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基质处理对短序润楠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2019-07-31丁岳炼王志云万利鑫张学平

现代园艺 2019年5期
关键词:泥炭土椰糠珍珠岩

丁岳炼,王志云*,万利鑫,陈 杰,柯 欢,张学平

(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佛山 528222)

短序润楠(Machilus breviflora)属樟科(Rosaceae)润楠属(Machilus)常绿乔木,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区的山地或山谷阔叶混交疏林中,或生于溪边[1],其树形直立优美,枝叶呈片状分层向外伸展,特别是在春梢期间,整树红叶,极为美观,可作为庭院观赏树种和城市绿化行道树[2],是华南地区极具开发应用潜力的优良乡土树种。短序润楠种子萌发为子叶留土型[3],种子随采随播后萌发时间持续较长。笔者曾在野外调查,发现短序润楠母株林下幼苗极少,在地面上发现了部分种子掉地后发霉或干裂变黑,在常规黄心土基质育苗过程中,其种子出苗时间较久、出苗不整齐。因此,本文拟通过研究不同的基质配比下,短序润楠种子的萌发情况,以期为该苗木的进一步标准化育苗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短序润楠种子于2016 年底采自广东省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约10 年的短序润楠母株,果实采后使用纱布包裹,泡水12h 后,置阴凉处沤烂果肉果皮,采用塑料筛在水中搓洗,去除果肉、果皮,将种子洗净。然后,将种子摊开放于通风阴凉处晾干,种子晾干后放入自封袋中贮藏备用。黄心土、河沙取自佛山林科所苗圃,椰糠、泥炭土、珍珠岩购至广州芳村花卉市场。

1.2 方法

1.2.1 基质配比设计。本试验采用黄心土、椰糠、泥炭土、河沙、珍珠岩通过不同的比例配制(见表1),共16个组合处理,基质配制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发酵5d 后混匀后装入育苗穴盘中备用。播种试验于2017 年6 月20 日开展,将短序润楠种子放入水中浸泡12h 后,用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min 消毒,用清水充分洗净后点播到穴盘中。每个处理3 个重复,每个重复30 粒种子,遮光网条件下栽培,每天上午淋水保湿。

1.2.2 种子的特征。种子大小采用游标卡尺测定,千粒重计算采用百粒法,即从纯净种子中随机取出100 粒种子为一组进行称重,共3 个重复;种子纯净度检测重复3 次,计算公式为:纯净度(%)=纯净种子/(纯净种子+废种子+杂质)×100。

1.2.3 项目测定。从第1 粒种子发芽开始,记录发芽数,直至最后1 粒种子发芽为止。发芽率(%)=发芽结束时正常发芽的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发芽势(%)=发芽种子数达到高峰时的发芽数/种子总数×100。

表1 基质配置比例

表2 不同基质处理对短序润楠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1.2.4 数据分析。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 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的形态特征

种子呈球形,种皮呈灰褐色或暗褐色,表面暗褐色花纹,经测量种子直径平均0.885±0.073cm。

2.2 种子纯净度及千粒重

短序润楠种子纯净度较高,平均纯净度达98.67%;种子千粒重平均达384.3±8.62g。

2.3 不同基质处理对短序润楠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由表2 可知,采用黄心土、椰糠、泥炭土、河沙、珍珠岩等单成分或组合按比例混合配制作为短序润楠种子萌发的基质,对短序润楠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处理A3即以泥炭土含量为50%、椰糠含量为20%、珍珠岩含量为30%的混合配比下发芽率及发芽势最高;而处理A14即以黄心土50%、河沙50%混合比例配比下发芽率及发芽势最低;以泥炭土、河沙、黄心土单一基质栽培下,发现泥炭土发芽率最高,河沙其次,而黄心土最差;从多个基质配比情况分析,发现黄心土的比例达50%以上,短序润楠种子的发芽率普遍较低,发芽率都低于30%,而含有50%泥炭土比例的基质种类,其种子发芽率普遍高于50%,只有一个基质配比(A10)虽然含有50%的泥炭土,但黄心土的比例也达50%,其发芽率也较低,只有18.89%。

3 结论

大量研究表明,基质种类及配比的不同影响着不同植物种子的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4-6],周军等[7]发现与草炭土相比,采用泥炭藓能提高矮牵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李效文等[8]采用河沙、泥炭土、黄心土按照不同比例配成基质,研究不同基质对降香黄檀种子萌发的影响,发现采用黄心土作为基质降香黄檀种子发芽率最高。本研究发现,采用黄心土、椰糠、泥炭土、河沙、珍珠岩等单成分或组合按比例混合配制的基质对短序润楠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影响差异较大,其中以泥炭土50%、椰糠20%、珍珠岩30%配比作为基质对短序润楠种子发芽率最高;而采用黄心土50%、河沙50%比例配置的基质短序润楠种子发芽率最低。总的来说,基质配方中含有泥炭土50%以上的基质短序润楠的种子发芽普遍有促进作用,而含有黄心土成分达50%以上的基质对短序润楠种子的发芽促进作用较差,种子发芽率普遍较低。这可能与基质的透气性与持水能力有关,泥炭土持水能力较好,椰糠可增强基质的透气性,而珍珠岩也可增强透气性及排水能力;黄心土的透气性较差,河沙透气性和持水能力也较差,因此对短序润楠种子的萌发促进作用不如其他组合好。以上的结果也说明了短序润楠种子的萌发与土壤的通气性和持水能力关系密切。在本研究发现,短序润楠的种子发芽率普遍较低,这与相关文献[9]或者是在后来的种子随采随播发芽率差异较大。据杨丽洲等[9]研究发现,采用土壤中贮藏的短序润楠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为不同贮藏处理最高值,分别为100%和83.33%;而采用日晒贮藏效果稍差,发芽率仅为56.50%。因此,造成本试验发芽率普遍低,可能与本次试验中短序润楠种子的贮存有关,由于本次试验的种子晾干后没有及时播种,而是采用密封袋包装贮藏,经过了几个月后才进行了播种,因此影响了试验的总体发芽率。

猜你喜欢

泥炭土椰糠珍珠岩
球形闭孔珍珠岩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超高含水率泥炭土的固化机理及强度特性
超高含水率泥炭土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大型LNG储罐珍珠岩在线填充技术实践
基于变异性分析的滇池泥炭土的小范围空间分布规律及物理力学性质
商品岩棉条和椰糠条对黄瓜生长、光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LNG储罐膨胀珍珠岩沉降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隧道洞口泥炭土地基固化研究现状
不同基质对低温保鲜人参的影响
竹丝/椰糠有机栽培基质理化性质比较及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