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履职好声音传递代表委员“职工情”

2019-07-31陈晓燕郑莉

中国工运 2019年3期
关键词:委员建议技能

文/本刊特约记者 陈晓燕 郑莉

2019年全国两会落幕。十几天的会期里,代表委员们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眼于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发出了有理有据、涉及广泛的职工好声音。

声音1:让《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尽快落地见效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备受瞩目的热门话题。

代表委员们一致呼吁:尽快让《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落地见效,提高产业工人整体素质,为新时代建功立业。

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63名委员向大会提交了界别提案——《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提案针对我国高技能人才储量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匹配,高技能人才的技能评价方式较为僵化、培养机制有待完善、存在成才发展“天花板”等问题,建议:完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扩大企业技能评价自主权;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力度,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明确技能人才晋升通道,完善首席技师和师带徒制度;明确技能人才晋升通道,完善首席技师和师带徒制度;等等。

总工会界别提交的大会发言 《培育大国工匠 弘扬工匠精神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里则呼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制定先进制造业工匠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带徒津贴、技术工人晋升技能等级、学习培训奖励政策;尽快出台《职务发明条例》,落实技术工人平等享受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收益;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项劳动和技能竞赛,发现选拔更多高技能领军人才;进一步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讲好劳模故事、工匠故事;等等。

为了能让好政策落到实处,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在钳工田浩荣代表看来,要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最重要的是用制度保障技术工人实现岗前、岗中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安徽宿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带电作业班副班长许启金委员提出,要将企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发挥的作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将高技能人才岗位贡献程度与劳动报酬挂钩,让高技能人才有更多获得感、归属感。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焦开河委员建议,将积分落户政策分值权重适当向技术等级倾斜,保障性住房政策适度打破户籍壁垒,完善产业园区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政府有关部门应定期发布重点行业技能人才工资指导线、重点职业(工种)工资指导价位,引导企业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技能人才薪酬标准,实施股权激励、分红等激励措施,真正能把技能人才引进来、留下来。

电焊工屈胜代表最关心的是尽快突破技能人才晋升的“天花板”。高级技师与同等资历技术人员相比,在退休金上差距不小,这让年轻工人感到不公平。

湖南省株洲市委副书记阳卫国代表认为,应进一步突出产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继续增加产业工人在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中的比例,“让全社会都认为当工人是光荣的”。

“要培养优秀的产业工人,光有待遇还不够。”李守镇委员和孙德宏委员呼吁,应加强思想引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希望更多的文艺工作者用笔书写工人的故事,用情歌唱新时代的劳动者”。

声音2:职业教育要让学生学得好、有奔头

“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职业教育的内容,让代表委员们心情振奋。

四川国弘现代教育投资公司董事长苏华委员认为,要实现大规模扩招100万人的目标,就要从根本上扭转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问题,“要让学生和家长消除顾虑、看到希望,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有奔头”。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火花科研组组长王钦峰代表则提出了把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议。他建议中职院校应该对接高职院校,推广较受企业青睐的“3+2”教育模式。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机匣加工厂操作工栗生锐代表建议,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外聘教师到职业院校授课,在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立产教融合试点。

代表委员们还建议,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激发企业兴办职业教育。

杭州技师学院教师杨金龙代表建议,加大对技工教育发展的资金扶持。具体补助认定办法由各地相关部门制定,杜绝“一刀切”的拨款机制,按照技工院校办学规模、社会培训规模、办学质量、专业类别等进行补助。

厦门市副市长国桂荣委员在调研时发现一类现象:那些办学效果较好的职业院校,往往与该地比较发达的特色产业有着密切关系。她建议,职业教育还是应紧密对接好市场需求。

北京奔驰汽车公司汽车装调高级技师赵郁代表建议,探索建立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区域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同时,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开放培训课程,政府给予相应补贴,推进建立职教联合体,形成促进技能人才培养的合力。

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也让代表委员们忧心。

对此,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焦开河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建立技能类职业资格与职业院校学历贯通培养通道,鼓励技工院校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开发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高端制造业发展需求的课程;结合高精尖产业发展需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带,政府部门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声音3: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空白要尽快填补

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鹿新弟代表带来了《关于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制定和调整<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建议》。

现行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是2017年下发的。2014年以来,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已削减70%以上。这一改革取消了不必要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职业资格许可减少后,部分技术工人职业评价载体缺失,职业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武钢公司制造管理部副部长袁伟霞代表发现另一个现象:有的“小行业”比如有色金属行业内,一些工种因缺少国家职业标准,导致技能等级鉴定难。

“还有些新兴职业,比如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模式下的职业技能,目前还无法鉴定评价。”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王晓峰委员指出。

