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体课中合作学习对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

2019-07-30邵佳佳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能力女大学生身心健康

邵佳佳

摘  要: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丰富女大学生合作学习对人际关系影响的理论研究。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募集了南京师范大学138名来自不同院系的女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以人际关系的4个维度为指标,形体课作为干预手段,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对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水平进行测验分析;探究体育课中合作学习对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6周实验,参与合作学习的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水平显著提高。形体课中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

关键词:合作学习  女大学生  身心健康  人际交往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6(a)-0177-02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受社会各方的关注,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人际关系水平也呈现高低不平的状况,研究显示,人际关系水平较高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强,并能够与他人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1]。有效的促进学生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是目前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大学课程不断变换,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在各类学科中迅速发展。社会需要每位同学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因此,在大学课程中将合作学习渗入到各学科中对于发展学生合作能力十分重要。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体育课程中合作学习对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为对象。

实验对象:南京师范大学2017级与2018级共138名来自不同院系的选择形体课的女大学生,其中实验组70人,对照组68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实验选取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调查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情况。本量表一共由28道题目组成,每道题目共有两个选项,分别为“是”与“否”, 将所有得分相加最终得到总分。总分分数越低,被测者的人际关系水平越好。反之得分越高,被测者人际关系水平越差。

1.2.2 教学实验法

本实验包括实验前心理测试、实验中期干预练习、实验干预后心理成绩测试。实验班教学内容设计:第一过程:基本素质练习。在1~2周课程中,教授健美操的基本步伐、手位练习。本阶段对照班与实验班在教学进度、内容、形式上保持一致。教师对实验班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基本的了解。第二过程:分组学习新课程。参考学生身体素质及实验前测《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学生心理、人际关系情况,将A班学生分为5组,其中四组7人,一组6人。B班学生分为6组,每组6人。在异质分组结束后,教师开始啦啦操内容的教学。第三过程:合作学习模式完成教师课堂任务。在每一节课的开始随机抽取两个小组进行上节课内容的展示。教师给予小组成员评价。个体小组上课按传统上课模式,学生全程在教师的统一领导下完成上课内容。每个班级每周一节形体课,上课时间为80min。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人际关系水平对比

2.1.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人际关系水平对比

在实验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了人际关系水平的问卷测试。根据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人际交往水平四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2 干预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人际关系水平对比

表2为实验结束后合作学习小组与个体学习小组成员的人际关系水平的独立样本t检验,根据图表结果显示:合作学习小组与个体学习小组在人际交往水平四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人际关系水平实验前后的配对比较结果

2.2.1 实验组人际关系水平实验前后的比较结果

表3对合作学习小组学生的实验前后人际关系水平做了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经过合作学习实验干预后,人际关系水平的四个方面有了非常显著地变化(P<0.01)。

2.2.2 对照组人际关系水平实验前后的比较结果

个体学习组人际关系实验前后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的人际关系水平经过训练后,交谈方面、交际与交友方面、异性朋友交往方面无显著性地变化(P>0.05)。待人接物方面有了显著性地变化(P<0.05)。

3  讨论

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人际关系水平的比较

在实验干预开始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水平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水平四个方面的水平相当。

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人际关系水平的比较

根据表2可知:合作学习小组在人际交往四个方面的水平都非常显著优于个体学习组,即P<0.01,我们认为是实验干预导致了实验组的学生人际关系水平得以提升。

通过16周的教学观察我们可以明显的发觉,合作学习小组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明显高于个体学习小组,根据这种现象分析原因是由于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帮助为了达到集体的目标并获得成功。

3.3 实验前后实验组人际关系水平的比较

本研究通过实验组实验前后人际关系水平的对比,验证了形体课中合作学习对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水平有显著性提高。根据表3可知,女大学生在形体课上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干预下,人际关系有了极大的改善。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的目标相同 ,只有所有个体都达到目标,团队才算获得成功。这是一种有利于自身且有利于他人的一种积极关系。

3.4 实验前后对照组人际关系水平的比较

个体学习小组在实验后待人接物方面有显著性提高,其他三个方面并没有显著的变化。在个体学习小组,学生之间的目标具有对抗性。

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学生的运动技能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课堂气氛较冷淡。传统的体育教学强化了教师的作用,学生参与不够。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合作学习在帮助改善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女大学生通过个体学习在对待他人,看待事物方面有所改善。(3)不同学习模式会导致女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极大差异,合作学习小组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课堂参与积极性普遍高于个体学习小组。

4.2 建议

要想强化合作学习在提升学生人际关系水平上的作用,首先,学校体育应打破限制,充分在体育课程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方法,在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其次,合理的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沟通、相互依赖。再次,教师应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提升教学水平。最后,明确课堂主体为学生。在体育课堂合作学习中教师应革新思想观念做好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既定课堂目标的同时注重学生人际关系水平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William M.Bukowski,Andrew F.Newcomb,Willard W.Hartup.The company they keep: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M].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426-430.

[2] 谭先明,王玉昕.大学生人际归因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J].中國临床康复,2004,8(12):22-20.

[3] Johnson,D.W,R.T.Johnson,&E.J.Holubec.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Boston:Allyn and Bacon,1998.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能力女大学生身心健康
解析中学英语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