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取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研究

2019-07-31王洪德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7期
关键词:评定量表功能测试偏瘫

王洪德

(朝阳市中医院针灸科,辽宁 朝阳 122000)

急性缺血性中风为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脑功能缺损,有些患者预后较差的会出现半身不遂、语言障碍,该病致死率及致残率高[1]。在针灸治疗,手法的使用非常重要,不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捻转补法、捻转泻法针刺对患者头部和只肢体进行刺激,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朝阳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5±2.11)岁,其中高血压23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10例,试验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6±2.15)岁,其中高血压22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1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纳入标准:①所有入组患者均经诊断明确为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2];② 符合中医关于中风病的诊断标准;③均为初次发病,病程为1~14 d。④年龄在40~80岁;⑤意思清楚,可以配合治疗;⑥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障碍的患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不愿意参加的患者。

1.4 方法:两组患者均选取百会、四神冲、角孙、玉枕、风池。患侧肢体取穴:合谷、外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试验组采取捻转泻法:上至下用捻转针刺手法行针,行针30 s,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1次30 s。

1.5 观察指标:采用PULSES 评定量表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身体状况测试(PT)、上肢功能测试(ULT)、下肢功能测试(LLT)、感觉功能测试(SS)、排泄功能测试(ET)、社会心理状况测试(SMST)6 项,共计 24 分,6 分为情况最佳;分数越高情况越差[3]。1.6 伦理学: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可以试验。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PULSES评定量表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ULSES评定量表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ULSES评定量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ULSES评定量表比较(x-±s)

3 讨 论

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单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学中该病属于“中风”范畴,根据经络理论可以采取针灸治疗,对患者进行患病部位取穴和远端取穴,在头上取百会穴,刺激头皮,并且采取捻转补泻法手法,其源远流长,早在《内经》中就有对其的论述,《备急千金要方》对其进行具体说明“欲补从卯南,欲泻从而卯北”说明捻转手法具有补泻的不同之处[4]。笔者选取100例患者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PULSES评定量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采取捻转补法、捻转泻法其疗效比简单的刺入效果要好,提高患者肢体的运动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评定量表功能测试偏瘫
某内花键等速传动轴八功能测试夹具设计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BI评定量表在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功能状态评估及护理分级确定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漫画
《品德与生活(社会)》利用评定理表对学生进行测评初探
忧郁症的自我评定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