对这些问题,代表委员们认为,应紧密对接新时代产业发展需求,及时开展新兴职业标准的制定和评价规范。

鹿新弟代表的建议是,“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增减下放到各省区市,它们可以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特点自主评定,允许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自主选择或增减职业资格目录。”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焦开河委员建议,制定相关技能等级认定实施方案和细则,积极推进龙头企业进行技能等级自主评价试点,培育行业协会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并规范行业评价和企业自主评价的社会认定及相关待遇配套政策措施。

王晓峰委员在提案里还建议,开展产业工人技能多元化评价。“特别是要适应产业工人特点,与时俱进调整评价内容和评价比重,加大产业工人创新创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业绩贡献的评价比重,适当降低书本考核基础知识的比重,并将生产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入考核评价内容。”

声音4:加速政策“红利”落地 让创新活力“满格”

职工技术创新是企业产品开发、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的强大驱动力。但在扶持职工技术创新方面,目前仍存在一些情况和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奖励表彰体系不完善,“重专家、轻工人”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政府部门对一线职工创新创效缺乏有影响力、职工能够广泛参与的奖励平台;企业对职工技术创新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现有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呈现“玻璃门”现象,导致职工技术创新内生动力不足。

如何在一线技术工人中实现“全员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代表委员们带来了呼声和建议。

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吕国泉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可以针对不同类型技能人才特点建立多种表彰形式和奖项,对在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享有崇高声誉的职工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积极开展全国职工优秀创新成果评选,完善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制度。

他还建议,加大对技术工人创新能力的评价比重。借鉴年薪制、技术入股等较为成熟的做法,建立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在收入分配及各项待遇上实行政策倾斜,体现不同技能水平在分配之间存在的差异,让职工体会到参与技术创新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增强获得感。设立政府技能津贴,鼓励地方政府参照高层次人才有关政策,对于在生产工作中多次作出突出贡献、有重大创新的技师和高级技师,给予享受政府津贴的待遇。

“为职工技术创新创造更好条件,才能让职工的创新才华得到充分展示。”全总书记处书记张茂华委员认为,现在许多企业都建起了劳模或工匠创新工作室,企业完全可以将一些技术项目交给工作室研发,真正把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研发体系对接,让技能人才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企业、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任务中,成为企业行业研发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音5: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

女职工权益维护每年都是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职工话题之一。据全国总工会2018年开展的“企业性别平等机制建设调查”显示,受访女职工均表示在工作场所遭遇过性别歧视。

针对这种情况,工人日报社社长孙德宏委员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的提案》,提案中建议,应健全国家和地方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增强法律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明确性别歧视定义、分类和范围,明确用人单位实行同等价值工作同等报酬和预防制止职场暴力性骚扰的责任,明确实行男女同龄退休和男性陪护假、父母育儿假。

他同时建议,应明确将性别歧视纳入《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明确政府监管部门职责,明确经济和行政处罚方式,加大处罚力度,增强法律的实效性。同时,健全完善国家和地方生育保险配套法规政策,提高生育保险社会统筹保障功能,减少用人单位男女生育成本负担差异。

律师潘晓燕委员则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健全法律政策宣传、指导评估、劳动监察、歧视问题调查处理、监管情况信息发布等工作制度,将用人单位执行性别平等法律法规情况纳入劳动保障守法诚信评价制度体系。

声音6: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职工掉队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有1034.3万人。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未纳入低保的困难职工家庭,患重病和意外事故的支出型贫困家庭。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如何真正做到不让一个职工掉队,是来自工会系统的代表委员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陈荣书在相关提案中提出:“一些城市困难职工的贫困程度不亚于农村贫困人口,但目前扶贫对象重点在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贫困县采用的脱贫措施尚未考虑城市贫困人口。”

他建议,将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纳入脱贫攻坚整体战略,通盘考虑。国家层面和地方党委政府建立牵头责任部门和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城市贫困人口综合性扶贫措施,明确目标、资源配置和政策举措,出台加快推进城市贫困人口脱贫解困指导性意见和方案。

他还建议,完善城市贫困人口界定标准,建立全国统一的城市贫困人口数据库,建立收入和支出相结合的衡量标准,科学测量城市贫困人口,监测社会救助对象生活状况,实现各部门数据比对、资源共享,避免无法精准识别、重复救助问题。建立梯度式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低保、低收入、专项救助相互衔接、层次清晰、各有侧重的梯度格局。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王树芬代表则建议,比照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的脱贫政策,推动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帮扶政策,帮助城市困难职工实现制度保障,确保困难职工“应享尽享”现有社会保障政策。

声音7:“三新”经济从业者权益亟待保障

近年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下简称“三新”)经济发展迅速,在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其从业者劳动经济权益实现也面临诸多难题,如劳动合同签订率低、超时工作现象普遍存在、收入稳定性差、社会保险覆盖低、劳动法律救济渠道不畅等。

对此,代表委员们给出了解决的建议。

陈荣书委员建议,把符合标准劳动关系的用工纳入劳动关系范畴,把部分具有劳动关系特征的新就业形态纳入非标准劳动法律关系范围,保障从业者收入、社会保障、职业培训、劳动安全等权益实现。

