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化痰方治疗风痰瘀阻型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
2019-07-31雷学剑
雷学剑
摘要:目的 探讨祛风化痰汤对风痰瘀阻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选取在本院就诊的风痰瘀阻型偏头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祛风化痰汤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每次5mg,每晚1次。2组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者给予布洛芬片口服,2组患者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观察记录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积分、偏头痛积分及止痛药应用情况。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VAS积分、偏头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患者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使用止痛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祛风化痰汤治疗风痰瘀阻型偏头痛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氟桂利嗪胶囊,值得推广。
关键词:祛风化痰汤;氟桂利嗪胶囊;偏头痛
中图分类号R44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5-0043-02
偏头痛是脑病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属于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偏侧头痛,或者双侧头痛,可伴随有恶心、头晕、目眩、畏光等,经过适当休息可以缓解头痛症状。近年来,偏头痛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率约为10%[2]。偏头痛病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西医学治疗偏头痛,多采用对症治疗,但是远期疗效不佳,并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3]。本科室采用祛风化痰汤治疗风痰瘀阻型偏头痛,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选取在本院就诊符合诊断标准的偏头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分布在20~60岁,平均为(42.5±10.6)岁;病程为1~15 a,平均为(5.7±4.6)a,疼痛严重程度分级:Ⅰ级9例、Ⅱ级21例、Ⅲ级10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分布在21~58岁,平均为(40.7±11.3)岁;病程为1~16 a,平均为(6.1±4.4)a,疼痛严重程度分级:Ⅰ级10例、Ⅱ级22例、Ⅲ级8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包括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4]中关于偏头痛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5]辨证辨证及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拟定:辨证为风痰瘀阻证,主症:偏头痛或者两侧头痛呈阵发性发展,时间数小时至数日不等;次症:胸闷腹胀,恶心、呕吐,舌质暗红,或者舌上有瘀斑,舌下静脉迂曲,苔白腻,脉沉或者弦涩。
1.3 纳入标准 ①入选患者符合偏头痛的西医诊断标准及风痰瘀阻证的中医辨证标准;②年龄分布在20~60岁之间;③近三个月出现频繁发展,发作频率≥2次/周;④病程在1年以上;⑤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心、脑、肾、血液、肿瘤等严重系统性疾病的患者;②患有脑外伤、脑内器质性病变及高血压患者;③哺乳期妇女及妊娠患者;④其他疾病导致的偏头痛。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方祛风化痰汤,方药:白芷15 g,防风10 g,川芎10 g,白芥子10 g,清半夏10 g,香附15 g,茯苓15 g,白芍10 g,全蝎5 g。由华润三九中药配方颗粒配制,每日1包,1日2次。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003,规格:10 mg/粒),10 mg,口服,每晚1次。2组均以4周为1疗程,患者出现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时,给予布洛芬片(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00089,规格:0.1 g/片),每次0.1 g。
1.6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观察记录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积分、偏头痛积分及止痛药应用情况。疼痛视觉模拟积分:选择数字评分标准,采用用带刻度的标尺,分成10级,尺子一端刻度为0,表示无疼痛,尺子另一端刻度为10,表示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尺子上标出相应位置,1~3表示为轻度疼痛,4~6表示为中度疼痛,6~10表示为重度疼痛;偏头痛评分:①头痛发生次数:每月头痛发作2次及2次以下计“2分”,發作3次或4次计“4分”,发作5次及5次以上计“6分”;②疼痛持续时间:发作时间<12h计“2分”,12h≤发作时间<24h计“4分”,发作时间≥24 h计“6分”。③疼痛程度:疼痛不影响工作,计“2分”,疼痛影响工作,计“4分”,疼痛时不能工作,需要静卧休息,计“6分”。
1.7 疗效标准 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5]中的关于偏头痛的相关指标,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拟定。痊愈:患者经过治疗,未出现偏头痛疼痛,并且在2个月内未复发;显效:治疗后,偏头痛积分降低50%以上;有效:经过治疗,偏头痛积分降低30%~50%;无效:治疗后,偏头痛积分降低<30%,或者无降低。积分降低=(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1.8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统计资料符合正态分布,2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设计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2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积分、偏头痛评分比较及应用止痛药次数的比较 2组患者VAS积分、偏头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使用止痛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偏头痛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6],偏头痛是由于中枢神经内源性镇痛系统和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出现功能障碍,并且由内外多种刺激因素参与的疾病。三叉神经传入纤维作用于颅内、外血管,使血管扩张,导致偏头痛。
传统医学并无偏头痛病名记载,但是根据偏头痛的临床特征,多将其归属于“头痛”、“脑风”、“头风”等范畴。头为诸阳之会,手三阳、足三阳都集中在头部,外感邪气侵袭人体,巅顶首先受邪,风为百病之长,容易侵袭人体上部,故风邪是导致偏头痛的首要因素[7];外感六淫邪气或者七情内伤,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则痰湿内生,日久阻塞脉络,内生瘀血,痰瘀互结,阻滞脑络,导致头痛发生,所以,痰瘀互结是偏头痛的发病基础;针对偏头痛风邪侵袭,瘀阻脑络,痰瘀互结的病机特点,自拟方药祛风化痰汤加减,祛风化痰、通络止痛、活血化瘀。方药中君药为川芎,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作用,是治疗诸经头痛的要药,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白芷祛风止痛,以加强川芎的祛头风之力;白芥子通络止痛,利气机,祛痰,除皮里膜外痰涎;半夏、茯苓配伍,取意半夏茯苓汤,主治体虚湿盛,头眩体重,祛痰湿[8];香附理气解郁、行气止痛;上述诸药为臣药。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滋阴养血,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能够快速缓解偏头痛症状;全蝎味辛性平,具有熄风镇痉,通络止痛的作用,助君药祛除机体内外风邪。二者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同起到祛风化痰、通络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药理学研究显示[9],川芎有效成分川芎嗪具有舒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的作用,缓解神经性炎症;白芥子提取物具有降脂、镇痛、抗血栓的作用;全蝎含有的活性蝎毒多肽能够刺激血脑屏障开放作用,可以调节头痛调控位点;白芍含有的芍药苷具有良好的解痉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VAS积分、偏头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使用止痛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祛风化痰汤治疗风痰瘀阻型偏头痛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氟桂利嗪胶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方珣,曾科学.自拟疏肝开窍饮经验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外周血CGRP、5-HT、TNF-α水平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12):2569-2572.
[2]王国建,王喜臣,胡英华.头部奇穴放血疗法对偏头痛脑血流动力学影响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6):1159-1161.
[3]崔骞,冀志芹,王全周,等.通脉止痛方治疗痰瘀型偏头痛32例[J].中医研究,2017,30(2):19-22.
[4]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41-344.
[5]嚴世芸.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526-530.
[6]陈立兵,朱少铭,兰俊,等.头顶一颗珠组方治疗发作期痰浊型偏头痛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10):1429-1435.
[7]张亮,王新.柴胡六味汤治疗偏头痛性眩晕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11):49-54.
[8]高中亮.中药汤剂联合推拿治疗偏头痛性眩晕46例[J].中医研究,2017,30(10):25-26.
[9]周阳,刘荣荣.头痛宁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8,50(12):63-65.
(收稿日期: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