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发挥探析
2019-07-30李翠霞黎雨苗
李翠霞 黎雨苗
摘要:高校大学生是肩负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的中坚力量。本文阐述了高校大学生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参与的主要内容,并对如何有效发挥高校大学生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提出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助力精准扶贫;作用发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7-008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来抓,特别是2013年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以来,脱贫攻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必须要切实抓好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能不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我国各地实施精准扶贫的成效有着重要关系。因此,做好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高校本身就是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一项带有政策性的重要社会工作,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理所应当要发挥自身优势。高校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肩负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的中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更是大势所趋,义不容辞。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参与精准扶贫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一、充分认识高校大学生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
1.从当前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来看,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是使命和责任使然。自2015年12月7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来,要求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艰巨任务已摆上重要日程,面对如此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的脱贫攻坚目标,要如期完成这个目标,从党中央到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并积极倡导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而高校是人才、智力、科技的聚集地,是主力军,因此,从当前我国面临的脱贫攻坚形势任务来看,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又是自觉担当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使命和责任使然。
2.从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需求来看,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是实现高校与地方精准对接的有效途径。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帮助贫困地区脱离贫困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脱贫攻坚工作需要从经济、文化、教育、结构调整等方面精准施策和有力帮扶,并最终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工作方式。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其实就是把自身的人才、智力、科研等优势与地方经济发展精准对接,在全面提升地方的教育、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高校在参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促进自身发展,可以根据现实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设置,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从而提高高校在地方的影响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既是實现高校与地方精准对接的有效途径,又是高校促进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3.从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来看,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是激发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高校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前大学生大多数都是“95后”和“00后”,深入基层和了解社会的经历普遍缺乏,对世情国情社情的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大学生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从多方面锻炼和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大学生自觉成长成才,不断完善自我,奉献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高校大学生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
1.要以教育帮扶为主,助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总书记说:“抓扶贫开发,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务必把义务教育搞好,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针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短缺问题,利用业余时间到定点帮扶地区开展义务支教,还可以与贫困地区家庭的孩子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可以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知识营养,让他们感受大学生活,引导其树立人生理想和奋斗方向。这种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是正向积极的,也是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特殊角色。
2.要以文化扶贫为重点,助力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造成农村贫困最为重要的是农村劳动者自身文化素质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程度,文化扶贫要先“扶志”、“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基于此,大学生可以深入基层对农民进行理论和政策宣讲,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认同,进而能够利用各种帮扶政策提高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针对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生活比较薄弱,可加入农村爱心书屋、图书馆、健身室等文化建设,定期组织文艺送下乡演出活动等,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3.高校大学生可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科技、医疗卫生、生态环境保护及产业等方面扶贫。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短期的困难帮扶并不是扶贫主要目标,长期可持续发展才是根本。因此,必须在人才、科技、产业、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要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让农村从本质上发生改变,达到真正的脱贫目标。高校大学生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从科技兴农、“送医下乡”、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宣传、产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扶,让农村农民多掌握一份新技能,少一份风险,帮助农民解除后顾之忧,这也是高校大学生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发力点。
4.高校大学生可参与高校脱贫攻坚智库建设,为当地政府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建议对策。高校大学生可以依托高校脱贫攻坚与地区发展研究中心等新型智库机构优势,围绕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实践研究,深入一线农村开展扶贫脱贫工作实证调研,通过针对贫困地区发展现状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难题,探究其内在动因,构建切实可行的对策体系来制定工作规划,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作用。
三、有效发挥高校大学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思路探析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高校大学生这支队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关系到高校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和脱贫攻坚战目标的实现。因此,当代大学生需要从思想、实践、人生价值方面加以引导和强化,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大学生的优势作用。
1.从思想上引领,增强大学生对党的思想理论认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要把习近平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的来龙去脉、逻辑链条向青年大学生讲清楚讲明白,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把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同党的主张建立必然的联系,发自内心地认同党的理论和做法。让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战略思想保持高度认同,激发学生热爱党和国家的情感,才能自觉自发地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2.从实践上加强,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深入基层实践才能更多体验基层工作不易,树立为人民奋斗的理想信念。坚持实践育人理念,不断拓宽与贫困地区合作的实践服务平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人民过程中不断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让他们知道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需要每个人都要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出一份力!
3.从人生价值上引导,激发大学生主动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总书记曾勉励青年大学生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习总书记充满对青年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大学生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在深入基层帮扶过程中,更加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成长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104.
[2]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DB/OL].人民论坛,2015,(10).
[3]张玉珠.高校农村扶贫发展模式探析——以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岭沟乡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4).
[4]周淑芳.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对青年学生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9).