同时,增强现有政策弹性空间,研究适应“三新”企业和各类小微企业职工及新就业群体缴费能力的社会保险政策,破除职业身份、就业区域等条件限制,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

此外,强化政府主导下的协同治理,加强对平台企业监管,既允许企业与从业者通过协商方式实现市场化选择,也要引导企业履行企业责任。

还应充分发挥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职能,加强三方协商沟通,针对涉及劳动者权益方面重大事项进行协商协调。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委员建议,引入网络合同,由政府会同专业机构、法律组织、平台企业研究出台各行业各领域的“网约工”合同标准化模板,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非强制性条款进行增删修改。同时,强化网络监管。建立异地执法、网上执法新模式。

声音8:关爱劳动者职业健康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2017年,全国共报告了26756起新发职业病病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22701人。同时,还有职业性耳鼻喉疾病人群、职业化学物中毒人员、职业性眼病等报告病例。与此同时,伴随职场工作压力增大,职业紧张诱发了负面情绪,乃至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代表委员们呼吁,将保障民众基本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权利,纳入全方位健康保护之中。

“施工效率低,作业环境差,安全风险大,劳动强度大……”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委员疾呼:关注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中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保障。

关注职业危害的不仅是王美华委员。今年全国两会上,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唐金海代表和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张茂华委员不约而同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建议”的提案。

唐金海代表建议,将职业卫生工作继续纳入安全生产考核范畴,作为对各级党委政府考核指标的核心内容。

张茂华委员建议,实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估报告“前置审批”制度,职业病危害预评估报告未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的,不得批准项目建设。

张茂华委员表示,从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法治建设,出台《职业病防治法》地方法规,制定配套规章制度,建立能够充分反映职业病防治客观规律、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功能完备的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孙承业委员则联合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救助尘肺病人的提案,建议设立政府尘肺病防治救助专项资金,为因病致贫返乡尘肺病人给予救助。他同时建议关注职业紧张诱发的负面影响,包括心理疾病和工作效率低下等,通过及早监测和干预,让职工尽早摆脱心理雾霾。

声音9:农民工技能培训,多道难题待解

2.87亿农民工专业技能素质的提升是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关键一环。

多位代表委员向大会提交建议或提案,针对培训中的多个痼疾“诊脉开方”。

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砌体质量管理员邹彬代表认为,目前,培训中存在农民工参加培训意愿不强、成本投入支撑不足、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管理机制不够规范等问题。

他建议,一要构建规范长效的培训机制。通过颁布政策法规的形式,设定参加就业创业岗前技能培训的底线要求,并推广持证上岗和资格认证制度,明确农民工上岗资格证的有效周期,使其定期参加培训取证。二要充分调动企业承担技能培训的主体作用,给予企业培训资金充分的政策支持,探索财政补贴与企业用工持证上岗率及职业技能挂钩的模式,对于广泛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将地方教育附加专项经费向农民工队伍倾斜。

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胡卫委员建议,政府应制定新生代农民工的全员培训规划,并把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并由政府职能部门专门制定实施推进行动计划,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争取进城务工人员每3年接受一次培训。3年内对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全覆盖。

为促使农民工稳定就业,上海建工集团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委员带来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建筑业产业工人劳务市场管理平台的建议》,建议建立建筑业产业工人数据库。同时,在数据库中附加企业和工人关于劳动合同签订、技能培训、诚信记录等内容,让建筑用工信息透明起来,更好地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权益。

声音10:关注特殊岗位职工权益

总工会界别委员们聚焦货车司机、快递职工和家电户外安装维修工,为他们争取权益。

全国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原主任李守镇委员和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主席丁小岗委员呼吁,给3000万货车司机“一路关爱”。

李守镇委员在提案中建议,进一步扩大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费的实施区域。探索推进区域性超限超载标准的统一,规范联合执法程序,清理不合理收费,避免重复罚款。有序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对货车司机的覆盖面,研究货车司机参加工伤保险制度。

丁小岗委员建议,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降低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合理调配资源,减少货车司机的无效劳动,保证和增加其休息时间。

杨军日委员针对快递职工在工作中存在的收件难、投递难、上路难,以及工作时间长等情况,建议:健全相关配套政策法律规定,提高《快递暂行条例》可操作性;加强《条例》普法宣传,加大监察督导工作力度;建立国家邮政局、全国总工会和中国快递协会三方联席会议制度。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江广平委员向大会提交提案,指出,根据规定,高空作业应为可以享受提前退休政策的特殊工种。但是由于在1978年时,空调等家电尚未普及,空调等家电安装工很少,没有被有关主管部门纳入高空作业工种。

江广平委员在提案中建议:人社部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及时修改高空作业工种目录,对家电行业长期从事空调等高空作业的,坚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纳入特殊工种,使他们依法享受提前退休政策。

猜你喜欢

委员建议技能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如何开展工作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画唇技能轻松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