境下的自我调整的途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经营方式以及自己职业生涯的方向,甚至对个体的自我有重新的认识。这个过程对于员工来说只有真正参与了才有可能感悟到,才能找到迷茫问题的宣泄口。
三级预防体系为建构心理咨询与治疗。员工援助计划开展过程中势必有很多人会抱有观望态度,防御心理,也会有人抱着尝试态度来咨询各种问题,开展项目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心理咨询使来访者将各种困扰宣泄出来,缓解他们的内心压力,预防员工极端问题与行为的产生,提高员工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四级预防体系为企业建构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员工援助项目的开展可以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一定程度上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但不能杜绝危机突发事件。为此需要在企业内部建构一套系统的危机干预领导班子,比如各部门小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企业内部员工援助计划中心—企业领导者的四级危机干预系统,由下往上层层上报,便于危机发生时的及时应对。
(三)提升员工援助计划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员工援助计划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制约着项目开展的质量与效果。员工援助计划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学、心理咨询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企业运行的基本程序和管理条例等。与此同时,员工援助计划还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与重视,由政府牵头建立员工援助计划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明确员工援助计划工作人员的认定标准、考核内容,同时规划员工援助计划工作人员职责,对上岗的工作人员和从事员工援助计划的机构进行严格审核,定期推出相关内容的专业培训和实践案例分析,切实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培养工作人员的心理状况评估、危机事件干预、人力资源管理与咨询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澜.“员工帮助计划”在中国本土化的困境及其突破[J].企业经济,2016,(12):112-116.
[2]曹溪禄.员工帮助计划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16,(4):154-157.
[3]张宏如.企业社会工作的有效路径:本土化员工帮助计划[J].江海学刊,2011,(6):123-128.
[4]张宏如.协同与创新——员工帮助计划与企业社会工作关系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81-84.
[5]王勇.企业员工帮助计划能留住员工吗?——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模型构建与验证[J].财经论丛,2016,(4):89-97.
[6]谷向东,郑日昌.员工帮助计划:解决组织中心理健康的途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398-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